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物理學家朗道的知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在前蘇聯為數不多的世界級著名物理學家中,朗道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1908年,朗道出生於前蘇聯巴庫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親是著名的石油工程師,母親是醫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聰穎的天資使朗道在科學思維上超人一等。早在1927年讀大學時,朗道就通過對量子力學理論的研究,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論雙原子光譜強度》。告別了學校生涯,朗道又先後遊學德國、瑞典、荷蘭、英國、比利時和丹麥諸國,先後得到了玻爾、泡利和海森堡等許多著名科學家的指導。
結束了兩年左右的遊學生涯,朗道又回到國內,先後在列寧格勒理工學院、烏克蘭理工學院以及莫斯科大學執教。1937年起,朗道擔任了前蘇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部主任,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工作到逝世。朗道一生的物理學研究範圍極其廣泛,他曾經研究過固體物理、原子碰撞理論、原子核物理、天體物理、熱力學一般問題、量子電動力學、氣體動力學、化學反應論等許多問題,提出過一系列重要的科學思想。比如,他通過對金屬理論方面的基礎研究,創立了著名的電子抗磁性理論,即「朗道抗磁性」;他提出了在關於庫侖交互作用情況下的動力方程、鐵磁疇結構和鐵磁體共振理論、反鐵磁變理論、原子核統計理論和二級相變理論等等。
他研究了基本粒子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問題,創立了宇宙射線中簇射的聯級和超導居間態理論;他創立了電子等離子體振蕩理論、新的超導唯象理論、高速粒子碰撞的複合初態粒子理論等等。從這些眾多艱難專深的創造性科學研究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朗道不愧為20世紀少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一生論著多達一百二十餘部,涉及理論物理學的各個領域。僅《理論物理學教程》就有9卷。朗道傑出的科學才能還表現在其優秀的領導和組織管理方面,比其個人的科學貢獻更重要的功績是,由他創立的著名的朗道物理學派,為前蘇聯培養了一大批高精尖的物理研究人才,朗道的學生中有許多人後來也成為傑出的科學家,這一史實一直被人們傳為科學界的佳話。
由於朗道在物理學研究中的卓越功績,1946年被選為前蘇聯科學院院士,1951年被選為丹麥科學院院士,1956年被選為荷蘭科學院院士,1959年被選為英國物理學會會員,1960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同年還獲得美國倫敦獎金和德國普朗克獎金,1962年獲得列寧勳章,並於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朗道以他卓越的物理學研究成果,被科學史家譽為20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在充分肯定朗道對科學的功績之後,我們不妨看看朗道的另外一面。作為一個極不尋常的著名科學家,朗道在個人性格方面有時也表現得不同尋常,甚至導致出不應有的失誤。
朗道思維敏捷,聰慧過人,他總是喜歡打破陳規陋習,愛好標新立異,因而在科學探索中屢屢獲得新的發現和創造。遺憾的是,人無完人,在個人的工作作風方面,朗道的那種自以為是的表現就往往顯得有些弊大於利了。他常常憑著自己智力上的強大優越感,對自己缺乏克制能力,往往是固執己見,很難商量,這種缺乏開放的強硬態度,不但給同事留下了強烈的不良印象,也使他自己犯下了一系列不應該犯下的失誤。我們僅以朗道對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態度為例。本世紀20年代,狄拉克通過自己的獨立研究提出了重要的粒子空穴概念,得到了物理學界的好評。而朗道對這一重要理論的評價卻只有兩個字:「廢話」。與此同時,他還把他所不喜歡的別人的研究理論,統統稱之為「病態」。
他和前蘇聯理論物理學家伊凡寧柯本來是很好的科研夥伴,兩人曾合作發表過5篇論文,但後來卻主要由於朗道的個人性格缺陷而使這一友誼演變成了「病態」的關係。由於和伊凡寧柯的分裂,在選編朗道論文集時,他堅決反對把他與伊凡寧柯合作的論文納入其中,也決不允許伊凡寧柯再參加他的研究討論會。心胸狹窄的朗道甚至發展到誰要是在他面前提到伊凡寧柯的任何著作,露出讚賞的神情,誰就會招來朗道無名的怒火。如果僅僅是和某一兩個科學家合不來倒也情有可原,但朗道的這種自以為是的工作作風隨著其科學地位的不斷上升也愈演愈烈,最終導致朗道犯下不可饒恕的失誤。
在朗道的科學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感到難以與之共事。1956年,前蘇聯物理學家沙皮羅通過對介子衰變的研究,提出介子衰變中字稱不守恆的新看法。這本來是一項極其重大的科學發現,但是朗道對於沙皮羅的發現卻沒有在意,當沙皮羅把他的這一重要發現寫成論文,交給朗道審閱時,過於自負的朗道只是冷冷地一笑,就隨手把它扔到了一邊。他哪裡知道,此時被他扔掉的不僅僅是沙皮羅的一篇論文,而是一個垂手可得的諾貝爾獎的大好機會。
不久以後,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在深入研究了這一問題之後指出:「字稱守恆定律」雖然在強相互作用中絕對成立,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就不成立了,介子衰變中的字稱不守恆就是一個重要的證明。他們的論文發表以後立刻震驚了當時的科學界,他倆也因此而獲得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此時的朗道如夢初醒,但已悔之晚矣。當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金後,人們才逐漸了解到沙皮羅的論文提出的時間實際上還要早幾個月,只是由於朗道那習以為常的主觀武斷作風,使前蘇聯的物理學家失去了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好機會,他的這個失誤幾乎和他曾經有過的功績一樣使人們久久難以忘記。
小編總結朗道失誤的教訓,可以看出,一個功成名就的科學家如何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寬闊的胸懷,將成為一道歷史性的難題留給所有有成就的人們去思考。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不但不能居功自傲,而且還要繼續保持如臨深淵的謹慎態度,才能使自己對科學、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而不是成為妨礙社會持續進步的障礙。好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如果你也有好的想法,不妨在下方評論區內給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