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2020-06-24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華僑新天地報導

剛剛,荷蘭媒體終於更新了

荷蘭R0基本傳染數的最新數據:

在6月5日,荷蘭的R0基本感染數大於1!

根據荷蘭政府網站疫情信息與數據的

網站coronadashboard上的資料:

6月初,荷蘭基本感染數R0為1.15!

但是這其中也存在非常巨大的差異,

荷蘭RIVM公布的6月5日的數據,

R0的數值在0.23~2.18之間!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在對抗新冠病毒這場「戰役」中,

小僑認為:荷蘭科研隊為全世界,

做出了一個巨大的科研貢獻:

發現可以用檢測汙水裡的新冠病毒,

來「鎖定」一個城市或地區是否有疫情!

甚至可以通過檢測病毒數量的變化,

來推斷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疫情發展情況!

這一方法,在全世界多個國家採用,

比如,中國的華南海鮮市場,

病毒溯源的時候也採用來這個方法!

最近,這一研究方法也被荷蘭人

自己拿來實踐結果證明:

荷蘭的疫情確實有好轉,控制住了!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荷蘭疫情爆發以來,荷蘭的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並提出,可以通過檢測下水道的汙水,來「推斷」一個城市或者區域有沒有爆發新冠肺炎疫情。

自從二月底,荷蘭的KWR水資源研究所(KWR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的首席微生物學家Gertjan Medema和他的同僚就發現:

「(監測汙水裡有沒有病毒)可以作為『偵查』到早期階段疫情的(預警)系統。——新的疫情爆發可以被即使發現,追蹤。」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自從四月起,荷蘭RIVM也採用這個方法,繪製新冠病毒在荷蘭的傳播地圖,並設立29個檢測點,每周例行檢測,監測著荷蘭重點地區的疫情發展情況。

近期的檢測結果表明,汙水中的新冠病毒數量在減少,這個數據變化也符合荷蘭在4月~5月期間,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者,入院治療、進ICU的病人數量開始下降的曲線。

報導也指出,這一監測手段也可以幫助「偵測」荷蘭第二波疫情是否爆發。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阿姆斯特丹地區入醫治療的新冠肺炎人數與下水道汙水監測結果的曲線對照圖

小僑是真心覺得這個方法很聰明,尤其是對於那些完全沒辦法開展大規模篩檢的落後地區,或者試圖隱瞞疫情的國家。

有沒有疫情,疫情有沒有控制住,抽取一定劑量的下水道汙水檢測一下就知道了。

而且,荷蘭研究人員還表示,汙水中的(新冠病毒)2天就可以檢測出來,而對

患者進行檢測可能要「拖」到2周。

一方面,新冠病毒有潛伏期,大概5天左右時間;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會「拖」到一周左右,症狀惡化了才會去找醫生。

「而在這期間,病毒可能已經擴散開來了。」研究員Medema說。

所以,結論是:檢測汙水可能比檢測人更快「鎖定」疫情。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荷蘭衛生大臣De Jonge進一步希望:荷蘭352個汙水淨化系統,每天都進行新冠病毒的檢測。

檢測的結果,將被放在荷蘭政府網站每日更新疫情信息與數據的網站coronadashboard上,以便民眾儘早獲取感染傳播的信號。

荷蘭RIVM已經收到了政府的指令,趕在9月1日前,儘快建立起這套監測(系統)。

與此同時,同步推進的還有荷蘭的「全民篩檢」。

自從6月1日起,在荷蘭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的人,都可以預約病毒檢測開始,已經完成了170,000檢測。

其中,有12,793名教師,學校員工,以及日託幼兒園的工作者接受了病毒檢測;其中有68人檢測結果為陽性。

其中,有1.4%的人(2357人)檢測結果為陽性,確診。

荷蘭RIVM表示,這一比例還在下降中。在第一個星期的「全民檢測」結果中,陽性的比例為2%;但是現在的比例為0.9%。

但是,荷蘭RIVM也強調,在荷蘭不同的地區,這一比例有很大的差別。陽性比例最低的地區是:荷蘭北部、澤蘭地區、和林堡省的南部。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自6月1日起,荷蘭GGD通過調查總共找到了370個確診者。

上一周(6月15~21日),荷蘭有960多人由於荷蘭GGD追蹤感染源與密切接觸者,而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大概有100個新冠確診者被發現。

