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再融33億美元,5天拿下超50億美元的大班課還要怎麼打

2021-01-07 網易教育
在線大班課的仗,還會怎麼打?

來源|網易教育(公眾號:wyedu163)

文|孫穎瑩

圖片來源|pexels

今日,好未來教育集團發布一則公告。公告稱一組投資者已同意通過私募方式向公司投資33億美元,其中23億美元為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部分」),10億美元為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股權」部分」)。

此外,公告透露Silver Lake(銀湖資本)領導了可轉換債券部分。

「我們歡迎這一輪投資,以表示我們堅定不移地致力於為學生社區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的承諾。」 好未來教育集團執行長張邦鑫提到。

也是在這一日,學而思網校披露了自己這一年的綜合成績:

「免費直播課期間單日觀看課程人次最高超過6000萬;學而思網校給全世界學員寄出了超過2084萬個教輔盒子;學員遍及全國331個地級行政區;2019年僅報名線下課程的學而思客戶中,有42%在2020年至少報名了一門學而思線上課程;其中72%的用戶選擇線上+線下(OMO)的模式。」

似乎是在一夜之間,好未來扭轉了這幾日因「猿輔導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在讀正價課總人數400萬、2020年財務確認收入超百億;作業幫1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秋季正價班學員人次超220萬」等消息接連披露所陷入的被動局面。

種種信息都在表明,在線大班課的這場仗,2020年絕不是結束時刻,2021年只會更激烈。

而隨著學霸君被傳資金鍊斷裂、在線1對1賽道的止戈散馬,也不禁讓人聯想,在線大班課賽道何時會決出勝負,最終獲勝者又會有幾位、分別是誰。

效果廣告依舊會是2021年作戰主旋律

可以預判的是,以投放為主導的效果廣告,將是各家在2021年不可能捨棄的一塊重要「蛋糕」。

據網易教育了解,在今年暑期,微信每天的廣告收入基本在億元規模,而教育公司高的時候一天可以買4000萬流量,也就是說40%的微信流量都被教育公司(主要是大班課選手)所分割。

而昨日根據晚點報導,2019 年暑期,抖音、微信等渠道的獲客成本為 2000 元,逼近臨界點。2020 年秋季,這個數字已經翻倍達到 4000 元。

儘管效果廣告的營銷成本如此昂貴,儘管效果廣告的轉化率逐漸逼近天花板正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沒有人會願意放棄投放這張牌。

因為效果廣告仍是目前大班課品牌能夠在最短時間裡覆蓋最多用戶的唯一途徑。

有行業從業者對網易教育表示,如果把轉介紹、開線下門店、自有流量等諸多獲客新渠道比作小水塘,那以微信、抖音為代表的渠道一定是一片汪洋大海。水塘的作用可以有,但不可能說放棄整片海洋,而放棄也意味著給了後來者居上的機會。

在晚點的報導中,一位行業投放人士也證明了這點:「行業已經進入囚徒困境——你沒辦法不投放,因為對手一直在投放。」 該人士說,現在最能說服領導批預算的理由不是 「這個投放效果有多好」,而是 「如果對手投了這個,我們能接受相應的代價嗎?」

這其實也能解釋為什麼大班課選手需要頻頻融資的原因,為什麼大班課的盈利模型當前正被激烈競爭逐漸瓦解的原因。當然也更能解釋為什麼高途課堂必須捨棄社群轉化的「低成本、高效率」運作方式,儘管捨棄該路徑轉向投放使其陷入由盈轉虧的尷尬局面,但在拼規模、衝位置的關鍵階段,不投可能就可能意味著出局。

不能否認的是,疫情對在線大班課是一種紅利,使得在線大班課本該在未來幾年就觸達到的用戶提前來臨,但硬幣的反面是疫情加速了大班課的競爭節奏,搶佔用戶、取得規模化突破的時間窗口大大減少。

但也正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投放選手的增加、投放金額的擴大,也使得投放環境的競爭變得更加惡劣。

在今年暑期以9元價格追隨為主要策略的整體投放大環境下,正上演著投放越來越貴、獲客成本攀升、投錢還不能輕易買到用戶、用戶低價轉正價課轉化率大大降低的情況。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當前流量大的主流投放渠道只有抖音、微信,「賣方市場」的環境下,投放價格提高是必然現象。

