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龍」棘鼻青島龍研究最新進展:鼻骨實心頭飾前傾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新中國第一龍」棘鼻青島龍研究最新進展:鼻骨實心頭飾前傾

2020-03-23 16:0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棘鼻青島龍頭骨,顯示其特殊的「棘鼻」狀頭飾以及鼻骨根部斷裂處。研究團隊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遠古恐龍研究中,距今約7000萬年、化石發現被譽為「新中國第一龍」的棘鼻青島龍,其主要形成棘狀特殊頭飾的鼻骨是否中空長期以來備受學界爭議和關注。中國科學家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獲得明確答案:棘鼻青島龍鼻骨內部不是中空的管狀結構,而是實心的類似「三明治」結構,這一實心鼻骨與前頜骨共同圍成向前上方延伸的空心頭飾。

棘鼻青島龍正型和副型標本頭骨,顯示鼻骨、額骨間的窄溝狀結構。研究團隊供圖

  這項最新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合作,首次利用CT掃描棘鼻青島龍奇特頭飾組成部分——鼻骨內部結構及頭飾重建完成。

棘鼻青島龍鼻骨CT掃描圖,鼻骨內部實心的類似「三明治」結構以黑色虛線標出。研究團隊供圖

  汪筱林團隊23日接受採訪時介紹說,研究團隊首次對棘鼻青島龍向前上方伸展的鼻骨進行CT掃描和三維重建,在無損狀況下對鼻骨內部結構進行重新觀察和研究。CT掃描結果顯示,棘鼻青島龍鼻骨內部不是中空的管狀結構,而是實心的類似「三明治」結構,即鼻骨內部由中部條帶狀的高密度部分和兩側的低密度部分構成。

  從CT掃描的橫截面觀察,在棒狀鼻骨的大部分區域,這一中間高密度部分始終前後貫穿於鼻骨,而兩側低密度部分無法合圍形成空心的管狀。研究團隊認為,中部高密度部分代表內鼻骨關節,而兩側低密度部分代表一對鼻骨壁。中部密度較高部分是由於鼻骨癒合用以加強對頭飾的支撐作用。

  在綜合前人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對棘鼻青島龍頭飾進行重新復原重建,認為棘鼻青島龍鼻骨內部雖為實心結構,但其與上頜骨共同組成了比目前正型標本所顯示的更大的向前上方伸展的中空頭飾,與典型的賴氏龍亞科向後上方伸展的頭飾不同。

  此次研究還發現棘鼻青島龍鼻骨的另外一個形態學特徵,在鼻骨根部也分成兩支,有一個窄條狀結構夾於其中,無論外部觀察還是CT掃描均顯示這一結構與周圍的鼻骨和額骨均有明顯界限,且密度也有所不同。研究認為該結構為一個被沉積物填充的窄溝,是從鴨嘴龍超科基幹類群和一些較原始的賴氏龍亞科成員所具有的額骨鼻骨囟演化而來,而並非此前學者認為的額骨前突。

  棘鼻青島龍1951年發現並採集於山東萊陽,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第一具完整恐龍化石骨架,被稱為「新中國第一龍」,是萊陽鴨嘴龍動物群的代表物種,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鴨嘴龍類恐龍之一。由於頭飾的不同,鴨嘴龍類被分為賴氏龍亞科和櫛龍亞科兩類,棘鼻青島龍歸類為賴氏龍亞科,但其頭飾形態學界尚存有爭議。

  汪筱林研究員表示,棘鼻青島龍由於其頭部極為特殊的「棘鼻」形態和伸展方向有別於其他類型,自發現以來一直存在爭議。通過最新研究,首次清楚知道其頭飾大小和形態,確認頭飾伸展方向也是向前上方延伸,結合頭部其他骨骼形態學的進一步研究,支持棘鼻青島龍是鴨嘴龍類賴氏龍亞科有效屬種。

