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2021-02-25 LinkedIn

未來學家庫茲韋爾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概念,叫做「嚇尿指數」,什麼意思呢?

就是把一個生活在若干年前的人帶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他將被現在的交通、科技、生活狀況給嚇尿,那麼這個若干年就是我們這個世紀的「嚇尿指數」。

但是,他們為什麼會嚇尿呢?是因為看到太先進的科技,害怕了嗎?

你設想一下100年後的世界:

我們可能都活在一個虛擬世界裡,每天在玩遊戲;

我們和機器人共同生活,他們已長得和我們一樣;

我們和機器人甚至結合在了一起,並且可以永生;

我們能輕易地進行太空旅行,生活在多個星球上;

我們把科幻電影裡看到的場景,都搬到了現實中。

但,面對這樣的場景,你真的會被嚇尿嗎?我看未必!

你可能會說:哇,好厲害,和電影中的一樣呢。

可為什麼說200年前的人,如果穿越到今天,肯定會被嚇尿呢?那是因為他的知識結構,和眼前的這個世界,斷層了!

什麼意思?剛才說的這些高科技,我們可能從未親眼見過,只是電影裡看到,或者是腦海裡想像出來的,但是我們至少能理解他們。

無非就是人工智慧更先進了,用上了更快的網絡,萬物互聯了,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了,發現了新材料,航天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而200年前的嘉慶皇帝,如果來到今天,他可能完全無法理解眼前的這個世界。

你告訴他這個叫手機,那個叫ipad,路上跑的叫汽車,手機裡說話的那個女人叫Siri……

他完全無法理解,甚至都聽不懂你說的普通話。

那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嘉慶皇帝他老人家學習、理解我們這個世界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學習這個過程,到底是如何完成的?

本文作者謝春霖,富研社創始人,創業教練。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富研社」(id:dontletmeplay),用一年的時間,和我們一起進化自己。

學習是如何完成的?

比如你看了一篇文章,讀了一本書,聽了一場講座,你感覺收穫很大;或者你通過不斷練習學會了遊泳。

這份感受與收穫,以及學會的遊泳姿勢,到底在你的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是多出來一些細胞嗎?還是細胞的樣子發生了改變?

如果都沒變化,那這些新的知識和技能,是如何儲存在你大腦中的呢?

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用狗狗做了一個實驗,來研究這個學習的過程:

飼養員每次給小狗送食物的時候,小狗都會流口水,這個當然並不奇怪。
但是時間一長,當飼養員剛打開門,還沒有進來,狗糧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小狗就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這就有點奇怪了,開門和狗糧這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事物,為什麼讓小狗產生了同樣的反應?

巴甫洛夫就猜想,是不是因為狗糧、開門、飼養員這幾件事總是同時出現,慢慢地,小狗就將他們聯繫到了一起。

當開門這個事件發生,小狗就認為狗糧馬上就要出現?這不就是學習嗎?

於是,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猜想,巴甫洛夫開始測試其他的方式,分別使用鈴鐺、口哨、音樂、一句特定的話等和狗糧一起出現。

結果,這些都能讓這只可憐的小狗開始分泌唾液。這證明小狗確實會學習!

這個巴甫洛夫的狗的著名實驗,似乎觸及到了學習的本質:所謂學習,就是把原本不相關的東西聯繫在一起的過程。

這個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學習在大腦中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幾十年後,心理學家赫布,提出了解釋該現象的理論模型:如果大腦裡兩個神經細胞總是被同時激發,那他們之間的連接就會變得更強。

而這個時候,如果再激發其中一個細胞,那麼另外一個細胞,就會被同時激發。

這個就是著名的赫布定律,他的這個猜想也在之後的科學實驗中被證實。

可能這樣說,你還是不太能理解,這就像兩個素不相識的男女,在公司活動中經常被安排在一起做活動,他們兩人之間的連接就會被加強,然後成為朋友,甚至產生愛慕,最終走到一起。

所以,學習的過程,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是將虛擬的知識存入到大腦裡的這樣一個過程。


而是將不同事物彼此聯繫到一起,並在大腦中產生與之相對應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強度的變化。

比如,你眼前放了一個紙袋,今天是你第一次見到它,在沒有其他人給你解釋的情況下,請問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你大腦裡會憑空冒出來一個概念叫做「紙袋」嗎?

