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城:蠶簇搭科技吐出致富絲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桑蠶是廣西柳城縣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重要的脫貧產業。針對養蠶技術要求高等難點,柳城縣以引進、研發新技術為抓手,打造深度助力,以一批基地、一支隊伍為突破,拓寬覆蓋面,一縱一橫構建科技促進產業發展的大格局。在這張「簇」上,貧困戶遇到難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想拓展規模可以得到技術支撐,只要肯養便可以脫貧摘帽。

據統計,2019年,柳城縣桑園總面積達14.60萬畝,全年鮮繭產量1.68萬噸,鮮繭產值7.4億元,人均養蠶收入達7500元。23個貧困村中有一半的村都以桑蠶為主導產業,帶動600多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走進位於柳城縣鳳山鎮脫貧村對河村塘進屯的禪韻絲緣現代蠶業核心示範區,桑田縱橫交錯,標準的蠶房特別亮眼。這裡自主研發建成全區首條完整的小蠶共育全程自動化生產線,生產過程實現桑葉自動切葉、送葉,蠶匾自動傳送、解垛、堆垛,機器自動餵葉、撒藥等功能,先後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8項。投產使用後每批可共育小蠶600張,節省養蠶人工80%以上。該生產線的建成提高了生產效率,緩解了當前農村養蠶勞動力緊缺問題。

羅永愛是在塘進屯禪韻絲緣現代蠶業核心示範區輻射帶動下第二批建起蠶房的農戶,300多平方米的蠶房安裝了軌道餵蠶車,雖然還無法實現全自動生產線,但已經實現輕鬆養蠶。羅永愛說,普通蠶農在家中簡易蠶房裡養蠶,一般每批只能養一到兩張,而他每批蠶能養6張,2018年收入達到15萬元。其實,在塘進屯像羅永愛這樣依靠養蠶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群眾很多。2015年前,塘進屯還是貧困村,通過產業示範帶動與新品種、新技術的大力推廣,拓寬了村民增收的渠道。在扶貧政策的扶持下,該屯積極抓好村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鄉村旅遊開發,走出了一條「桑蠶+旅遊+文化」發展之路,成功實現整村脫貧。

「別看小蠶繭不起眼,但它是短平快經濟項目,養得好是可以立竿見影脫貧致富的。」柳城縣科技特派員、蠶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鄧忠榜,又來到該縣龍頭鎮旗山村下裡屯建檔立卡貧困戶廖昌菌家裡。之前由於技術不到位,廖昌菌每次養蠶都不是很成功,不僅影響收入,還打擊致富的信心。鄧忠榜獲悉情況後,專程與幫扶幹部來到他家,為他「把脈問診、對症下藥」。2019年廖昌菌養了6批次蠶收穫1.7萬元,同時還收穫了脫貧的希望。

在柳城,科技特派員已經成為產業發展、助力脫貧的好幫手。柳城縣通過實施知識更新工程,培養縣、鄉級專業技術人員和一批農民技術輔導員,形成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同時創新服務模式,依託「寨隆鎮高科種養專業合作社」「春綠小蠶共育專業合作社」「塘進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一批桑蠶合作組織,對桑蠶種養進行統一集中規範管理,採取「統一供種、統一催青、統一供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小蠶價格、統一售後服務」等「六統一」服務模式,把分散經營的養蠶戶組織起來。

