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蠶寶寶吐出「黃金繭」,原是攜帶了「彩色基因」

2021-01-09 楚天都市報

曹女士家的蠶寶寶吐出「黃金繭」

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滿達)養了半個多月的蠶寶寶,竟然吐出金黃色的絲。4月22日,家住武昌區的曹女士看到兒子養的蠶寶寶結成的8個「黃金繭」,嘖嘖稱奇:「蠶寶寶明明吃的都一樣,為啥吐出的繭顏色卻不一樣?」

曹女士介紹,本月初,同事送她10多條家蠶幼蟲,給她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養著玩。曹女士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蠶寶寶捧回家,放在一個紙盒子裡,並採來桑葉,每天指導兒子一起給蠶寶寶餵食。眼看著蠶寶寶一天天變白變胖,4月18日開始陸續吐絲。令曹女士感到意外的是,有的蠶竟然吐出了黃顏色的絲來。目前,14隻蠶寶寶全部結繭,一共有8隻「黃金繭」。曹女士給蠶繭拍了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並求教:「為什麼還有彩色的蠶繭?」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這8隻「黃金繭」當中,有兩隻顏色稍稍偏橙色。曹女士說,這些蠶在吐絲前都是一樣的,都沒什麼區別。同事家的蠶是去年蠶蛾產的卵孵化的,也有黃色的繭。記者查詢資料發現,不僅存在蠶色的繭,還存在彩色的蠶寶寶,其身體都是彩色的。

蠶寶寶剛送到曹女士手中

蠶寶寶吃的都是桑葉,為何吐出來的繭顏色不一樣?記者就此諮詢了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徐立副教授。他介紹,桑葉中含有胡蘿蔔素等多種天然色素,蠶食用桑葉後會將這些色素進行代謝。但有的蠶基因不一樣,不會對某種色素進行代謝,這部分素色就會在其體內留存,最後吐出彩色的絲。

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代方銀教授介紹,吐彩色繭的蠶,其基因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科研人員誘發基因突變,已能夠穩定遺傳。至於身體呈彩色的蠶,也是其基因決定的,但該基因和決定吐絲顏色的基因沒有關聯,也就是說白色的蠶寶寶可能吐彩色的繭,彩色的蠶寶寶也可能吐白色的繭。

相關焦點

  •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2020-06-05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時間:2016-06-16 12:43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很多寶寶問我們看到的蠶繭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有的蠶吐絲卻是五顏六色,這是怎麼回事?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作者:重慶蠶科院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馴化了蠶,幾千年來,蠶業成為中國古代農業中僅次於穀物種植的重要生產項目,因為絲綢貿易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蠶寶寶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呢?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彩色的蠶、彩色的繭又是怎麼回事?……莫茉帶著十萬個為什麼養了一期蠶之後才恍然大悟知曉答案,現在把酒話桑麻,為您解鎖蠶那奇妙有趣一路「開掛」的一生。它們不吃不喝開始「上山」,爬到選好的位置先拉網把自己架在空中,然後圍繞自己的身體一圈吐絲,把自己團團包圍在內,隨著絲吐出來,蠶那白白胖胖的身體逐漸變得虛黃。辛苦忙活兩三天下來,蠶繭經過一層層纏繞就會由軟塌透明逐漸變成厚實潔白的了。有的蠶不夠強壯,吐的絲少,結的繭就沒那麼厚實潔白,是次等品。
  •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六隻蠶寶寶穿上「太空衣」 在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景海鵬陳冬還有六個神秘的太空同伴它們正在做一項實驗!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已經攜手在太空旅行了一周,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生活了一周。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現實版的神奇寶貝——彩色蠶寶寶
    彩色蠶寶寶是指原本白色的蠶寶寶,因食下彩色蠶飼料使蠶體色變為彩色的蠶寶寶,目前主要有紅、藍、紫3色。高質量的彩色飼料是在家蠶人工飼料的基礎上添加了天然色素(對蠶寶寶無害),使蠶寶寶食下由內而外的變色,不是染料染上去的哦。
  • 太空蠶寶寶吐絲結繭了
    據《法制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 天神組合最近咋樣了:6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而此次跟他們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一起去看一看。神奇!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在航天員的精心呵護下,包裹在蠶絲裡的蠶寶寶就像甜睡的嬰兒一樣,享受這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
  •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天宮日記】天宮第7天: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這次太空飛行任務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項目,「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
  • 【小記·發現】「抽絲剝繭」走進「蠶」世界
    再後來,它就開始結繭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大約需要40天。黃健波老師告訴大家一隻蠶大概吐絲兩天兩夜就能結出一個繭,所吐的絲,最長可以達到1.5公裡。一個蠶繭就是一根蠶絲,你知道怎樣測量蠶絲的長度嗎?小記者周苜蓿、孟怡辰是不是我們所看到的繭都是白色的呢?黃健波不是,蠶寶寶還可能吐出其他顏色的絲來。給蠶餵食有顏色的飼料,通過轉基因改變品系,就能得到彩色的蠶繭。
  • 天宮日記:六隻蠶寶寶太空吐絲結繭(圖)
    央視網消息:在這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與航天員一起進駐天宮的還有幾位特殊的乘客,它們是六隻可愛的「蠶寶寶」。「太空養蠶」是這次飛行任務中一個有趣的實驗,「蠶寶寶」如何在失重環境下生存?吐出的蠶絲又會有什麼不同?通過昨天從太空回傳的影像一探究竟。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裡,前兩天還在景海鵬指尖翩翩起舞的蠶寶寶,已經開始抽絲結繭了。
  • 孩子養蠶結繭三千 眼看蠶蛾破繭而出
    記者 周靈芝 孩子養蠶能培養動手和觀察能力,現在不少孩子都會養幾條,家長們也非常支持。可蠶養大結繭,接著又孵化出更多的蠶後,該怎麼辦?近日,市民徐淑君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她家中空盒子、空筐子,只要是閒著能裝東西的物品全用上了,3000多個彩繭眼看又要破繭而出,家裡再也騰不出空處養蠶了。  兒子喜歡養蠶全家支持  徐女士的兒子胡騰今年11歲。去年他上科學課時,老師給了他幾粒蠶繭。他像寶貝一樣放在一個空煙盒內,隔三岔五要拿出煙盒看看。
  •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2020-09-08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家的蠶寶寶們吐絲啦
    5月21日  今天是我把蠶寶寶領回家的第三天,它們的精神可真旺,一會兒爬到這兒一會兒爬到那兒。正當我仔細地觀察蠶寶寶時,媽媽忽然叫了我一聲,說:「別只顧著看了,快點放桑葉給蠶寶寶。」這時我才發現原來蠶寶寶吃的桑葉沒了。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
  • 奇怪蠶寶寶不吐絲即化蛹
    晨報訊(記者陳奇雄)成熟的蠶寶寶不吐絲結繭,直接變成蛹,這是怎麼回事?昨日,洪山一女孩稱她養了一條這樣的怪蠶,並問該蛹能否化為蛾。女孩說,自己已向包括父母在內的數十人覓求答案,但無果。  女孩姓郭,家住魯巷雙塘小區,是魯巷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月,她養了10多條桑蠶,用桑葉餵養它們。前幾天,這些蠶寶寶進入結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