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謨克利特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的讀書筆記1

2021-01-12 西西弗斯砸石頭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可以分三個部分:序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來研究。序言部分闡明了卡爾馬克思自我意識和神學的觀點,也為其後面討論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差異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的這篇博士論文當初首先是嘗試申請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的,但時任教育大臣的艾希霍恩是一個頑固的基督徒,他不斷地打擊無神論,迫使馬克思將該論文送到了耶拿大學。1841年4月15日馬克思被授予耶拿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在博士論文上補充了獻詞和序,打算將其發表於報刊,但直到其逝世後,即1902年馬克思的這篇論文才發表在《卡爾·馬克思、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和斐迪南·拉薩爾的遺著》斯圖加特版第一卷。

馬克思在序言一開始便說明,在這篇論文中已經解決了一個希臘哲學史至今尚未解決的問題,然後指出,西塞羅和普魯塔克關於伊壁鳩魯哲學的老生常談不值一提,而伽桑狄雖然將其從中世紀教父哲學的枷鎖中拯救出來,但仍「竭力要使他的天主教良心和異教知識相協調」,無法真正地擺脫神學束縛,徒勞無功。馬克思接著肯定了黑格爾哲學史的價值,同樣也指出因為體系龐大黑格爾不能深究希臘哲學精神,並因為「思辨的觀點」而受阻不能認識到伊壁鳩魯、斯多葛和懷疑論等希臘哲學體系的重大意義。

青年馬克思

馬克思引用了大衛休謨的一句話,簡單地批評了普盧塔克將哲學帶到宗教之中的錯誤立場,認為哲學的最高權威應該得到承認。(對哲學來說,這當然是一種侮辱:當它的最高權威本應到處被承認時,人們卻迫使它在每一場合為自己的結論做辯護,並在被它觸犯的藝術和科學面前替自己申辯,這就令人想起一個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國罪的國王)「哲學,只有它還有一滴血在它那個要徵服世界的、絕對自由的心臟裡跳動著,它就將永遠用伊壁鳩魯的話向它的反對者宣稱:瀆神的並不是那拋棄眾人所崇拜的眾神的人,而是同意眾人關於眾神意見的人。」然後借用埃斯庫羅斯《被鎖鏈鎖住的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的話:老實說,我痛恨所有的神。以此明確了自己的無神論傾向,肯定了人的自我意識的至高地位(原話為:這些神不承認人的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不應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識相併列),並以普羅米修斯的話來說明:哲學絕不會做神學的奴僕,自我意識是偉大的,是」最高尚的」。

伊壁鳩魯

馬克思在序言中並沒有深入地說明伊比鳩魯自然哲學和德謨克利特自然哲學的差異,而是同大多數的青年黑格爾派支持者一樣,藉助希臘神話人物普羅米修斯之口表達了對「自我意識是世界發展的決定力量」的觀點,強調了哲學在改造現實生活中的重大意義,同時指出了服務於封建專制制度的宗教神學的荒謬性,即統治階級通過造神來壓迫剝削人民。馬克思自己也說過,寫的這篇論文,與其說是出於學興趣,不如說是出於反對封建專制制度鬥爭政治需要。

