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科技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加裝一雙「透視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7月23日12時41分,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記者了解到,來自安徽的科技成果為火星探測加裝一雙「透視眼」。
-
以天問一號為契機,這些行業或將走向火星
高解析度相機是軌道器上搭載的一個黑科技載荷,主要任務是對火星冰川、沙丘、河谷等有價值的區域進行高精度成像,建立火星全球的地形地貌資料庫,以便後續開展火星表面環境的演化研究。天問一號巡視器的主要任務巡視器上搭載了6臺儀器,分別為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器、火星氣象測量儀、表面化合物探測器、多光譜相機、導航和地形相機。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其中兩個已經出發: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火星任務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咱們的"天問一號"主要任務是地質勘測。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其中兩個已經出發: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動力方面天問一號使用摺疊式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所以使用壽命、供電功率會有一定的限制。而且使用了太陽能電池板也就意味著,火星車只能在有陽光照射時才能工作,而背對陽光時只能原地休息。所以此次「天問一號」的著陸點是火星赤道以北的一處名叫烏託邦衝擊盆地內的平原。
-
「天問一號」上13臺科學載荷詳解
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使中國躋身於國際深空探測第一梯隊。「天問一號」主要由一個火星環繞器和一個火星著陸巡視器構成,共配置13臺有效載荷。避障相機(圖片來源:西安光機所)此次「天問一號「搭載了多項國產黑科技,除上述儀器外,還有由上海有機所研製和生產的
-
你所不知的「天問一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在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發射升空,舉世矚目。據官方介紹,「天問一號」這個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安徽科技保駕護航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技大學,中電博微16所、38所、43所及中電博微聖達科技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之旅貢獻著安徽科技的力量。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其中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由中國科技大學研製,其主要功能是獲取火星空間磁場環境高精度數據,全面準確地測量火星空間邊界層,探測火星南部局地巖層的剩磁及火星感應磁層,研究近火空間處的行星際等離子體和行星際磁場等,同時還會結合其他載荷儀器對火星大氣中的粒子逃逸等問題開展研究。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1.55億公裡!徵途仍在繼續!
>關於「天問一號」探測器 在2020年7月23日那天,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疑問」,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很多屈原所好奇的問題已經能夠用科學解釋了。
-
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在天問一號之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以俄羅斯和美國為主,人類已經發起了45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有17次是帶著火星著陸的目標,但僅有8次成功,都是美國來完成的美國的「毅力號」則採用了最先進的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能夠持續為火星車供電14年,而且核電池的放電不受外界環境影響,無論白天黑夜都能用,而且不受環境、電磁場的影響非常穩定不過這次「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傳回首批自拍照,顯示了銀色和金色,其中一物讓人激動
宇宙何其寬廣浩瀚,其中一定隱藏著很多終極奧秘,有人認為,作為智慧物種的人類,終極使命自然是探索多個超級星系,將生命種子帶到宇宙每一個角落,讓死寂宇宙煥發活力。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在10月1日公布多張自拍照,顯示了銀色和金色,其中一物讓人激動。
-
2021年,中國「天問一號」上榜科技奇蹟
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升空:我梳理了10個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今天就來說說你關心的那些問題!一、為什麼我們要探測火星?二、為什麼取名為「天問」?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其中「熒」代指火星由於土壤富含氧化鐵而發出的紅光;「惑」則出於古人對火星運行缺乏規律而感到的困惑。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伽藍的「航天科技」你知道哪些?
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實施,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 在美妝行業也有這樣一家企業,多年來不斷致力於航天科技在美妝領域的應用。先後兩次利用航天技術開展美妝科研項目的研究,並取得重大成就。這便是——伽藍集團JALA。
-
天問一號的發射代表什麼
第一個目的,站在更高的維度,來了解我們是誰,我們居住在什麼樣的地方,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第二個目的則是探尋地外生命,試圖了解其它生命體與科技樹;第三個目的是希望在地球將來不再宜居時,可以移居其它星球。那麼2020年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究竟代表著什麼?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啟動
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8月2日,「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郭超凱)「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工作營8月2日在北京天文館成功啟動。多位航天、天文領域專家圍繞火星探測相關話題,共同打造了一場「探火」的科學傳播盛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
-
「天問一號」登天!中國又站世界領先地位,還不服?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激動人心,預計七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如果任務成功完成,將會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而就在這幾個月裡各國都在扎堆去火星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一次天問一號要一次完成三個大目標,分別是「環繞、著陸、巡視」。這其中還有黑科技加持。
-
2020全球有哪些火星計劃,天問一號、毅力號、富蘭克林號、希望號
目前全球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火星計劃中,目前都有哪些國家的探測器已經公開消息了呢?毅力號是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的火星探測器,名字由一名13歲的學生命名經過投票篩選而來,預計今年7月由Atlas V 541運載火箭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重量為1043kg,搭載了7臺精密的科學儀器,在火星上的最快移動速度為4釐米每秒。
-
大國之間的科技角逐?凝聚著無數科研心血的「天問一號」不負眾望
極客網·極客觀察7月29日(文/慕遠|編輯/水木)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長徵御天問,九州探穹宇!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點火升空,經歷半個多小時後,探測器與火箭在距離地面600多公裡的太空中分離,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彎道超車的設計思路,追趕美國50年差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搖四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中點火升空。此後火箭飛行了36分鐘就成功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之後通過2-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到火星表面,最終開展深空探測任務。而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大家都在為之驕傲,感嘆中國工業實力的蓬勃發展。
-
「天問一號」背後的化工材料
這是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在《天問》中的詩句。7月23日12時41分,承擔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繼續探求屈原在2300年前的發問。這不僅是我國首次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是我國深空領域裡一個全新的裡程碑。那麼,在「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背後,有哪些化工新材料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