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趣問萬物

2021-01-12 騰訊網

趣 問 萬 物

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

撰文 | Mirror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

| 圖源:earthlife

人類登上珠穆朗瑪峰、飛向太空已經數十載,但直到最近,我國的載人潛水器才終於抵達萬米深淵。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

鈍口擬獅子魚 | 圖源:Wang, K.et al.(2019)

科學家發現,這些深海魚在演化過程中索性丟掉了容易被擠爆的魚鰾。它們的骨頭大多為具有韌性的軟骨,比硬骨頭更抗壓,頭骨上的縫隙也有助於平衡內外壓力。

鈍口擬獅子魚的骨骼結構 | 圖源:Wang, K.et al.(2019)

在足夠深的海底,連細胞層面的蛋白質結構都可能被壓垮。除了像水母那樣靠高含水量緩衝,研究者在鈍口擬獅子魚體內還測出了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它具有穩定蛋白質結構的作用。

此外,鈍口擬獅子魚擁有一些能夠幫助穩固細胞膜的特殊蛋白質。這種物質也是某些微生物適應高壓的關鍵,但具體作用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更大的動物,如柯氏喙鯨也能潛入2000米的深海,它們的肺是「可摺疊的」,同時血液攜氧能力驚人,能在水下持續活動2小時。

不同生物對抗高壓的方式各不相同。總地來說,我們對深海仍知之甚少,期待越來越先進的潛水器為我們揭開這個「異世界」的面紗。

圖源:《海綿寶寶》

番茄煮熟後為什麼會變得更酸?

圖源:Pixabay

番茄湯的開胃之處就在於它的酸爽,但生吃番茄,你會發現它並沒有那麼酸。番茄湯中的番茄汁已經稀釋了,怎麼會變得更酸?

先來分析下番茄酸味的來源。番茄中的酸性成分主要是檸檬酸和蘋果酸,這兩種酸都屬於弱酸,這意味著,它們在水中會「有所保留」,不會一下釋放出全部的氫離子,而氫離子正是酸味的根本來源。

一定溫度範圍內,氫離子的結合與釋放處於動態平衡,那要怎樣才會釋放得更多呢?

升高溫度就是一種途徑。熱熱的番茄湯中有更多的氫離子得到釋放。而且番茄被切開煮爛,原本緩衝和束縛酸味的物質結構也被破壞了,酸性物質得以解放。

另一方面,番茄本身的甜味在升溫過程中也有所降低。番茄的甜主要來自葡萄糖和果糖。我們在往期介紹過,後者對溫度更敏感。果糖分為不同異構體,吡喃型果糖更甜,溫度升高時,吡喃型果糖會向呋喃型轉化,於是番茄的甜度就下降了。

當然,上述升溫對酸、甜的影響都得是在一定溫度範圍內,超過一定限度,還會發生更複雜的反應,酸度也可能下降。

同理,亦可推知水果、酸奶等其他酸味食品為什麼熱了以後會更酸。

愛恰檸檬的小夥伴學會了嗎?

女生的聲音為什麼普遍比男生高?

圖源:Pixabay

論飆高音,未經訓練的成年男性一般是比不過女性的,是什麼扼住了他們的音高?

答案顯而易見,是男女生喉嚨結構的差異。

拿吉他類比,我們的喉嚨腔道相當於琴箱,韌帶構成的聲帶則充當著琴弦的角色。

琴弦越細越短,振動越快,彈出的音越高,聲帶也是如此。當我們放低聲調時,聲帶會受縮變厚,反之,則會拉伸變薄。

高低音的聲帶狀態示意圖 | 圖源:taylorsciencegeeks

小時候男女生的喉部結構差異不大,所以聽小朋友的聲音你很難分辨是男孩是女孩。

一旦進入青春期,性激素開始發揮作用,睪酮會讓男生的聲帶變得更厚更長,同時喉頭處的甲狀軟骨更發達,喉結也凸了出來。於是聲帶振動的頻率變慢,音調變低。成年男性聲帶振動的平均頻率為125赫茲,而女性為200赫茲。

從進化的角度看,男生的音調為什麼更低還是個謎團,但從調查結果來看,聲音低沉的男性似乎更受女性青睞。

為什麼廚師炒菜愛用勺子,

普通人用鏟子?

