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黑科技又立大功!「天問一號」的發射也要靠它運轉

2020-07-2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光伏黑科技又立大功!「天問一號」的發射也要靠它運轉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而支撐「天問一號」完成這一跨越式方案的,是我國在行星探測和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技術進步和全面發展。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巡視器心臟使用的是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方式,採用能適應火星環境的三結砷化太陽能電池陣列,這個技術是我國最先進的實用性太陽能電池陣列,也安裝在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玉兔號」月面巡視器上。

作為承擔火星巡視探測重任的火星車,除了要攜帶多種精密探測儀器外,最重要的就是能源供應,它關係到火星車的「生死存亡」。為了完成為期90天的巡視探索任務,「天問一號」裝有四塊太陽能電池板,為火星車提供充足的能量供應和儲備。

光伏黑科技又立大功!「天問一號」的發射也要靠它運轉

在此之前的神舟早期任務中,太空飛行器上使用的是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技術也是目前光伏發電的基礎技術,但是轉換效率並沒有砷化鎵電池高。

砷化鎵電池屬於太陽能光伏發電,我們常說的矽晶電池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轉換率普遍在20%左右。砷化鎵電池比較先進,是目前第三代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實驗室內已經實現了50%的轉換率,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生產型轉換率維持在30%左右。

考慮到火星表面環境惡劣,表面溫度為-110℃到30℃,且常出現沙塵暴,漫天飛舞的沙塵可延續數周以上,會對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造成極大幹擾。

針對塵埃覆蓋的情況,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電除塵的技術,可清除電池板上的塵埃。太陽能板的表面進行了防塵塗層處理,可有效防止太陽能板被沙塵覆蓋,光線透過率降低導致電池輸出功率下降,同時影響電池的熱性能,造成電池溫度升高,性能降低。

光伏黑科技又立大功!「天問一號」的發射也要靠它運轉

白天,火星表面陽光充足時,火星車會利用太陽能電池發出的電能,一部分用於工作,一部分儲存在蓄電池中;到了夜晚,太陽落山,火星車利用儲存的電能,繼續工作。

火星車頂部像雙筒望遠鏡樣子的設備叫作集熱窗,它可以直接吸收太陽能,然後利用一種叫作正十一烷的物質儲存能量。白天,火星溫度升高,這種物質吸熱融化,到了晚上,溫度下降,這種物質在凝固的過程中,釋放熱能,這樣效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此次火星探測器降落區域緯度低,太陽光照較為充足,90天的設計使用壽命下,太陽能已足以保證能量供應。

光伏黑科技又立大功!「天問一號」的發射也要靠它運轉

我國當前正在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深空探測工程實施。預計2030年前後,我國行星探測的「問天之旅」將包括火星採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探測等。

