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版」綜述 | 為乳酸正名:能量代謝中的醜小鴨

2020-08-02 BioArt

撰文 | Volibear

責編 | 兮


長久以來,乳酸都被視作無氧條件下細胞呼吸代謝產生的廢物,劇烈運動下的肌肉或者缺氧的組織中積累的特性,仿佛是乳酸無法擺脫的「廢物」特性。然而,近些年來一些新興的證據表明,在哺乳動物中,乳酸也可作為一種主要的可循環碳水化合物燃料來發揮作用。作為哺乳動物細胞內三碳化合物池,乳酸可以為其提供便捷的三碳化合物來源,同時,循環的乳酸也使得糖酵解與碳水化合物驅動的線粒體能量生成解偶聯。乳酸和丙酮酸一起還可以用作循環的氧化還原緩衝液,平衡細胞和組織中NADH/NAD的比例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oshua D. Rabinowitz與瑞典哥德堡大學Sven Enerbäck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雜誌上發表文章Lactate: the ugly duckling of energy metabolism正式為乳酸這個代謝領域的醜小鴨正名,它可能會成為重塑能量代謝領域的白天鵝。


「珍藏版」綜述 | 為乳酸正名:能量代謝中的醜小鴨


傳統觀點:葡萄糖是燃料,乳酸是廢物


碳水化合物約佔人體熱量攝入的一半。碳水化合物多以澱粉的方式被食用,然後在小腸中被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到門靜脈循環並傳遞到肝臟,肝臟吸收一部分飲食中的葡萄糖然後將其以糖原的形式儲存起來,在飢餓狀態期間釋放。而剩餘的葡萄糖則分布在整個身體中作為燃料,這些葡萄糖中的一部分會被轉化為乳酸,葡萄糖和乳酸是哺乳動物中兩個含量最豐富的循環碳載體。

生物體可以通過兩個過程從葡萄糖中獲取能量:發酵作用和呼吸作用(fermentation and respiration)。兩者都開始於通過糖酵解將葡萄糖分解為兩個丙酮酸分子,並伴隨產生兩個ATP和兩個NADH分子。在發酵過程中,NADH用於將丙酮酸還原為乳酸,然後將其排出。該過程導致每個葡萄糖的淨產率為兩個ATP和兩個乳酸分子而不消耗氧氣。而在氧化呼吸中,糖酵解產生的NADH電子和丙酮酸運輸到線粒體中,在那裡被消耗並隨後產生大量可用能量(每個葡萄糖大約25個ATP分子)。儘管化學鍵被重排,乳酸的原子數是葡萄糖的一半,而丙酮酸比葡萄糖或乳酸的氧化程度更高。具體來看,每個乳酸分子比丙酮酸多攜帶兩個氫原子。這兩個氫原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電子組成,為了將葡萄糖或乳酸轉化為丙酮酸,這些電子必須被處理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存儲在NADH中的電子傳遞到線粒體。當有氧氣存在時,線粒體中的電子傳輸鏈可以快速利用NADH的電子進而產生能量。如果沒有氧氣,線粒體將無法再有效清除電子。因此,在厭氧條件下,發酵是唯一的代謝選擇。即使有氧氣可用,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的ATP也會受到氧氣吸收率的限制。因此,在諸如劇烈運動之類的條件下,發酵是更加快速的能量產生方法,此時乳酸作為代謝廢物被釋放出來。


「珍藏版」綜述 | 為乳酸正名:能量代謝中的醜小鴨

乳酸穩態


新興觀點:葡萄糖作為特定燃料,乳酸作為通用燃料

儘管被認為是一種代謝廢物,但是實際上哺乳動物並不會直接排洩乳酸。實際上,二氧化碳是我們大量排洩的唯一含碳廢物。膳食中的碳完全氧化為CO2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食物中的可用能量。這一點如何實現?傳統的生化書上告訴我們葡萄糖和乳酸可以通過糖酵解和糖異生過程相互轉化。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可以產生這樣推演:(1)大多數細胞通過吸收葡萄糖並將其完全氧化為CO2來從碳水化合物中提取能量;(2)面臨特別緊迫能源需求的細胞吸收了多餘的葡萄糖,並釋放出一些乳酸作為廢物;(3)肝臟「清除」這種乳酸,將其轉化為葡萄糖。在這種情況下,乳酸僅作為產生葡萄糖的底物才有價值。


但是上述推演是對哺乳動物的代謝通量有兩個明顯的假設:1.組織葡萄糖的消耗量應遠遠超過乳酸的消耗量;2.全身乳酸的產生速率應大致等於肝臟和腎臟在糖異生過程中使用的乳酸量。


