地球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本文揭曉!

2020-12-06 職場豬先生

我們都知道地球還有太陽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它們的運行軌道大多為橢圓形,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因此我們不禁有個疑問,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或者說轉了一周後會回到之前的初始位置嗎?然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要想解開這個謎,首先就要了解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環繞太陽的運動形式。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環繞太陽做螺旋運動

行星饒太陽運轉,而太陽作為銀河系的一顆恆星,它還要饒銀河系中心運轉,公轉周期約2.5億年。也就是說太陽是帶著地球等8大行星饒銀河系中心做公轉運動的,有點像「拖家帶口」,這樣一來,從太空上看上去,地球的公轉軌跡就不是平面狀的軌跡了,而是立體的,也就是圖中的螺旋狀。其實不光太陽要饒銀河系中心運轉,就連銀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在繞更大的天體運動。

因此說,地球等八大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不可能回到原點,或者說回到公轉的初始位置,這個點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的。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停止圍繞太陽公轉會怎樣?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
  • 小科普: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與公轉自轉周期,看一遍就能顯擺
    如果有人問你太陽系某顆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公轉與自轉運行時間,除了地球之外,你都能說出來嗎?估計能說出來的朋友不多,本文告訴大家,記住這些數據,有機會就可以向人顯擺一下了哈。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各大行星繞行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的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600,000千米,也就是一個天文單位,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圈的時間是365日5時48分46秒。實際上是比365天多一點的,如果一年按365日安排,那麼四年就會多出23時15分4秒,所以差不多每四年設一個閏年。
  •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是多久?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大行星也逐漸形成了,它們在太陽巨大的引力下都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從此開始了穩定的「生活」。太陽系內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和太陽的引力有關,如果缺乏太陽引力對各大行星的束縛,那麼太陽還是會亂成一鍋粥。為了研究太陽引力對其他星球的影響,天體物理學家在經過大量研究之後最終提出了天體向心力公式。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比如恆星以及氣態行星就屬於較差自轉,而像地球這樣的巖石行星等天體則被認為是剛體自轉。不過,剛體只是理想中的物體。上圖為太陽的較差自轉,由於不同緯度的角速度不同,自轉周期也不同。而公轉是一個天體繞著另一個天體運動,公轉軌道一般為圓形或者橢圓。
  • 地球圍繞太陽轉,為何地軸與公轉平面不垂直?
    自轉軸和公轉平面不垂直的現象,幾乎所有天體都是這樣的,因為在角動量守恆的前提下,沒有任何力量會讓天體的自轉軸和公轉平面趨向於垂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叫做黃道平面,地球自轉軸和黃道平面存在一個66°34'的夾角,互補角就是黃赤交角23°26',這是地球產生周期性四季變化的原因,正是有了黃赤交角,地球接受太陽輻射更均勻,對地球生命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固態小行星,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由於溫度極低,表面覆蓋一層冰殼,也被定義為氣態巨行星下的冰巨星分類。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同時太陽本身也在自轉。
  • 你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嗎?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從太陽系行星軌道來看,水星是第一近的行星軌道。水星軌道擁有太陽系所有行星軌道中最大的離心率,以至於沿著相當橢圓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水星從字面意思看似乎是有大量「水」存在的行星,很遺憾的是水星上大部分地區與月亮相似,並沒有水的存在,不過美國的水星探測器在水星的北極區域發現了水冰的存在。
  • 你知道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嗎?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那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宇宙中的天體按照規律持續運轉,雖然宇宙中天體質量各不不同,但它們都在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著其它天體進行公轉,比如地球一直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月球則圍繞地球進行公轉,不同星體公轉時間不同。太陽在圍繞銀河系運動,不過太陽公轉一圈時間較長大約需要2.5億年,這讓大家不得不懷疑,難道銀河系就不會圍繞其他星系進行公轉嗎?
  • 天王星—「躺著」圍繞太陽公轉
    天王星—「躺著」圍繞太陽公轉天王星是位於土星之外第一顆被發現的星體,被發現於1781年,它的發現過程也一度引起了整個世界的震動,改變了普遍的大眾認識。天王星(Uranus),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
  • 太陽是怎樣帶著行星圍繞銀河系運動的?
    太陽圍繞銀河系運動的速度是每秒280公裡,圍繞太陽的地球等八大行星,在圍繞太陽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運動的同時,也隨太陽圍繞著銀河系運動。通常的認識是行星在太陽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圍繞著太陽直徑的平面做圓周運動。
  • 太陽引力那麼大,為何八大行星沒撞過去?牛頓早已給出答案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之後,便有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說法,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著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的主體。八大行星之所以都要圍繞太陽公轉,是因為太陽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我相信,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中,行星繞著恆星公轉,而恆星則保持現有的位置恆定不動。今天我要告訴你,這個認知是錯誤的,恆星也會進行公轉運動!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繞太陽公轉,為什麼名字各不相同?
    在我們的宇宙空間中,有大量的天體存在,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黑洞、星際物質等等。所有這些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天體,如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都是繞著太陽公轉。
  • 太陽圍繞著銀河系公轉,那麼銀河系是圍繞什麼來進行公轉的?
    從古至今,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圍繞著地球旋轉的,這是為什麼呢?,所以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同理,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如果這些天體不遵循這個法則,那麼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走向毀滅的道路。
  • 為何距離太陽越近,行星的公轉速度就越快?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由於角動量守恆的遠離,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軌道,基本上都處在同一個平面內(可能存在後來的天體撞擊,發生一定的偏折,但總體來說還是近似在同一平面的)。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不同的,我們的地球是1儒略年,也就是365.25天;而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公轉周期是87.97天左右;至於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公轉周期在60327.62天左右,差不多是165年的時間,才能夠圍繞太陽轉一圈。
  • 太陽系有黑洞嗎?它圍繞太陽公轉嗎?
    原初黑洞形成之後,如果周圍環境不好,吞噬的速度不夠快,那麼根據霍金輻射的原理,這個原初黑洞會逐漸蒸發,越來越「瘦」。反之,如果周圍環境比較好,它就可能長成一個大型黑洞。跟據推算,原初黑洞的最低質量有一個下限,大約是10^12公斤,遠遠小於地球的質量6×10^24公斤。黑洞家族都有個優秀的品質:不會發光。
  • 地球為何一直圍繞著太陽轉就不會掉到太陽上去呢?
    如果地球不轉了,包括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的唯一出路就是掉到太陽裡焚毀。地球在不停的自轉,也在不停的公轉。地球自轉每秒赤道線速度約460米,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線速度每秒約30公裡。主要是這公轉速度,正好抵消太陽引力。
  • 【常識積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指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天王星則是與公轉軌道呈97°角的「躺著」旋轉。
  • 地球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真相可能顛覆常人認知!
    ,比如說地球自傳一圈就是一天,而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一圈就是一年,包括太陽系的其它行星也是有自己的自轉和公轉軌道,這種認知早就被無數人印在腦海中了                                                         然而接下來我們要說到的知識則很可能會顛覆常人的認知,看完甚至會懷疑智商是不是下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