打通生產各環節後,桑蠶產業自然而然成為許多生產條件、生產能力不太好的殘疾貧困戶的選擇。在柳城縣衝脈鎮,許多殘疾貧困戶是從零開始學養蠶,他們依託衝脈鎮春綠桑蠶合作社、雙秀家庭農場創立「陽光助殘」小蠶共育基地,在科技特派員授課教學、現場指導等方式的培訓下,逐步掌握了系統、科學的養蠶技術。如今,基地已經湧現出一批養蠶能手,許多貧困戶實現了增收脫貧目標。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2020-06-05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蠶寶寶吐銀絲 三姐故裡絲綢鋪就致富路(圖)
    圖為:女工在認真工作 記者 徐芳 攝圖為:車間裡的現代化設備 記者 徐芳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徐芳)「宜州農民好幸福,銀絲鋪成致富路這是「歌仙」劉三姐故鄉——廣西宜州市近年廣泛傳唱的一首歌,它形象地描繪出當地農民通過養蠶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畫面。11月30日,「生態長壽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池行」採訪團的記者們來到宜州嘉聯絲綢公司,了解絲綢生產的奧秘。  在絲綢生產廠內,蠶房內未破繭的蠶包被採繭機高效率地取出來;在流水線生產間,絲綢製作機械化生產,讓記者一探蠶寶寶的「奧秘」。
  • 蜘蛛的絲是吐出來的嗎?
    我們知道,蜘蛛俠擁有自製的蛛網發射器,只需小手一抖就能蛛絲我有,自然界的蜘蛛可沒有機械式的蛛網發射器,它們是怎麼製造出蛛絲的呢?很多人都會說蛛絲是蜘蛛吐出來的,古人也多持此觀點,比如蘇拯的《蜘蛛諭》寫道:「蜘蛛吐出絲,飛蟲成聚血。」梅堯臣在《詠蜘蛛》一詩中則說:「日結一尺網,知吐幾尺絲。」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
  • 美科學家培育轉基因家蠶吐出蜘蛛絲 可做防彈衣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博士唐納德·賈維斯和他的同事於近日培育出了新型轉基因家蠶,這種家蠶可以吐出含有蜘蛛蛋白的蠶絲纖維,它比天然蠶絲具有更好的強度和柔韌性,可廣泛運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
  • 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原標題: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蠶也能吐蜘蛛絲?沒錯。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28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將蜘蛛產生蛛絲的基因植入蠶體內,生產出了韌性相當於天然蠶絲1.5倍的「蜘蛛蠶絲」。這種「蜘蛛蠶絲」兼具蛛絲的強韌和蠶絲的光澤,有望作為手術縫合線或用來製作防護服。
  • 給蜘蛛餵食石墨烯後 其吐出的蜘蛛絲韌性提升10倍
    給蜘蛛餵食石墨烯後 其吐出的蜘蛛絲韌性提升10倍2017-08-16 11:0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天然蜘蛛絲已經是非常強大的東西,目前科學家也已經開發出合成版本的材料。
  •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魚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的烹飪並不是特別的複雜,簡單的炒制就能成為一道美味佳餚,一位重慶老人家中就挖出了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美科學家培育新型轉基因家蠶 可吐「蜘蛛絲」用途廣泛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3日報導,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博士唐納德•賈維斯和他的同事於近日培育出了新型轉基因家蠶,這種家蠶可以吐出含有蜘蛛蛋白的蠶絲纖維,它比天然蠶絲具有更好的強度和柔韌性,可廣泛運用於醫療、軍事等領域。科學家在很久以前就能生產轉基因蜘蛛絲蛋白,但有關該技術在家蠶上的應用都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這句話我們最熟悉不過了,但是蠶吐完絲真的是立即就死掉了嗎?蠶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它們不吃不喝開始「上山」,爬到選好的位置先拉網把自己架在空中,然後圍繞自己的身體一圈吐絲,把自己團團包圍在內,隨著絲吐出來,蠶那白白胖胖的身體逐漸變得虛黃。辛苦忙活兩三天下來,蠶繭經過一層層纏繞就會由軟塌透明逐漸變成厚實潔白的了。有的蠶不夠強壯,吐的絲少,結的繭就沒那麼厚實潔白,是次等品。
  • 「黑寡婦蜘蛛絲」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黑科技」獲重大突破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田林:小小桐果鋪出致富小康路|桐果|田林縣|百樂鄉|廣西|油桐樹...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 通訊員 張雄森 李芳慧):「轟轟……」機器旁,群眾正將一桶桶桐果倒入機器中分離果殼;鄉村路面,有的群眾正在曬桐果,有的群眾正在分揀桐果,有的群眾正將一袋袋桐果打包……近日,在百色市田林縣百樂鄉百樂村平合屯一派忙碌景象。
  • 敖犬三連拍給我笑得頭髮暈 最後一個我笑吐了在放蜘蛛絲嗎
    敖犬三連拍給我笑得頭髮暈 最後一個我笑吐了在放蜘蛛絲嗎時間:2020-01-15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敖犬三連拍給我笑得頭髮暈 最後一個我笑吐了在放蜘蛛絲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敖犬的三連拍給我笑得頭髮暈
  • 廣西羅城石縫裡長出「致富果 」
    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農戶在萄園裡採摘毛葡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連片縣之一,由於石山地瘠薄、缺水缺土,在石山間種植毛葡萄成為了當地的一個重要的脫貧致富的產業,全縣累計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種植,已有1200多戶貧困因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9月17日,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農戶在萄園裡採摘毛葡萄。
  • 廣西南寧老農自學養殖山瑞鱉致富 不拒絕同行「取經」
    廣西南寧老農自學養殖山瑞鱉致富 不拒絕同行「取經」2011-09-09 14: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廣西新聞網        瀏覽量: 7624 次 我要評論 這隻20多公斤的山瑞鱉抱起來很吃力。
  •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
    (原標題: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
  • 蠶寶寶吐出「黃金繭」,原是攜帶了「彩色基因」
    曹女士家的蠶寶寶吐出「黃金繭」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滿達)養了半個多月的蠶寶寶,竟然吐出金黃色的絲。4月22日,家住武昌區的曹女士看到兒子養的蠶寶寶結成的8個「黃金繭」,嘖嘖稱奇:「蠶寶寶明明吃的都一樣,為啥吐出的繭顏色卻不一樣?」
  • 不要噁心蜘蛛,它吐的蜘蛛絲在生活中有妙用
    而蜘蛛吐的絲也有很多用處。很多在城市長大的朋友,估計很少見到蜘蛛絲。蜘蛛絲在農村的房簷、屋角都很常見,基本上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沒有沒見過的。蜘蛛絲有很多用途,我們就先不談它的商業價值,只談談它在日常生活中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三個小用處。
  • 吳海風:規範化養殖桑蠶 帶動鄉鄰共同致富
    家住義龍新區德臥鎮團山堡村的吳海風是一名農村黨員,通過發展種桑養蠶產業,帶動鄉鄰共同致富。經過反覆思考後,他們回到家鄉,親自到四川、浙江、廣西等地實地考察,更加堅定了種桑養蠶的的決心。合作社栽種了100多畝桑樹,去年6月開始養蠶。來到合作社的蠶房裡,白白胖胖的「蠶寶寶」正在吃食。吳海風和妻子在對剛採摘的桑葉進行消毒。「我們今年數量更大一點,效果還可以。我是黨員,要起帶頭示範作用,把種桑養蠶產業發展好。昨天蠶就上繭了,吐絲要吐三天。
  •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
    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今日開艙,太空蠶寶寶吐的絲長啥樣?今天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京舉行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下午3點,開艙儀式開始。隨著開艙指令的下達,工作人員使用開艙「鑰匙」打開返回艙,陸續取出搭載的物品並進行移交。此次移交的搭載物品,既有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飛行33天的物品,也有跟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66天、由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帶回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