但價格抬高並非唯一不利影響。渠道的單一、投放的猛烈,又會導致市場上可購買的用戶量遠不夠預期的量級;而在用戶量有限的情況下,機構又想要更大規模的搶奪用戶,勢必還得繼續加量、加價;此外,又因為9元低價課的用戶質量不如49元的用戶質量高,又會進一步作用於轉化率上。

層層影響作用下來,形成一個反向循環。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瑞信的研報中給出「跟誰學暑期策略失誤,且放大外部投放的規模之後,還是有試錯和學習的成本」判斷的原因。但很顯然,在基本動作都如此同質的情況下,暑期策略失誤的大班課品牌顯然不只是跟誰學一家。只是跟誰學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些問題被擺在了明面之上。

而隨著在這個年末,好未來達成33億美元私人配售協議,作業幫再融16億美元,猿輔導再融3億美元(且官方表明這筆金額僅屬於其融資計劃的一部分),跟誰學宣布8.7億美元定增已到帳等相關信息的披露,可以預判的是,明年的投放環境只可能更加惡劣。

品牌廣告仍要施力,明年或打「體育營銷」

在效果廣告投放環境變化之外,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因為疫情加速了用戶對在線大班課的認知速度和認知範圍,使得在線大班課「一夜之間」從增量市場打到存量市場,要想在諸多競品中吸引到用戶,品牌投放也成為必然趨勢。

根據學而思網校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10日(當天學而思網校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全年級全學科免費直播課)是學而思網校APP 2020全年日活人數最高的一天;而在免費直播課期間,單日觀看課程的人次超過6000萬。

與此同時,雖然新東方在線在大班課的競爭中當前並未處於頭部位置,但根據新東方在線2020財年(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年度)財報會上所透露:新東方在線K12大班課春季免費課的報名人次達到了2000萬,這也為暑期轉化奠定了一個較高的基礎。新東方在線CEO孫東旭甚至坦言:疫情導致的在線教育需求井噴加速了新東方在線大班課的發展。

兩家擁有較強線下背書能力的老品牌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其實就能夠證明在吸引用戶層面品牌所能發揮的力量。尤其是在效果廣告洗到但沒洗成功的用戶層面,就更有了「品牌」所能發力的空間。

肉眼可見的是,自2020年大年初一猿輔導在央視春晚打響品牌廣告首槍之後,2020年的公交站臺、電梯樓宇、電影院院線貼片、電視劇綜藝都已經被在線教育公司尤其是大班課品牌所佔領。

有非教育行業的從業者都曾感慨:「當街頭巷尾的公交站臺遍布個教育軟體推廣時,在線教育賽道硝煙四起......」

不斷調整的品牌策略也成為這一年大班課品牌的常態。

以作業幫直播課為例,4月籤下中國女排之時品牌廣告與女排關聯;10月實行雙品牌策略,一端配合女排主題電影《奪冠》上映而推出「作業幫助你奪冠」的女排營銷,另一端則開始打「直播課上作業幫 好成績 有人幫」 的全新品牌口號;今年12月,雖然主slogan沒有變,但在整個版面設計上,作業幫直播課凸顯了「100分」的概念。

(作業幫4月-10月-12月北京公交站臺品牌廣告)

此前作業幫方面還曾透露,其品牌營銷在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調整,等到明年奧運年,作業幫品牌推廣會有其他調整和側重。

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021年奧運會如期舉行,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大班課將圍繞「體育營銷」掀起一輪悲壯的品牌交鋒。

畢竟,在作業幫直播課籤下中國女排的時候,有道精品課也籤下了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猿輔導則在今年7月宣布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在線教育服務贊助商,在這一身份背後猿輔導的身份還是中國奧組委的官方合作夥伴,可能擁有更高的合作權益。

到明年這個時候,會分出真正的勝負嗎?

