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的時候能吃進東西嗎?| 趣問萬物

2020-12-01 澎湃新聞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2個

趣 問 萬 物

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

來源 | 《萬物》等

編輯 | Mirror

倒立的時候能吃進東西嗎?

倒立吃東西沒試過,但躺著吃東西肯定有很多人試過。

假期的你

躺不會讓食物停滯,倒立也不會。

人體又不是個「飯桶」,運輸食物靠的不是重力,而是消化道的蠕動。

吃飯時,你的吞咽動作就已經為食物施加了第一把推進力,將食物推入食管,平常扁平的食管此時會擴大,並分泌黏液潤滑食物,食管壁上的肌肉能夠自主收縮,像波浪般蠕動,把食物送進胃裡。

食管下端括約肌能防止胃液倒流 | 圖源:refluxgate

一旦食物進入胃裡,食管和胃之間的括約肌就會關閉,所以即使你倒立,食物和胃液都不會倒流回你的嘴裡。

成年人的食管只有約25釐米,接下來才是長路漫漫。

腸道蠕動模擬動畫

腸胃蠕動和各個關卡的括約肌都會保證食物順利到達終點。太空人在失重條件下不會餓死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倒著確實需要多克服下重力阻礙,不想費勁或者被麻麻揍還是好好坐著吃吧。

橡皮擦和尺子放一起為什麼會粘住?

圖源:pixabay

如果說橡皮擦和鉛筆是冤家,那橡皮擦和尺子一定是密友。因為每次打開筆袋,粘在一塊兒的總是它們倆。

橡皮擦和尺子各自都不黏,為什麼會粘到一起?

塑料製品,包括尺子中一般會添加塑化劑,用來增加塑料尤其是聚氯乙烯(PVC)的可塑性和柔韌性,這樣製成的尺子就不容易被你折斷了。

鄰苯二甲酸酯是最常見的塑化劑,它不僅對塑料起作用,也能軟化橡膠(天然或合成),也就是橡皮的主要成分。

尺子和橡皮擦最初挨著的時候並不會粘在一起,但問題是塑化劑可一點都不安分,它會漸漸從尺子內部遷移到表面,橡皮擦和尺子接觸的部分因此被軟化,自然而然就粘在一起了。

但這畢竟只是塑化劑牽起的「塑料情」,稍微一拉就分開了。

值得注意的是,攝入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有害,它又容易從塑料中跑出來,因此在許多地方都被限制使用。

電路板為什麼是綠色的?

圖源:pixabay

拆開電子設備,總會見到這樣綠油油的電路板,準確地說是印製電路板(PCB)。

PCB的基板是由絕緣層和銅箔壓制而成的,起初並非綠色。我們見到的綠屬於銅箔表面的塗層——一種叫做阻焊劑(Solder Mask)的絕緣材料。

阻焊劑有什麼用?

PCB上有密密麻麻的引線和焊盤,電子元件安在各個焊盤上,通過焊料(錫合金)接合。阻焊劑的作用就是防止焊料上錯位置,引起短路,同時也能保護銅面不受氧化。

阻焊劑本身也不是綠色的,通常是半透明的環氧樹脂,加入綠色染料後才成了綠色,俗稱綠油,只要改變染料的顏色,阻焊劑也能是藍色、黑色、紅色等等,但綠色確實最常見。

各種顏色的電路板

選擇綠色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說法,但目前還存在爭議。

從實用性看,早期PCB依賴人工檢視,半透明的阻焊劑顯然不好分辨,而綠色能與銅面的顏色形成強烈反差,人眼更好分辨,而且綠色也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如今,PCB檢測大多被機器替代,但仍有一些環節需要人工確認。

另外,PCB加工會經過 UV曝光步驟,將電路圖顯影在阻焊層上,除了光敏成分,染料的顏色對光吸收也有影響,而綠色產生的影響相對小。隨著阻焊劑感光成分的改良,換顏色也影響不大了。

還有一種說法稱,最開始是美國軍方訂購大量PCB時要求使用綠色,後來製造商沿用此慣例,有特別要求才換顏色,但可能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發燒的時候為什麼會覺得冷?