如何驗證這些假設呢?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測量相關的代謝通量:代謝物濃度的動-靜脈差異和同位素示蹤。動-靜脈代謝物濃度差異的測量結果比較支持傳統的觀點。但是這種方法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股動脈和靜脈,血管床(vascular bed)會流經多種活動可能相互抵消的組織類型(皮膚,脂肪,骨骼和各種類型的肌肉)。而另一種方法同位素示蹤測量卻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齧齒動物和人類中,始終顯示飢餓狀態下的乳酸循環通量約為葡萄糖摩爾數的兩倍,因此在碳原子基礎上是等效的(因為兩個乳酸等於一個葡萄糖)。這些測量結果的直接解釋是,由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很少會在細胞內直接流入三羧酸(TCA)循環,而是轉化為乳酸並釋放到血液中。此過程需要乳酸脫氫酶(LDH)和單羧酸轉運蛋白MCT)的幫助。事實上最近已經有研究證明了乳酸其實是TCA循環的主要燃料【1】。更大可能性是,在細胞水平上,葡萄糖的攝取可能與碳水化合物的燃燒並無關聯,乳酸才是通用的碳水化合物燃料。

「珍藏版」綜述 | 為乳酸正名:能量代謝中的醜小鴨

對於乳酸循環的描述【2】


糖酵解和TCA的解偶聯

在沒有乳酸的情況下,糖酵解必須與TCA循壞同步進行,而乳酸的基本作用就是使糖酵解和TCA循壞這兩個途徑解除偶聯。但是,大多數哺乳動物細胞同時表達LDH和MCT,因此可以獨立進行糖酵解和TCA循環,這種解偶聯有多普遍呢?與葡萄糖使用受到相對限制相一致的是,氟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成像研究顯示,大腦、腫瘤和炎症區域會大量攝取葡萄糖,但人體其他許多部位卻很少攝取,這一數據與葡萄糖轉運蛋白的表達是相符的,後者在大腦和激活的免疫細胞中最強。與葡萄糖轉運蛋白的表達受限制(使葡萄糖吸收成為新陳代謝的關鍵門控步驟)相反,MCT的近乎普遍表達使乳酸可自由用於身體的所有細胞。乳酸作為主要的循環碳水化合物能源的使用為特別重要的系統(如大腦和免疫系統)和生化功能保留了葡萄糖,可以讓機體根據更高級的需求來調節葡萄糖的使用。例如,在淋巴細胞中,葡萄糖的進入受其激活和增殖的調節。而且,乳酸在整個身體中迅速交換,這也傾向於使局部乳酸的積累最小化。


作為氧化還原的緩衝劑

乳酸和丙酮酸都在循環,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大約比丙酮酸高20倍。MCT既可以轉運乳酸也可以轉運丙酮酸,丙酮酸和乳酸一旦進入細胞,就會通過LDH的作用迅速相互轉化。LDH淨通量的方向取決於相對於LDH平衡常數(Keq)的反應商(Q),如以下等式所示:

「珍藏版」綜述 | 為乳酸正名:能量代謝中的醜小鴨


方括號表示濃度, Q> Keq 則表示乳酸消耗。乳酸的消耗和糖酵解都需要NAD作為底物。在LDH反應接近平衡的基礎上,細胞內乳酸與丙酮酸的比值經常被用作胞內NADH與NAD比值的替代指標。考慮到細胞和循環之間丙酮酸-乳酸的快速交換,所以循環中乳酸和丙酮酸的豐度可能決定它們的細胞內濃度,而細胞內濃度又可能決定了細胞內NADH-NAD的比率,事實上已經有相關的證據證實了這一點。因此乳酸丙酮酸交換通過平衡整個生物體的氧化還原狀態,使組織氧化還原狀態維持穩定。

與某些其他重要的能量分子(例如脂肪酸)相比,乳酸的血清濃度具有嚴格的穩態,乳酸濃度過高會發生乳酸性酸中毒。循環乳酸水平如何調節?乳酸進出細胞受MCT 1-4(Slc16a1,Slc16a7,Slc16a3和Slc16a4)控制。這些蛋白質的表達和活性都可能受到調節,以控制體內乳酸穩態。此外,乳酸的產出與消耗也可以調節其相對濃度。

未來展望

在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機體中,細胞由於缺乏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攝取而使其碳來源受到限制,那麼循環中的乳酸可能作為能量底物在細胞中發揮關鍵作用,個體間乳酸處理差異是否有可以解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或者解釋糖尿病人併發症的輕重?這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問題。除此之外,關於乳酸和乳酸代謝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而這也使得這個代謝領域中的醜小鴨愈發變得迷人(Cell Metab | 張靜等揭示乳酸調控肌肉再生的分子機制;Nature | 乳酸如何促進黑色素瘤轉移?;Cell Stem Cell | 楊曉/郭偉翔團隊揭示腦血管維持乳酸穩態調節成體神經發生和認知的新機制;Nature亮點 | 趙英明組發現組蛋白乳酸化新修飾;Cell亮點 | 林慧寬團隊首次揭示乳酸調控天然免疫的重要功能——靶向MAVS抑制先天免疫RLR通路;JCI丨楊想平組發現腫瘤細胞代謝產物乳酸促腫瘤的新機制)。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0-0243-4


參考文獻

1.Hui, S., et al., Glucose feeds the TCA cycle via circulating lactate. Nature, 2017. 551(7678): p. 115-118.

