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大氣有何神秘之處?更深入地觀察金星的雲層!

2020-12-03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

金星以其覆蓋整個行星的硫酸雲團和以每小時數百公裡速度移動的超高速風而聞名,但我們鄰近行星厚厚的雲層使得科學家很難深入觀察它的大氣層。現在,研究人員利用紅外圖像來探測金星雲層的中層,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這項發表在AGU《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新研究發現,這一中層雲層顯示出多種隨時間變化的雲型,與金星雲層的上層非常不同,後者通常用紫外線圖像進行研究。研究還發現,中層雲的反照率發生了變化,或者說它們反射回太空的陽光量發生了變化,這可能表明存在吸收太陽輻射的水、甲烷或其他化合物。

中間雲層的運動,結合之前觀測,使研究人員能夠重建出一幅金星上10年風的圖片,顯示出金星中間雲層的超高速風在赤道處是最快的,而且和上面的雲一樣,速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些新觀測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我們的鄰近行星,並為其他具有類似特徵的行星和系外行星提供線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ITYF研究員、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哈維爾·佩拉爾塔(Javier Peralta)說:我們觀察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現,中間的雲層並不像之前任務中發現的那樣那麼安靜或無聊。

觀察金星的雲層

這項新研究使用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赤月太空飛行器拍攝圖像。赤月太空飛行器於2015年12月抵達金星,其主要目標是了解金星的超級自轉。超級自轉是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在土衛六和許多系外行星上也能看到這種現象,它使大氣的移動速度比固體行星快得多。金星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完成一次自轉。然而,這顆行星的大氣層繞金星一周只需要4個地球日——大約比行星自轉速度快60倍。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赤月相機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拍攝近1000張金星雲層的紅外圖像。這架照相機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觀察位於地球表面50至55公裡高空的中層雲層。紅外線波長的光子在被反射之前可以穿透雲層更深,這使得科學家可以更深入地觀察雲層。

之前研究金星最上層雲層的任務曾瞥見過中層雲層,但未能利用紅外圖像對其進行長時間的清晰觀察。為了觀察中天雲團是如何演變的,觀察它們的時間比以前任務要長。赤月拍攝的新照片顯示,中層雲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與金星的上層雲層也有很大不同,後者位於約70公裡的高度。有時,圖像顯示的是被明亮雲層侵入的較暗雲帶,這些雲帶有時呈現出漩渦狀或斑駁狀。這些觀測結果暗示了對流,即大氣中熱量和水分的垂直運動。在地球上,對流可以引起雷暴。在其他時候,這些圖像顯示的雲湍流程度較低,呈現出均勻的明亮或無特徵,帶有多條條紋。從2016年4月到5月,金星北半球每隔四五天就會周期性地變暗。

根據這項新研究,科學家們此前並沒有觀察到半球之間的這種差異,其原因還有待確定。這些圖像還顯示了其他罕見的雲特徵,包括2016年5月和10月在北半球延伸超過7300公裡的鉤狀暗絲。赤月還在雲層反照率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高反差。這項新研究表明,雲層中可能存在能夠吸收紅外線波長的化合物,或者雲層厚度可能發生變化。科學家們還將赤月的照片與業餘觀測者的觀測結果,以及歐洲航天局(ESA)的「金星快車」(Venus Express)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信使號」(MESSENGER)等以往的任務相結合,重建了10年來金星的風場。發現,在金星的中央雲中,超級旋轉的風在赤道處有時是最快的,在幾個月時間裡,速度可以改變高達每小時50公裡。

了解金星的超級自轉

這些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金星的超級自轉。佩拉爾塔認為,金星表面的摩擦阻力和山波,以及太陽周期性的加熱,可能是維持超級自轉的關鍵因素,因為它們減緩或加速了風的速度,並定義了它的長期演化。由於大部分太陽能都被雲層吸收,而且那裡也出現了速度最快的超旋轉風,研究雲層的幾層對理解風是至關重要。

科學家們懷疑金星雲層和反照率的變化可能與行星的超旋轉有關,以及風的動量和能量是如何傳輸的。揭示金星超級自轉的原因及其與失控溫室效應之間的潛在聯繫,可能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地球上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變化。這一發現還可以揭示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大氣超旋轉,比如土星的衛星泰坦,以及離太陽系非常近的系外行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參考期刊文獻:《地球物理研究快報》DOI: 10.1029/2018GL081670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能控制輻射?探索控制熱輻射的新方法!

