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掰掰,這周末有安排?周末我打算在天津的街道轉一轉,你要和我一起去看麼?
我也想去看呀,要不要我先給你推薦幾處啊!
勸業場
天津勸業場坐落在和平區和平路與濱江道相交處,是一座折中主義風格的大型建築,建成於1928年。大樓由法籍工程師慕樂設計,建築面積原為16500平方米,經過幾次改造修建,現在建築面積為29600平方米,主體五層,轉角局部七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勸業場的開幕營業日選定在1928年12月12日,匾額由津門名寫家華世奎書寫。因為地處舊法租界,勸業場開業前曾擬名「法國商場」,最後改成「勸業商場」,是採納了股東之一戴振的意見。場內掛著「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個條幅作為辦場的宗旨,「勸業商場」四個字便是取了這四句話的首字連綴而成的。
天塔
天塔是天津廣播電視塔的簡稱,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聶公橋南、紫金山路與衛津南路匯合處,水上公園對面。天塔總高度415.2米,佔地300畝。天塔於1991年建成,聳立於碧波與雲霄之間,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水中之塔」,其勢如劍倚天,享有「天塔旋雲」之美稱。
水滴
天津奧林匹克中心位於市區西南部,東臨衛津南路,西臨水上西路,南臨凌水道,北臨賓水西道。總面積約15.58萬,是2008年奧運會的分賽場之一。天津奧體中心體育場2003年8月動工,2007年8月19日正式啟用。
解放橋
解放橋位於天津火車站 (東站)與解放北路之間的海河上,是1923至1927年建成的鐵橋。橋長96.7米,橋面總寬19.5米。耗資125萬兩白銀,是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橋身可以開合,合則走車,開則過船,成為海河一景。
解放橋最初建於1902年,於1927年重建,原名萬國橋,這座先後耗資達190萬兩白銀的橋梁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造價最為昂貴的橋梁之一了。2008年7月22日,按照原貌修復的天津解放橋時隔33年重新恢復開啟功能,為海河再添新景。
西開教堂
西開教堂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是天津市最大的羅馬式建築,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區的主教座堂。
位於天津和平區濱江道獨山路,坐西南朝東北,全稱天主教西開總堂,後因其所處地區又稱為西開教堂和老西開教堂。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全稱天津永樂橋摩天輪,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是天津的地標之一。摩天輪外掛裝48個透明座艙,每艙可乘8個人。
艙內有空調和風扇調節溫度,可同時供384人觀光。摩天輪轉動一圈的時間會受到乘客人數、天氣變化的影響,保持在20至40分鐘之間。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位於天津三叉河口西岸,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的場所, 1986年修建成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在內的古文化街,全長580米,兩端有巨型仿古牌樓,街道兩邊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和刻磚劉刻磚等專賣店鋪。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系5A商業步行街。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創建於1919年,創辦人是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南開大學主樓1963年建成,2003年又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裝修和翻新。
主樓的設計沿中軸對稱,氣勢雄偉,線條明快。樓前廣場開闊、大氣,綠草茵茵,廣場中間巍然挺立的周恩來總理雕像高大而偉岸。
望海樓教堂
教堂是1869年6月法國天主教徒在租界外三岔口處修建的,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建築物,也叫天主教大會堂或勝利聖母堂,磚木結構,高10米,長30米,寬10米的,平面呈長方形。
