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價值並存,如何用Web3.0打造美麗新世界?

2021-01-14 巴比特資訊

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經歷了Web1.0和Web2.0兩個階段,Web3.0的概念是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來的,它的願景是打破巨頭公司的壟斷,讓數據的價值回歸個人。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或許略顯骨感,Web3.0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Web3.0存在哪些挑戰?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7月6日,在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現場,我們邀請了5位頂尖的區塊鏈創業者—— Parity亞洲區技術總監賈瑤琪、Phala聯合創始人兼CEO佟林、IRISnet創始人曹恆、NEAR聯合創始人一龍以及本體聯合創始人季宙棟共同探討Web3.0的挑戰和未來。本場圓桌的主持人是時戳資本CEO李宗乘。

1. 李宗乘:請各位嘉賓做一個自我介紹!

賈瑤琪:我是瑤琪,目前是Parity亞洲技術總監。大家熟悉的以太坊Rust客戶端、區塊鏈開發框架Substrate,以及大家現在常講的跨鏈項目Polkadot(波卡),都是由Parity這邊Gavin Wood博士,以及100多個工程師目前在努力開發的項目。

佟林:我是Phala Network創始人和CEO,Phala Network基於Substrate,實現機密智能合約,是通常大家講的隱私計算的區塊鏈。但我們不是公鏈,是一條平行鏈。

季宙棟:我是本體的聯合創始人,在本體負責業務戰略和投資孵化,包括全球化的市場拓展。本體是一個基於多鏈協作的網絡,現在算是在世界排名前30的公鏈位置。

一龍:我是NEAR聯合創始人一龍。NEAR是基於PoS的分片區塊鏈,旨在解決當前系統的三個核心問題:糟糕的用戶體驗、複雜且容易出錯的開發體驗和可擴展性/使用成本過高。

曹恆:大家好,我是IRISnet曹恆,IRISnet是專注與支持異構系統互聯互通的區塊鏈跨鏈服務網絡,它不僅僅支持公鏈之間資產能夠可信的互相進行交互,更重要的是支持包括聯盟鏈,甚至傳統中心化系統也能夠基於區塊鏈完成可信的交互。我們團隊從2017年就在參與著名的跨鏈項目Cosmos SDK以及現在的跨鏈通信協議開發,大家經常會說我們是中國最懂跨鏈技術的團隊。

2. 李宗乘:Web3.0是什麼?它會帶來什麼樣新的場景和新的應用?

賈瑤琪:一是以代碼為基礎,二是面向用戶直接進行交互的模式。

目前對Web3.0理解是從兩個點出發,第一點是以代碼為準。如果算法設計夠完善,在去中心化系統上,代碼可以代表設計者的想法,可以不被任何人主觀的進行篡改。第二點,Web3.0系統更多以用戶或者以個體為中心。用戶控制自己的私鑰,資產、身份、數據,以及一些比較關鍵的隱私。鏈上的應用或者Web3.0應用在執行計算時直接面對的是用戶。這與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以中心伺服器為基礎的Web1.0和Web2.0不同。

佟林:一是「Code is law」,即「代碼即法律」;二是「Don't trust, verify」,即通過去信任化完成信任的轉移,不需要相信某一個中介方,自己去驗證是不是有效;三是"Can't be evil"。

對於我個人,覺得在數據主權或者數據確權方面,在Web3.0時代的應用會無法作惡。我相信在Web3.0的世界裡通過協議層和應用層,比現有的網際網路基礎架構和應用層之間的緊密關係會連接的更加緊密,可以做到應用層想作惡都沒有辦法作惡——這也是Phala在嘗試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如何在應用層做數據保護。

季宙棟:Web3.0的關鍵在於解決下一時代的需求。

Web3是Web的自然進化,包括歐盟提出的NGI(下一代網際網路)都是致力於解決下一世代的需求。什麼是下一世代需求?即機器智能,萬物互聯。Web.3是能夠讓人可以和機器,甚至是AI協作的基礎設施。

