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的死亡,是饋贈還是噩夢?

2020-10-14 怪羅科普


眾所周知,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同樣也是海洋裡的重量級選手。

但在死亡面前,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

鯨魚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死亡,在自然界中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鯨魚之死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浪漫色彩的死亡——鯨落,另一種是帶有宣洩情感的死亡——鯨爆。

這兩種形式的死亡,結局雖是一樣的,過程卻大不相同。

「鯨落」顧名思義代表著鯨魚的隕落,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深海動物更好的生長。鯨落也常被世人用於溫柔和強大的象徵。

鯨落是如何形成的?

深海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富饒,相反並沒有多少生機。幾百米的海水相隔,卻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深海之中,最缺的就是陽光,因為沒有陽光,海底生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吸收營養。

所以深海比其他地方更需要能量,而一條重達十幾噸甚至幾十噸的鯨魚的從天而降,給這片「不毛之地」,帶來了生機。

鯨落不僅可以給海洋裡各種生物提供食物,給海底生物提供棲息地,也能將海洋上層的有機物輸送到深海之中。

而鯨落的出現,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鯨足夠大,海底足夠深。

不誇張的說一條鯨魚的隕落,可以成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而現在人類對鯨的捕殺,導致鯨魚種類、數量急劇下滑。這也導致鯨落出現次數越來越少。

鯨爆,來自深海的生化武器。

如果說「鯨落」是海洋的饋贈的話,那麼「鯨爆」就是來自深海的生化武器。

鯨擱淺於岸邊,不幸死亡,那麼很大的可能要發生鯨爆。

死亡的鯨因為體內有過多的腐敗氣體,通俗地講就是吃得太多,沒完全消化。胃裡產生了大量瓦斯般的氣體,鯨死後內部組織器官會加速腐敗,細菌擴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當鯨擱淺於海灘上,海邊的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烈,氣溫也比內陸高。鯨魚的皮膚開始脫落,鯨的頭部膨脹,腐爛到一定程度時,身內氣體撐得越來越大。只要稍不注意,就會引發鯨爆,變成了生化武器,威力更為驚人。

鯨爆時,附近的居民也會跟著遭殃,飛濺的血肉不僅會糊得到處都是,而且因為鯨爆所帶來的腐爛之味陪伴多日,久久不能消散。

2004年臺南抹香鯨爆炸事件

15年前,臺灣臺南市曾經發生過一場巨大的鯨爆事件,當時爆炸的地點不在海邊也不在海洋動物研究所,而是在臺南最熱鬧的一條街市上。

據報導稱,2004年一月份臺南市近海有一頭身長17米,重達50噸巨型抹香鯨擱淺,這是當時臺灣地區發現的最大的鯨。

為了更好地研究,科學家建議將這頭巨大的抹香鯨,轉移到空曠且安全的研究地點。而當時將這頭龐然大物拖動,就用了三輛起吊機,花費整整13個小時。為了不影響到附近的居民,特意派了50名工作人員,在次日清晨做安保工作。

雖然已經做得面面俱到,但還是有不少好奇心重的市民,連夜「佔領」最佳觀「鯨」地點,一睹海洋巨物真實風採。

這輛託載著鯨魚的大卡車途徑鬧市街道時,一聲巨響,使得這片土地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難以擺脫惡臭味。

抹香鯨的屍體當街炸開,內臟和血肉隨著爆炸的方向四處飛濺,而周圍的車輛、行人、店鋪無一倖免被染成鮮紅色。

紀錄片《掠食者犯罪現場》的第三集鯨爆之謎中,有在場群眾接受了採訪:「真的很噁心,整條路都是噴出來的內臟和血肉,而且非常的臭。」

不僅僅是血腥,更是無法擺脫的惡臭,給在場所有人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

除此之外,西方媒體也有很多的陰謀論稱,臺灣正在研究大型生化武器,其實這只是來自大自然的意外。

除了在臺灣,很多的地區都有過類似的案例。

紐芬蘭島的在2014年沿海小鎮的石灘上,有一頭髮爛發臭、腫脹的身體顯得巨大無比的鯨魚屍體被發現。當地政府為了有效且安全的處理,特意請來了鯨魚屍體解剖師。

為了保證鯨魚屍體解剖師​的安全,他必須穿上密不透風的全套工作服,戴好防毒面具,全副武裝地進行工作。近距離地接觸腐爛的味道,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消除。而鯨魚屍體解剖師一度被評為十大最噁心的工作之一。

最後

世間萬物都有生老病死。鯨落跟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樣,再次反哺於自然,這是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一個生命的逝去,也為其他的生命提供了新的機會。

