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10點,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石臼湖,陽光灑在灘涂上,4隻丹頂鶴正在悠閒地踱步覓食。遠處,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史傑心潮澎湃。時隔20多年,安徽再次發現丹頂鶴在境內越冬。這一消息,讓鳥類愛好者大為振奮。
2020年末,一名身在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者通過監測發現,當地一隻腳上帶有追蹤器的丹頂鶴飛到了安徽省馬鞍山,並在這裡逗留了下來,似有越冬的跡象。他趕緊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老師。為了解這隻丹頂鶴的越冬現狀,南京,合肥等地的鳥類專家紛紛趕到了石臼湖,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碩士、聞啼鳥自然教育負責人史傑正是其中一員。
史傑告訴記者,之所以這次丹頂鶴的出現會引起不少鳥類專家的注意,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丹頂鶴往往會選擇江蘇鹽城的自然保護區越冬。安徽地區發現丹頂鶴的越冬記錄最早還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安徽大學王岐山、胡小龍等老一輩動物學者在當塗縣石臼湖發現冬季常有4隻丹頂鶴在此地越冬,這也是首次證實丹頂鶴在安徽地區存在穩定越冬。
「此後安徽升金湖、菜子湖、城東湖等溼地,也陸續報導出零星的丹頂鶴記錄。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無論是石臼湖還是升金湖、菜子湖,安徽地區便再也沒有官方證實的丹頂鶴記錄,丹頂鶴似乎已經從安徽境內絕跡。」
史傑告訴記者,丹頂鶴目前全球數量約為3000隻,其中只有不到1000隻在中國境內越冬,這種鳥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在我國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文化中,道家的「仙鶴」通常就是指的丹頂鶴,因此丹頂鶴也是中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鳥類之一。
對於此次丹頂鶴意外「造訪」安徽,史傑也給了自己的推測。一方面,他認為,前段時間氣溫的巨幅變化,導致丹頂鶴就地休憩,另一方面,這幾年安徽當塗石臼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有了大幅度提升,圍捕盜獵的跡象大幅度減少,也給丹頂鶴越冬提供了更加優渥的環境。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文 史傑 圖
【來源:江淮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