這似乎是一個開放提問。不過,隨著頭部選手巨額融資的相繼披露,現在就已經有人感嘆:「勢均力敵才能叫『打』,之後還有打的必要了嗎。」

相關焦點

  • .| 聯影醫療獲得33.33億人民幣A輪融資,雀巢5億美元收購Blue...
    今日國內的焦點是聯影醫療獲得33.33億人民幣A輪融資,海外的投融資關注重點則是雀巢5億美元收購Blue Bottle Coffee。本日國內外共有38起融資事件,分布在16個行業中。國內32個項目獲得融資,國外6個項目獲得融資。國內投融資事件企業服務1.
  •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與香港十三豪宅,這裡的阿里人身價超3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與香港十三豪宅,這裡的阿里人身價超3000億美元早在之前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馬雲就發表主題演講,稱未來房子如蔥,未來幾年中國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了。這話放在馬雲身上一點毛病沒有,一個身家超2600億美元的大佬購買一棟15億人民幣的豪宅確實如同買蔥一樣。若不是一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恐怕小編都要忍不住出來打他了。
  • EA:《模擬人生》收入突破50億美元
    收入破50億美元!北京時間10月30日凌晨,EA的Q2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CEO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宣布了《模擬人生》系列的這個驚人數字,並且表達了對該系列長期支持的態度。他在電話會議裡提到,「《模擬人生4》仍然有著不可思議的長期表現和不斷增長的用戶群,該遊戲的平均每月玩家數量同比增長了40%以上,這個系列的多款產品玩家參與度都很高,使得整個系列的累計收入超過了50億美元。《模擬人生》是遊戲業最優秀的系列之一,我們計劃在未來更長的時間裡為其帶來新的體驗」。
  • Tesla半年市值平均超1000億美元,馬斯克開心解鎖7億美元酬勞寶箱
    解鎖 550億美元酬勞寶箱,要分12步Tesla給馬斯克怎麼算工資?這事兒不是那麼簡單。舉個例子,馬斯克在2018年作為Tesla的CEO的收入為23億美元-但Tesla說,他當年實際上賺了0美元。根據馬斯克與Tesla的協議條款,馬斯克「沒有薪水,沒有現金紅利,也沒有股權會隨時間流逝而歸屬於他。」
  • 科技來電:谷歌或支付35億美元只為拿下三星默認搜尋引擎入口
    <579期>智電網訊:為拿下三星默認搜尋引擎,谷歌或支付35億美元,但回報也是相當大的,畢竟三星依舊是全球第一大手機設備製造商;諾基亞8全面配置規格一覽,外觀普通的一款旗艦手機;1天賺1.8億元!騰訊員工平均年薪出爐,近40萬年薪,更多詳情盡在本期科技來電!
  • AI風口:地平線完成超5億美元C輪融資,將加速汽車智能化落地
    依據IDC報告顯示:未來幾年全球人工智慧支出將翻一倍,由2020年501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110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超20%。對於人工智慧賽道上的玩家,幫助各界更快地進行數位化轉型和創新的同時,也將會有望獲得人工智慧發展機遇。需要指出的是,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大背景下,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為產業智能轉型提供支撐,這主要得益於計算能力、數據和算法上的突破。
  • 北美票房:《小丑》盈利高達5億美元,成DC超級英雄作利潤王!
    ,這部超英文藝片已經在全球搜颳了8.49億美元。因此只給了5500萬美元的預算,絕對算是近年來超級英雄題材當中的「小製作」。沒想到,此片全球如此大賣,從而讓《小丑》的最終的利潤非常驚人。按照目前的票房計算,算上後續的網絡數字院線,和家庭娛樂播映收入,再扣除製作和宣發成本,《小丑》的純利潤有望摸高到5億美元。
  • 貨拉拉5.15億美元E輪融資;猿輔導3億美元融資|創投周報
    過去一周焦點:「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猿輔導獲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碧桂園創投2億增資蒙娜麗莎廣西公司,將持股13.5%;「小象大鵝」香港公司獲B站、
  • 45.4億美元投資超300家公司,小米一季度獲利3200萬美元
    本周(2020.5.24-5.30)重要出海事件如下:45.4億美元投資超300家公司,小米一季度獲利3200萬美元;字節跳動2019年營收超過170億美元,淨利潤超過30億美元;快手旗下 Zynn 登頂美國 iOS下載總榜;阿里速賣通開啟全球網紅孵化計劃;華為視頻與法國Dailymotion達成合作;印度電商BigBasket計劃籌集2億美元融資,曾獲阿里投資
  • 2016年中國手遊海外收入46.5億美元
