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什麼要重讀卡爾·馬克思?

2020-12-04 肖走地球還是圓的

鮑盛剛

如今為什麼要重讀卡爾·馬克思?

這是因為時代又變了。經濟學家總是認為是他們引領了時代,但實際上是時代改變了經濟學家。30多年前,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充滿樂觀主義情懷,將其《自由選擇》一書最後一章的標題定為「潮流在轉變」,因為當時人們普遍的信念正在從計劃經濟轉向信仰市場經濟。

但是,30多年後人們發現美國與西方社會的潮流又要轉變了,這就是民粹主義的興起,它標誌新自由主義的終結與一個時代的結束。

1952年,經濟學家米塞斯在其「如今為什麼要讀亞當·斯密?」一文中寫道:在廣受歡迎的傳說中,亞當·斯密被稱為政治經濟學之父,而他的兩部大作,《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在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們以令人欽佩的邏輯上的透徹和無可挑剔的文學形式,呈現出了自由、個人主義及繁榮的意識形態精髓。正是這種意識形態擊破了阻礙公民個人發揮進取精神、從而阻礙經濟改善的制度壁壘。它為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空前成就鋪平了道路。

踐行自由主義的原則,使得人口數量成倍增加。在那些奉行經濟自由政策的國家,即使是能力較差和不太勤奮的人,也能保證其生活水平好過那些「美好舊時光」中的富人。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普通人就是屢屢被談到的消費者,他們「永遠是對的」。他的購買使高效的企業家發家致富,他的棄而不買使低效的企業家關門大吉。消費者主權,是自由商業世界的典型標誌,是西方文明國家中生產活動的特徵。

但是,如今這種文明正遭到外部的東方野蠻人和內部的自封為進步主義者之人的瘋狂攻擊。他們的目標是摧毀現有的一切。他們要用政府中央計劃來代替公民個人自主權,用極權來代替民主。

他們稱亞當·斯密的理論知識「為正在崛起的資本家階級效勞的無意識的僱傭兵」,「他為貪婪賦予新的尊嚴,為掠奪性的衝動賦予新的神聖」。這是對亞當·斯密粗野的侮辱,也是對西方文明的踐踏。

所以,如今需要重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部被傑出作者們如此盛讚的著作,絕不能被置於圖書館的書架上,僅供專家和歷史學家們研讀。至少它最重要的章節應該讓所有渴望了解過去的人閱讀。幾乎找不到另一本書可以更好地帶人展開對現代思想史和工業化所創造的繁榮的研究。

那麼,如今為什麼要讀卡爾·馬克思呢?

這是因為人們發現所謂自由體系並不是通往自由與繁榮之路。從歷史上看,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合法化源於對宗教特權與封建王朝君權神授的一次革命,它以契約取代了以身份地位成為社會的法律基礎,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核心是法制下的民主與法制下的自由。

在這一體系中,國家是中立的,既不偏向少數富人,也不偏向多數窮人,其職能是對內維護法制,對外抵禦入侵,同時提供社會的公共品,比如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但是,從一開始它的合法性就受到質疑。

首先,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家並不是中立的,而是偏向少數富人,偏向資本。對此就如馬克思揭露的那樣,整部人類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先是奴隸主剝削壓迫奴隸,封建貴族剝削壓迫農民,然後是資本家剝削壓迫工人。

所謂自由只是資本家對僱傭工人剝削的自由,政府只是資產階級的管理委員會。而且,由於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內在矛盾,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將走向崩潰,代之以社會主義社會。

其次,所謂自由契約實際上掩蓋了現實的不平等,因為就契約而言,真正的自由要求締約雙方之間大體上平等。反之無所謂契約自由。比如就童工問題,自由契約的原則就是不適用的。如果兒童是無助的,那麼成人的處境是否就好得多呢?