而鯨爆,更像是警報,在提醒人類對大自然更應該起到敬畏之心,保護自然,保護海洋,保護鯨魚,也更是在保護人類。

相關焦點

  • 鯨落是鯨魚對海洋的饋贈,鯨爆卻是鯨魚留下來的「生化武器」
    這就是一場完整的鯨落,鯨魚用自己的身體打造了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所以我們說它的死亡,是在反哺海洋。鯨落的發生,一般都是在深海裡,我們基本不會看到。這些鯨魚在海洋裡死亡,才有可能發生鯨落。那些擱淺的鯨魚並不會發生鯨落,反而會發生鯨爆。碰到在海邊擱淺的鯨魚,不要靠近它,鯨爆一發生,還是挺可怕的。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最近我國在南海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一鯨落,萬物生是鯨魚死亡後對大海最偉大的饋贈。那麼鯨魚的死亡意義究竟有多大呢?
  • 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鯨魚也無可奈何,卻成為人類的美味
    但自然界的法則往往比人類的社會法則更加殘酷,更多情況下,生物之間的競爭是最殘酷的,一部分寄生動物的安然成長代價是寄主的不斷衰老死亡,這樣的寄生方式雖然讓人很不舒服,但也是一種很好的生存策略。藤壺--海洋流氓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藤壺,就是這樣的一種海洋寄生生物,簡單的來說,它是海洋生物的噩夢。藤壺是一種附著在海洋巖石或者是人類船隻上的節肢動物。
  • 鯨落或者鯨爆,鯨魚死亡後不同凡響的表達方式
    但在死亡面前,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鯨魚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死亡,在自然界中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鯨魚之死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浪漫色彩的死亡——鯨落,另一種是帶有宣洩情感的死亡——鯨爆。這兩種形式的死亡,結局雖是一樣的,過程卻大不相同。
  • 海洋中最為弱小的藤壺,為何成了海洋霸主鯨魚的噩夢?
    說到藤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要是說到鯨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形態優美的鯨魚從水中高高地衝出,然後劃一個完美的曲線,在水花四濺中,又回歸了大海!看到這樣的美景,大家認為鯨魚這是在表演嗎?不,它們的真實目的你可能猜不到,它不是在表演,更不是在運動,它是在想擺脫附著在它身上的寄生蟲,藤壺!
  • 為什麼鯨魚死後,會發生恐怖爆炸?碰到擱淺的鯨魚請遠離
    當你喝著枸杞熱茶開始服老時,太平洋的鯨魚正躍出水面;當你在床上睡的天昏地暗時,西藏的雲鷹正直入雲端;當你看著無聊的肥皂劇時,東南亞的長鼻猴正在排隊走;當你盯著電腦發呆時,尼泊爾的背包客已端起酒杯圍在火堆旁。一系列的文案刺激坐在圍牆裡的你。
  • —鯨魚的終極「生物武器」
    生化武器被投入戰場的時候還是在二戰時期,侵略者用它殺害了許多人。直到今天,我們都能從史料中看到它的威力。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鯨爆,也是種「生化武器」,它是靠臭氣和腐敗物質來毒害人們的。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它,但你應該聽過鯨落現象。一鯨落萬物生,並不是說說,鯨魚死後反哺海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供養其他的海洋生物。
  • 對於鯨魚,這是最痛苦的死亡
    最痛苦的死亡 1976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海灘上,突然有250頭鯨魚遊進了淺水中,當潮水退下時,它們被擱淺在海灘上。鯨魚很快開始大面積死亡,美國海岸警衛隊員們帶領數百名自願護鯨者進入冰冷的海中,試圖阻止那些鯨魚自殺。
  • 澳大利亞發生史上最嚴重鯨魚擱淺,380頭鯨魚死亡
    官方稱,在這次鯨魚擱淺中,大約有380頭鯨魚死亡,這可能是澳大利亞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鯨魚擱淺。從周一起,有人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西海岸陸續發現了數百頭鯨魚擱淺。周三晚些時候,救援人員已經救助了50頭鯨魚,並正努力幫助剩餘的30頭鯨魚。
  • 鯨魚死後沉入海底,看到它身體的變化,讓人感到偉大
    大自然中總有很多體型龐大卻溫柔的生物,鯨魚算是其中的一種,它巨大而美麗,屬哺乳動物科是人類的遠親。它生活在深海,因為不為人所知曉,所以鯨魚往往是自由神秘的代稱,在文學界裡,他收到文藝分子的喜歡。在自然界裡,鯨魚做的更多,他是偉大的貢獻者,許多生靈因為鯨魚而活命。