除塔樓外大部分建築為二層,青磚牆面,尖拱式門窗,入口兩側設有扶壁,內部有三道通廊,中廊稍高,側廊次之,屬巴西利卡型。另有平頂的塔樓,後來又在禮拜堂四角設立了小角樓。教堂具有哥特風格。
天津天后宮
俗稱"娘娘宮",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著天后娘娘。
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雲集,熱鬧非常。
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
大多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浪漫情懷
不論走到何處
總是會留下些詩詞佳作
同時對該地的景色大加讚賞
也因此留下了「XX八景」之類的稱呼
類似於今天的A級景區打卡地
天津建成於明代
雖然年輕,卻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這不,在歷史上
有一位叫李東陽的明代大學士
路過天津後
便寫下了《直沽八景》七律詩八首
一起來瞧瞧明代的天津
都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吧
拱北遙岑
百尺高樓拱帝庭,北山秋望八空冥。
太行西帶城煙碧,碣石東連海樹青。
吟客放懷朝拄笏,使遊翹首夜佔星。
監司正屬埋輪地,一夜朝天夢幾醒。
這首詩描繪的是天津老城廂北門的風光。詩人說,站在北門上,就好像站在了太行山上一般,西帶太行,東連碣石,令人豁然開朗,心情愉悅。
如今,在老城廂原來的北門附近,著名的有南開區的東北角,也就是古文化街一帶,以及紅橋區的大胡同地區。這裡商業發達,是老城廂的經濟中心之一。
鎮東晴旭
五夜城頭聽早雞,海東紅日上雲梯。
飛鳥曉颭珠簾影,舞燕睛翻畫棟泥。
千裡帆檣天遠近,萬家村市屋高低。
客來不用愁風雨,無限風光入品題。
這首詩描繪的是老城廂東門外的場景。老城廂東門外毗鄰海河,登船可赴大沽口出海,看海上日出。
如今在老城廂東門外的區域,海河依舊流淌,河上的金湯橋是天津最著名的橋梁之一,解放天津的象徵便是金湯橋會師。
安西煙樹
安西門外碧參差,綠樹層煙曉更宜。
縹渺不知天盡處,霏微疑是雨來時。
林間瞑色聞香杳,野外寒光見日遲。
睡起鉤簾看午霽,一川花鳥正離離。
這首詩描繪的是老城廂西門的風光,作者說來到西門,看到這裡綠樹成蔭,炊煙嫋嫋,富有詩意。
如今,在老城廂西面,最著名的還是每周四的鼓樓天街的文玩市場。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但每周人們還是止不住對文玩的熱情,到這裡來逛一逛,淘一淘寶。
定南禾風
層軒南向坐薰風,極目平疇遠近同。
萬裡黃雲吹不斷,一天翠浪卷還空。
阜財正借驅煩力,飽士新成偃武功。
殿閣微涼天上句,擬將餘興續坡翁。
這首詩描繪的是天津城南的風光,明代時,天津城南一帶都是軍墾農田,風吹麥浪,催人抒情。
如今,在老城廂南面城外,還有頗為動人的水鄉風貌。水上公園是天津著名的水景公園。這裡擁有遼闊的湖面,引人無限遐想。
吳粳萬艘
盛朝供奉出三吳,白粲千鍾轉舳艫。
欵乃聲連明月夜,參差帆指紫雲衢。
萬年壯麗留畿甸,千裡清香上御廚。
聖主憂勤先稼穡,予來應未有稽逋。
天津由漕運興起,這首詩描繪了當年海河上船隻繁忙的景象。
繁忙的漕運也帶來了古老的文化,東南沿海的媽祖文化隨漕運來到了天津。今天,古文化街中的天后宮,便是漕運文化的代表之一,這裡也成為了天津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天驥連營
龍媒昔在渥窪川,寄牧三沽近九天。
目瑩月精懸夾鏡,毛分雲錦動連錢。
千金骨市燕昭日,九逸歌成漢武年。
好把車攻獻真主,周宣不廢四時畋。
明代天津作為衛城,一直是軍事重地,屯有重兵。這首詩描繪的便是當時天津的軍備,連天的馬場好像來到了草原一般。
如今,在老城廂附近,還能找到有關屯兵的歷史遺蹟。城廂外的炮臺村,是留在名字中的記憶。在天津市老城博物館中還珍藏著一尊從中營小學出土的鐵炮,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除了以上描繪老城廂附近的詩文
另外兩首
分別是描寫天津七十二沽風光的《百沽潮平》
和描繪大沽口風光的《海門夜月》
百沽潮平
海門晴雪浸金鱉,百道沽來湧暗濤。
望極遠空知岸闊,臥欹殘夢覺船高。
遙疑夢澤相吞吐,不似胥江狂怒號。
時有海舟隨上下,往來沙口不辭勞。
海門夜月
海門東望極空明,月裡山河影乍晴。
萬裡滄波天一色,數聲靈籟夜三更。
水晶宮浸魚龍冷,白玉城高鸛鶴輕。
不用扁舟泛寥廓,已著奇絕冠平生。
天津的歷史雖不算長久
但風光絕不輸給任何地方
跟著明代的這《直沽八景》
打卡今天的天津衛吧
忍不住,我現在就要出發了呀哎呀,你等會我啊!
等會我啊~~
「天津族」轉載自樂遊天津,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