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推進腫瘤免疫雙抗藥物臨床前開發

2021-01-15 和訊網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啟愈生物)今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投資,財務顧問頤興商務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協助完成。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Q-1802和Q-1801項目的臨床前開發。此前,啟愈生物在2017年5月和2018年8月分別完成了近千萬元、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A輪融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的研髮型公司,公司旨在解決世界難治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疑難雜症,並積極開發治療性生物新藥。

  成立至今三年時間裡,啟愈生物已陸續完成了三次融資,備受資本青睞的背後反映出啟愈生物的哪些核心優勢和價值,動脈網專訪了啟愈生物創始人屈向東,為讀者解析啟愈生物的「競爭力」。

  「經驗豐富的獵藥人和團隊組合」

  啟愈生物創始人屈向東有超過20年的國內外新藥研發經驗,曾先後在美國細胞治療公司(Cell Therapeutics)、禮來公司(Eli Lilly)和安進公司(Amgen)等世界知名藥企任職;2012年,屈向東回國,先後擔任上海恆瑞醫藥生物醫藥部部長、揚子江藥業生物藥副總、創建和領導了上海海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屈向東多次組建團隊並成功搭建生物藥研發平臺,其成果在生物醫藥業內被充分認可,堪稱被驗證過的「獵藥人」 (proven 「drug-hunter」)。

  他領導的PD-1項目曾經以7.9億美金授權國外藥企,現已在國內批准上市;此外,屈向東還完成了現處於不同臨床階段的PD-L1、PCSK9和IL-15等項目,有豐富的生物新藥研發及管理經驗。

  啟愈生物團隊成員(左一:屈向東,右一:都業傑)

  啟愈生物副總經理都業傑博士有著七年多抗體工藝開發經驗,曾先後擔任上海恆瑞抗體研究所工藝部副部長、上海海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物工藝部總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技術總監。從業期間,都業傑博士負責的多個項目通過臨床申報,並進入臨床試驗。在恆瑞公司任職期間,都業傑負責了多個抗體項目的工藝開發,同時開發了無血清培養基配方,並已成功應用於多個項目中;在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任職期間,曾參與國內首個非病毒載體CAR-T 臨床申報相關工作。

  「平臺夯實,管線豐富,獨有技術」

  目前啟愈生物擁有雜交瘤抗體人源化平臺、噬菌體展示技術平臺、單域抗體平臺和抗體工程平臺等多個自主創新平臺。

  公司利用其雜交瘤抗體人源化平臺能夠克服免疫耐受的特點,成功完成了數個多跨膜區抗原項目;噬菌體展示平臺具有全人單域抗體,全人抗體的合成庫等技術,可用於篩選包含單域抗體、全人抗體或具有共同輕鏈的雙特異抗體。

  啟愈生物依託這些自有平臺正在開發全新的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藥,目前有近十個在研管線項目,大多數針對的是頗具挑戰性的實體瘤治療。公司技術定位獨特,通過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調節腫瘤微環境,並配合以T細胞的特異性免疫療法。雙管齊下。不僅解除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還能對癌變細胞進行精準殺傷。

  「專注雙靶點免疫治療新藥研發」

  此次融資用於推進公司的Q-1802項目,該項目是針對胃癌等實體瘤的雙靶點免疫療法,目前已經完成了中試三批生產,預計今年完成中美雙報。

  Q-1802是一種靶向胃癌的雙特異性抗體,將免疫治療靶向到胃癌,同時保留了抗體的ADCC功能,採用多種免疫機制殺傷腫瘤,達到對胃癌的治療。

  胃癌是國內發病率第二,致死率第三的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中國人民健康的殺手之一。目前,胃癌的一線治療以化療藥物為主,生物製劑和分子靶向藥物在臨床有著極大未滿足的需求。

  本次融資還將推進的另一個項目是啟愈生物的Q-1801項目,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該藥物的工藝開發,預計2021年完成臨床申報。該項目是靶向腫瘤微環境信號通路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可以同時調動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機制對腫瘤的殺傷。

  除Q-1801和Q-1802項目外,啟愈生物的其它研發管線聚焦於國際上領先的藥物靶點,結合公司的獨創的蛋白質工程技術平臺,不斷產生出全球領先的創新藥物。接下來,公司將繼續聚焦免疫機制,針對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建立完善的研發、臨床開發體系及商業化生產體系。

