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羅城石縫裡長出「致富果 」

2021-01-1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農戶在萄園裡採摘毛葡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農戶在萄園裡採摘毛葡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農戶裝運毛葡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毛葡萄園。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毛葡萄園。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相關焦點

  • 羅城提升農業經營主體帶貧減貧能力
    近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黃金鎮寶聚村村委會主任路義和介紹。2017年,黃金鎮引進經濟能人成立聚馨萊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寶聚村創辦柑橘扶貧產業示範園,除了付給土地租金外,合作社優先聘請當地群眾、貧困戶幫忙種植果樹、殺蟲、施肥、護理、摘果、運輸等一系列工作,每人每天務工收入100元,月工資收入2000元以上。
  • 廣西羅城開展中國仫佬族服飾設計評比活動
    中新網廣西新聞10月16日電(蒙增師 吳修奕 林鴻) 10月15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開展中國仫佬族服飾設計方案有獎徵集評選活動,邀請有關民族服飾專家、學者以及對民族服飾有較深研究的人員當評委,並從縣紀檢等相關部門抽調3名人員組成監督小組,對評委評分全過程進行臨場監督。
  • 熱帶地區的百香果 成了高山貧困鄉鎮的致富果
    7月15日上午八點,鑼鼓聲打破了天元鄉新華村的寧靜,田間地頭的樹枝上掛滿了百香果,村民們在地裡施肥除蟲,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巫溪天元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由於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制約,從前的百姓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如今村民轉換思路種上了經濟果,效益大大提升。▲地裡的百香果「百香果是熱帶水果,但如今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它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 廣西來賓:石頭縫裡種「黃金」 脫貧致富領路人
    作為基地負責人的黃劍鋒說當初選擇遂意鄉就是看中了家鄉優良的自然條件,遂意鄉瓊古村種植基地周邊喬木林地面積大、空氣無汙染、水質清潔,為鐵皮石斛貼樹和石縫裡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如今,黃劍鋒和妻子藍海勤用辛勤的雙手和汗水在石頭縫裡開闢出一條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的致富之路,還帶動附近貧困戶脫貧,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領路人,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幫助更多的貧困戶脫貧奔小康,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
  • 大場鎮"吊袋西瓜"身價高 "桌球葡萄"成致富果
    「桌球葡萄」成為果農致富果。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劉鑫  盛夏,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勝水東北村,村民王光金夫婦種植的「桌球」頭茬葡萄開始上市,這種「巨型葡萄」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個學名為藤稔的葡萄成了村民的致富果,而大場鎮作為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當地村民還引進了長在架上的極品西瓜。
  • 大美川南行之一:在羅城古鎮,體味「東方諾亞方舟」裡的桃源生活
    一座船形的古鎮,靜靜地「停泊」在這新葉明花的海洋裡。這就是中國惟一建在大山頂上的羅城古鎮,被譽為東方建築史上最浪漫的傑作——「東方諾亞方舟」。羅城古鎮,距自貢市160多公裡。始建於明代崇楨元年( 1628年)。古鎮主街道呈現出「船形」結構,保留著明清時代的人文風貌。
  • 深度掃描:八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 廣西怎麼做到的?