不會。

我猜你理解它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看,我們理解一個新事物的過程,並不是憑空冒出來一個概念的,而是找到已有的相關概念,並把它們連接起來,組合成一個新概念。

如果我們把這個過程再往下推,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同樣地,你還可以試試其他事物,回憶一下,你學會它的過程是不是也發生了類似的連接?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建立新連接的過程。可以連接已有的概念,也可以連接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某個信息。

我們經常說某個人口才好,能把一個複雜的概念講明白,那一定是因為這個人用了一個你熟悉的概念作為起點,幫助你連接到這個新概念上,這樣你就能一下子聽明白了。

為什麼會有嚇尿指數?

200年前的嘉慶皇帝來到今天這個社會,為什麼會被嚇尿呢?你把一個iphone手機放在他的面前,他會怎麼理解它?

玻璃?瓷器?鐵器?銅器?畫?西洋文?

這個畫怎麼會自己動呢?誰在講話?匪夷所思。

他已經找不到該用什麼原有知識來理解它了!

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的科技進步了,而是我們現在用的產品,所使用的技術要素已經完全脫離了他當時的知識存量,知識結構發生了斷層,導致他找不到可連接的點,現實變成了他不能理解的夢境空間。

人是在已有認知上,建立新的連接,來理解新事物的。

如果缺少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就無法理解眼前這件事。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知識存量越多,你能理解的新知識也就越多,理解速度會越快,這就是我們看書會越看越快的原因。

如果知識沒有用,就沒有用,其實說起來,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可關鍵是,我們為什麼會不用?這不是很奇怪嘛!

如果將來不會用,我們幹嘛要學習?我們辛辛苦苦學知識,是為了顯得自己很有學問嗎?還是顯得自己很努力?很愛學習?

都不是吧!

為了通過考試?確實,國人很多小夥伴都是因此而學習的,比如有些同學高考結束後,就把書給扔了、燒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都把學習當成了目的本身。

高考結束,大學畢業,或者考證通過,就是這個目的的終點,一旦跨過終點,我為什麼還要學習?考完之後,我為什麼還要用這些知識?

目的已經達到啦,書和知識當然可以扔了啊!

很多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在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全然忘記了學習的真正目的!

學了不用,是因為把學習的目的搞錯了。那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學習知識,是為了能更高效地解決問題!目標錯了,姿勢怎麼可能正確?

就像基於地心說發展出來的任何理論,都不可能正確!

如果目標變成了解決問題,那麼學習就變成了過程,知識就變成了解決問題的要素。

那麼,只要你在生活、工作中依然需要面對問題,學習就不會停止!只要問題需要被解決,你為此學到的知識,就一定會被使用!

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帶著問題去學習」,這句話竟然還被當成了金玉良言,這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嘛!不帶著問題去學習才是動機不純嘞!

如何解決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呢?比如,問題:7×8=?你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擺一個7行8列的點陣,然後數一下有幾個點?

哪怕你用的是這種方式,還得有個前提:

就是你得看得懂7、8這兩個數字;得看得懂×這個符號代表什麼意思;還得知道用行、列組成的點陣來解決乘法的問題。

這些數字、符號代表的意思,就是知識,沒有這些知識,你連題目都看不懂。

當然,如果你在小學背過乘法口訣表,你根本不需要搞這個點陣圖,直接可以寫出答案:56。

這個乘法口訣表就是知識。

剛才這個過程,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我們發現,擁有不同背景知識的人,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速度是不一樣的:

所以,知識是如何幫助你解決問題的?知識並不是直接解決問題的,而是提高了你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質量!

這樣,一個清晰的脈絡就浮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學習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思考質量。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什麼意思?

原來,學習是你的目標,現在目標變成了如何提高思考質量,學習知識變成了達成這個目標的一個關鍵步驟!