事實上,弱者表示同意的方式,就好比一個失足掉進深淵的人同意把他的全部財產送給那個不肯按其他條件扔進一根繩子給他的人。這不是真正的同意。

所以,顯然在不平等基礎上進行所謂平等的競爭,結果只能是富者愈來愈富,窮人愈來愈窮。對此後來就連為了拯救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說道:「說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一定互相一致,這一點並無根據,上天並不是這樣來統治世界的。說是兩種利益實際上互相一致,這個說法也不正確,在下界並不是這樣來管理社會的。」

可以說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合理性與合法化在19世紀中期就遇到了危機,而在19世紀末陷入崩潰,結果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並催生出了三大主義。

一是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當時許多進步人士認為俄國革命的意義可以堪比法國大革命,如果說法國大革命是一場中產階級的革命,那麼俄國革命則是一場無產階級的革命,其目的在於建立一種以社會需求而不是以市場,利潤為導向的社會政治經濟體系。當時許多文人墨客紛紛到訪蘇俄,就像19世紀人們到美國去朝聖取經一樣,儘管有些失望,但都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文明與新的社會。

二是德意法西斯主義,實際上法西斯主義不僅出現於德意,也存在於英國,美國,法國,在當時是一種普遍現象。彼得·德魯克在《經濟人的末日: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中將歐洲的這一悲劇解釋為是一種喪失政治信念的結果,是歐洲民眾政治異化的結果。這是一個群眾絕望與惡魔再現的時代,信仰幻滅,社會與政治結構瓦解,歐洲社會再度變得非理性,險惡,令人無法理解,無法掌控,毫無意義又變化無常。德魯克認為:群眾的絕望,就是理解法西斯主義的關鍵。

三是美歐民主福利資本主義,20世紀30年代,受到凱恩斯主義的影響,美國政府在大蕭條時期力推新政,建立了美國式的福利國家。1942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膠著之際就發表了《貝弗裡奇報告》,並在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年推出《國民保險法》和《國民健康服務法案》,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和全民公費醫療制度。由此,大西洋兩岸形成了以公共財政為主導的福利國家,史稱「凱恩斯福利國家」。

二戰後出現的20年大發展與大繁榮,迄今令美國與西方人戀戀不捨,認為那是民主與繁榮的天堂。 但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歷史又發生了一次大轉型,法西斯主義早已灰飛煙滅,社會主義成了體制僵化,經濟無效率的代名詞,而美歐民主福利資本主義又遇到了一次合法化危機。

人們認為自由放任才是合法的,國家幹預是不合法的。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由於國家實行幹預政策,違背了西方社會固有的保護個人首創精神和信奉企業自由的合法的意識形態。所以,無論是經濟學家米塞斯,哈耶克,還是後來的米爾頓·弗裡德曼,詹姆斯·布坎南都認為所謂市場經濟體制實際上從19世紀下半期隨著福利國家的產生,在西方就已經開始走向衰退,這是西方文明的悲劇,西方文明的復興有賴於自由主義市場競爭理念與體制的復活和重建。可以說這是美國與西方社會合法化基礎的一次大逆轉,結果就是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無疑是希望通過制度革命,以拯救資本主義。

但是,結果無論是英國的柴契爾主義還是美國的裡根主義都失敗了。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思和批判也應聲而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以「新自由主義終結了嗎?」為題發表文章,他寫道:「新自由主義不再討人喜愛了,在四分之一個世紀裡,發展中國家相互競爭,但勝負已定,那些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國家,沒能贏得增長大獎。」 他指出,「自由市場這套說辭一直在被有選擇地運用--當符合某些特殊利益時就擁抱,不符合時就不提。」「新自由主義的市場原教旨學說不過就是一套服務於某種特殊利益的政治教條,它從來沒有得到過經濟理論的支持。」

新自由主義認為19世紀是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而新自由主義就是要復興古典自由主義的信仰,以此重建西方社會和西方文明。但是,新自由主義很少提及19世紀末自由主義體系的大崩潰,那次崩潰的結果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三大主義的產生,一是俄國十月革命與社會主義;二是德意法西斯主義;三是美歐民主福利資本主義。

目前,美國與西方國家民粹主義的興起標誌新自由主義的失敗,人們發現歷史不僅沒有終結,相反而是又回到了一戰前那似曾相識的革命與戰爭的前夜。那麼,歷史真的會重演嗎?