隨著航天技術發展,在深空探測領域光伏發電技術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探測火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此後的建立火星基地等都需要用到太陽能技術,從深空探測、行星探測的角度看,光伏發電潛力無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OFweek,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將為這個產業帶來巨大影響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自此踏上前往火星探測的漫長旅途。「天問一號」作為中國第一個踏上前往火星旅程的探測器,本次任務要完成3個目標:第一個是進入環繞火星軌道,釋放著陸器,軌道器則留在火星軌道上繼續對火星表面、空間環境進行研究。
  • 天問一號成功飛天,中科大功不可沒
    7月23日中午,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這一刻全中國14億人民歡欣鼓舞,全世界都為東方矚目!在這一次無比壯美瑰麗的人類探索火星之旅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勾勒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為什麼要選擇在海南文昌發射,科學家:背後大有深意
    我國火星探測項目天問一號即將要發射了,此次探測火星和以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同時要完成三項任務:火星環繞,登陸,火星表面探測。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同時完成這三項項目。如果我國天問一號項目能夠成功,則刷新了人類探索行星的歷史。
  • 天問一號為什麼要選擇在海南文昌發射,科學家:背後大有深意
    我國火星探測項目天問一號即將要發射了,此次探測火星和以往不同的是,天問一號同時要完成三項任務:火星環繞,登陸,火星表面探測。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同時完成這三項項目。如果我國天問一號項目能夠成功,則刷新了人類探索行星的歷史。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天問一號項目,我們就先從天問一號的發射開始說起。
  • 天問一號搭載了哪些黑科技?一文為你詳解其中奧秘
    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天問」號火星探測器及火星車,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天問一號」任務。(圖1:長徵五號發射升空,圖源網絡)據悉,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經批准立項,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具體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
  • 天問一號為什麼要中途修正軌道?
    關了發動機,天問一號飛行動力是什麼?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最近的時候約為0.55億千米,這個距離每兩年多出現一次,這就是「火星探測窗口期」。這個距離,就是以光速飛行,也要花3分鐘左右才能到達火星。當前,人類發射速度最快的空間探測器是美國2006年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它的發射速度是16.26千米每秒。假設它直線飛往火星,大概要花費39天才能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為何要中途修正軌道?
    2020年8月2日7點,天問一號的3000N軌控發動機點火工作了20秒,修正了飛行軌道,然後關閉發動機,繼續向火星前進。為什麼要在飛行的路上修正軌道?關了發動機,天問一號飛行動力是什麼?這個距離,就是以光速飛行,也要花3分鐘左右才能到達火星。當前,人類發射速度最快的空間探測器是美國2006年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它的發射速度是16.26千米每秒。假設它直線飛往火星,大概要花費39天才能到達火星。然而,我們的假設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是不現實的。探測器攜帶不了這麼多的燃料。為了節約燃料,科學家們主要利用太陽系行星的引力來牽引天問一號無動力飛行。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著陸火星青島給它裝導航
    半島記者 王麗平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啟航。這一開啟中國航天新篇章的壯舉,讓無數科技人為之歡呼,這其中就有青島科技大學自動化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邵巍,因為他也參與到了這一壯舉之中。
  • 「天問一號」發射現場燃爆!它的使命和其他火星探測器有啥不一樣
    就在剛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發射現場非常壯觀! 我國的「天問1號」剛剛成功發射,而大洋彼岸的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車「毅力號」也將於7月30日發射升空。火星探測器扎堆發射,那麼,探測器是如何被送往火星的,到達火星後它又如何工作?人工智慧能幫助「天問一號」克服哪些困難?中、美、阿聯的火星探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等待它的將是什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一聲指令,天問探路火星——專訪「天問一號」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
    一聲指令,天問探路火星——專訪「天問一號」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李佳飛通訊員 徐斌如 李寒劍「五、四、三、二、一、點火!」7月23日12時41分,緊隨一聲指令的,是巨大的轟隆聲、空氣的撕裂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動機噴出的尾焰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上空劃出一條優美的曲線,將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太空。發出「點火」指令的,就是此次發射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他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的「雙料」指揮員。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美國:火星探測,還是要被領先了嗎?
    在中國時間23日12點41分左右,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發射成功!此次的「天問一號」,是我們中國第一次發射出去的探測器,所以要實現探測火星,難度係數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的高,但我們中國已經在火星探測方面跨越了一大步!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
  • 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振奮人心!嫦娥五號也要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寫道「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成臺灣的驕傲了……
    24日,臺灣《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天問一號」的報導,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單純得不能再單純的科技新聞裡,臺媒居然靠一張圖片,把新聞聯繫到「臺灣」身上。圖片截取自臺灣《自由時報》這篇名為《中國長徵5號火箭升空,官方罕見釋出「TW-1」照片》的報導提到,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了一張照片,圖中,科研人員列隊組成「TW-1」的字樣。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航天產業鏈要嗨?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周四午間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了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此前計劃於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內(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實施發射。美國和阿聯也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探火之路要經歷什麼?
    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張高翔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 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裡得以產生?」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長徵五號火箭升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