  創始人屈向東表示:「創新是啟愈生物的起始和未來,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公司將用一流的抗體技術平臺打造優越的生物藥管線,探求在生物治療領域的較大突破。隨著公司的發展和完善,啟愈生物將在更多的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

  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周伊博士表示:目前腫瘤免疫治療已經逐漸步入2.0時代,針對PD-1/PD-L1單抗臨床上響應率低、獲益人群有限的問題,以PD-L1/TGF-β、CD47/SIRPα為代表的新一代免疫治療藥物展現出了令人欣喜的臨床效果。

  啟愈生物創始人屈向東先生在業內享有被充分認可的業績,在恆瑞醫藥(600276,股吧)期間領導的多個全新結構生物大分子如PD-L1/TGF-β、IL-15等都顯示出其對於創新生物藥物結構和機制的深刻理解。我們期待此次融資能夠加速公司儘快將產品推向臨床,為廣大的腫瘤患者帶去更加有效的藥物。

  關於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公司以發現並成就偉大企業為使命,致力於做創新價值的發掘者和培育者,已發展成為以創業投資為核心的綜合性投資集團。

  現註冊資本54.2億元,管理各類資金總規模約3471.74億元。截至2019年12月底,深創投投資企業數量、投資企業上市數量均居國內創投行業第一位。

  關於深圳紅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

  深圳紅土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成立於2018年,是深創投致力於「專業化」戰略發展成立的第一支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專注於發掘行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潛力大的優質標的,助推產業發展。不到兩年時間,基金已投資康方生物、亞輝龍、麥科田、榮昌生物、力達康、上海摯盟、勁方醫藥等十多家優秀企業。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未知君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推進微生態藥物臨床試驗
    近日,專注於腸道微生態治療的AI製藥公司——深圳未知君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刷新先前由其創下的過億元人民幣融資記錄,成為國內微生態製藥行業規模最大的融資事件之一。此輪融資由春華資本和高榕資本領投,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熠美資本和雅億資本跟投。
  • 推進雙抗體藥物臨床II期試驗,「友芝友」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
    據悉,「友芝友」已於近日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德投資領投,華大共贏、偉灃科技、三花弘道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推動公司核心產品M701(EpCAMXCD3 雙抗體)和M802(HER2XCD3 雙抗體)於2021年開展的臨床II期試驗,以及其他重點產品的開發。此前,該公司在2018年1月獲得了石藥集團領投,總計5.1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 北恒生物獲德誠資本約1億元A輪投資,將推進通用型腫瘤免疫產品開發...
    1億元A輪融資,由德誠資本獨家投資。通過本輪融資,北恒生物與德誠資本達成深度合作,繼續完善人才引進及GMP設施建設,同時推進通用型腫瘤免疫產品開發及臨床轉化。德誠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崔相民表示:「我們非常看好免疫細胞治療方向及未來在疾病治療領域的巨大前景,尤其通用型細胞免疫療法在整個細胞免疫療法應用方面的開創性進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新冠中和抗體類藥出...
    本次融資將助力新格元生物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及臨床應用轉化;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數據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加速自主開發產品的國內商業化布局,並開展國際化運營。賽雷納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9月7日獲悉,以生育健康、精準醫療和POCT臨床診斷設備為主要產品方向的賽雷納(中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
    BMD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於現有產品管線的臨床推進、早期研發項目的臨床前研究以及潛在的合作項目。 專注腫瘤免疫創新藥研發,「復諾健」完成6200萬美元C輪融資 9月22日獲悉,德美醫療完成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啟明創投、元生創投和博行資本繼續跟投。
  • 融資頻發臨床進展迅速,腦腫瘤小分子藥物迎來爆發期
    於 2020 年 8 月 7 日宣布完成 2000 萬美元 A + 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加速推進璧辰醫藥 ABM-1310 的臨床研究和現有多個臨床前項目的開發,進一步豐富研發管線,在可突破血腦屏障的小分子研發方面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 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6月24日報導6月24日,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宸安生物」)對外宣布已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火山石投資、百度風投、ETP、無錫金控、盛鼎投資、晨興資本跟投。
  • 阿諾醫藥C輪融資近1億美元,快速推進腫瘤免疫創新藥全球研發
    杭州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全球研發的生物醫藥公司 -- 阿諾醫藥宣布早前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阿諾醫藥2016年改制成立於中國杭州,在美國新澤西設有研發及臨床運營中心,定位於做「全球新」腫瘤藥物,面向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創新,核心團隊均來自於國際頂尖藥企管理層,具有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和國際視野。
