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水壓可以達到1000倍的標準大氣壓,為何深海魚不會受影響

2020-12-03 丟了半隻煬

隨著我國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也都慢慢地實現了,這也值得我們每一位國人驕傲。要說人類也都登上珠峰峰頂,也飛進太空已經十幾年了。但是直到最近我國的載人潛水器才終於抵達了萬米的海底深淵。我們也都知道,阻礙人類下潛到海底的最大因素就是海底的大氣壓,海底的大氣壓是非常大的,它足以把一個普通的潛水艇以超高的水壓壓壞,海底最深處的壓強要超過1000倍的標準大氣壓,這就相當於在一個指甲蓋大的地方站兩頭牛,這可是要承受相當大的重量。

可是就算是這樣,在水底這樣的超級高壓鍋內,卻依然活躍著許多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微生物以外,甚至還有許多體型不小的魚類等動物,它們卻可以活躍在6km以下的深海之中,在如此高的氣壓之下,它們依然可以行動自如。那麼深海魚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為什麼深海魚不會受到超高氣壓的影響。

經過科學家們的調查,發現在深海魚的演化過程中,它們丟掉了最容易被擠爆的魚鰾,而它們大多數骨頭都是具有韌性的軟骨,軟骨要比普通的硬骨頭更能抗壓,就算是它們的頭骨上的縫隙也能幫助他們平衡內外的壓力,所以深海魚在深海之中可以行動自如,離不開它們的軟骨。

可能又有人提出了疑問,在足夠深的海底,就算是細胞層面的蛋白質結構都可能會被壓垮,除了像水母那樣靠高含水量緩衝,科學家們含在深海魚的體內測出了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它具有可以讓蛋白質結構穩定的作用,除了一些深海大型魚類,這種物質也是一些微生物可以適應高壓環境的關鍵,但是具體的作用機制目前我們也不太清楚。

還有一些更大的魚類,比如柯氏喙鯨也可以潛入2km的深海之中,它們能夠活躍在深海之中是因為它們的肺可以摺疊,同時它們的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也是非常驚人的,因此它們可以穩定在水下活動大約兩小時左右。

其實也不僅僅是我們談到的這些,不同生物對抗高壓的方式是不相同的,總得來說,我們人類現在對深海的認知是非常少的,我們也同樣期待越來越先進的潛水器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這一系列的謎題。