我覺得在Web3.0裡最大的特點是添加了信任協作層,這就是區塊鏈技術發揮作用的領域。有了區塊鏈引入到Web3.0之後,每個個體都可以參與網絡的治理,每個個體可以在網絡裡參與按勞分配,能拿到激勵。每個個體在這裡可以根據透明,公開的規則,來程序化的實現共識。

Web3.0既然叫Web,那肯定必須有網絡效應。我們知道目前有非常多形形色色的鏈,成百上千條,但都是孤島,沒有網絡效應。跨鏈技術的探索就是為了讓鏈變成鏈網,具備網絡效應,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不過,也有可能一條單一的鏈會成為壟斷的平臺,具備頭部效應吸引了所有的開發者和應用。讓我們拭目以待,Web3.0未來是跨鏈方向,還是單個巨頭鏈,比如Eth2.0。

Web3.0時代,應用場景一定是百花齊放的。但不可或缺的基礎組件,我覺得應該有數位化的身份,有數位化的錢,比如CBDC,穩定幣,還有就是去中心化應用。

一龍:數據和價值屬於用戶,而不是提供服務的公司。

這些資產和數據不是由銀行或社交網絡控制的,而是由用戶擁有的。因此,應用不再局限於從用戶那裡捕獲什麼,而是允許根據用戶擁有的數據或資產實現組合和互操作。DeF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它獨立於資產發行者時——資產屬於用戶,任何應用都可以與之組合。這意味著許多在Web2.0時期因為沒有足夠的用戶或數據而失敗的公司和想法,將在開放網絡時代發光發熱。

曹恆:Web3.0可以支持不僅是信息的交換,更重要的是價值能夠進行交互。

Web3.0是更好的網際網路,解決當前網際網路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現在的網際網路能支持信息的傳遞和交換,在Web3.0通過以區塊鏈為支撐的分布式技術可以達到不僅支持信息交換,更重要的是價值能夠進行交互。

所以我看來Web3.0就是基於區塊鏈的價值網際網路,也是我們一直非常專注的方向:跨鏈技術+應用專有鏈技術,應用專有鏈SDK讓應用得到更好的,更快捷的開發支持。同時通過跨鏈的技術,讓系統之間的價值毫無障礙的進行可信流動。在這樣的技術支撐之下,可以給我們帶來非常多,非常精彩的新應用場景。包括現在大家已經在期待的DeFi,在跨鏈技術支持下資產可以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進行流動。

另外還有一點,我認為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應用領域。在跨鏈技術下,能夠支撐我們把數字世界和實體經濟,和現有商業系統更好的連接起來。這裡可以帶來的想像空間以及應用場景是無窮盡的,當商業系統都能用通過區塊鏈進行高效的協作,價值將不再是孤島,這將會大大加快商業的效率和進程。

3. 李宗乘:以太坊、Cosmos或者波卡,誰的機會更大一些?

賈瑤琪:首先要把蛋糕做大,才能暢想以後更多的潛力及機會。

不止區塊鏈領域,其他領域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先發者存在先發優勢,後發者有自己的後發優勢。以太坊有特別完備的生態,這是其他的區塊鏈和平臺都不具有的。然而大家希望以太坊有更高的吞吐量來更好地支持應用。這時候大家需要一些新的公鏈,包括一些跨鏈項目,例如波卡,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例如提升吞吐量,跨鏈。現在有各種各樣鏈都是數據孤島,我們希望把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各種鏈的數據連接起來。還有鏈上升級,以太坊上面的鏈上升級太麻煩了,需要硬分叉。波卡不需要硬分叉就可以鏈上升級。還有例如鏈上治理,像Compound這些新的DeFi,在已有的應用上做一層DAO,用鏈上治理方式更好的管理裡面的資金、收益。以太坊上最初的設計沒有考慮到這一點,Polkadot就會添加鏈上治理,這些就相當於後發優勢。