2.Brooks, G.A., The Science and Translation of Lactate Shuttle Theory. Cell Metab, 2018. 27(4): p. 757-785.

相關焦點

  • Nature綜述珍藏版!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Cancer上發表了重磅綜述,詳細闡述了癌細胞代謝和免疫代謝之間的相互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癌細胞的代謝產物乳酸,在糖酵解、腫瘤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業已成為腫瘤研究的熱點方向。【景傑生物】獨家提供「乳酸化抗體、乳酸化修飾組學分析「等多種蛋白質修飾檢測服務,助力科研工作者探索更多生命奧秘! 細胞代謝是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維持活力和功能的關鍵因素。
  • 「珍藏版」綜述 丨深度闡釋NAD 穩態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
    1906年,NAD+作為第一個代謝輔助因子被發現,即「輔酶」【1】。大約30年後,這個輔酶的化學成分才被分析出來,是由腺嘌呤、磷酸和還原性糖基組成【2】。而直到1936年,NAD+的實際功能才開始被發現,其能夠在以煙醯胺基為氧化還原位點的分子間轉移氫化物【3】。關於NAD+的研究曾獲得了三項諾貝爾獎。
  • 臨床綜述:不容小視的腫瘤細胞能量代謝
    這篇綜述於2014年8月4日在線發表在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雜誌上,Oronsky BT等腫瘤學家系統性地介紹了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的特點,並詳細列舉了腫瘤能量代謝通路中有哪些潛在的藥物作用靶點
  • 乳酸及乳酸鹽在食品中的應用
    D(-)乳酸被注射後,則不會轉化成肝糖元,而使血液中的乳酸水平顯著上升,另有一小部分會被從尿液中排出-與相此反的是,L(+)乳酸則沒有這些反應。 另一些研究表明,在動物小腸中,L(+)乳酸與 D(-)乳酸的吸收速率是一樣的,但是 D(-)乳酸的代謝速度比L(+)乳酸慢四倍。對人體的研究表明,嬰兒代謝 D 乳酸的速度遠遠慢於 L(+)乳酸。
  • 乳酸通過介導ER-線粒體Mg2+動態變化來整合細胞代謝
    乳酸通過介導ER-線粒體Mg2+動態變化來整合細胞代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15:21 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Muniswamy Madesh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乳酸通過誘發內質網
  • 劇場版「BLOOD-C 」在加拿大蒙特婁電影節中獲獎
    劇場版「BLOOD-C 」在加拿大蒙特婁電影節中獲獎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08-16 16:12:46
  • 科學家解釋乳酸為何在肌肉內堆積並導致酸痛—新聞—科學網
    人體更傾向於通過有氧方式生成絕大多數能量,這意味著需要大量氧氣。然而,在一些時候,如在歷史上逃避劍齒虎的追擊或是在舉重時,所需要的能量生成速度比身體充分傳遞氧氣生成能量的速度更快。在這些情況下,運動中的肌肉會通過厭氧方式生成能量。 這些能量來自於糖酵解過程中產生的葡萄糖,葡萄糖會通過一系列步驟被降解或代謝成一種叫作丙酮酸酯的物質。
  • 乳酸堆積對賽鴿的影響知多少
    乳酸是在運動過程中體內葡萄糖的代謝所產生的中間產物。  由於運動相對過度,超過了無氧運動的強度,機體內產生的乳酸不能在短時間內進一步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氧氣供應不足而形成無氧代謝,從而導致大量的過度產物乳酸在體內形成的堆積,叫"乳酸堆積"!乳酸堆積會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從產品內容來看,「有味」以視頻內容為主,但視頻的篇幅則不再局限於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更多的則是3分鐘以上乃至超過10分鐘的視頻。
  • 在歷史中洗滌心靈,日本京都著名能量秘境「大原」
    日本京都有著千年的歷史,漫步於古都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種時光的沉澱。歷史悠久的古蹟、神聖莊嚴的神社佛寺或大自然奇景都能讓人遠離繁忙的生活,享受離得的寧靜,日本人喜歡稱這些地方為「Power Spot」,京都大原就是其中之一。歷史逾千年、有著各種故事的寺院,身處其中必能為大家帶來一刻的寧靜。一起來看看能量秘境大原的介紹!
  • 靶向腫瘤能量代謝治療"任重而道遠"