今天的最後,小僑給大家預報一下:明天,荷蘭政府將會發布「高溫天氣」應對方案,在公路上受到高溫影響的汽車駕駛員,將會立即得到幫助。

因為預計荷蘭將很快迎來溫度超過30度的高溫天氣,所以荷蘭政府建議大家出行的時候隨身帶飲用水,可以考慮攜帶遮陽傘。

因為公路上的溫度,天氣熱的時候很容易就達到50攝氏度,會引發人體的一些不適甚至誘發疾病。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總而言之,大家在荷蘭最怕的「沒空調」的夏天來了,希望高溫可以起到抑制新冠病毒的左右,讓疫情快點過去!

好用!荷蘭科研團隊利用檢測城市汙水判斷一個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情況

6月23日,荷蘭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院(RIVM)最新更新:荷蘭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上升至49658人!新增確診人數70人!

過去24小時內,荷蘭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新增5名!荷蘭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總計:6095人!

過去24小時內,新增了3名患者進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共有11853名確診者(曾)在荷蘭醫院接受治療。(原標題:荷蘭基本感染數R0上升!檢測太慢,政府出新招:不測人改測這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華僑新天地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

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研究稱廢水中新冠病毒可判斷暴發時間 科學界:很有啟發性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B)的一個病毒學團隊於6月26日發布消息稱,其在去年3月採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義大利是歐洲最先暴發大規模疫情的國家,情況也最為嚴重。此前,義大利國立衛生研究院已在意北部城市開展廢水監測,並在去年12月收集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比該國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確診時間提前兩個多月。
  • 科學家警告: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威脅
    此前,科學家在新冠病毒SARS-CoV-2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RNA,因此,病毒RNA有可能最終進入城市汙水中,而在大流行的早期階段,荷蘭幾個城市汙水中的SARS-CoV-2 RNA水平不斷上升。種種跡象表明,汙水中的新冠病毒,同樣不容忽視。近日,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BGU)扎克伯格水資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含有新冠病毒的汙水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這篇由35名國際研究人員合作的論文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評估了近期對廢水中的新冠病毒和以前空氣傳播的傳染病(包括SARS和MERS)的研究。
  • 廢水也能追蹤新冠?答案可能就藏在汙水處理廠中
    · 監測的範圍大,覆蓋面廣,可以評估大規模的社區總體感染情況。市政汙水廠通過汙水管網承接了城市千家萬戶排放的汙水,汙水集水區域的人口數量少則千人,多則上百萬人,覆蓋的人口非常廣泛,包括不能及時或者未出現症狀而不進行核酸檢測的感染者,因此能夠更好的對疫情進行評估和預測。
  • 荷蘭的「RIVM Protocol」是什麼?為什麼住院多天也不檢測新冠病毒?
    繼一名來自布拉班特省Altena的49歲婦女於2月21日至28日在戈林赫姆(Gorinchem)的醫院Beatrixziekenhuis就診,於昨天(星期日)正式檢測出感染了新冠病毒後,今天,在鹿特丹的馬斯斯塔德醫院(Maasstad Ziekenhuis)的一名重症病人也屬於這種情況,經過兩次檢測,最終確診感染了病毒。
  • ■國際疫情 法國一養殖場出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情況
    【新華社巴黎11月22日電】法國農業部22日證實,法國一家養殖場出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法國農業部當天發表新聞公報說,法國國家衛生安全署於11月中旬開始一個科研項目,檢測4家水貂養殖場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截至目前,研究人員在厄爾-羅亞爾省一家養殖場發現了新冠病毒傳播的情況。
  • 各國「解封」後如何防控新一輪疫情?科學家瞄準了人類排洩物
    隨著各國紛紛「解封」,衛生部門每天都要對成千上萬的人進行檢測。然而受檢測能力限制,通常只有出現症狀或已知接觸過確診病例的人才會接受檢測,因此可能傳播病毒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往往成為「漏網之魚」。因此,研究人員希望汙水檢測能充分發揮作用,利用下水道中的病毒遺傳物質來確定在某個特定時間點,有多少人在釋放病毒。
  • 嗅覺和味覺是否失靈 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冠病毒好方法
    英國科學家藉助一款症狀追蹤應用程式收集的數據發現,嗅覺和味覺失靈可能是判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法。路透社1日報導,這款應用程式可以幫助監測新冠肺炎疫情。研究人員分析數據後發現,近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喪失嗅覺和味覺。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經由網際網路發布,尚未經過同行審議,但在預測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比自我報告的發燒要有力。
  • 不到1英鎊的「紙傳感器」可以幫助檢測新冠病毒