我們希望把區塊鏈整個生態壯大起來,能有更多更有意思的,面向普羅大眾的Web3.0應用。真正把去中心化身份、去中心化存儲、隱私,還有去中心化金融融合起來做成一個完整的生態,讓更多用戶用起來。項目之間雖有競爭但也有互補,更多是大家共榮,把整個生態做得更好起來。目前區塊鏈行業的規模不大,不與傳統網際網路對比,即使是跟一些新的金融科技行業對比,區塊鏈行業規模還是很小的。首先我們要努力要把蛋糕做大,才能暢想以後更多的潛力及機會。

4. 李宗乘:基於通用性框架做項目有什麼優勢?同時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這種框架給自己項目後續發展帶來哪些限制和障礙?

佟林:開發者是用腳投票的,選擇Substrate在於其便利性。

我們在2018年年底想做Phala,面臨的選擇就比較少,當時更多想自己來做公鏈,但是後來考慮到公鏈的概念和市場被催熱的狀態(2017年、2018年伴隨著一些泡沫存在),經過研究我們認為要實現Phala這樣的協議,不需要燒那麼多錢,可以採用成熟的區塊鏈研發框架。因為我們想做的事情更多專注在垂直場景或者一些業務問題或者技術問題,而涉及到鏈的部分,比如共識、安全性,甚至連GAS模型一些小的組件,其實有些框架已經做的很好的了。

我們在2019年時在進行對比後選擇了Substrate,它帶來最大便利性是讓開發者可以聚焦在自己的業務創造上,而不是浪費了很多心力在一些通用組件、重複造輪子上面,這是給我們確實帶來了很多開發成本的節約,這是最大的便利。當然Substrate還有其他的好處,比如鏈上升級,它把這些經驗和組件做成模塊化、平臺化東西,可以讓創業者復用,這是非常棒的,節約了很多時間。

當然不是完全沒有約束,最顯著的約束在於核心組件和開源社區息息相關——這也不是區塊鏈或者Web3.0開發獨有的問題。比如網際網路公司用了某個開源組件,其實產品也和開源社區綁定在一起。當一個鏈需要高度自定義時,和開源組社區之間可以交流,開源組有自己的優先級,有自己的路線,有自己的定義,我們需要經常去交流,這一點Substrate做得很好,比如Parity去年成立了Substrate Builders' Program項目來幫助開發者,Phala團隊也是其中之一。另外Substrate的本地化也做了很多事,今年Web3基金會和萬向成立了Web3 Bootcamp,也是幫助國內開發者的一個項目,Phala也有入選。

綜上,開發者是用腳投票的,Substrate目前至少有100個開發團隊在,甚至一些開發者不一定需要用波卡的跨鏈也願意用Substrate,就是因為便利性帶來的結果。

曹恆:我們在選擇框架時一定要找一個開放的,高效的,模塊化框架,Cosmos SDK對這些需求有很成熟的支持。

2016年,我們團隊就希望能夠解決真實世界複雜的商業問題。在採用區塊鏈技術選型時,我們關注的是有要足夠高的性能,同時也需要有非常開放的架構,同時它需要有模塊化的結構允許我們去不斷適應現實的世界動態演進的需求。Cosmos SDK 滿足我們對於區塊鏈開發的需求,是開放、高效的開發工具,同時具備有非常好的模塊化結構。

Cosmos SDK 的開放架構和模塊化功能包括對跨鏈的支持,跨鏈支持多hub 協作,支持每一個鏈都是具有獨立治理和共識能力,這一點非常適合我們採用「分而治之」的方法解決複雜問題。由於這樣開放的架構。我們自己作為跨鏈服務樞紐開發者,有能力在原有的跨鏈架構裡不僅能完善底層通訊,還能並行開發應用層協議模塊。這樣的開放架構給應用開發者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同時能夠幫助開發者更好的專注於進行下一步迭代創新。

5. 李宗乘:NEAR如何為Web 3.0創造一個可用性更強的環境?分片將如何幫助區塊鏈,促成全新的商業模式?