目標不同,姿勢當然就會有變化。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通過學習,提高思考質量呢?

首先,你得先了解一下,思考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思考是怎麼回事?

我們回到前面7×8=?這個問題,你再回憶一下,剛才你是如何思考的?

看不懂,一臉懵:

看懂了,列成點陣圖,然後一個個數:

背答案:

這答案是計算出來的嗎?不是,是在記憶中找到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我產品做出來了,該如何做宣傳?

背景知識中,沒有宣傳這個概念:

冒出很多相關信息:

一想到宣傳,腦子裡就蹦出非常多成功案例:

擁有一個有關宣傳的方法論:

產品做宣傳,可以從3個方面來考慮:

基於這些概念和方法論,可以展開一整套解決方案,這裡就不做贅述了。(如果你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可能這段方案,你並看不懂。)

這個方案,是思考得來的嗎?不是,也是在記憶中找到的。

我們來看一下剛才的這些思考,具體經歷了哪些步驟:

總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中會冒出很多與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

如果能連接到的背景信息很少,我們就無法有效地思考,甚至都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

而你掌握的背景知識越多,可用於思考的要素就越多,最終給出的方案也會越全面。


當別人還在理解問題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連接到一個方法論,並開始侃侃而談了。

這個梳理的過程包括篩選、整理、重組、縮放等等。

不管怎麼樣,這個結論都是基於你掌握的背景知識,重新組合起來的新應用,而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空中樓閣。


這類的思考過程,看似無法捉摸,深入剖析,其實就這2步:連接-背景知識,梳理-背景知識。

你說不對啊,還有想像力啊,我們可以想像並不存在的東西。

真的是完全不存在嗎?

我們所有的想像,都是基於已有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或者某個特性的放大或縮小,比如:

組合的要素,放大的基礎,都是我們已有的認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排列組合就是創新!

我們並不能想像一個完全脫離於自有認知的東西,就像200年前的康熙帝,不可能在200年前想像出iPhone這麼個玩意兒。

因此,當你擁有不同知識背景的時候,你的思考過程和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所以,思考的過程,有點像玩樂高積木,決定你思考質量的,一個是你擁有的積木數量和種類,一個是你拼接的技巧和創意。

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知道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思考問題的,要提高思考能力就有了具體的方向:

思考的基礎是背景知識擁有量。增加背景知識量,就是增加樂高積木裡的積木數量和種類。

看似我們是在思考問題,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回憶。

當你的大腦裡沒什麼可連接的時候,大腦就會呈現出一片空白;你甚至連問題都看不懂,更談不上思考了。

就像我讓你用樂高積木拼出一個房子,可是你手上連一塊積木都沒有,你當然什麼也搭不出來。

而如果你掌握的背景知識量太少,你的思考就會比較片面,以偏概全;

或者所有問題,都連接到一個方法論,比如用供需理論解釋一切,這就像拿著一把錘子,眼裡都是釘子。

所以,提高思考能力的第一步,並不是讓大腦變得更聰明,而是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這並不是為了讓你顯得更有學問,而是幫助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有足夠的背景知識量可供你連接,讓你擁有思考的基石。

連接強度,就是指熟悉程度,就像我讓你用樂高積木搭出一個房子,你能瞬間想到需要用到哪些積木,而不需要在一大堆積木裡,一個個比對,一次次嘗試。

為什麼有些專家,當你的問題剛拋出,他的答案也幾乎可以馬上脫口而出?

是他擁有一顆超級大腦嗎?還是思考速度能快出天際?

並不是。

而是你的問題所需要用到的這些背景知識,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了條件反射級的連接強度。

他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根據你的問題,把瞬間出現在腦海中的解決方案說出來而已,根本用不到思考。

你無法那麼迅速的找到相關的背景知識,當然也可以在自己的筆記本裡查閱,通過搜尋引擎尋找,但是那樣效率太低,你資料還沒收集齊全,對方已經開始執行方案了。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與背景知識的連接強度呢?