    目前關於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的研究十分火熱,科學人員都寄希望系統地利用其代謝的特點,找到靶向腫瘤能量代謝通路中的潛在藥物作用靶點,從而達到控制癌症的目的。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策略仍存在很多限制,比如說腫瘤中存在代謝異質性,還存在其它代謝補償途徑;這些策略仍存在不可預見的副作用以及對不同情況下的癌症患者需要嚴格的分類標準等等。
  • 乳酸會讓身體疲勞,抗乳酸跑了解一下……
    當跑者以超出自己平時能力的配速進行衝刺跑後,跑者的運動狀態會由有氧狀態進入到無氧狀態,無氧供能的比例增大,身體內就產生了代謝副產品——乳酸,隨著乳酸的累積,身體可能逐漸出現疲勞。在無氧呼吸的狀態下,如果保持高強度的運動,就會產生乳酸的持續累積,導致肌肉細胞呈酸性,從而抑制身體通過分解葡萄糖產生能量的代謝活動。不僅如此,血液中的一些乳酸會回到肝臟,在肝臟裡,通過一種叫做糖原異生的過程,轉化為葡萄糖,而葡萄糖在維持人體血糖水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為管軼教授正名
    接下來,我為管軼教授正名。一、2020年1月15日,管軼接受採訪時,為什麼說「可防可控」?很簡單,因為管軼和大家一樣,相信政府公布的數據。其實早在1月3日,管軼就已經接受過採訪:「相信當局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因為病原鑑定中的核酸檢測,大約2至3天就可以獲得結果,但病因溯源需要進行血清學檢測和確認,需要2至4周。」他還強調:「外界應該給予當局一定時間」,甚至表揚了武漢政府,面對此次疫情的快速反應和公開通知,是很明顯進步。
  • 科學家發現細胞命運調控的「表觀組-代謝組-表觀組」跨界蝴蝶效應
    該成果提出由母系轉錄因子Glis1調控多能幹細胞命運的 「表觀組-代謝組-表觀組」的跨界級聯反應新概念,表明Glis1實現衰老細胞重編程並穩定基因組的強大功能,揭示Glis1介導「表觀組-代謝組-表觀組」的級聯反應中,糖酵解代謝組驅動的組蛋白乙醯化和乳酸化修飾在前期和後期的表觀遺傳組連接中發揮「他山之石」的核心作用。
  • 50% 醫生誤認「甲減」的「假減」:低 T3 症候群
    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具有調節機體代謝作用的激素。甲狀腺激素異常最常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甲狀腺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甲狀腺疾病也會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使患者甲狀腺功能檢查呈現類似「甲減」的表現,如 T3(或 T3、T4)降低,常常被臨床誤診為 「甲減」,但此類病人並非真正的「甲減」,補充甲狀腺素之後非但不能使病情緩解,相反,往往會導致原發病的病情加重。
  • 「震度」與「マグニチュード」的區別
    日本地震多發,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見到以下兩個很相似的詞「震度しんど」「マグニチュード(震級)」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的「マグニチュード」為9.0,而「震度」最大的地方為7。這兩個數字有區別吧,這也說明了這兩個詞存在不同,即便是日本人有些人也會分不清,下面我們來說說他們的區別吧。
  • 乳酸堆積=疲勞
    由於我們賽鴿的生理特性,新陳代謝快,如果長時間不快速清除體內垃圾和毒素,那鴿子的生理代謝機能就會變慢,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體能降低,不愛飛,飛不高,體內毒素長期堆積,就會造成脾胃虛弱,代謝緩慢,身體越來越差,重者感染疾病。為什麼賽鴿要定期清排毒?首先腸毒是毒素的主要源頭,也是賽鴿最大的排毒器官。身體代謝開始緩慢,因此腸道更容易積存毒素。
  • 被拍攝下的「情感」 科學家揭人體能量場奧秘
    科學家把人體發出的電子和光子,視為人體能量的表現。這種自發的輝光很難測量,然而,當人體處於電磁場中,這種電光子的發射會被激發,並且能夠被拍攝下來。這就是克裡安照相術的原理。最初發明的克裡安照相術因效果「時靈時不靈」,不被講求「效果恆定」的科學界所接受。因此,科羅特科夫決定發明一種穩定的、不受環境影響的數位克裡安照相術。
  • 《我的世界手機版》能量收集器怎麼用 能量收集器使用攻略
    導 讀 我的世界手機版能量收集器怎麼用?在我的世界手機版中,能量轉換器是非常好用的東西,那麼遊戲中的這個能量收集器要怎麼使用呢?
  • 「旋風管家」與「魔法老師」劇場版將在8月同期上映
    「旋風管家」與「魔法老師」劇場版將在8月同期上映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1-05-16 10: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