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能源解讀:日本脫碳社會的鑰匙,2030年電價
在世界主要國家籤訂「京都協議」,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費產業激增的背景下,突入2000年,全球的CO2排放量仍然呈現增加趨勢。
儘管目前允許一定有害氣體的淨排放,並利用類似森林,生物能源CCS(BECCS),DACS(大氣排碳)等負排技術(NETs),控制有害氣體的總排放量,但距離零碳社會還有一定的距離。
(來源:微信公眾號「PV JAPAN BRIDGE」作者「Pv築小編」)
按目前狀況來說,最終所有能源都必須要以電或者氫氣的形式存在,運輸及保存。因此,促進所有能源的電力化是脫碳社會的第一步。
在此基礎上,可再生能源的進出口貿易,儲存,數位化等技術也成為了能源發展的重要目標。
從近年來的可再生能源產量來看,全世界引入的太陽能發電量與風力發電量幾乎持平,接下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拓展整個電力系統。
此外,正如疫情中可再生能源的「可調控」屬性,對於太陽能和風能這種變量能源,未來需要蓄電池及氫能進行供需平衡的調整。
高精度的節能預測1
在現代社會中一次能源只有4~5%的轉換率轉換到終端服務。
如果未來AI和LOT等先進數位技術可以用於能源需求的預測,則可以建立起一個類似「在需要的時候提供需要的能源」系統。
這同時也會成為一個由需求所建立的社區及市場。
例如在食品供需領域,據統計全球與糧食相關所排放出的溫室氣體佔溫室氣體總量的30%。
同時,全球又有約30%的糧食被浪費及丟棄,如果我們能夠使用IT技術來準確的計算及把握糧食的需求,那麼我們在減少糧食浪費的同時,也完成了節能減排。
因此,如何使用數位技術來減少能源需求對於節能來說是重要的一點。
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諸如「如何開展共享經濟「,考慮環境與經濟的平衡與可持續發展。
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現場設置,高壓)估計將為5.0至5.7日元/kWh。
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最便宜的能源,其成本遠遠低於核電(10.3日元/kWh),及煤炭發電(12.9日元/kWh)。
FIT制度於2012年7月正式啟動。在FIT制度開始之初太陽能發電(10kW以上)的購買價格為40日元/ kWh(不含稅)。
如今距項目開始已經過了8年,今年(2020年)的購買價格為12日元/ kWh(不含稅,50至250kWh),我們可以發現價格已經大幅下降。
2018年的日間電力的販賣價格為10.51日元/kwh,更是與電力批發價格相近。
那麼到2030年日本的太陽能成本能下降到什麼程度呢?通過分析太陽能發電的實際成本結構,我們可以大致估算2030年的太陽能發電成本。
結果上我們不難發現,太陽能將成為最便宜的電源。
此結果也同時被刊登在自然能源財團出版的「日本太陽能發電成文:現狀及未來預計」這一報告之中。
2030年到達國際價格
分析日本太陽能發電成本高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日本的太陽能電池和逆變器的價格已經實現大幅度降低。
其水準和價格與海外生產的組建已經沒有較大的差別,但是日本太陽能發電系統總體的成本及價格仍然在國際上成顯高位。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理由主要是因為目前對發電進行的高價回收,並且生產大訂單EPC的電廠成本較高。
此外在電站建築上日本往往使用澆灌法,和混凝土基礎法,在建築成本上日本也往往比別的國家更高。
上述的幾項問題在2030年應該都能得到解決,從目前來看現在的日本再生能源電價已經逐漸和國際接軌。
在2030年這個價格甚至將會比國際平均可再生能源電價更低。
電池模塊及逆變器的效率也正在不斷提高,發電效率的提高也同時意味著需要發電的土地及施工數將會減少。
到2030年之前項目的認證及設備系統將迎來大規模的更新。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裡,建築成本也有望明顯下降。
根據以上觀點,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系統成本(著陸,高壓)的成本將穩定於60,000日元/kW,運行維護成本約為19萬日元/kW。
據此,發電成本將達到5.0日元至5.7日元。將此計算結果與日本政府於2015年預估的2030年發電成本進行比較,太陽能發電成本將遠遠低於核電10.3日元/kWh和燃煤發電12.9/kWh,有望成為最便宜的電源。
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與數位化技術的利用,將為整個行業輸入更多的新鮮血液,這些新鮮血液又將成為能源發展的原動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