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罕見!時隔20多年,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安徽越冬

2021-01-21 瀟湘晨報

1月12日上午10點,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石臼湖,陽光灑在灘涂上,4隻丹頂鶴正在悠閒地踱步覓食。遠處,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史傑心潮澎湃。時隔20多年,安徽再次發現丹頂鶴在境內越冬。這一消息,讓鳥類愛好者大為振奮。

2020年末,一名身在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者通過監測發現,當地一隻腳上帶有追蹤器的丹頂鶴飛到了安徽省馬鞍山,並在這裡逗留了下來,似有越冬的跡象。他趕緊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老師。為了解這隻丹頂鶴的越冬現狀,南京,合肥等地的鳥類專家紛紛趕到了石臼湖,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碩士、聞啼鳥自然教育負責人史傑正是其中一員。

史傑告訴記者,之所以這次丹頂鶴的出現會引起不少鳥類專家的注意,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丹頂鶴往往會選擇江蘇鹽城的自然保護區越冬。安徽地區發現丹頂鶴的越冬記錄最早還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安徽大學王岐山、胡小龍等老一輩動物學者在當塗縣石臼湖發現冬季常有4隻丹頂鶴在此地越冬,這也是首次證實丹頂鶴在安徽地區存在穩定越冬。

「此後安徽升金湖、菜子湖、城東湖等溼地,也陸續報導出零星的丹頂鶴記錄。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無論是石臼湖還是升金湖、菜子湖,安徽地區便再也沒有官方證實的丹頂鶴記錄,丹頂鶴似乎已經從安徽境內絕跡。」

史傑告訴記者,丹頂鶴目前全球數量約為3000隻,其中只有不到1000隻在中國境內越冬,這種鳥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在我國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中國文化中,道家的「仙鶴」通常就是指的丹頂鶴,因此丹頂鶴也是中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鳥類之一。

對於此次丹頂鶴意外「造訪」安徽,史傑也給了自己的推測。一方面,他認為,前段時間氣溫的巨幅變化,導致丹頂鶴就地休憩,另一方面,這幾年安徽當塗石臼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有了大幅度提升,圍捕盜獵的跡象大幅度減少,也給丹頂鶴越冬提供了更加優渥的環境。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文 史傑 圖

【來源:江淮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時隔20餘年重返安徽越冬
    時隔20多年,安徽再次發現丹頂鶴在境內越冬。這一消息,讓包含史傑在內的鳥類愛好者大為振奮。2020年末,一名身在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者通過監測發現,當地一隻腳上戴有追蹤器的丹頂鶴飛到了安徽省馬鞍山,並在這裡逗留了下來,似有越冬的跡象。他趕緊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老師。
  • 時隔八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又現上海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2日報導:近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時發現,在鶴群中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保護區曾在2010年首次記錄到一隻白鶴亞成鳥混群於白頭鶴群中,此次是時隔8年後白鶴再次來到東灘保護區。  近期,由於氣溫不斷下降,大量越冬鳥類自北方飛來保護區越冬,其中不乏白頭鶴、灰鶴、小天鵝等珍稀物種。12月11日下午,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白頭鶴及灰鶴群監測的過程中發現在灰黑色的鶴群中有一隻白色的大型鳥類,通過視頻監控的進一步觀察,確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 罕見!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同框覓食
    3月15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紫雲均峰山,觀測人員記錄到4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亞成鳥一同覓食的場景。明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專家告訴記者,兩種不同的珍惜鳥類在一起覓食的場景十分罕見。
  • 絕跡多年的珍稀動物驚現蚌埠!記者兩度實地尋訪,終見「真容」!
    ▼近日家住懷遠縣的一個小夥子找到蚌埠哥他說自家承包地裡有一隻大鳥懷疑是珍稀動物大鴇隨後蚌埠哥將這一線索反映給了我們的記者他驅車往返百餘公裡兩度實地尋訪,終見「真容」(張建平 攝)3月1日上午,記者在懷遠縣一處農田裡,拍攝到一隻正在覓食的大鳥,經過上網比對,確認這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2年11月14日 14:4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全國「搜尋」長江江豚已有三天,目前在湖北段還無收穫,考察隊即將進入安徽段……
  • 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在懷遠「重現江湖」 填補我省生態版圖...
    據淮河晨刊消息 3月1日上午,記者在懷遠縣一處農田裡,拍攝到一隻正在覓食的大鳥,經過上網比對,確認這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大鴇。這隻大鴇身高近1米,頭頸灰色,背羽棕黃色,帶黑白相間的橫紋。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
    「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副所長黎尚林說,加上最新觀測到的白鶴,目前大圍山觀測到的鳥類已有148種。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鳥類來這裡生活棲息。
  • 時隔6年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德陽旌湖
    曾可嘉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旌湖記者12月4日從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獲悉,時隔10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再度現身德陽旌湖後,近日,兩隻享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也來到旌湖。
  • 仙居發現罕見的桃花水母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仙居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相關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8月30日下午,在國家公園遊玩的仙居市民小朱,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其全身透明,身體中間像有四個花瓣形狀,周圍有很多細小觸角,疑似桃花水母。  為了確定這個小動物是不是就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後,又請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齊鑫親臨觀看,根據形狀,確定了這個就是淡水水母。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 20年後再回彭山越冬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 20年後再回彭山越冬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在彭山岷江上展翅飛翔  當得知家鄉的岷江河道內出現了一群野鴨子時,喜歡攝影的向慶淼心情激動,抱著設備來到了岷江邊:「20日那天天氣特別好,江中石頭上站滿了鴨子,身上黃灰相間,稍有動靜,一大群鴨子就飛起來,特別漂亮,我趕緊開始拍攝。」  21日至23日,向慶淼又連續進行了拍攝,他鏡頭下的鴨群時而水中嬉戲,時而展翅騰飛,映著陽光,五彩斑斕。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2021-01-04 17:08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語冰/圖 責任編輯:馬琳琳記者從泰山景區森防站了解到,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鬍鬚飛揚」「張老貓」等在泰山區域進行鳥類觀測調查時,發現了
  • 宜賓三江口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有……
    1月11日,記者在三江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市林業竹業局野保科工作人員介紹白尾海雕在宜賓是首次記錄到。
  • 保護野生動植物 丨「保護野生動物,護航越冬鳥類」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科普宣教活動
    懷化新聞網訊 (記者 謝娜)9月11日,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為了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特別是加強對越冬鳥類、鳥類遷徙通道和越冬棲息地的保護,近日,湖南五強溪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攜手沅陵縣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開展了以「保護野生動物,護航越冬鳥類」為主題的科普宣教活動。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長沙 畫面真「仙」!
    由於目前正是北方候鳥南遷越冬的季節,而大圍山自然保護區正是候鳥遷徙的鳥道,管理所工作人員陳留陽立即趕到了現場,一方面,迅速將相關圖片視頻傳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進行物種確認,另一方面,聯繫市森林公安局大圍山派出所到現場維持秩序,要求村民不要傷害驚擾「大鳥」。
  • 穿山甲或將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正在研究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國家一級予以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有關負責人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穿山甲救護專家座談會上說,由於棲息地破壞、歷史上盜獵現象嚴重等因素,我國中華穿山甲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 警民聯手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
    為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錫林郭勒盟公安機關持續開展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工作,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並於近日,警民聯手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在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越冬的白鶴 趙宗英 攝)鄭州黃河溼地位於我國三大候鳥遷徙通道的中線通道,是我國河流溼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中部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溼地之一,具有獨特的自然、文化保護價值。
  • 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