相關焦點

  • 《德謨克利特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讀書筆記2
    第一部分中,馬克思主要討論了德謨克利特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一般差別。第一節,馬克思便引出哲學界裡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偏見,即德謨克利特物理學等同於伊壁鳩魯物理學,伊壁鳩魯所做的改變是「隨心所欲的臆造」。
  • 留基波&德謨克利特|古希臘哲學
    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同被歸屬於早期希臘自然哲學中的多元論學派。並且,以他們為終結,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就此翻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著名思想: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或存在和非存在。1 留基波相傳留基波是原子論的創始人,而德謨克利特則是他的信徒及學生。由於著作的佚失,我們只能以德謨克利特的名義展開的敘述來理解留基波的思想。
  • 德謨克裡特和伊比鳩魯關於科學可靠性和科學對象真實性的理論見解
    德謨克裡特和伊比鳩魯關於科學的可靠性和科學對象的真實性的理論見解上的這種差別,體現在這兩個人的不同的科學活動和實踐中。在德謨克裡特那裡,原則是不在現象表現的,它始終是沒有現實性和處在存在之外的,但是,他認為感性知覺的世界是實在的和富有內容的世界。
  • 讀書散記10:經典物理與哲學
    「 屢屢構思《讀書筆記》,記錄讀書、賞文之所見、所得,卻總是難於下手,主要礙於時間有限、也利用得不好,始終提不起筆來。試以《散記》形式,不拘時間,有則記之,無則加勉。」—————————————————————物理和哲學的出發點,都是旨在探索事物的本源和規律,不過物理研究的對象限於自然,物質及其運動規律;而哲學研究的對象更加寬泛,或者更加基本。
  • 希臘哲學中德謨克利特的哲學理論,在希臘是怎樣的地位呢
    通過智者學派的認識論,宇宙論問題受到懷疑和擯棄——這一事實無一處表現出否認或惋惜之情。因此,如果說,希臘哲學以重整旗鼓的活力從研究人類思維和意志(在啟蒙時期希臘哲學所忙碌的研究活動)轉回到形上學的偉大問題,並在這條道路上達到最高峰,那麼希臘哲學有此成就應歸功於三個偉大人物對於知識的渴求,他們發展了古代最有價值的思想,他們是古代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們是德謨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老實說,哲學我不太懂。我只是聽說人類歷史的早期,在西方(也可能不止西方)所有的知識都是不分類不分科的,都籠統叫哲學。這在古希臘尤為如此。什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查查詞典,他們都叫哲學家。可能在古希臘人的意識裡,哲學家就是有知識的人吧。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希臘哲學開始時的自然哲學,除了探討萬物的本源外,主要討論的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而在神話中卻早已在討論這些問題了。不過在神話中,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如日、月、江、海、雷、電等是作為人格化的神出現的。在宇宙演化方面,它將世界的起源和諸神的降生結合在一起闡述,實際上已經以幻想的神話形式,對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作了素樸的猜測,甚至有了對自然現象總體作某些理性解釋的萌芽。
  • 哲學科普!古希臘晚期的哲學派別和智者運動!
    古希臘晚期的幾個哲學派別在古希臘晚期哲學中,懷疑主義和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並駕齊驅,雖然他們都是抱著同樣高尚的倫理目的——追求靈魂安寧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皮浪還認為對於每一個命題都可以提出一個相反的命題與之對立,二者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效力,所以一切獨斷論都是不能成立的。伊壁鳩魯學派是伊壁鳩魯於公元前307年開始在雅典建立的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在伊壁鳩魯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傳說中該學派居於他的住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
  • 「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起源的影響
    作為古希臘哲學第一個成型的理論體系,從醞釀、雛形、質疑、矯正、修補到完善,耗費了當時哲學家(無論是歸屬於這一流派者,還是反對者)絕大部分心力,雖然其中確有樸素性和直觀性,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一個典型的個案記錄和呈現了人類哲學思維發展的曲折進程和可能達到的高度,並且對後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起源也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 牛頓哲學用數學構想自然