一龍:我們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讓普通的非技術用戶更容易地在開放網絡中使用應用。錢包不應該用助記詞、地址和公鑰之類的東西來嚇唬用戶。

我們重新設計了NEAR的帳戶模型:帳戶有普通的可讀的名字,有一組可以獲取多種權限的密鑰,如允許單個設備有獨立密鑰並且可以很簡單地進行添加和移除,可以很方便地做多籤以及雙因素驗證,有獨立的密鑰用於恢復。

對於開發者來說,我們主要關注的是降低進入門檻。我們使用WASM虛擬機幫助開發者使用通用語言,我們還構建了很多工具來支持金融應用程式。

由於我們有一個分片網絡,因此區塊添加交易的過程沒有競爭。交易價格將基本保持在最低水平,從而允許構建更多不同的應用,而這些應用的成本也不會太高。

此外,我們還在協議層設置了gas返還,一個合約花費的gas可以返還到這個合約。這使得合同開發者可以建立不同的商業模式,比如將這部分返還的資金分配給他們自己,或者用來獎勵代幣持有者。

6. 李宗乘:去中心化身份是什麼?可能會應用在什麼場景?未來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

季宙棟:DID推廣最大挑戰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標準和商業應用場景。

對於DID(去中心化身份),大家有很多誤區,最主要的誤區是如何分辨數字身份和去中心化身份。數字身份系統在我們國家很早就已經誕生了,所有的身份數據有一個單一權威來源,是公安部的公民聯網核查系統,所有身份信息相對集中的存儲,但可以通過數位化的方式來使用,目前效率高,準確性高,成本也很低,在支付寶和微信應用裡可以看到許多數字身份證,駕照的應用場景。

DID和數字身份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它是一個EID(電子身份證)的超集,它具備互操作性。我們可以看到有企業的身份,有個人的,未來有自動駕駛汽車,有物聯網設備的,當然,也有不同區塊鏈的,這些都有自己的唯一識別碼,它們如何進行交互是DID可以解決的問題。

舉個應用案例,我們在和世界前三的車企,還有安卓系統一起打造一個開放平臺。讓未來的智能車能夠識別車主,駕駛員的資格,年齡符合駕駛資格,並且車主可以為汽車設置分享,使用權時限和價格,車主通過管理數字車鑰匙使得汽車與人交互,汽車的數字錢包還能自主收款,導航圖上採集的路程數據還能進行LBS數據轉售給地圖服務商,人,車,企業實現了共享經濟的新模型。

DID推廣最大挑戰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標準和商業應用場景。因為它是一個基礎設施的必備組件,得有通用的標準來實現兼容。同時,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收費模式也很難設計,收的太貴,就沒人使用這個基礎設施了。另外是傳統帳戶體系和它的兼容問題,中心化系統目前已經佔據足夠的市場份額,用戶形成了習慣,很難遷移,中心化廠商也會設置門檻導致用戶很難映射到DID系統上,這是很大的挑戰。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展,我相信這個拐點會很快出現。