法國19世紀思想家託克維爾曾經說到:有多少道德體系和政治體系經歷了被發現,被遺忘,被重新發現,被再次忘卻,過不了多久又被發現這一連續過程,而每一次被發現都給世界帶來魅力和驚奇,好像它們是全新的,充滿了智慧。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由於人類精神的多產,而是由於人類的無知。這種情況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相關焦點

  • 卡爾·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衰落?
    馬克思主義者把這種嚴重的蕭條看作是資本主義的終結,這是卡爾·馬克思在19世紀的著作中所預言的。那麼……為什麼他們相信大蕭條已經結束?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終結?01卡爾·馬克思卡爾·馬克思的照片作為作家的卡爾·馬克思經歷了人生的兩個主要階段。
  • 維也納紅與黑:卡爾·馬克思大院與「紅色維也納」百年
    (圖片來源:https://fineartamerica.com/featured/karl-marx-hof-vienna-xavier-durn.html)要理解這座矛盾雜糅的城中之城,我們不得不再窺那座早已湮沒在史書與圖像中的戰後廢都,重訪維也納奇譎的1920年代。
  • 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劃分的規律總結
    一個英語單詞發音的時候,往往有一個音節會重讀,這個音節就是重讀音節。網上有很多有關重讀音節與非重讀音節的總結,但寫的規則規律都能讓人背好幾天的,那還有什麼意義!規律就是儘量簡潔的表達出來,剩餘的就是例外好了。
  • 「卡爾·馬克思杯」大賽組委會權威解答來了
    ·馬克思喊你來答題》》答題入口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賽前練習和模擬練習已進行到第3天,高校接到《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舉辦第三屆「卡爾·馬克思杯」浙江省大學生理論知識競賽的通知》後,落實宣傳部、團委、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各項組織發動工作。
  • 卡爾·馬克思:正義、倫理與當代世界
    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張力?可不可以說,由於人類社會迄今為止依然處於一個非常現實的、難以超越正義的社會階段,所以,儘管我們能夠理解甚至相信馬克思的判斷,我們依然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並運用一種他並不贊同的規範性的正義概念?而且,正如我們看到的,馬克思恩格斯還有大量可以用來支持規範理論的表述。對於正義這樣的概念在歷史上和邏輯上的積極意義,他們似乎並沒有完全武斷地否定。
  • 《卡爾·馬克思》將在青開機 藝博會雙招雙引戰果顯現
    在本屆藝博會的「雙招雙引」專場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兩輪十個項目的籤約儀式,其中還包括院線電影《卡爾·馬克思》、《中國緝毒秘密戰》等重磅巨製。自2019年首次在青舉辦以來,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一直都是藝術賦能時尚城市的大膽探索和精彩亮相。國際時尚城建設,招商是第一要務。
  • 「重讀符號」的真正作用!比較教學法·語音思維No.5
    乾貨登場:英漢比較教學法·語音思維No.5—99%的人都不知道「重讀符號」的真正作用!本次課非常短,但,非常重要,因為這節課的知識點,是絕大多數中國老師不知道或者不講的!//標註的那個音節就是重讀音節,幾乎所有的中國學生都知道重讀符號所標註的重讀音節要重讀,但是重讀符號還有兩個非常關鍵的作用,很少有老師會講,這兩個知識點非常重要。
  • 英音發音教學- 09 單詞重讀規則 Word Stress Rules
    他明白,實義詞與結構詞(如語法詞)相比更重要,所以要強調:動詞、名詞和形容詞。但是在一個典型的句子中,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我知道我應該把重點放在哪個詞上嗎?所有這些關於如何重讀音節以及如何重讀單詞的規則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當我遇到一個句子,一個問題,一個評論,一個陳述,或者是感嘆句的時候我應該重讀這個句子或者這個短語中的哪個單詞呢?
  • 最全最準的2020中考第二音節重讀單詞彙總(含配套習題)
    單項選擇第三題為重音題首先我們要鎖定考試範圍:中考中重音所考的單詞都是雙音節詞(兩個元音音素),多音節詞和單音節詞均不在考試範圍之內。dislike disturb divide 11個規律4:de,de中的e和i均發音為/i/,為第二音節重讀以e開頭:enjoy enough event exact exam except exchange excite excuse expect explain express 12個規律5:e均發音為/i/,為第二音節重讀