  • 可吸收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研發商百心安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12月26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可吸收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研發商百心安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元生創投領投,辰德資本跟投。本輪融資所得將繼續用於推進該公司旗下Bio-heart生物可吸收冠脈支架的3期臨床試驗以及相關產品的註冊上市。
  • 【首發】未知君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推進微生態藥物臨床試驗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國內微生態製藥領軍企業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知君」)近日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春華資本和高榕資本領投,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熠美資本和雅億資本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2021年未知君臨床試驗的開展,新藥物管線的研發,以及對現有六大平臺的持續研發和深化拓展。
  • Immunocore公司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當地時間3月2日,藥明康德合作夥伴Immunocore公司宣布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以拓展其創新科技平臺的發展,並推進其在研產品的開發。
  • Vol.145醫療大健康投融資周報|創投|紅杉資本|a輪融資|b輪融資...
    信諾維是一家致力於全球創新藥物開發的創業公司,藥物研發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並顯示出優異的療效和獨特的競爭優勢,能夠解決感染、自身免疫病、腫瘤等臨床迫切的未滿足需求。星藥表示,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大研發團隊規模和建設專業的生化檢測實驗室,形成創新藥物生成、篩選、評價和檢測流程閉環,從而實現研發項目的快速優化和推進。  煥一生物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融資,推進管線研發及AI+系統免疫技術平臺優化  2020年12月28日,煥一生物(AliveX Biotech)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 融資併購日報:知乎完成約4.5億美元F輪融資 由快手百度聯合投資
    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向36氪透露,此輪融資後,知乎全站問答可能會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實現業務聯動,這無疑也將極大豐富百度的內容生態。打造企業級RPA平臺 雲擴科技獲紅杉中國資本數千萬元A+輪融資天匠智能RPA開發商「雲擴科技」宣布,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數千萬元A+輪融資。
  • 天境生物宣布自主研發抗GM-CSF單抗藥物TJM2在美國I期臨床完成首例...
    TJM2是天境生物創新管線中首個在美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藥候選藥物,該藥是一種靶向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1),開發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療,具有潛力成為一款同類最優的創新生物藥。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瞄準膠囊式內窺鏡研發,「資福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清普生物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9月14日獲悉,南京清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天使股東贏迪資本繼續參與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現有項目的IND申報及早期臨床研究,進一步擴大團隊規模,豐富研發管線,加速產品開發。
  • 聚焦核酸幹擾(RNAi)藥物,「聖諾製藥」完成7.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
    據悉,專注於應用核酸幹擾技術(RNAi)進行新藥創製的「聖諾製藥」(Sirnaomics, Inc.)完成了1.05億美元(約7.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有股東旋石資本、新進投資機構沃森生物和陽光融匯資本共同領投,原有股東仙瞳資本和新進投資機構隆門資本、弘陶資本和中源資本共同參與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財務顧問。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亞虹醫藥是國內唯一專注於泌尿生殖系統抗腫瘤和相關疾病的全球化創新藥研發公司。亞虹立志成為專注領域中最具創新力和影響力、最值得尊敬和信賴的製藥企業。近日宣布完成D輪融資,交易金額超過7億元。此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
  • 專注TCR-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商業化,華夏英泰獲4500萬元A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3月10日報導2020年1月,華夏英泰(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4500萬元的A輪融資,本輪增資由上海建信資本領投,廣華創投和浙江華成集團共同投資。此前,華夏英泰還獲得了荷塘創投和啟賦領創的數千萬元早期投資。華夏英泰成立於2018年3月,專注於以TCR-T為代表的針對多種疾病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開發及商業化。
  • 宜明昂科VEGF/PD-L1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10月21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宜明昂科1類生物新藥注射用IMM2510臨床申請獲得受理。根據宜明昂科官網信息,這是一款可同時靶向VEGF和PD-L1的雙特異性抗體,擬開發用於實體瘤。此次為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