圖源:pixabay

在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個「恆溫器」——位於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正是它讓我們在寒冬酷暑中都能保持36.5℃左右的恆定體溫。皮膚將外界的冷熱反饋給「恆溫器」,身體再採取相應行動控制體溫。

比如在運動後,體溫略微升高,恆溫器會通過讓身體多排汗和增加皮膚表面血流量,來幫助散熱,從而讓體溫恢復正常。

但是在發燒時,身體的溫度已經明顯超過恆溫器的設定溫度,為什麼我們沒有覺得熱,反而覺得冷?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為了抗擊病原體,將恆溫器的設定溫度調高了。身體實際溫度沒有到達預設溫度,你就會覺得冷。同時,身體為了供應更多熱量,會讓骨骼肌戰慄(打寒顫)、收縮毛孔,以增加產熱,減少散熱。

體溫僅升高1~2℃就能大大限制多數病菌、病毒的活動,此時白細胞也會更活躍地抗擊入侵者。不過這樣開外掛身體也吃不消,還是得儘快就醫。

圖源:網絡

感謝您看到這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個「贊」,點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普吧!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封面圖來源:《天使降臨到我身邊》

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TrxwTHYHwHxR9JCP/

原標題:《倒立的時候能吃進東西嗎?| 趣問萬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趣知識:人眼看到的東西都是倒立的
    趣知識:人眼看到的東西都是倒立的嗎?阿土伯 趣冷知識 1、眼睛看到的東西其實是顛倒的。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這樣的感覺呢?查爾斯·達爾文本人曾經指出,人眼不可能成為進化的產物。它太複雜了,卻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 長期側睡,臉會變形嗎?|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3個趣 問 萬 物然而,我們在睡眠狀態下是會無意識地變換睡姿的,平均每晚換20次左右,頻率會隨年齡增長略有降低,總地來說,側臥的時候更多。儘管如此,控制起始睡姿至少能減輕影響。睡美人要是側臥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圖源:《睡美人》睡姿對身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4個趣 問 萬 物看到這裡,你打哈欠了嗎?哈——哈——你一個,我一個,哈欠無限反彈!為什麼月亮白天看是白的,晚上又變黃?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本文由《萬物》雜誌官方微信「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火有影子嗎? 圖源:pixabay你可能試過在一片漆黑的房間裡點亮一隻蠟燭,蠟燭的影子被投射在牆上,卻不見火焰的蹤影。這似乎並不難理解——被燈照亮的地方也不會有燈的影子,火焰本身也是個發光體。但「火影」的確名不虛傳,只要條件給對了,你就能讓它現身。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手勺和煸鍋飯店炒菜用的大煸鍋是比較深的圓底,手勺的勺面也是圓的,這樣翻炒起來更能充分契合,盛菜的時候也好撈出鍋,而用鍋鏟總容易殘留一部分在鍋底。另外,顧客等著吃飯,飯店要講求效率,所以廚師得一炒一大鍋,還要放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這些調味料通常會配好放在大碗或盆裡,用手勺一舀即可,省去了換工具的麻煩,如果是鍋鏟可就不好舀了。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70個趣 問 萬 物圖源:Pixabay江河源源不斷地奔流入海,為什麼海平面還能保持穩定?地理課上學過的水循環告訴你,海水是會蒸發的。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9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女生體脂率比男生高,為什麼卻更怕冷?水能被壓成冰嗎?圖源:Pixabay要讓水結冰,常識肯定是降低溫度。我們還提到過一種水在真空中結冰的現象,這是通過改變水的凝固點實現的。那有沒有可能簡單粗暴地把水壓成冰呢?科學家還真做到了。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4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我們在運動場上為什麼習慣逆時針跑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  趣 問 萬 物    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  更大的動物,如柯氏喙鯨也能潛入2000米的深海,它們的肺是「可摺疊的」,同時血液攜氧能力驚人,能在水下持續活動2小時。  不同生物對抗高壓的方式各不相同。總地來說,我們對深海仍知之甚少,期待越來越先進的潛水器為我們揭開這個「異世界」的面紗。