  • 推薦|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庫:《卡爾·馬克思的哲學與神話》
    《卡爾·馬克思的哲學與神話》內容簡介20世紀在英美學界曾興起一股重新解讀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思潮,起因是對史達林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解讀的糾偏,作為蘇聯問題專家的塔克也參與其中,並寫作了這本書
  • 重讀《菜根譚》一三八、陰惡禍深,陽善功小
    重讀《菜根譚》一三八、陰惡禍深,陽善功小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如今社會上這種人卻大行其道,尤其是政府機關和慈善團體更是如此,可見只有為善不留名的人才算是真善,只知在暗中默默救人濟事,從來不存在任何沽名鉤譽的卑鄙心理,如此所行的善也最真所積的德也最大。
  • 重讀愛因斯坦教育聲明
    要使學生對價值(即社會倫理準則)有所理解並產生強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為了獲得對別人和對集體的適當關係,他必須學習去了解人們的動機、他們的幻想和他們的疾苦。」由此可見,德育是培養和諧發展的人的關鍵。
  • 重讀音節5種音節類型教材,元音在不同的音節類型中讀音完全不同
    第十九課 重讀元音的讀音規則本文發布5種重讀音節的主要讀音規則文字教材。要學習好英語請免費看視頻和教材。視頻教您準確發音,教材幫助您記憶單詞、句子、語法。我製作了帶快易準英語字幕的英語電視劇。對難讀詞標記4個讀音符號。學習過快易準英語的人,對沒有學習過的單詞都能準確朗讀,這樣就能跟著電視劇朗讀。
  • 靳東為「諾貝爾數學獎」口誤道歉:以後重讀百科全書
    隨後,靳東工作室也真誠道歉,並表示以後工作室和靳東一起重讀百科全書。  8月4日,某雜誌對靳東近日接受採訪時兩處錯誤刊登作出更正,稱:「靳東先生的封面故事內文有如下兩處刊登錯誤,特此更正:『以24歲高齡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更正為『以23歲高齡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另一處『牽涉到數學知識…』更正為『牽涉到的數學知識,我再去搜,看了一些獲得過數學獎項的文章,讓我發現了數學的樂趣』。」
  • 眼裡沙子少了,喉中的刺多了,二十餘年後重讀《項鍊》,如鯁在喉
    在二十餘年之後的今天重讀這篇文學經典,竟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觸:眼裡的沙子少了,喉中的刺多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在年少時看《項鍊》,滿眼的沙子,揉一揉能把撒哈拉沙漠重新加厚半釐米:馬蒂爾德啊馬蒂爾德,你用10年磨難困苦的生活換取了一夜公主般虛榮的存在;你的虛榮心不僅磨難了你,也把你的丈夫路瓦栽給毀滅了。
  • 「真實的人先於社會人」:為什麼今天重讀《瓦爾登湖》意義重大?
    我們之所以可以在疫情期間閱讀或重讀《瓦爾登湖》,另一個原因在於它充滿了目前人們急需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智慧。並且,梭羅的第一人稱寫作帶來了友人般的親切感。現實源自個體內部美國政府目前要求人們保持社交距離以維持公共健康,許多讀者可能會感到寂寞。
  • 重讀經典,溫故知新 | 世紀朵雲·雲上書榜
    這一期雲上書榜,評委們倡導重讀經典作品,無論是歐陸作家還是美洲作家的文學經典,還是社會學、歷史學相關經典作品,都值得在這個秋冬重讀,溫故而知新。原標題:《重讀經典,溫故知新 | 世紀朵雲·雲上書榜(第3期)》閱讀原文
  • 紮根細分領域 開拓另類空間—從創業者角度重讀《桃花源記》
    我學生時代讀它,更多關注的是生吞活剝式的背誦與做應試題,每當老師點名談及對於課文的理解時,總是心懷惴惴,不知道要從何說起。如今走出校園打拼多年歸來,已是雪鬢中年,重讀此文,品出了新味。一、生活何來易事?你想歲月靜好,實際卻是暗流湧動。「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 重讀魯迅《祝福》:祥林嫂的死亡軌跡
    卡爾維諾說,經典作品是每一次重讀都能像初讀一樣帶來發現。魯迅先生文筆以犀利、深刻見長,我們在中小學時期就學過他的很多名篇,《祝福》、《風箏》《三味書屋》《故鄉》《社戲》等作品讓人印象深刻。初讀時並沒多少社會閱歷,充其量對如《祝福》祥林嫂一般的人,能在厭惡其「絮叨」之餘,抱有幾分同情。
  • 馬克斯·韋伯逝世百年:為什麼儒家文化不利於產生資本主義?
    與卡爾·馬克思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科技創造了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而韋伯提出了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是一組理念在事實上創造了資本主義,推動了新生的科技和經濟發展。韋伯雖生性謹慎,但卻出乎意料地給出了許多如何改變事物的理念。他提醒我們要改變國家,思想可能遠比工具和金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