第一步:建立初次連接。學習的過程是連接,而不是記憶。

所以你每次學習了一個新概念、新方法,並不是把他背出來,或者存入收藏夾,而是讓它和你的舊知識發生連接,用舊的知識來理解這個新概念,讓這個新概念從你的原有知識裡長出來。

比如,今天你學習了背景知識和思考區域這兩個新概念,它們是什麼意思呢?

不要死記硬背定義,那樣很快就會忘記,因為沒有發生連接,我們可以用我們熟悉的其他知識來理解它,比如電腦裡的硬碟和內存:

背景知識就相當於電腦中硬碟裡儲存的信息,平時一般不用,等有個程序需要用到這個信息的時候,這個信息就會從硬碟進入到內存裡進行工作,這個內存就是思考區域。

你看,像這樣,將兩個原來並不相關的知識連接一下,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重複,再重複,形成條件反射級的連接。

還記得開頭我們講的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嗎?

狗狗聽見鈴鐺就流口水,並不是馬上就能學會的,而是要鈴鐺和狗糧同時出現的成百上千次後,他們兩者之前的連接才會被逐漸增強,最終變成了條件反射。

知識也是一樣,經常用到某個知識,就會切實改變大腦中神經細胞彼此的連接強度,當強度到達一定程度後,就會呈現出條件反射級的連接。

比如運動員,刻意訓練某個動作,強化到一定程度,做動作就不需要再經過大腦。

比如說開車,向右轉彎,要先打右轉向燈,同時松離合,換擋,方向盤往右打,踩油門……如果你還在這樣心裡默念,那麼你還在考駕照,如果你是個老司機,這個過程是不需要思考的。

第三步:增強知識的結構性。
關於結構化知識的好處上節課我們已經講過,對於思考能力的提升,結構化的知識還有一個好處:
當你聯想到某個背景知識的時候,不是一個個想到的,而是一整片一整片,可以一次性拿到一串背景知識,甚至是一整套完整的方案,大大提高了你的思考效率。

比如:產品賣不出去怎麼辦?

別人能連接到的背景知識是:激勵銷售員、降價促銷、增加廣告投放渠道等等這些零碎的點;

而你就可以直接連接到企業能量模型這個結構化的知識,然後分別從產品、營銷、渠道這三個方向,九個常用解決方案裡挑選幾個適合的,幾乎在瞬間給出一套完整的優化方案。

這就像讓你用樂高積木搭房子,你不需要一個個尋找積木,再拼接它們了,直接就拿出一個拼好了的房子,簡單調整一下即可。

第四步:提高對背景知識的梳理能力。

有了這些背景知識,那麼我們該如何做篩選、整理、重組、縮放等操作呢?

我們還是參考如何玩樂高積木(你看,我總是用樂高積木的案例,就是用熟悉的認知來理解新事物的方法,這樣方便你理解和加深印象)。

你可以隨意搭配。就是拿著這些積木,隨意排列組合,沒有什麼規則,根據自己的喜好,想怎麼搭就怎麼搭。

就像你面對問題,冒出了很多背景知識,你把他們隨意地組合,就能產生一些不錯的想法和建議。

這種方式往往可以用於創新,就是嘗試把原本並不相關的幾樣東西,結合在一起,看看能不能組合出新的樣貌,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結果常常會出人意料。

你還可以按套路搭配。就是你搭建的目標,是有一定規則和秩序的,比如你想搭一個房子,想搭一輛小汽車,在說明書上是有說明的,用哪幾種積木,分別用多少,步驟是如何的,都寫的很清楚。

你按規定的步驟,一步步組合相關的積木,最終就能出現想要的房子、車子等。

在我們思考方法中,也有組合這些背景知識的各種套路說明書,比如:

整理背景知識的:MECE法則。

提升溝通效果的:SCQA結構化表達。

用於策略選擇的:SWOT分析。

正向演繹推理的:三段論。

用於創新思考的:加減乘除排列組合。

這些都是已經成型的思考說明書,面對特定的問題,使用特定的步驟,重新組合背景知識,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思考結果。

