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小蟲子,一碰它就變成一顆球,不僅雞鴨愛吃,還是中藥材

2020-11-24 騰訊網

農村除了各種各樣的花草之外,還有不少的蟲子,只要是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比較深刻的體驗,特別是夏天能聽到各種蟲子的叫聲。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鼠婦」,或許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都很茫然,但要看到它的樣子,便會覺得原來是它。

這種蟲子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很常見,它的外形還是比較小的,但它的速度可是不慢,若是用手去碰它,便會像一般全身捲起來,如同一個小球,顯得十分可愛。對於這種蟲子,還有人稱它為「蛋蛋蟲」,農村中這種蟲子十分常見,很多時候我們在老房子的磚塊下,便能看見它的蹤影。

除此之外,它還會藏在方柴火的地方,反正是較為陰暗潮溼的地方就對了。也許有不少農村小夥伴,小時候都將它捉來玩過吧,畢竟它的反映還是蠻有趣的。其實家中的牲畜,像小雞和鴨子都很喜歡吃這種小蟲子。

相信很多人都難以想像,鼠婦會是一種難得的中草藥吧,而且它的功效還比較強悍,就一般的來說,它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平喘利尿等功效。此外,它對於慢性氣管炎、術後疼痛、口腔炎、閉經等也有不錯的功效。總的來說,鼠婦的價值還是蠻高的。你有見過這種蟲子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這種小蟲子農村人極度嫌棄,卻不知它具有很多功效,你知道嗎?
    在農村還有另外一種蟲子也是非常的珍貴,在以前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是這兩年仍然對它真是越來越關注。接下來小編就為你們介紹一下這種農村地區才會有的昆蟲。這種昆蟲在農村很多地方都有,它非常喜歡生長在一些比較潮溼的夾縫裡面,這也是人們不容易發現它們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甚至有些昆蟲發現自己被人類看到,它們甚至可能會出現裝死的情況。
  • 農村這種專門吃屎的蟲,不僅能做藥,還是非洲人民的圖騰神物
    前幾天我曾寫了「天牛」這種小蟲子,有很多人表示想到了屎殼郎,可能二者的確有些相似吧。可是,農村有那麼一種小蟲子,人家就是專門吃屎的,美其名曰——屎殼郎!其實屎殼郎本名叫蜣螂,因為專門吃動物的糞便而被取名為屎殼郎,當然,因為解決了動物們的糞便,改善了環境,所以也被人們稱之為「自然界清道夫」。
  • 在農村,家裡如果出現這種小蟲子,要注意!說明你的房子存在問題
    在農村,家裡如果出現這種小蟲子,要注意!說明你的房子存在問題嗨,各位老鄉親們,大家好,小新又和大家見面了,這裡是三農新事記,每天小新都會和大家分享農村事,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支持你們的關注,就是小新前進的動力!
  • 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
    摘要:農村俗稱「沙牛」的蟲子,只會倒著走卻愛吃白蟻,80後把它當玩具!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總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昆蟲,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一代的人來說,在童年時肯定沒少去山裡抓一些小動物來當「玩具」玩耍。
  • 它本來是竹林害蟲,卻被「吃貨」發掘成為美食,味道還很鮮美肥嫩
    它本來是竹林害蟲,卻被「吃貨」發掘成為美食,味道還很鮮美肥嫩說到美食,中華美食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大到飛禽走獸,小到雞鴨魚肉,可以說是都被中國的資深吃貨給吃遍了,而現在,連生活當中不起眼的蟲子都被吃貨們給盯上了,說到蟲子,經過多年的磨練,我已經能夠接受像蠶蛹、蠶蛹、蝗蟲這樣的蟲子進入我們的餐桌了
  •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其實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討論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討論城市人和農村人,其實小編想說的是每一個城市人只不過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們才來到的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實際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從農村發展過來的
  • 人稱千腳蟲,雞鴨都不願吃,以為是害蟲,專家卻說是生態維護者
    幹農活要是累了的時候,人們會在田埂邊休息下,直接坐在田埂上喝點水小憩下,時不時會有小蟲子爬到身上來,不過對於這些小蟲子好像人們都不太在乎,發現的時候會把它們直接取走。雖然有時候身上被它們叮咬過,總覺得要是野外沒有點蟲子就不正常了。
  • 路邊常見的「小刺球」,過去是農村娃的玩具,其實還是上好中藥材
    路邊常見的「小刺球」,過去是農村娃的玩具,其實還是上好中藥材我們在農村裡見到的這些植物,有的能夠食用,口感好,是難得的美味,其實更多的植物是我們聽說過的中藥材。像之前介紹過的莎草,它乾燥後的根莖其實就是藥材「香附」,還有路邊常見的地黃,它的植株也長得很普通,但是根部的價值珍貴,藥用效果好。今天介紹的這種「小刺球」,過去是農村娃的玩具,在路邊也很常見,其實它也是上好的中藥材。這種植物其實就是「蒼耳」,說到蒼耳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在農村裡是很常見的植物。
  • 農村的野草不僅可以做盆景,還能治病,人稱「還魂草」