  • |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共享單車如何做到一掃即開?無處不在的二維碼不僅省去了我們掏現金的麻煩,連鑰匙都能替代——對著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一掃,車鎖就能自動打開。掃碼付款可以理解為一種聯網操作,共享單車又是怎麼接收開鎖指令的?共享單車也需要聯網接收指令,它靠的是智能鎖內的無線移動通信模塊。手機讀取到每輛單車獨有的二維碼信息後,該信息會通過手機網絡發送到雲端的後臺管理系統。
  • |趣問萬物
    趣 問 萬 物 更大的動物,如柯氏喙鯨也能潛入2000米的深海,它們的肺是「可摺疊的」,同時血液攜氧能力驚人,能在水下持續活動2小時。 不同生物對抗高壓的方式各不相同。總地來說,我們對深海仍知之甚少,期待越來越先進的潛水器為我們揭開這個「異世界」的面紗。
  • 螞蟥被燒死或被人吃進肚子裡後,還能繁殖,是真的嗎?
    最近許多農村老話都被闢謠了,那麼農村老人說:螞蟥被燒掉或者吃掉還能繁殖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螞蟥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過夏天下水的經歷,而下水有一種最讓人懼怕的動物,它就是螞蟥。
  • 為什麼倒立水母能「隔空蜇人」?
    史密森尼學會、堪薩斯大學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倒立水母分泌的粘液中發現了微小的刺結構。 攝影:ALLEN COLLINS 從佛羅裡達海岸到密克羅尼西亞,當你在全球各地的紅樹林水域遊泳時,可能會遇到一種沒有觸鬚卻能蜇人的水母。事實上,你甚至不需要碰到這些水母就能被蜇到。
  • 對著帶電體撒尿真的會觸電嗎?| 趣問萬物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所有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對著帶電體撒尿真的會觸電嗎? 那在尿柱不斷的情況下,對著家裡的插座撒尿會有生命危險嗎(請收起你的作死想法,不被電死也一定會被麻麻揍死)?
  • 太陽,萬事萬物的第一等營養
    我不知究竟,去問放牧的漢子,身心有點慵懶的放牧漢子,輕描淡寫地告訴我:吃太陽。牧羊漢子說得很不經意,而我卻聽得如雷貫耳。我在想,原來太陽是可以吃的。這個道理是如此的淺顯,地球上的動物和植物,千千萬萬,哪一種哪一類,不像賀蘭山下的灘羊,吃著太陽。太陽是萬事萬物的第一等營養。
  • 弦理論能成為新的萬物理論嗎?
    艾薩克·牛頓想要一個關於萬物的理論,他花了幾十年試圖了解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不幸的是,他生活的時代甚至沒有化學,他把時間浪費在鍊金術上,這種神秘的藝術,與科學的聯繫就和佔星術一樣小。 幸運的是,我們比那時更聰明了。等等,我們真的更聰明了嗎?
  • 巴甫洛夫的趣頭條
    他們數量眾多,人均收入不高,不會鑽研數碼產品,不會在網上評論留言,消費能力弱,存在感最突出的時候分別是過年回家相聚,以及在家族群裡給你們分享一些聳人聽聞的公眾號文章的時候。2017 年,下沉市場總人口 10 億,平均每人 0.5 臺行動裝置;一二線市場總人口約 3.63 億人,平均每人 1.3 臺行動裝置。他們,就是這些人均只有0.5部手機的大多數。
  • 趣頭條進化趣頭條
    趣頭條總裁劉安逸說。前有巨頭,後有追兵,不進化就死,進化慢也會死,趣頭條沒有時間停靠。更直觀的數據則是:趣頭條Q2財報數據增長不如預期,新業務遭遇政策瓶頸,組織優化調整遭受輿論質疑。「坦白來說,我們做了一些動作,很多公司早期都有做。你可以回顧阿里早期3-5年時候做了哪些動作,那個時候他們受到的質疑和挑戰是什麼?包括騰訊也是這樣。」趣頭條首席人力資源官劉先鋒如此解釋。
  • 趣話化學史——化學家的誕生——波義耳和他的《懷疑派化學家》
    他認為,元素就是萬物的「自然本性」,那它就得是最簡單而最純淨的物質,都不可再分割。也就是說,元素就是一種微小而單純且不可再分割的事物。其二呢,元素具有可組合性,在萬物中你總能找到風、土、火、水的影子。第三呢,元素和萬物之間的因果性,他比喻說,正像音節處於字母,整體處於部分,成品出於原料,萬物都出於火、土、及類此的元素,萬物的生滅也由元素聚散的變化而造成。
  • 趣知識;密度的極限及一個人的大腦能存儲多少信息
    一,如果不用鏡子,你就看不到你的耳朵;你沒辦法數自己的頭髮;伸出舌頭的時候,你無法用鼻子呼吸。二,一個人的頭髮平均有12萬根,每根頭髮的生命期限大約是3年。頭髮由一種超乎尋常的材料生成,它的強韌度可以這樣形容:2000根頭髮集成一束,就能輕鬆承受30公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