圖源:Pixabay

在家中廚房,勺子就是盛湯用的,鍋鏟才是炒菜的主力。

但是看飯店廚師炒菜,你會發現他們經常用一個大大的手勺,難道這就是專業與業餘的區別?

倒也不是,只是對廚師而言,煸鍋搭配手勺炒菜更高效便捷。

手勺和煸鍋

飯店炒菜用的大煸鍋是比較深的圓底,手勺的勺面也是圓的,這樣翻炒起來更能充分契合,盛菜的時候也好撈出鍋,而用鍋鏟總容易殘留一部分在鍋底。

另外,顧客等著吃飯,飯店要講求效率,所以廚師得一炒一大鍋,還要放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這些調味料通常會配好放在大碗或盆裡,用手勺一舀即可,省去了換工具的麻煩,如果是鍋鏟可就不好舀了。

最後出鍋裝盤時,手勺的圓形扣出來的造型也更美觀。

當然鍋鏟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把一個煎蛋從平底鍋裡剷出來,勺就不好用了。

那想改善廚藝到底用什麼工具好?

你缺的真的是工具嗎?

感謝往期讀者為我們提供的問題

提問被選中的讀者將會

免費獲得《萬物》新刊一本

趕緊來留言區提問吧!

*中獎讀者請在下方留言寄送信息(不會公開),贈閱雜誌會在次月15日左右寄出。

相關焦點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鈍口擬獅子魚 | 圖源:Wang, K. et al. (2019)科學家發現,這些深海魚在演化過程中索性丟掉了容易被擠爆的魚鰾。它們的骨頭大多為具有韌性的軟骨,比硬骨頭更抗壓,頭骨上的縫隙也有助於平衡內外壓力。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  趣 問 萬 物    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  撰文 | Mirror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它們的骨頭大多為具有韌性的軟骨,比硬骨頭更抗壓,頭骨上的縫隙也有助於平衡內外壓力。
  • 你知道為什麼深海的壓力那麼大,海底的生物卻不會被壓死呢?
    人類的科技始終在不斷的進步,從我們登上珠穆朗瑪峰,登上月球,甚至探索宇宙都已經數十載,但是我們卻始終未能走到地球的深處——海洋的底部,而其中阻礙人類探索地球的很大一點原因就是因為深海有非常恐怖的高壓,其壓力相當於是1000倍標準的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站著兩頭牛。
  • 女生體脂率比男生高,為什麼更怕冷?|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9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女生體脂率比男生高,為什麼卻更怕冷?(沒毛病運動後為什麼有的人更精神,有人的更困?圖源:Pixabay看著堅持晨跑的小夥伴每天神採奕奕,於是你也嘗試著早起跑了幾公裡,然而跑完之後非但沒覺得精神,還更困了是怎麼回事?
  •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4個趣 問 萬 物圖源:Pixabay最近一波波寒潮來襲,南方、北方的小夥伴都瑟瑟發抖。又是凍人的一天可即使是在零下幾十度的大北方,自來水管還是能譁啦啦地順暢出水。從水廠到千家萬戶,自來水需要長途跋涉,又如何抗住外界零下的低溫?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自來水管隔絕外界低溫。
  • 熱牛奶放一會兒為什麼會結層皮?皮的成分是什麼?|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0個趣 問 萬 物圖源:Pixabay江河源源不斷地奔流入海,為什麼海平面還能保持穩定?地理課上學過的水循環告訴你,海水是會蒸發的。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海底還存在著「下水口」。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也就是說,要想將物體壓扁,外部壓力必須要比內部壓力大才行。同理,如果內部壓力比外部壓力大,就會出現膨脹甚至爆炸。為什麼空的易拉罐更容易用手捏扁,而裝滿可樂的易拉罐卻不容易,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實心的金屬物,或者處於開放狀態的金屬物,即使下沉到世界上最深的海底,也不會發生明顯的形變。人類在海洋已經橫行了幾百年,深海中也有許多沉船,比如鐵達尼號的殘骸就位於水下3750米處的海底。但這些沉船內部由於充滿了海水,整體的框架結構並沒有在巨大的海水壓力下發生形變。 如下圖所示,海底沉船還保持著原有的模樣。
  • 我們在運動場上為什麼習慣逆時針跑?|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4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我們在運動場上為什麼習慣逆時針跑
  • 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
    深海巨人症:當動物生活在海洋深處時,它們會變得異常大。巨型魷魚是深海巨人症的一個顯著例子,在淺水區擁有較小同類的其他一些物種在深海變得異常巨大。考慮到海洋最深處的大部分仍未被探索,一些科學家預計隨著他們將海洋探索擴展到世界各地,會發現更多的型生物在深海巡航。