從未見過的放射性衰變,能揭示中微子的存在?

太厲害了吧?從弱雷射中提取出高度純單光子!

相關焦點

  • 金星大氣有何什麼之處?更深入地觀察金星的雲層!
    金星以其覆蓋整個行星的硫酸雲團和以每小時數百公裡速度移動的超高速風而聞名,但我們鄰近行星厚厚的雲層使得科學家很難深入觀察它的大氣層。現在,研究人員利用紅外圖像來探測金星雲層的中層,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 金星的秘密:大氣雲層或解釋地表特徵
    然而,根據一項最新研究,這些雲或可能為我們揭示雲層下方炙熱昏暗的金星表面。科學家們發現雲層下方的氣候模式會因地表的地形樣式而發生改變。這意味著觀察這些雲層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金星表面。他們調查了金星的風循環究竟有多快,雲層裡鎖住了多少水,以及整個光譜裡這些雲有多明亮。他們發現這三個特徵與金星地表情況直接相關。「我們的結果顯示這些所有方面——風、水和雲的組成——都與金星表面的特性相關。」法國凡爾賽LATMOS實驗室的讓-盧?貝爾託(Jean-Loup Bertaux)博士這樣說道。
  • 金星:我太難了!神秘「吸收器」驅動著金星的反照率和氣候
    作為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金星是八大行星之一,也是除太陽和月球外,金星是天空中能看到最亮的星星。雖然金星的大小與地球差不多,但金星是一顆與地址組成相似的巖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也大致相同。但相似之處幾乎到此為止。金星的溫度要高得多,表面溫度在460攝氏度左右,這是由於厚厚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和由硫酸液滴組成的雲層,造成失控的溫室效應。
  • 金星:我太難了!神秘「吸收器」驅動著金星的反照率和氣候
    雖然金星的大小與地球差不多,但金星是一顆與地址組成相似的巖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也大致相同。但相似之處幾乎到此為止。金星的溫度要高得多,表面溫度在460攝氏度左右,這是由於厚厚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和由硫酸液滴組成的雲層,造成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以與地球相反的方向旋轉(太陽從西邊升起)。人眼也從來沒有看到過金星表面,因為金星完全被其不透明的高反射性雲層所遮擋。
  • 金星大氣中磷化氫仍然存在 潛在神秘生命的可能性並未完全被推翻
    報導)據新浪科技:國外媒體報導,最新數據分析表明,金星大氣中氣態磷化氫的跡象現已消減很多,但是它們仍然存在,這意味著金星大氣潛在神秘生命的可能性並未完全被推翻。研究人員重新分析發現,金星大氣中磷化氫濃度偶爾會達到十億分之五的峰值,格裡夫斯稱,這意味著地球上不同區域,甲烷含量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增減,這種情況類似於火星上出現的甲烷峰值。
  • 「金星生命論」未被推翻!確定大氣仍有少量磷化氫
    磷化氫的跡象現已消減很多,但是它們仍然存在,這意味著金星大氣潛在神秘生命的可能性並未完全被推翻。  今年9月,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報導發現金星大氣層中存在磷化氫,該發現被視為一種潛在的生命標誌,很快成為一則頭條科學新聞。隨後又有幾項研究對他們的觀察和結論提出質疑,認為發現的磷化氫並非證實金星潛在生命的確鑿證據。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怎麼回事 科學家在金星發現了什麼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但目前金星存在磷化氫只是觀察結論,尚未收集到任何樣本,該推測尚有待證明。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在地球上,磷化氫被認為是由厭氧生物產生的氣體。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
    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此次,包括英國卡迪夫大學科學家簡·格裡弗斯在內的研究團隊,於2017年和2019年,分別用麥克斯韋望遠鏡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觀測了金星。他們探測到一個只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並估算出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豐度為20ppb。
  • 金星雲層發現可能的生命跡象
    一個國際團隊使用兩臺強大的望遠鏡,在金星灼熱表面上方約60公裡的相對涼爽的雲層系統中,檢測到了磷化氫(phosphine,據信表明存在生物活動的一種分子)的痕跡。幾十年來,一些天體生物學家一直推測金星的雲層可能含有漂浮在空中的微生物,但是相比在太陽系其他地方——尤其是在火星上,或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其冰封的表面下有海洋)上——尋找生命,這一設想受到的關注較少。
  • 研究人員發現金星有毒雲層中隱藏的大量大氣波