7. 李宗乘:請大家用一句話表達對Web3.0的暢想。

賈瑤琪:通過代碼賦能去中心化身份、資產,金融、存儲、計算給各個用戶。佟林:就像今天我們在小範圍做的展覽一樣——其實未來,你可以不同意網際網路服務的用戶協議,就是你想用哪些服務就同意哪些服務。現在這些產品上傳你的數據之後,如何去使用,其實是中心化決定的。季宙棟:Web3.0是未來確定性的趨勢,我覺得這個趨勢中國是不會缺席的,中國的技術也是可以的。一龍:對於創業者、企業家、用戶來講,這是最好的時代,Web3.0可以讓創業者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不復存在。曹恆:Web3.0 = 區塊鏈支撐的價值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Web1.0與Web2.0和Web3.0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從只有靜態網頁的web1.0到用戶直接交互的web2.0,再到用戶自主控制數據的web3.0。經過十多年的發展,web2.0的已經極大豐富。而web3.0才剛剛露出尖尖角,它以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為重要基礎,引導網際網路走向個人控制數據所有權,並實現個人隱私。但向真正走向web3.0,並非坦途,web2.0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由全世界如此眾多的聰明人不斷改進才取得今日的成就,而web3.0要成為主流採用的網絡,所需的時間也不可能短。
  • 第一集就開車,如何評價美劇《美麗新世界》?
    美劇《美麗新世界》作為一部劇拍得還可以,因為很喜歡這本書所以期待這劇挺久簡單分享一下: 1、本劇改編的阿道斯·赫胥黎的著名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0》,借用了其世界觀的大框架及部分人物形象設定。因書是文學作品,注重人物心理描寫和世界觀構造,而影視劇注重戲劇化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能完完全全照搬書籍的,因此劇進行了魔幻般的改編。原著黨可能看著會有點不適應,單說劇集其實還挺不錯的。
  • 文學丨《美麗新世界》:反烏託邦的文學經典究竟說了些什麼?
    詹青云:人人都喝過了忘情水的世界,其實我們早已幻想過,著名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就是在描繪公園26世紀,那個只有快樂沒有悲傷的文明社會,在那個社會裡,所有的人從一生下來,就被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保持一生,都用最快樂的心情去工作。
  • 區塊鏈是連接Web2.0與Web3.0橋梁的重要基石
    很多人對Web3.0的概念其實沒有共識,現在說的Web3.0其實是來自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的概念,現在大家認為 Web3.0有一個完整的協議棧,這些協議棧的每個部分都是以去中心化,點對點的加密協議為特徵,是一個無信任的交易或協作的基礎設施。
  • 當前標籤:文明5:美麗新世界
    《文明5:美麗新世界(Civilization V:Brave New World)》將於7月9日正式發布,增加了9個文明、8個新奇蹟、2個新劇情和4個新的遊戲性系統,近日2K遊戲公司公布了《文明5:美麗新世界(Civilization V:Brave New World)》的遊戲封面。
  • 新播美劇《美麗新世界》,豆瓣分從8.3一路降到7.4,原著粉很失望
    它就是:《美麗新世界》劇集由導演歐文·哈裡斯執導,阿爾登·埃倫瑞奇、黛米·摩爾、哈裡·勞埃德等出演。《美麗新世界》改編自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是赫胥黎最傑出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反烏託邦經典文學之一。與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扎米亞京的《我們》並稱世界三大反烏託邦小說。
  • 文明5美麗新世界蒙古最高難度攻略
    文明5美麗新世界裡面徵服勝利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暴力的勝利方法,同時對玩家操作要求也比較高,在最高難度下,很多玩家被蒙古虐過,到底怎樣才能順利通關呢,下面看看文明5美麗新世界蒙古最高難度攻略。
  • 大堡薦|美麗新世界: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這就是阿道司·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是二十世紀最經典的反烏託邦小說之一,與喬治·歐威爾的《1984》、扎米亞金的《我們》並稱為「反烏託邦三部曲」。7月26日,剛好是阿道司·赫胥黎誕辰125周年。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名偉大的作家。「赫胥黎」這個名字好像很眼熟,在「進化論」裡見過,在「文學界」見過,「神經科學」好像也有他。