  • 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原標題:上海擱淺死亡鯨魚,究竟是哪種鯨?  3月20日,在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的海面發現一頭死亡鬚鯨。此事引起了上海市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由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標本模型製作中心對鯨魚進行解剖並製成標本。
  • 鯨魚的死亡,卻是生命輪迴的奇蹟
    也就是說鯨的屍體在此處沉沒,腐敗的過程,因為它十分巨大,故而可以給形成的一個小型的生物群落供給養分(甚至可以長達百年),以此滋生出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系統,我們把這個鯨魚死後沉沒(下沉的過程也有分解者會來吃)到形成小群落這種現象過程稱為鯨落。那麼鯨落的價值有哪些呢?小編覺得具有很好的生態價值,生態價值就是海底生態多樣性和食物鏈。
  • 江蘇鹽城4頭鯨魚擱淺死亡 半夜被割肉(圖)
    體形碩大的鯨魚引來居民的「熱情」圍觀。CFP供圖本報訊3月17日,在江蘇鹽城市濱海縣境內的黃海海域擱淺的4頭鯨魚,經搶救無效全部死亡,目前死鯨後續處理工作在進行中。據了解,鯨魚是16日上午擱淺的,擱淺的4頭鯨魚大的有三四十噸重,小的也有近二十噸重。目前,地方漁政和邊防部門正在對4頭死亡鯨魚進行看護,等待權威部門作出處理決定。17日晚,網友在海邊電話報料,夜裡有人開車帶著刀具把鯨魚肉割下。18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被割肉的鯨魚,旁邊的市民在圍觀。
  • 雷州:今晨專家團隊對紀家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該鯨魚遺體將交廣東海洋大學製作成為生物標本,供海洋科普和研究使用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袁增偉 通訊員 吳智雅 鄧耀武  6月15日凌晨,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的專家團隊,對13日在雷州紀家鎮海域擱淺死亡的鯨魚進行解剖。
  • 一鯨落,萬物生,那麼鯊魚死亡叫什麼呢?
    一鯨落,萬物生,那麼鯊魚死亡叫什麼呢?當鯨魚死在海裡時,它的身體會慢慢沉到海底。這是鯨魚留給大海的最後一份溫柔。人們賦予它非常詩意稱呼叫做一鯨落,萬物生。因為當鯨魚在預感到死亡的時候,就會尋找到一條荒蕪的壕溝作為它的墳墓,等待死亡的到來然後墜落,沉入到海底的鯨魚可以支撐整個生命系統100年,成為深海最溫暖的綠洲。鯨魚生在海裡,長在海裡,回到海裡,藏在海裡。當鯨魚的身體沉入海底時,數以萬計的水下生物將很快聚集在這裡。
  • 山東打撈擱淺巨鯨上岸 專家稱鯨魚系自然死亡
    而1月19日發現的這條擱淺的鯨魚,是日照市近幾十年來發現的最大的一條鯨魚。  中科院專家:鯨魚系自然死亡  21日下午2時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專門研究鯨魚標本製作的專家劉林從青島趕到了日照市水產研究所。  經過對鯨魚一番仔細查看,劉林告訴記者,這是一條成年的長鬚鯨,屬於大型鯨類。
  • 泰國灣大批鯨魚神秘死亡 或因環境汙染導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0月12日報導,泰國灣10%的鯨魚離奇死亡,鯨魚種群的未來引人擔憂。研究人員認為,有55隻布氏鯨每年都會在非常靠近泰國首都的水域生存一段時間,但是其種群數量被認為面臨「風險」,今年已經有6隻鯨魚死亡。鯨魚的死因尚不得而知,不過有人認為是汙染導致鯨魚死亡。
  • 死亡效應開發商新作鯨魚座T星未知起源引關注
    數年後,作為船員的主角從低溫睡眠中醒來,發現自己孤立一人並且面臨著未知生物的死亡威脅,玩家在遊戲中將跟隨主角的視角探索並解開事件的真相。由開發商BadFly推出的續作《死亡效應2》除了繼承前一部的所有特點,還加入了RPG等級系統,而且自2015下半年推出以來就不斷更新。
  • 198頭鯨魚擱淺紐西蘭海灘, 已有140頭死亡--為什麼鯨魚會擱淺?
    據報導,當局派出80名救援人員,嘗試協助這些鯨魚返回大海,但至今有近140頭鯨魚死亡。噪音汙染的威脅,迫使敏感的鯨群遠離棲息地,甚至導致部分鯨豚受傷或死亡。部分鯨魚的耳朵受到了嚴重的噪音損害,在鯨腦部及耳骨周圍也有血跡。而汙染海水的化學物質也可能擾亂鯨魚的感覺系統,造成鯨魚擱淺。物種內部競爭衝上海灘擱淺的鯨魚,很多不是來自於同一個家族,被衝上海灘的時候也都隔開很遠。
  • 浦東發現死亡鯨魚 將就地解剖製成骨骼標本
    據《勞動報》報導,一頭缺失了魚鰭的死亡鯨魚引起了全城關注。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昨日上午,經過海洋專家現場鑑定,這頭體長約22米的巨鯨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據悉,鯨魚遺體將就地解剖,以防止過度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