相關焦點

  • 鯨魚能潛至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剛超過1000米,就會被壓扁?
    眾所周知,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越來越大。要知道,相較於其它航行在水面的艦艇來說,潛艇航行在大海深處,能夠對海上的艦艇發出致命一擊,即便是「海上霸主」航母,面對潛艇也必須小心。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升,無論是潛艇的下潛深度,還是其在海水中靜默的時間,都得到很大提高。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壓強相當於10.339米高的水柱或76釐米的汞柱所產生的壓強。 三分陸地七分海,地球上有4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平均深3800米,其中最深的地方位於菲律賓附近的馬裡亞納海溝,深達11000米,那裡的水壓是標準大氣壓的1100倍。深海,國際上的定義是海面200米以下的海洋區域。在深海中,除了水壓高、鹽度高,溫度普遍比較低,並且一片漆黑。
  • 為什麼在深海中的魚能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因為在深海魚的體內,也保持著和體外相i的壓力,使得體內外壓力抵消版,魚身體權承受的力並不大。深海魚能承受如此高的水壓,是因為它們的身體經過特殊進化,在體內包括每個細胞中,都充滿了和體外相當壓力的液體,使得它們體內外壓差並不大,所以不會被外部強大的水壓壓扁。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為什麼深海如此恐怖,壓力如此巨大,還有生物能夠在下面存活呢? 簡單來說,是身體構造使然。當生物體的內部和外部壓力達到平衡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外部壓力的擠壓了。 比如我們人類的器官和血液裡都是有空氣存在的,相當於有一個大氣壓的壓力,在深海的巨大壓力下很可能就會被壓扁。
  • 加拿大公司開發鋁合金深海潛水裝幫潛水員抗水壓
    潛水員在深海可能遭遇的難以承受高水壓的問題有望得以緩解。
  • 你知道為什麼深海的壓力那麼大,海底的生物卻不會被壓死呢?
    人類的科技始終在不斷的進步,從我們登上珠穆朗瑪峰,登上月球,甚至探索宇宙都已經數十載,但是我們卻始終未能走到地球的深處——海洋的底部,而其中阻礙人類探索地球的很大一點原因就是因為深海有非常恐怖的高壓,其壓力相當於是1000倍標準的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站著兩頭牛。
  • 為什麼深海魚類活動自如,人類卻無法承受深海壓力?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皮膚約1.5~2個平方米,也就是1.5萬~2萬平方釐米,一個大氣壓下承受的總壓力達到1.5萬~2萬公斤,如果這些壓力只集中在身體的任何地方,比如頭頂、四肢、胸膛或屁股,能夠承受嗎?而且那些沒有了壓力的位置,又要「熱血沸騰」了。這就是氣壓的特性。
  • 深海魚類為什麼能承受海底如此巨大的水壓,你見過深海魚活著被撈上岸的嘛?
    假如人們不是親眼見到這許多的深海生命體,只聽其傳言,會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因為,這些看起來十分柔弱的生命,首先要經受起數百個大氣壓力的考驗。就拿人們在7000多米的水下看到的小魚來說,實際上它要承受700多個大氣壓力。這就是說,這條小魚在我們人手指甲那麼大小的面積上,時時刻刻都在承受著700千克的壓力。這個壓力,可以把鋼製的坦克壓扁。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深海小魚竟能照樣遊動自如。
  • 深海壓力那麼大,深海生物並沒有鋼鐵之軀為什麼可以生存
    一開始,有些魚可能無法適應壓力,但它們會隨著時間不斷進化。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或是逐漸適應深海的壓力,但卻無法適應深海的壓力,所以他們的結果只能是種族的消失。但經過這麼長時間,能在深海中生存的魚都是能承受這麼高壓力的魚,而那些不能承受的魚在歷史上已經消失了。
  • 科普,深海沒有大動物,未知巨型生物的謠言可以停止了
    海洋表面100米以內的溫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我們稱之為溫躍層。從100m到1500m,隨著水深的增加,水溫迅速下降到4℃左右。從1500米到10000米的壕溝,水溫不會再變化了。全年氣溫在1-4℃左右。這樣的低溫只適合一些代謝率低的動物長期生存。海平面以下水溫隨深度的變化深海的居民是誰?
  • 鯨魚能潛到3000米深海,為何潛艇超1000米就扁了?專家:構造不同
    當下,即便是目前中美俄三國最先進的軍用潛艇,其下潛深度也普遍控制在1000米之內。因為即便在耐壓殼體技術方面不斷升級,但潛艇依然無法抵禦1000米以上深海帶來的強大水壓。下潛深度超過1000米,潛艇殼體就有被壓扁的危險。而與潛艇相比,鯨魚堪稱深潛高手,其中的抹香鯨甚至能潛入3000米深海捕食。科學家分析,鯨魚的這一本領,正是由其獨特的生理結構所決定的。
  • 深海船釣上來的魚為什麼要馬上放血?今天總算知道了
    去海釣過的朋友都知道,從深海裡釣出來的魚需要馬上放血,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對這些魚進行放血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一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都知道,海底有極強的水壓,這也是阻擋人類探索深海世界的最大難題,但這個難題對深海魚類來說
  • 阿塔卡馬獅子魚生活在深海裡,為什麼撈出水後會迅速融化?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太平洋深達7500米的海溝可謂是地球生物的禁區,然而就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竟然生活著一種神奇的魚,它們不僅不怕恐怖的水壓,而且還不懼嚴寒,堪稱生物界的王者。然而,就這樣的強悍的生命,一旦撈上來就會迅速融化了。那麼,這種魚類為何如此神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趣問萬物
    撰文 | Mirror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 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趣問萬物68個  趣 問 萬 物    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  撰文 | Mirror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科學家發現,這些深海魚除了像水母那樣靠高含水量緩衝,研究者在鈍口擬獅子魚體內還測出了高濃度的氧化三甲胺,它具有穩定蛋白質結構的作用。
  • 深海暖魚——月魚
    深海溫度極低,深海魚類也因此常年低溫。而恆溫動物則不像變溫動物那樣依賴外界的溫度,它們能夠調節自身的體溫使其保持在某一恆定的範圍。鳥類和哺乳動物是一般印象中恆溫動物的代表。   而月魚是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種全身性溫血魚,它像哺乳動物和鳥類那樣有溫血在體內循環,賦予了它們在深海中的生存優勢。
  • 深海壓力那麼大,海底生物為什麼沒被壓死?| 趣問萬物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 收錄於話題#趣問萬物68個趣 問 萬 物為好奇的你解答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撰文 | Mirror深海生物為什麼不會被高壓壓死?阻礙人類下潛的一大因素就是那足以壓垮普通潛艇的超高水壓——最深處的壓強超過1000倍標準大氣壓,相當於一個指甲蓋上站兩頭牛。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超級高壓鍋」裡卻依然活躍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除了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甚至還有體格不小的魚類等動物,比如活躍在6000米深海之下的鈍口擬獅子魚。
  • 深海壓力那麼大,金屬潛艇都能壓扁,為什麼魚卻沒事?
    例如,在100米水深的地方,壓力大約是10個大氣壓,比海平面的壓力大10倍。這是因為鯨魚有一個可摺疊的的肺,這讓它們一次潛入深海近兩個小時也不會被壓碎。潛水時,這些鯨魚將空氣中的氧氣儲存在血液和肌肉中,而把肺摺疊起來不留任何空氣。
  • 抹香鯨在水下1000米,承受大氣壓強的100倍,如何做到的?
    它下潛的深度通常是500~1000米,最深可達2千米。黑暗的深海中,抹香鯨靠高定向聲吶探測獵物的蹤跡,等待獵物靠近帶來的微弱回聲。巨型魷魚仍在毫無防備地遊弋,因為它聽不見任何聲音。在深海中,抹香鯨最珍貴的儲備就是氧氣,氧氣所驅動的化學反應為運動的肌肉提供了能量,抹香鯨要藉此維持生命。不過,從大氣中攝取的氣態氧到了深海中會成為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