棘鼻青島龍頭骨復原圖(參考Prieto-Márquez和Wagner,2013)。研究團隊供圖

  棘鼻青島龍鼻骨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獲專業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在線發表,論文通訊作者為汪筱林研究員,第一作者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後張嘉良,作者還包括中科院古脊椎所蔣順興副研究員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彪教授。(完)

相關焦點

  • 棘鼻青島龍頭飾研究獲進展
    掃描棘鼻青島龍奇特的頭飾組成部分——鼻骨內部結構及頭飾重建的最新研究成果。  棘鼻青島龍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發現的第一具完整恐龍化石骨架,被稱為新中國第一龍,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鴨嘴龍類恐龍之一,正型標本陳列在中國古動物館。
  • 棘鼻青島龍的「棘鼻」為哪般?
    (1951年),被稱為新中國第一龍,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鴨嘴龍類恐龍之一,正型標本陳列在中國古動物館。很顯然,棘鼻青島龍極其特殊的頭飾與二者均不相同,備受關注。 比如在2013年,Prieto-Márquez和Wagner對棘鼻青島龍的頭飾進行了重新研究,他們認為棘鼻青島龍具有賴氏龍亞科典型的由鼻骨和前上頜骨共同構成的向後上方延伸的空心頭飾,但由於鼻骨狹小不適於氣流通過,鼻骨腹側並沒有氣流出口與顱內相通,因此對於這一棒狀鼻骨是否為空心結構仍有疑問。
  • 科學家首次CT掃描新中國「第一龍」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合作,首次利用CT掃描獲得青島龍奇特的頭飾組成部分——鼻骨內部結構及頭飾重建的最新研究成果
  • 新研究表明青島龍並不是恐龍中的「獨角獸」
    新研究表明青島龍並不是恐龍中的「獨角獸」青島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的標誌性特徵就是腦袋上的一隻「獨角」,這在恐龍家族中可是獨一無二的!最近研究人員運用最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證明青島龍的腦袋上其實長著一個更大更華麗的頭冠,而「獨角」只不過是頭冠的一部分。新中國第一龍!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聽到這個消息,中國古生物奠基人楊鍾健先生在第二年與山東大學地質系合作,來到萊陽對以前發現的化石進行進一步地發掘。經過發掘,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這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之一。
  • 萊陽又添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楊氏萊陽龍
    &nbsp&nbsp&nbsp&nbsp據悉,1951年,楊鍾健等在山東萊陽發現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並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頭飾的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近十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團隊與萊陽市政府合作,在萊陽進行了連續的野外科學考察,取得一些重要發現和研究進展。
  • 協調自然、動靜皆美 | 薛志強博士分享鼻基底凹陷矯正新進展
    協調自然、動靜皆美 | 薛志強博士分享鼻基底凹陷矯正新進展2019年9月8日,北京俊泰麗格首席特邀專家薛志強博士,受邀出席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第八屆全國微創醫學美容大會。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協調自然、動靜皆美 | 薛志強博士分享鼻基底凹陷矯正進展
    協調自然、動靜皆美 | 薛志強博士分享鼻基底凹陷矯正新進展  2019年9月8日,北京俊泰麗格首席特邀專家薛志強博士,受邀出席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第八屆全國微創醫學美容大會。分享了《基底凹陷畸形矯正的臨床策略及畸形矯正術對面部表情的影響》課題,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鼻基底填充術在面部輪廓改善中的應用和對表情的影響。
  • 願為您的耳朵帶來「溫度」——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人工聽小骨...
    邵陽新聞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李薰)近日,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鄭建華,又一次成功地為一名因左耳反覆流膿、聽力下降、頭痛耳鳴困擾10餘年的中年患者進行了顯微鏡下改良乳突根治術、外耳道成型術、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
  • 耳鼻喉科手術新突破——中耳膽脂瘤行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
    +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今年9月份,因中耳炎復發來我院就診,經檢查後發現患者聽小骨破壞,聽力檢查聽閾為80dB,氣骨導差為30-65dB,為傳導性耳聾,是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的適應症。那麼,到底什麼是中耳膽脂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