    在過去的十年裡,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推出了用於環境監測和資源管理的「智能水」技術。利用日益靈活和分散的網絡,聯網設備實時監測水資源的流量、消耗和化學成分。同樣地,擁有智能水基礎設施的城市也可以採用前沿技術,在特定建築物或熱點地區發現早期新冠疫情
  • 《自然》:用狗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究竟準不準?
    ,通過氣味快速辨別一個人是否感染。11月初,全球各地動物工作小組在一個名為「國際K9」團隊在線研討會上會面,分享試驗初步結果。會上,德國漢諾瓦獸醫大學的獸醫神經學家Holger Volk認為,狗不會取代核酸檢測,但它們可能很有前途。狗的鼻子有3億個氣味受體,而人類只有500萬至600萬個,它們能夠檢測到人類無法檢測到的微小氣味。
  • 又有多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最新情況→
    另外,當地時間12月23日,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除此前出現的新變種外,英國檢測到2例感染另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病例。多國發現新變種,現在情況如何了?研究人員認為,新變種病毒可能具有更強傳染力。巴西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尚無法確定與英國是否為同一變種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和國家電腦科學實驗室23日宣布,兩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在對裡約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攜帶的病毒進行研究後,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這一發現在接受第三家研究機構的檢測評估後將正式發表。
  • 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為城市抗疫預警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對於新冠病毒傳播鏈和溯源的探索研究一直是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方面,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的突發性傳染事件,進一步提示我們,「人傳人」和「物傳人」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研究和感染病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超乎想像。
  • 荷蘭病毒檢測技術的兩項突破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所TNO應荷蘭衛生部的要求開發的快速檢測,與使用的標準PCR檢測一樣可靠。該研究機構報告說,在過去的兩周裡,在阿姆斯特丹進行了這項快速檢測的實踐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結果相當於PCR檢測的99%。
  • 日本福山縣研究團隊,在下水道檢測出新冠病毒,系全球首次。
    日本富山縣立大學講師端昭彥和他帶領的研究小組,從富山縣內1個生活汙水處理場和石川縣的3個生活汙水處理場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些生活汙水都是在4月24日之前,研究小組與金澤大學一起在富山縣和石川縣提取的。
  • 張鋒團隊推出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三步檢測僅需約1個小時,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史維校長:香港科大用科研成果與新冠病毒作戰
    新冠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這意味著我們迫切需要從加快病毒載體的檢測、阻止病毒的傳播到研發疫苗上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不懈努力,為全球冠狀病毒控制工作做出了貢獻。 在疫情爆發的早期, 1月中旬獲得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我們採用了最新的微流控晶片技術來提供可攜式檢測試劑盒,將檢測所需時間減少到40分鐘,該設備是提供早期並可靠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的最大飛躍之一。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新聞分析: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郝亞琳  輕輕扎破手指,取一滴血,滴在檢測卡樣本孔內並滴加稀釋液,15分鐘後便可通過觀察反應線出現與否,判斷自己是否曾感染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水貂變異」:七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人感染事件
    人類感染水貂身上變異的新冠病毒一事備受關注,外媒報導稱,目前全球已有七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此類事件。  據英國《衛報》18日報導,目前已有丹麥、法羅群島(丹麥自治領)、荷蘭、南非、瑞士、俄羅斯和美國共七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與水貂相關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新冠病毒汙水消毒工藝及參數選擇難?大師這樣說!
    研究方向:城市節水、海綿城市、工業廢水再生與回用、建築與工業給排水、消防工程、飲用水安全、汙水處理、水環境、智慧水務。01  傳統傳染病與新冠病毒傳染病建國以來我國根治了大多數流行性傳染病,現我國國家年鑑每年統計的傳染病有28種。
  • 張鋒教授團隊推出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讓即時檢測更便捷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 ,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步志高介紹,科研團隊利用臨床樣品中分離的SARS-CoV-2病毒株(HRB26),通過鼻腔途徑感染4-6周齡BALB/c小鼠,快速傳代14代,獲得一株小鼠適應的SARS-CoV-2(HRB2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