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而支撐「天問一號」完成這一跨越式方案的,是我國在行星探測和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技術進步和全面發展。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巡視器心臟使用的是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方式,採用能適應火星環境的三結砷化太陽能電池陣列,這個技術是我國最先進的實用性太陽能電池陣列,也安裝在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玉兔號」月面巡視器上。
作為承擔火星巡視探測重任的火星車,除了要攜帶多種精密探測儀器外,最重要的就是能源供應,它關係到火星車的「生死存亡」。為了完成為期90天的巡視探索任務,「天問一號」裝有四塊太陽能電池板,為火星車提供充足的能量供應和儲備。
在此之前的神舟早期任務中,太空飛行器上使用的是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技術也是目前光伏發電的基礎技術,但是轉換效率並沒有砷化鎵電池高。
砷化鎵電池屬於太陽能光伏發電,我們常說的矽晶電池分為單晶矽和多晶矽,轉換率普遍在20%左右。砷化鎵電池比較先進,是目前第三代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實驗室內已經實現了50%的轉換率,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生產型轉換率維持在30%左右。
考慮到火星表面環境惡劣,表面溫度為-110℃到30℃,且常出現沙塵暴,漫天飛舞的沙塵可延續數周以上,會對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造成極大幹擾。
針對塵埃覆蓋的情況,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電除塵的技術,可清除電池板上的塵埃。太陽能板的表面進行了防塵塗層處理,可有效防止太陽能板被沙塵覆蓋,光線透過率降低導致電池輸出功率下降,同時影響電池的熱性能,造成電池溫度升高,性能降低。
白天,火星表面陽光充足時,火星車會利用太陽能電池發出的電能,一部分用於工作,一部分儲存在蓄電池中;到了夜晚,太陽落山,火星車利用儲存的電能,繼續工作。
火星車頂部像雙筒望遠鏡樣子的設備叫作集熱窗,它可以直接吸收太陽能,然後利用一種叫作正十一烷的物質儲存能量。白天,火星溫度升高,這種物質吸熱融化,到了晚上,溫度下降,這種物質在凝固的過程中,釋放熱能,這樣效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此次火星探測器降落區域緯度低,太陽光照較為充足,90天的設計使用壽命下,太陽能已足以保證能量供應。
我國當前正在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深空探測工程實施。預計2030年前後,我國行星探測的「問天之旅」將包括火星採樣返回、小行星探測、木星系探測等。
隨著航天技術發展,在深空探測領域光伏發電技術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探測火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此後的建立火星基地等都需要用到太陽能技術,從深空探測、行星探測的角度看,光伏發電潛力無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OFweek,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