    金星金星的有毒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滴組成,似乎隱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構,每五天就有一次它會回到地球的大氣層深處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迄今為止還不為人所知的環繞金星的雲層牆,這顆行星被超厚的二氧化碳雲所包圍。這項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物理學家哈維爾·佩拉爾塔領導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新聞稿中稱之為「一個行星範圍的雲間斷」的現象形成估計長達7500公裡(4660英裡),橫跨赤道延伸到南北緯度,在47.5公裡到56.5公裡的相當低的高度。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但目前金星存在磷化氫只是觀察結論,尚未收集到任何樣本,該推測尚有待證明。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從結構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處。金星的半徑約為6073公裡,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裡,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
  •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對在太陽系尋找微生物生命有重要意義
    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此次,包括英國卡迪夫大學科學家簡·格裡弗斯在內的研究團隊,於2017年和2019年,分別用麥克斯韋望遠鏡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觀測了金星。他們探測到一個只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並估算出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豐度為20ppb。
  • 神秘金星的古代傳說與今天科學探秘的軌跡
    金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個用羅馬女神名字命名的行星,賦予一種美好且神秘的感覺。但是金星表面溫度達到華氏900度,這使得金星成為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而在完全窒息的雲層下,則是一片硫酸的世界。這一切現狀的罪魁禍首則是失控的溫室效應。
  • 金星重大發現!科學家:雲層中存在磷化氫氣體,可能有不明生物
    當人類還在火星上苦苦探索生命的時候,卻意外在金星上面有了&34;。據北青網援引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在我國,金星又被稱之為太白金星。
  •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 對在太陽系尋找微生物生命有重要意義
    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在地球上,磷化氫被認為是由厭氧生物產生的氣體。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 金星上存在生命?「維納斯」為何如此神秘……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他們並沒有發現真正的生命形式,磷化氫的發現也並不能直接證明金星上空存在生命。這些磷化氫從何而來,也尚未可知。而金星在太陽的炙烤下,表面溫度可以達到500℃,並且極度乾燥。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此外還含有相當多的硫酸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金星都像是一個煉獄,而非生命的家園。
  • 為何不先殖民金星?派去30多個探測器有何發現,金星大氣或有生命
    可能有人認為,這或許是火星離地球比較近的緣故吧,事實上,在整個太陽系中,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平均距離比火星還要近,火星與太陽平均距離約2.25億公裡,地球與太陽平距離約1.5億公裡,金星與太陽平均距離約1.082億公裡,也就是說,火星軌道與地球軌道平均距離為0.75億公裡,金星軌道與地球軌道平均距離約0.5億公裡,誰距離更近,結果已經很明顯了。
  • 科學家提出從「地獄行星」金星的雲層中尋找生命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幾十年來,金星被認為是一顆有毒的、過熱的「地獄行星」,在那裡沒有東西可以生存。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這顆行星,或者至少是它的雲層。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方法,稱微生物生命實際上可以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生存數個世紀。如果這樣的假設被證明是真的,它可能會促使科學家重新評估如何以及在哪裡尋找宇宙中的生命。
  • 科學家觀察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金星的高層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這次的發現並不是圍繞金星軌道運行的探測器對金星大氣成分分析發現的,而是通過在地球表面上僅僅利用望遠鏡的觀察發現的。
  • 科學家觀察發現金星有微生物,或存在生命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金星的高層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這次的發現並不是圍繞金星軌道運行的探測器對金星大氣成分分析發現的,而是通過在地球表面上僅僅利用望遠鏡的觀察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