當你能夠熟練的運用多種套路,並且熟悉每塊積木的使用範圍,那麼下一步,你就能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開始更有章法的創新,探索新的可能,設計出自己的藝術作品了。

對了,在梳理這些背景知識的時候,你還可以藉助一些腦圖工具:

比如Xmind,這能將你整理這些背景知識的過程可視化,提高你整理思維的效率。


變聰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所以,你看,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想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一些,這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你原來只是找不到提高的路徑而已。

當你遇到問題沒思路,大腦一片空白,不是因為你笨,只是因為你平時太懶了,沒有足夠的知識存量;

學了許多知識卻沒有用,並不是因為知識對你沒幫助,而是因為你只顧著記憶忘記連接了,沒有連接,學習就不曾發生;

沒有連接,你的思考也無從開始。

當你有了足夠的背景知識量,你與他們之間也能擁有了條件反射級的連接強度,那麼在思考具體問題的時候,你已經比別人快出了一大截,別人還沒理解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梳理答案了。


本文作者謝春霖,富研社創始人,創業教練。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富研社」(id:dontletmeplay)。關注我們,可閱讀完整專欄,用一年的時間,和我們一起進化自己。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影視截圖和pixabay。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一個人的深度思考能力?
    經常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一般情況下,我總會給一個最簡單的建議:多讀一些複雜的、需要費腦子的文章和書籍。不用強求能讀懂多少,但要努力讀進去。為什麼呢?目的不在於從它們中獲得啟發,而在於,通過這種方式,鍛鍊我們的前額葉,讓它逐漸習慣這種「需要動腦」的模式。
  •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6個方法有效提高你的分析能力
    學習時,你需要把握重點,深入思考,總結復盤,實現個人的快速成長。 …… 大數據時代,分析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是每一個想要在自身領域成為高手的人,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 本期,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提高分析能力?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
  •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是一個能力,都是在思考的能力。清楚這一點,我們就能很好的訓練我們的認知和思維能力了。思考的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思考其實是人的一個基本能力,但平常都喜歡不動腦的,喜歡傻傻的看著。什麼時候會動腦呢?
  • 如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10228
    今天是DRLEO工作室陪你一起進步的第2170天娛樂至上的時代(era),關於娛樂圈的新聞,很多時候真真假假搞不清,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如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呢唯一能做的就是不亂留言,不留機會給別人添加風霜,因此在信息冗雜的時代中,保持清醒、保持沉默就是我們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第一步。其次,增強精神上的高度。對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追趕不上物質(substance)文明前進的步伐,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紙質版的書籍,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精神,突破認知水平,擁有理性化思維,而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提高明辨是非最核心的能力。
  • 如何快速提高說話能力
    宅男宅女們在家宅久了,就會逐漸喪失直接交流的能力,降低說話的水平,最終導致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淡漠。那麼如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呢?以下是我們老師為您整理的怎樣提高自己說話水平的相關內容哦!
  • 如何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提高數學計算能力:一、知識點掌握了,方法會了,計算屢屢出錯,數學學不好。二、很多學生把運算能力低下,歸結成馬虎、粗心。如何提高計算能力:1、 中學階段涉及到的運算,大概包括:a) 對數字、整式、分式計算變形;b) 方程、不等式求解、變形;c) 初等函數運算求值,集合、數列、函數、向量、運算,簡單的求導。
  • 《思考的藝術》:2個核心方法,提高思維能力,解決棘手難題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思考的藝術》。本書的作者是文森特·賴安·拉吉羅,他當過工程師,後來又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德裡分校任教,現在已經退休,但仍擔任該校的榮譽教授。拉吉羅的職業生涯,一直是從事著跟思考有關的工作,特別是在大學任教期間,他還倡導過「使思考成為教育重點」運動,把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在教人如何思考這方面,拉吉羅是一位專家。
  • 如何提高孩子思維力?用好玩的思維可視化,把孩子的思考畫出來
    現在的父母們都在為孩子幼兒園升小學、小學升初中而感到煩惱和迷茫,不知如何教起,其實簡單的加減乘除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因此,如何引導孩子講腦筋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