    11月20日,我區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都安和大化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在廣西減貧事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剛剛脫貧摘帽的8個縣,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和國家掛牌督戰縣,其中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縣屬於自治區極度貧困縣。
  • ...田林:小小桐果鋪出致富小康路|桐果|田林縣|百樂鄉|廣西|油桐樹...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 通訊員 張雄森 李芳慧):「轟轟……」機器旁,群眾正將一桶桶桐果倒入機器中分離果殼;鄉村路面,有的群眾正在曬桐果,有的群眾正在分揀桐果,有的群眾正將一袋袋桐果打包……近日,在百色市田林縣百樂鄉百樂村平合屯一派忙碌景象。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雲:折翼也要飛翔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羅城高彩云:折翼也要飛翔 2020-04-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花,石縫裡都能長,不怕曬不怕凍,漂亮又好養
    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花,石縫裡都能長,不怕曬不怕凍,漂亮又好養最近俺發現一種生命力超頑強的花,石縫裡都能長,曬不死凍不死,漂亮又好養。馬蘭花最突出的一個優點就是生命力頑強,它的適應性非常強,北方、南方、西北荒漠地帶都可以生長,可以說耐旱又耐寒,還不挑土壤,其他植物很難的生存的鹽鹼地裡它都能生長,不怕曬不怕凍,還耐澇,水邊也能長得不錯。有花友說它石縫裡都能長,有時候強大到柏油路都能頂開,求生欲真的是超級強。
  • 羅城仫佬族繡娘用針線繡出仫佬族圖騰
    圖為今年榮獲第三屆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的金獎的純手工作品——《仫佬族女性服飾》。河池日報見習記者 沈泉池  記者 黃漢謀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雙寨村中寨屯是有名的仫佬族刺繡之鄉,全屯家家戶戶的婦女都精通刺繡,而有一位仫佬族刺繡傳承人又是眾多仫佬族刺繡能工巧匠中的代表。
  • 見血清,葉卵形至長圓形,花紫色或紫紅色,生於溪邊、石縫間林下
    見血清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0-15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鞘狀抱莖。見血清總狀花序疏散,長7-15cm;苞片細小;萼片和花瓣常為黃綠色,長約8mm,側面2枚萼片狹長圓形,中萼片狹長圓形,花瓣線形;唇瓣紫色或紫紅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凹入,基部有2個小瘤體;蕊柱近先端的翅鈍圓,基部稍膨大鼓出。
  • 石縫裡的小草:生命的頑強與執著
    井欄邊草井欄邊草生境較為廣泛,常生長在井邊、河邊、山谷石縫中,牆壁縫隙,竹林邊、林緣陰溼處。喜半蔭,較耐寒,耐乾旱,對空氣溼度要求不高,對土壤適應性強。生命力頑強,特別是石縫中長出的小蓬草,為它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
  • 石縫裡的「還魂草」,也被稱為「卷柏」,看著像枯草,卻珍貴!
    那在石縫裡還有哪些頑強的植物呢?其實在石縫裡還有一種很奇特的「還魂草」,這種植物也被稱為卷柏,之所以有這個名稱,我覺得跟它的葉片有一定的關係,植株的葉片能夠捲縮起來,還是很奇特的。有時候還魂草看起來就像是枯草,殊不知它是一種能夠正常生長的植物,也比較珍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植物吧。
  • 體驗羅城古鎮,漫步「中國的諾亞方舟」,多民族生活是什麼樣的?
    我們所熟悉的古鎮,南方有烏鎮,北方有晉商大院,其中最多人談到古鎮,第一反應還是蘇杭附近的古鎮,但是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這些大家早已熟系的地方,而是位於四川的羅城古鎮。羅城古鎮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小鎮,至今為止一共有七個民族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著,如此長時間的多民族生活,可想而知這裡的文化和歷史是多麼的豐富。
  • 廣西柳城:蠶簇搭科技吐出致富絲
    桑蠶是廣西柳城縣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重要的脫貧產業。針對養蠶技術要求高等難點,柳城縣以引進、研發新技術為抓手,打造深度助力,以一批基地、一支隊伍為突破,拓寬覆蓋面,一縱一橫構建科技促進產業發展的大格局。
  • 廣西山川之九萬大山與十萬大山
    廣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說明山脈佔比重較大,其中廣西典型秀美的山有九萬大山、十萬大山、貓兒山、象鼻山等。  最古老的褶皺山脈——九萬大山  九萬大山是廣西最古老的褶皺山脈,位於廣西北部,分布在融水、羅城、環江等地,向西北延伸至貴州省。廣西區域地質調查隊曾對羅城四堡群採樣測定,其同位素年齡為16.7 億年。
  • 大吃一驚的「中國版諾亞方舟」,坐落於樂山羅城古鎮,好看極了
    談到西方神話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許多中國人相信了也說了,在地球大洪水毀滅之前,諾亞的青年們把自己的家庭和地球上的所有物種都放在一艘大船裡航行,經過很長時間,終於避免了大洪水摧毀了世界,諾亞帶領著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個文明也將得到持續、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