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引發歐洲各界關注

2020-12-0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布魯塞爾11月25日電(記者 鄭彬)日前,中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消息在歐洲引起了廣泛關乎。歐洲航天局專門在其官網和推特上發文介紹了此次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

&nbsp&nbsp&nbsp&nbsp歐洲航天局表示,嫦娥五號以中國月亮之神嫦娥的名字命名,由月球軌道器、著陸器和上升探測器三部分構成。本次任務計劃採集2公斤月球樣本並帶回地球,這將是1975年以來人類首次開展此類月球探測採樣活動。

&nbsp&nbsp&nbsp&nbsp此外,歐洲航天局還介紹說,在嫦娥五號發射後的兩個關鍵階段,歐洲航天局將使用其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位於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探測器提供數據傳輸中繼服務,協助位於北京的航天控制中心確認軌道任務狀態。我們很高興能夠運用自身的觀測網絡為這一激動人心的探月活動提供支持!

&nbsp&nbsp&nbsp&nbsp歐洲媒體對此次探月任務同樣給予了高度關注。歐洲新聞臺報導說,如果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取得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具備從月球採集樣本能力的國家。

&nbsp&nbsp&nbsp&nbsp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天文系的迭戈博士在接受該臺採訪時表示,此次任務計劃在23天內帶回月球樣本,如能成功將是了不起的成就。最大亮點是探測器將對月球表面火山地帶深達2米的土壤進行採樣,這將幫助人類更好探究月球、太陽和宇宙起源。迭戈博士同時表示,對於中國此次任務外界不應從太空競賽的角度加以解讀。對宇宙的探索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期待中方此次探測任務推動更多國際合作。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歐洲航天局:很高興為嫦娥五號探月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運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將首次在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地球,實現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歐洲航天局對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高度關注,專門發文介紹了任務詳情以及中歐相關合作。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期待凱旋
    央視新聞12月16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到月亮上觀光探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憧憬和追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浪漫想像開始成為現實。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 關注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從2017年嫦娥一號繞月探測、為月球拍下「全身照」開始,中國已完成5次探月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的升空,則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衝刺之旅。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將落月「挖土」,帶上月壤樣品返回地球,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大家對嫦娥五號非常關注,也非常關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先生,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先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先生,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先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先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謝劍鋒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是在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在今後兩天時間裡,該探測器預計將對其周圍環境進行勘測並採集月球表面物質。
  • 嫦娥五號探月,歐洲航天局表態:期待合作,將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導語:嫦娥五號探月,歐洲航天局表態:期待合作,將提供數據傳輸支持近日,我國在海南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探月探測器,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這次航天任務非常複雜,中國將首次從月球取回土壤樣本,進行實驗分析。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A-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The entire mission is scheduled to last about 23 days, according to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國家航天局表示,整個任務預計持續約23天。嫦娥五號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
  • 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測器的探月曆程,展望未來十年的探月規劃
    ,這次為第二階段「落月」做前期準備;2013年成功將娥娥三號送上了月球,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免號」月球車完成互拍;並將圖像傳回地面,正式宣告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落月」完美收官;2018年,嫦娥四號再次成功著陸,這一次發射任務,實際上並非為第三階段進行前期準備,而我國探月工程的一次「額外」嘗試;但這個嘗試,卻做成了中國探月工程的那句豪言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徐想 攝)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嫦娥五號順利騰空奔月,歐洲航天局來「抱大腿」:希望與中國合作
    據《環球網》11月26日報導,中國"嫦娥五號"在11月24日4時30分騰空奔月。上一次從月球帶回樣品發生在1976年,距今已逾44載。 對於中國本次探月任務,歐洲媒體高度關注。
  • 嫦娥五號取月壤,中國探月的「一小步」
    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圓滿完成。中國探月的「一小步」,也將助推中國深空探測的「一大步」。未來一系列航天任務,包括對火星、小行星的採樣返回,以及載人登月,都將用上源自於嫦娥五號任務的技術。
  • 歐洲航天局和歐洲媒體 連續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新華社電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歐洲航天局在發射成功後連續3天在社交媒體點讚中國發射嫦娥五號,同時表示歐方也為此次探月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展示了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24日發射成功後,歐航局在推特上祝賀:「嫦娥五號起飛奔向月球!
  • 歐洲航天局和歐洲媒體連續點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26日電(記者李驥志 陳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歐洲航天局在發射成功後連續三天在社交媒體點讚中國發射嫦娥五號,同時表示歐方也為此次探月活動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展示了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