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郭超凱 段遜 李晨)北京時間9月21日13時4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發射現場。攝影:汪江波海洋二號C星是中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張蕾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我國近海和其他海域浮標測量數據的能力。 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長四乙火箭點火升空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火箭測試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將大幅提高我國海洋觀測能力
據國家航天局處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據悉此次發射的海洋二號C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中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
-
海洋二號C星成功升空,將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 9月21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八院分別抓總負責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研製;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場及測控系統組織實施。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八院分別抓總負責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研製;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場及測控系統組織實施。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撥雲瞰海顯身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可實現海面高解析度實時觀測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高曉雷 攝)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採訪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長四乙火箭再次實現落區精準控制
2020年9月21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是一型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1999年首飛,火箭全長約45米,直徑3.35米,具備發射多種衛星、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及多星發射能力。
-
中國發布丨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 趙曉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長徵四號乙火箭可實現落區精準控制
2020年9月21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海洋二號C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