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gp車手引擎使用量
過去10年,賽會數次修改「Engine Durability (引擎耐久度)」,廠隊車手由原先每年使用9臺引擎,2010年起縮減至6臺,2013年進一步縮減至5臺,2016年至今7臺數量。以2018年共19站為例,平均2.7場比賽消耗一臺引擎。可是在Concession(讓賽)制度下,新車隊或實力有待提升的車隊,分別是APRILIA、SUZUKI及KTM享有特權,每年使用9臺引擎。2018 Motogp荷蘭站將至,各車手的引擎耗損如何?官方提供的圖片一目了然。
衛星車隊,又稱獨立隊
賽車引擎在長時間高轉工作下,耗損速度非常高,因此工程師既要榨取大馬力,又要在耐用度之間取得平衡,相當困難。以大馬力、尾段爆發力聞名的DUCATI戰車為例(廠隊車手及衛星隊),圖表顯示整體的引擎使用量較對手多。
萬一機件故障或摔造成引擎報廢,都一併計算入「Engine Durability (引擎耐久度)」,以2012年荷蘭站為例,洛倫佐摔車,M1冒出大量白煙,引擎最後報廢。YAMAHA當時以別人個失為由,希望獲賽會特赦,不把該引擎計算在內(該年限制6臺引擎)。雖然建議遭否決,洛倫佐仍奪得該年總冠軍。
萬一車隊使用過量引擎遭受什麼懲罰?車手在正賽必須在維修區起步,並且待綠色起步燈亮起後5秒方可起步。如果車手在練習賽或排位賽使用過量引擎又怎辦?那車手必須在比賽途中" ride through",需重返維修區駛出賽道。要是車手在其他分站繼續過度使用引擎,那懲罰將持續。
再補充一點Concession(讓賽)制度,受惠車隊每年不僅可享受9臺引擎,並可享無限次試車,換句話更換新部件後可立即測試性能,而一般車隊只可使用7臺引擎及進行3次不可超過總共5天的測試。此外,在讓賽制度下另設計分制,受惠車隊奪得分站冠軍可獲3點、亞軍2點、季軍1點,車手累積滿6點立即停止享受任何優惠,與強隊看齊。
回顧2016 Motogp,當年效力SUZUKI的維那勒斯(Maverick Vinales)奪得法國站季軍、英國站冠軍及日本站季軍之後累積滿6點,SUZUKI隨即脫離Concession(讓賽)制度行列,2017年亦不能享受惠優。但由於新加盟的伊恩朗尼(Andrea Iannone)表現欠佳,新手(Alex Rins)受傷
病困擾未能突破,因此經商議後,SUZUKI在2018年重返Concession(讓賽)制度。
●大會使用封條,防止車隊在沒有監督下擅自打開引擎,自行更換部件。
●另一項防止引擎被打開的鎖扣,設有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