  • 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如何提高你的認知能力
    手機的更新迭代,從鍵盤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各類知識也發生了質和數的變化,產生了知識大爆炸的現象,人們感覺各類知識通過手機傳送到人們面前,目不暇接,不知道該學習神馬知識才好,一下子沒有了學習自主能力,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學,蜻蜓點水,因為各類知識滿天飛,不知道哪類知識是適合自己的。
  • 事業單位行測如何提高速度_職業能力測試怎麼提升能力
    事業單位行測如何提高速度_職業能力測試怎麼提升能力 事業單位行測考試一般也是120分鐘140道題目,考生需要51.3秒/題。所以提高行測考試做題速度就能提高行測成績,從而拿到。下面如何提高行測做題速度的四大原則。
  • 學會深度思考,提高教學質量
    但是,因為腳步太匆忙,有時候來不及思考,致使教學效果打了折扣。多年的實踐證明,越是時間緊迫,越要停下來思考,以便找準方向,定好措施,避免浪費時間,貽誤戰機。當前,很多老師上課就像完任務,到時間就來,上臺就講,講完就走。從來沒有考慮過這節課講得效果。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老師,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 如何提高深度思維能力?幫助你看透事物本質的三個步驟
    我經常在後臺看到一些學生的留言,「怎樣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如何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當時,只推薦了一些書,我們將分享提高深度思維能力的方法。我希望你能給自己7-10分鐘的時間耐心閱讀這篇文章。培養深度思維習慣的前提是深度閱讀。
  • 如何提高思維能力
    人類很幸運,因為我們擁有大腦可塑性-改變和發展大腦功能的能力。您可以通過刺激身心來建立新的聯繫,甚至可以成長新的腦細胞。 而為改善認知功能所做的少量努力帶來的正收益卻不成比例, 因此,請繼續閱讀以學習如何培養您的腦力。
  • 如何學好語文?閱讀理解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可見,語文將閱讀能力的考查放到了更加重要地位。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如何積極有效地學好語文這門基礎性學科。目前,觀察很多同學語文學習的現狀,發現學習普遍效率不高,存在厚此薄彼的失衡現象。例如,有些同學知道閱讀能力是語文中的重中之重,於是過度重視語文閱讀,但是卻忽略了對寫作的訓練;忽視自主學習,過度重視機械性灌輸。
  • 2018中考英語知識點: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下面是《2018中考英語知識點: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僅供參考!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文章摘要】在現在的英語考試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成了影響學生成績的重要原因。
  • 認知、邏輯、思維、系統思考能力如何提升?(下)
    了解系統的構成,那麼系統思考是什麼?系統思考是思維一種思考方式,讓你擺脫某一個系統的思考方法。我們雖為人,但是也屬於某一個系統的要素,你和心愛的人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在公司做一名職員,賺錢養家。我們不經意間會站在系統內來看待事物,就像你無法理解老闆為什麼總是要求996,工資還低,工作就要拼命,享受就是貪圖享樂。
  •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考微信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日前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提出將更加注重英語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 怎樣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反應能力
    有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父母比較著急,就想要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吧!  怎樣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1、和小孩子玩遊戲,如猜謎語、扔沙包、射擊、打球等等,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
  • 睿智燈塔-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在如今家庭中,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導致孩子很少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缺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就會受到打擊,不知如何應對。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呢?近幾年來,青少年突發事件頻發,並呈現低齡化趨勢。
  • 如何快速提升寫作能力?從三個維度提升寫作能力
    提到寫作,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提高我們的寫作技能。其實,寫作能力是要從不同的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的。包括:輸入、處理(信息加工和思考)和輸出。從以上三個維度一起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會進步更快,才能寫出高質量、高傳播度的文章。那麼,如何從以上三個維度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呢?要保持高質量輸入很多時候我們寫不出東西,主要原因在於輸入太少,就像無源之水,很快就會幹枯。首先,就是要有大量的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