    比如,懷特海的「作為有機體和過程的自然」觀點,又如普裡戈金在強調當今自然觀由「多重性、暫時性和複雜性」轉向基礎上所展開的「人與自然的新對話」。這種糾偏實乃當今人們對於「人與自然關係」深層思考的一部分。   深受笛卡爾「把數學看作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鑰匙」這一觀點的影響,牛頓致力於用數學定律來說明自然現象,探討自然哲學問題,尤其是為幾何學和力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徑。他之所以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來命名其著作,乃是因為「哲學全部任務看來就在於從各種運動現象來研究各種自然之力,然後用這些力去論證其他現象」。
  • 堅持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生態哲學觀點
    恩格斯對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問題進行了關注和剖析,全面分析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高瞻遠矚地看到了人與自然關係惡化後的生態危機。它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生態哲學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社會結構、歷史背景中解讀,認為古希臘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樸素的自然主義,但缺乏歷史意識和批判精神。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捍衛巴門尼德本體論傳統一些學者將蘇格拉底哲學視作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向」,即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中心從對自然世界的關注,轉移到對人自身的倫理生活上來。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古希臘哲學可分為三個主要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地中海古文明逐漸衰落、覆滅,希臘民族進入歷史舞臺,隨著航海、貿易的發展,當時希臘的貿易港口「米利都」成為一個不同語言、種族、宗教混合的城市,於是誕生了希臘和西方的哲學和科學。
  • 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1,西方哲學的產生宗白華把哲學看做一種社會諸關係的交織演化,包括生產力、生產資料、生產中的諸關係等,總的來說,是一種社會關係的現實反映。西方哲學開始於小亞細亞的沿海,實際上就是當時希臘的殖民地米麗都城,形成了後世認為的伊奧尼亞哲學,即米麗都學派。
  • 西方哲學史:德謨克利特「原子論」
    現今流傳下來的殘篇有200-300篇,包括了「論幸福、論死後的生命、論世界秩序和思維規則、論節奏和和諧、論詩、論農業、論數學、論正確的語言和含糊的詞語」等等。儘管如此,要了解德謨克利特,還不得不藉助一些二手材料。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繼阿那克薩哥拉「種子說」後的另一大天才創造。
  • 西方哲學史之古羅馬時期的哲學!
    前一陣哲學詩畫發布了西方哲學中的古希臘哲學,今天咱們繼續分享西方哲學史中的古羅馬時期哲學。1,盧克萊修盧克萊修盧克萊修是古羅馬時期哲學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無不能變為有,有不能變為無。2,伊壁鳩魯哲學古羅馬哲學家伊壁鳩魯發展起的哲學形成了一個學派,即伊壁鳩魯學派。這個學派繼承和發揚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論,提出了原子具有重量和自動偏斜的特性,並認為重量是原子下降運動的內心動因。他們承認偶然性的存在,反對宿命論或命定論。
  • 原子論的開山鼻祖,唯物主義哲學創始人——宇宙並非無限可分
    他是原子論的開山鼻祖,唯物主義哲學創始人,甚至被認為是「現代科學之父」,他就是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德謨克利特誕生於一個貴族家庭,然而貴族的家世並沒有鎖住他的翱翔之心,他周遊列國,去了亞洲,甚至據說已經到達印度和衣索比亞。他也到訪了埃及,並在那裡住了四年,不斷學習先進知識,他對埃及數學的成就非常讚賞。
  • 1687年7月5日,物理學家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伊薩克·牛頓,英格蘭歷史上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從12歲左右到17歲,牛頓都在當地國王中學學習,中途一度退學,因為他的母親希望他能成為一名農夫。在此期間,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稜鏡可以將白光發散為彩色光譜,1671年,他向皇家學會展示了自己的反射望遠鏡,隨後出版了自己的光學筆記,後來擴編為《光學》一書。
  • 《蘇菲的世界》—哲學啟蒙老師
    《蘇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的喬斯坦賈德,是一位在大學裡教過多年哲學的老師,是一位鑽研哲學的著名作家。 本書是一本透過一名十五歲少女的視角來認識和解讀哲學的小說,是一本帶著趣味而又不枯燥的小說,更是一本梳理古今哲學思想和發展史的小說。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比如黑格爾,比如西方最早翻譯中國古代四書經典的理雅各(註:James Legge,1815-1897,英國著名漢學家),他在譯本第一版的序言裡曾寫到孔子講的不是哲學,但後來他承認其實孔子講的也有很深的道理。這其實不是貶義,只是證明了中國哲學和西方意義上的哲學在方式上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