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庫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儘管時代和環境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馬克思主義像燧石一樣,歷經千磨萬擊,更加煥發出真理的光輝,其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相輔相成。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於中國,以寬廣的世界眼光,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意義、世界意義、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庫」擬將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經典著作和高端的研究成果匯集起來,以理論性、綜合性、前沿性為選編特點,進行系統、規模地引進和收錄,力爭實現此研究領域的寬覆蓋。內容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系列、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馬克思主義的當代闡釋系列、馬克思思想研究系列。
本文庫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學者和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通力合作,編譯出版國內外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代表性成果,同時依託天津出版傳媒集團下屬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實現版權的引進、文庫的出版與發行,力求為推進馬克思主義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
《卡爾·馬克思的哲學與神話》
內容簡介
20世紀在英美學界曾興起一股重新解讀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思潮,起因是對史達林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解讀的糾偏,作為蘇聯問題專家的塔克也參與其中,並寫作了這本書。塔克試圖用「異化」的概念將早期馬克思和成熟時期的馬克思聯結起來,將馬克思界定為宗教方面的道德家,而將馬克思主義界定為革命的宗教。在精到的文本分析之上,塔克得出的一些觀點是富有啟發性的。這本書對將早期馬克思和成熟時期馬克思的統一性的研究,是劃時代的。
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馬克思思想形成的哲學背景,把青年馬克思與成熟馬克思的思想貫通起來。作者認為,青年馬克思向成熟馬克思過渡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從哲學走向神話的過程:「早期馬克思主義還從根本上保持著以哲學思維為基礎。然而在其中的一個決定性觀點上,馬克思轉向了神話式的思維模式……可以說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是早期馬克思主義的神秘化。這種神秘化的典型載體就是《資本論》。」這種思想維度為我們提供了解讀馬克思的獨特視角,對於馬克思與正義、馬克思與宗教、馬克思與道德等主題的研究都有借鑑的意義。
作者簡介
羅伯特·C.塔克(1918—2010年),生前為普林斯頓大學蘇聯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名譽政治學教授,1958年在哈佛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是一位卓著的、具有開拓性的學者和教育家,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都有重要的貢獻,這些貢獻集中在哲學、歷史學及政治學。
譯者簡介
劉鈺森,2002年本科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7年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外國哲學專業,現工作於華南師範大學。近年主要從事知識論、法國科學哲學、分析哲學與語言哲學、分析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譯介工作。相關成果發表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現代哲學》《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自然辯證法通訊》《安徽大學學報》《國外理論動態》和《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與報紙理論版上,並有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摘錄。
陳開華,女,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廣東工業大學講師。
簡要目錄
導 言 視野變化中的馬克思
第一部分 哲學背景
第一章 德國哲學中作為上帝的自我
第二章 作為上帝自我實現的歷史
第三章 擴張的辯證法
第二部分 從黑格爾到馬克思
第四章 哲學叛反世界
第五章 作為秘傳心理學的形上學
第六章 馬克思和費爾巴哈
第七章 哲學共產主義的興起
第三部分 早期馬克思主義
第八章 工人作為世界的創造者
第九章 異化和金錢崇拜
第十章 共產主義——重獲自我
第四部分 成熟的馬克思主義
第十一章 兩種馬克思主義還是一種?
第十二章 新唯物主義
第十三章 分工與共產主義
第十四章 勞動和資本的世界
第十五章 神話和實施難題
結 語 馬克思與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