  • 基因技術與優生學:一個由基因編制出來的美麗新世界
    最新一期《紐約書評》刊發了一篇題為「基因編輯的美麗新世界(the Brave New World of Gene Editing)」的文章,作者馬修⋅科布(Matthew Cobb)對三部相關著作——《基因機器》、《DNA並非定數》和《創造的裂縫》(圖書信息詳見文末)——進行了評述,指出美麗新世界已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免情況變得非常糟糕。
  • 「人造人」技術能帶來美麗新世界嗎?
    出品:科普中國作者:魏玉保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1932年,英國作家赫胥黎發表了《美麗新世界》這本有著很強科幻意味的反烏託邦小說,書中描述了在生物技術高度發達的二十六世紀,人類不需經受生育之苦,
  • 《文明5:美麗新世界(Civilization V:Brave New World)》最新預告...
    通過最新放出的一部預告片,《文明5:美麗新世界》向我們展示了遊戲中將會出現的兩個全新文明:威尼斯以及肖松尼。  不像《文明5》中的其他文明,威尼斯無法為定居城市獲得或創建額外的定居者,也無法吞併其他城市。
  • 新世界集團斥資200億,打造大灣區娛樂商業新地標「11天空」
    「11天空」(11 SKIES)是新世界集團(香港聯交所:0017)旗下位於香港國際機場航天城的200億港元投資項目,落成後將成為香港最大的零售飲食娛樂綜合體,搭配一站式便捷財富管理以及健康服務,用顛覆性思維為大灣區消費者及旅客打造最獨特的全連接服務,重新定義消費娛樂旅行體驗。
  • ...獎繪畫大師安野光雅全新作品,人文筆記帶你遊歷美麗新世界。
    讓孩子用腳去丈量世界,用眼睛去看世界,給童年著上不同的色彩,讓他們未來的人生能夠更廣闊。2020年,因為疫情,我們無法帶著孩子一起去更遙遠地方旅行,不免有些遺憾。但當我看到安野光雅「我眼中的美麗世界」這套新書的瞬間,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欣喜感。
  • 《美麗新世界》:「交流利器」表情包娛樂下,流失的又是什麼?
    《美麗新世界》裡的過度娛樂化的悲劇,或許就是我們頻繁使用表情包的走向。《美麗新世界》裡談到關於過度娛樂化給人們造成的悲劇。人們一直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就不會意識到其實是媒體網絡在操縱著我們的情緒和思想。遇到危險,我們會嚴陣以待。但是這種潤雨細無聲的默默影響,卻讓人沒有一點防備。
  • SCP-001-(代號-美麗新世界)
    SCP-001-美麗新世界項目編號:
  • Web 3.0是什麼?
    你是普通的網際網路用戶,二狗是 Web 3.0 參與者。近期你可能聽到了看到了很多和 Web 3.0 有關的內容,你是不是像區塊律動 BlockBeats 團隊的成員一樣在思考:Web 3.0 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從傳統意義上來說,Web3.0 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階段。
  • Web3.0改變中心化網絡 將是網際網路先行者的最初設想
    Web3.0改變中心化網絡 將是網際網路先行者的最初設想對於加密領域而言,2020年是 DeFi出局並為更多人所接受的一年,它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咱們來仔細看一看 Web3.0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加密技術在網際網路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現代網際網路模式討論 Web3.0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上一個版本。web1.0是原始的網際網路:一個由超級連結連接起來的巨大的web網絡,在錯綜複雜的網狀參考中彼此相連。
  • web時代的權力演化
    而web 是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的簡稱,不是縮寫,全球資訊網是基於http協議進行交互的應用網絡。也就是說,web是運行於網際網路之上的系統。進一步說,網際網路是針對的計算機(點到點),web是針對的計算機上的應用(端到端)。以前,web可以說就是通過使用瀏覽器訪問的各種資源,這是Web1.0時代。
  • 《文明5 美麗新世界》摩洛哥皇帝難度心得
    原標題:《文明5 美麗新世界》摩洛哥皇帝難度心得   《文明5:美麗新世界》摩洛哥皇帝難度心得   在下建的是袖珍地圖盤古大陸,在下在東北河邊的沙漠,三格以內有三個鹽,一條河,五格有個麥,祖魯在東邊,蒙古在西北,日本在西南。
  • 《文明5:美麗新世界》DX9-DX11五項修改器
    《文明5:美麗新世界》DX9-DX11五項修改器[a5796489]使用說明:Ctrl+F1 增加金錢(下一回合生效)Ctrl+F2 增加快樂值(下一回合生效)Ctrl+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