    一、2016年中國自研手遊海外收入高達46.5億美元 2016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為369億美元,增速高達21.3%。在全球移動應用方面,遊戲類應用收入佔比超過80%。同時,移動遊戲平均每年每用戶在遊戲上花費48.02美元,正式超越PC端用戶46.22美元的均值,遊戲用戶在客戶端的消費已經減少並在移動遊戲上形成了穩定的付費習慣。
  • 特斯拉市值兩天飆升5000億,馬斯克確診期間身價一夜暴漲84億美元
    84億美元,比爾蓋茨的差距僅剩50億美元,特斯拉市值兩天飆升5000億。周二至今,特斯拉股價累積漲22.34%,單單美股周三收盤,市值也一夜大增約4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3億元。 截至目前,特斯拉市值已高達4613億美元,繼續在全球車企中穩居第一,創始人的馬斯克身價也水漲船高一夜暴漲84億美元,以個人財富1230億美元,位居榜單第三位,距離比爾蓋茨的差距僅剩50億美元。
  • 特斯拉股價再創新高 市值超7000億美元
    據外媒報導,周三美國股市收盤時,特斯拉報755.98美元,按周三收盤時的價格計算,特斯拉的市值為7165.94億美元,突破了7000億美元。特斯拉的股價是從12月31日開始不斷創下新高的,目前已持續4個交易日。
  • 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24日,美國股市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報555.38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521.85美元上漲33.53美元,漲幅為6.43%。股價上漲,特斯拉的市值也有明顯增加。按24日收盤時的價格計算,特斯拉的市值為5264.45美元,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4946.62億美元增加317.83億美元。  報導稱,特斯拉股價飆漲得益於市場認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未來十分光明。最近,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領先也提振了該公司的股價,因為拜登此前承諾要促進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 超4000億美元電子產業鏈遭衝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哪裡?
    嘉賓核心觀點:1、預計未來兩年全球GDP累積損失將達9萬億美元,國內率先全面復工奠定領先基礎,製造業短期內不會出現「去中國化」。2、東南亞地區每年電子元器件進出口超4000億美元,部分地區封城將導致電子供應鏈收緊,國內相關供應商有望提升全球市場份額。
  • ​43個農藥品種銷售額超3億美元!最高達56.62億美元(內附名單)
    具體品種及銷售額列表如下:表1:過3億美元的除草劑品種序號除草劑品種2016年全球銷售額(億美元)1草甘膦56.623.3112五氟磺草胺3.2313煙嘧磺隆3.1114甲氧咪草煙3.0915麥草畏2.93表2: 過3億美元的殺菌劑品種
  • 英偉達斥資 400 億美元收購 Arm,欲向 Arm 員工發 15 億美元股票
    整理 | 李雪敬、王曉曼出品 | CSDN(ID:CSDNnews)美國時間9月13日,英偉達宣布以 400 億美元收購軟銀集團旗下的Arm,這是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的最大交易。根據協議,這一交易收購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
  • PitchBook:2018年美國網絡安全初創企業已經獲得33億美元投資
    Tanium為大型公司和包括美國武裝部隊在內的政府組織提供網絡安全服務,以67億美元的後期資產估值獲得了2億美元投資。
  • 武田業務再剝離,超3億美元將中國大陸非核心業務賣給海森
    [億歐導讀] 這是自2019年1月份以來,武田製藥的第十次業務剝離,累計總額已經達到113億美元。 繼8月份以高達5.62億美元剝離歐洲和加拿大業務部(EUCAN)的OTC和選定的非核心資產給Cheplapharm後,武田製藥在21日再次瘦身。這是自2019年1月份以來,武田製藥的第十次業務剝離,累計總額已經達到113億美元。
  • Farfetch紐交所上市:估值超50億美元 京東IDG是股東
    英國在線奢侈品時尚零售商Farfetch今日正式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股,股票代碼為:FTCH,市值超過50億美元。
  • 2年50億美元精準醫學計劃是未來的希望,還是海市蜃樓?
    在這兩年裡,從最初人們對「精準醫學」的盲目追捧,到對精準醫學的概念理論和實施方略的認識越來越客觀;從大咖解讀精準醫學,到頂級學術雜誌對精準醫學實用性質疑的大討論;從中國的600億精準醫學投入謠言,到各國紛紛啟動數十億美元的精準醫學項目;精準醫學經歷了大起大落,它究竟是未來醫學的希望,還是科學家繪製的海市蜃樓?我們期待一個精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