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為其研製「千裡眼」

2020-11-28 西部網

海洋二號C星進站動員會。

海洋二號C星21日成功發射。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實現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海面溫度等要素的高精度、高解析度實時觀測,同時具備全球船舶識別和海洋浮標測量數據收集等功能。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簡稱「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對於海洋二號C星來說,西安分院研製了具備透視功能的「千裡眼」——微波散射計,它是一種高度集成的雷達,能夠通過精確探測海洋表面微弱的散射信號,利用幾何模型函數推導出海面的風向和風量,從而迅速全面地搜集全球海洋表面的矢量風場,在軌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大尺度、全天時、全球觀測的特點,一天可以覆蓋全球90%以上的海域面積的海洋風場探測。正是這種強大的探測能力,使得微波散射計能夠快速提供高精度的全球海面風場觀測數據,在颱風預警、防災減害、海洋科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海洋監測數據,尤其是在極端天氣,颱風預警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海洋二號C星實現大幅寬和高解析度的海面觀測,具備全天時、全天候下測量海面風場矢量的能力,不受雲層、光照和極端天氣的影響。西安分院海洋二號C星研製負責人王小寧介紹,海洋二號C星微波散射計從系統方案設計到產品的研製、軟體設計,都採取了更可靠的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了微波散射計在軌連續不斷的提供可靠的海面觀測數據。

海洋二號C星微波散射計充分借鑑和繼承了海洋二號B星的在軌應用經驗,在測量精度和在軌可靠性、穩定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海洋二號C星的數傳分系統,在天地之間搭建了一條高速、高效的「綠色通道」。將衛星獲取的海洋相關信息快速、準確地回傳至地面,為高質量觀測海面變化、獲取測量數據提供了重要保障。

西安分院作為中國最早從事空間數據傳輸與處理技術的研究單位,不斷探索衛星有效載荷研製的模式創新,形成了「固化硬體平臺,形成貨架式產品」的新模式。

西安分院海洋二號C星數據傳輸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葉楠介紹,「本次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與海洋二號B衛星數據傳輸分系統均是在該模式下投產的系列產品,可通過快速集成多次在軌應用的成熟產品,在縮短研製周期、提高研製效率的同時,大幅度提升衛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與此同時,為提升衛星在軌運行的可靠性,海洋二號C衛星增加了更完善的最小系統模式設計,在繼承了海洋二號B衛星數據傳輸分系統24小時全時開機的工作方式同時,能更加準確可靠地實時處理衛星獲取的海洋信息。

編輯:劉望

相關焦點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為其研製「千裡眼」
    賈荷儀 攝中新網西安9月21日電 (田進 劉昭彤)海洋二號C星21日成功發射。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實現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海面溫度等要素的高精度、高解析度實時觀測,同時具備全球船舶識別和海洋浮標測量數據收集等功能。
  • 陝西為海洋二號C星裝上「千裡眼」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研製提供了「千裡眼」——微波散射計和數據傳輸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業務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製的微波散射計,被譽為具備透視功能的「千裡眼」。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組成星座後具備全球船舶識別等功能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該星提供了微波散射計分系統、數傳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的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實現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海面溫度等要素的高精度、高解析度實時觀測,同時具備全球船舶識別和海洋浮標測量數據收集等功能。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郭超凱 段遜 李晨)北京時間9月21日13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發射現場。攝影:汪江波海洋二號C星是中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張蕾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海洋二號C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以及後續的傾斜軌道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可在6小時內完成全球80%的海面風場監測。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長四乙火箭點火升空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自然資源部為該衛星工程牽頭主用戶部門。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八院分別抓總負責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研製;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場及測控系統組織實施。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撥雲瞰海顯身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長四乙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0-09-21 13:57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後續還將發"D星"
    ,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海面溫度的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觀測,有效服務我國自然資源調查監管。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可實現海面高解析度實時觀測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高曉雷 攝)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採訪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將大幅提高我國海洋觀測能力
    據國家航天局處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據悉此次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中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