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嫦娥五號任務非常圓滿

2021-01-15 大洋網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約2公斤月球「土特產」,結束24天的月球之旅,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17日凌晨1時59分,返回器安全著陸地面;2時21分,地面搜索隊確認目標位;2時30分,由6架直升機組成的空中搜尋分隊到達返回器著陸現場,開展處置工作;2時34分,紅外熱成像顯示出嫦娥五號返回艙;2時45分,地面三支搜索車隊到達嫦娥五號的著陸點。為了能在第一時間找到返回器,地面搜索團隊已經準備好了最厚的棉大衣,準備在零下30度的雪夜徹夜守候。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月球採樣回家的旅程,充滿不為人知的艱險和挑戰。這一次,嫦娥五號回家背後,殊為不易。


在現場見證了嫦娥五號的返回過程後,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感慨萬千。「嫦娥五號完成了最後一棒任務,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任務非常完美,可以打滿分。」劉然說。

空地聯合零下30度雪夜半小時即找到嫦五

劉然昨天介紹說,此次嫦娥五號搜索與回收任務是歷次太空飛行器返回器回收任務難度最大的一次。落區的面積近2萬平方公裡,地面有20釐米的積雪。和載人飛船返回艙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僅為其1/7,著陸面積卻是其16倍。加上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器返回地面是在下著大雪的深夜,視線受到影響,所以搜尋難度更大。他坦言,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這次空、地搜索力量到達著陸點的速度超出想像。在為此,嫦娥五號返回器返回過程中要對落點要進行六次精確預報,第一次是軌返分離前,第二次是第一次再入大氣層,第三次是第二次再入大氣層時,第四次是出黑障區,第五次是開傘時,第六次是落地後。由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發出口令,也是一個不斷校正的過程。

劉然介紹說,為了構建起更加完備空地體系,在這次空中搜索分隊中,首次了XC-25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該機配備有三光吊艙的XC-25無人機紅外鏡頭,可以通過熱成像搜索目標。XC-25無人機續航時間可以達4小時,可以對目標區域進行的大範圍長航時搜尋,從而第一時間鎖定返回艙位置,引導其他救援力量第一時間到達著陸點。「這一次,我們通過各種先進搜尋設備,構建了著陸場地區的空、地搜尋系統。」

早在嫦娥五號返回一周前,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地面分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四子王旗著陸場從四年前就增加了鐵絲網、高壓傳輸線路、移動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同時為了直升機和地面車輛能夠順利作業,前期做了精細化的標註。其次,著陸場系統已經開展了3次夜間搜索回收專項訓練、1次雪夜極寒條件搜索回收演練,1次大範圍著陸偏差和3次全系統綜合演練。比如將雷達的測量數據經過處理送到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引導直升機和車輛搜索接近返回器,同時在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加裝了高功率探照燈。這次任務還增設了多種紅外觀測設備,首次使用了一些黑科技,比如這次特意配備了人工外骨骼幫助搬運。

「這一次,嫦娥五號返回器沒有偏僻著陸區,距離理論著陸點也比較近,加上當天天公作美,雖然積雪較厚,但風速不大,返回器落地位置也比較正,所以搜尋人員很快就到達了著陸點。」劉然說。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徐想 攝)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謝劍鋒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
    IT之家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 1 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 5000 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凌晨 1 時 33 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 120 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 11.2 千米 / 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賀電全文如下: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欣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歐洲航天局:歡迎嫦娥五號回家
    歐洲航天局:歡迎嫦娥五號回家 2020-12-17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運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歐洲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高度關注,專門發文介紹了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引發歐洲各界關注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布魯塞爾11月25日電(記者 鄭彬)日前,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消息在歐洲引起了廣泛關乎。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期待凱旋
    央視新聞12月16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17日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美媒讚嘆:中國航天目標堅定,比美國強!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西方媒體對於我國取得航天成就也作出了可觀的報導。  整個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目前技術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然而從整個任務過程來看,可謂是環環相扣,步步精確,完成的極為完美。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海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時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它的發射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  【中國探月之旅:「嫦娥家族」圓夢蒼穹】  嫦娥一號:中國人的首次深空之旅  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邁出了探月工程三步中「繞」的第一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也使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得以實現。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歐洲航天局發來賀電,美國的勝負欲被點燃了
    北京時間凌晨3點,歐洲航天局轉發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的消息,並且發文表示祝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官方反應。在嫦娥五號成功返回數小時後,NASA轉發了一段介紹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太空人重申美國重返月球的決心的視頻。
  •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即將登場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發射升空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而這次「嫦娥五號」的再入器將攜帶有至少2kg重的月壤樣本,可以說是收穫滿滿,增大熱盾厚度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因為早在2014年,我國就利用「嫦娥五號T1」試驗器「舞娣」進行了一次測試,再入器樣件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再入之後,安安穩穩地落在了預定的落區範圍內,圓滿完成了任務,驗證了再入技術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