  • 深海壓力那麼大,深海生物並沒有鋼鐵之軀為什麼可以生存
    一開始,有些魚可能無法適應壓力,但它們會隨著時間不斷進化。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或是逐漸適應深海的壓力,但卻無法適應深海的壓力,所以他們的結果只能是種族的消失。但經過這麼長時間,能在深海中生存的魚都是能承受這麼高壓力的魚,而那些不能承受的魚在歷史上已經消失了。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潛艇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這是因為它們內部含有空氣,這種不舒服來自於體內的氣囊被水的壓力壓扁。因此,考慮到海洋深處的時候,我們最關注的往往是它的壓力水平。海洋深處每增加10米水深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例如,在100米水深的地方,壓力大約是10個大氣壓,比海平面的壓力大10倍。
  • 深海「綠洲」鯨落:巨鯨屍體滋養海底萬物!看鯨魚如何浪漫重生!
    在4月2日,中科院的「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這次航行過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了一個長約3米的鯨落。目前國際上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而且專家表示這個鯨落具有長期觀測的價值,鯨落是什麼呢?為什麼會讓科學家們如此興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不難理解,指的就是鯨落下的過程,當一頭鯨魚死後就會沉入海底。
  • 深海水壓可以達到1000倍的標準大氣壓,為何深海魚不會受影響
    但是直到最近我國的載人潛水器才終於抵達了萬米的海底深淵。我們也都知道,阻礙人類下潛到海底的最大因素就是海底的大氣壓,海底的大氣壓是非常大的,它足以把一個普通的潛水艇以超高的水壓壓壞,海底最深處的壓強要超過1000倍的標準大氣壓,這就相當於在一個指甲蓋大的地方站兩頭牛,這可是要承受相當大的重量。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那麼深海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越深海的位置,感覺生物長得越是肆無忌憚。 實際上就是很多金屬是無法承受深海的壓力的,不然科學家為什麼要煞費苦心去研究新型的鈦合金材料呢?
  • 你見過最大的生物來自哪裡?為什麼深海的動物那麼大呢?
    深海巨人症:當動物生活在海洋深處時,它們會變得異常大。巨型魷魚是深海巨人症的一個顯著例子,在淺水區擁有較小同類的其他一些物種在深海變得異常巨大。考慮到海洋最深處的大部分仍未被探索,一些科學家預計隨著他們將海洋探索擴展到世界各地,會發現更多的型生物在深海巡航。除了魷魚,海洋深處還棲息著巨大的等足動物、巨大的螃蟹、甲殼類、軟體動物類、巨大的管狀蠕蟲和畸形大小的魚類。似乎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些生活在深海中的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之一,它們已經發展了許多適應能力,使它們能夠在海底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3個趣 問 萬 物那為什麼老夫老妻又沒那麼像了(實際變化不大)?大概是因為過著過著,就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手掌上的3條線有什麼用?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2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倒立的時候能吃進東西嗎?
  • 深海熱液生物挑戰「萬物生長靠太陽」鐵律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劉巍巍)隨著近30年來人類對深海熱液生物群科研的不斷深入,千百年來不容置疑的「萬物生長靠太陽」定律正在逐漸被顛覆。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學系教授汪品先近日表示,深海熱液生物群的發現為人類揭示生命起源奧秘開拓了新思路。  人類對深海生物的認識主要在最近30年中形成。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本文由《萬物》雜誌官方微信「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橡皮擦和紙張表面都很光滑,為什麼接觸時的摩擦力還很大?圖源:pixabay橡皮擦能擦掉紙張上的字跡,離不開它們之間的摩擦力,使用橡皮擦的時候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這種阻力。然而,仔細想想,橡皮擦表面和紙張表面都很光滑,摩擦力是從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