    雖說野草很是煩人,但不得不否認有很多人們不認識的野草都有它特殊的價值,有的成為野菜被端上了農民的飯桌,有的成為中藥材昨天的醫藥市場,還有些長相奇特的野生植物則被變成了盆栽。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認識的野生植物,就具備了以上的兩種用途,極高的藥用價值讓它走進了醫藥市場,奇特的外形也被人們拿來做成盆栽,供人觀賞。
  • 農村有種植物,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它,卻不知它是一種中藥材
    文/隨風飄散農村有種植物,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它,卻不知它是一種中藥材眾所周知,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有的在農村非常常見,但是也有的野生植物到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野生植物,說起這個植物,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吧,有時候我們在電視劇上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這種植物就是狗尾巴草,對於這種野草,相信很多在農村生長的農村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吧,在以前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喜歡將狗尾巴草當作玩具,但是在大人們眼中,狗尾巴草就是一種生命了頑強的雜草,如果看到它長在農田裡了,那麼農民就會毫不留情的將它剷除掉
  • 農村的野外,這種植物遍地是,小時候當零嘴,如今才知是珍貴藥材
    很多的野果就是小孩子們的零食,這種植物在農村遍地都是,小時候我們當作零嘴吃,如今才知道是珍貴藥材。這種植物就是龍葵,能吃的就是它的果實,沒成熟之前是綠色的,成熟之後是黑色或者深紫色的,看起來很有光澤,很漂亮。龍葵是一種很好吃的漿果,甜甜的,但吃完之後舌頭都會變黑,每當龍葵成熟的時候,小孩子們就會去野外尋找這種小零食吃。
  • 一碰它就捲起來 小外孫很好奇 這是什麼蟲?
    昨日10:32,毛先生來電:4歲小外孫在公園裡發現一隻蟲,一碰就捲起來的,問我是什麼。我說我們小時候叫它西瓜蟲,不知道蟲子的學名是什麼? 85100000熱線林建安:毛先生65歲,杭州人,住青年路社區。小外孫上幼兒園小班。
  • 農村地頭常見的蜈蚣草,不僅可以用來做魚缸的水草,還有這種功效
    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一種長相酷似蜈蚣的植物—蜈蚣草,一種農村田間地頭常見的雜草,但它其實有很多用處,可能你沒發現而已。它不僅是一種中藥材,還可以作為養魚水族箱裡的水草,甚至在很久以前有人挖它當野菜吃呢,因為他的塊莖裡含有澱粉。蜈蚣草是中藥材這種名為蜈蚣草的植物,是鳳尾蕨科的一種植物,一般以塊莖和葉入藥。
  • 把中藥材變成 農民的致富寶
    文/胡殿文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不絕於耳。
  • 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一條上百塊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這樣子的經歷,那就是去河邊釣魚了,以前小優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最喜歡跟著幾個小夥伴去河邊釣魚。那農村的小河小溪是很多的,裡面的水是非常清澈的,有著很多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非常原生態。下面這種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小魚,現在變成「稀罕」觀賞魚,據說一條上百塊呢!
  • 這種野草在農村很常見,農民卻不知道它開的是蘭花,還是珍貴藥材
    提到蘭花,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春蘭、蕙蘭、寒蘭等常見中國蘭,其實蘭科屬植物開的都是蘭花,只是品種不一樣而已,全世界大約有2萬種蘭花,在我國農村地區就生長有1200多種蘭科植物,都能開蘭花。在我農村老家有一種斑葉蘭,在每年8~10月份的時候,就會開漂亮的蘭花,但是花朵較小,農民看見之後,都不知道它是蘭花,還以為是毫無用處的野草。
  • 農村這種野草,人稱「貓眼草」,不僅有毒還是良藥,如今瀕臨滅絕
    農村這種野草,人稱「貓眼草」,不僅有毒還是良藥,如今瀕臨滅絕由於國家不斷發展,大力發展新農村,導致很多農村新建設,自然資源和野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同時也包括農民伯伯種植的農作物,所以物以稀為貴這句話說的很對,以前農村有各式各樣的野生植物
  • 它在農村隨處可見,渾身長刺被人嫌棄!在城裡卻是稀罕貨,很值錢
    農村沒有高樓大廈,但是有炊煙嫋嫋;農村雖然沒有各種標誌性建築,但是有各種新奇、古怪的稀罕貨。由於我的老家是農村,所以我見到和接觸過太多城裡人很少見過的動植物。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介紹一種野草,它在農村遍地都是,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然而在城市卻是稀罕貨,它全身都是寶,非常值錢。這種野草就是小薊,俗稱刺草。
  • 讓「花金龜」變成「育肥器」
    空氣適宜的大棚裡,規則排列的容器裡,堆滿了廢棄的瓜秧,一隻只白白胖胖的小蟲子在蠕動。這些小蟲子就是花金龜的幼蟲,學名叫蠐螬。  「這是一項利用幼蟲養殖,讓蟲子將蔬菜瓜果的秧蔓、秸稈通過其自身消化,轉換成為有機肥的生物科技技術。蠐螬,愛吃腐爛的東西,秸稈秧蔓經過長時間堆腐就會變得腐爛鬆軟,正好適合蠐螬胃口。別看它小,卻有著驚人的消化和排洩能力。吃的是秸稈和秧蔓,排洩的是肥料。
  • 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
    摘要:北方的農村,為何很多人愛吃知了猴,而蟬卻沒人吃,蟬能吃嗎?文/農夫也瘋狂「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這是羅大佑的經典歌曲《童年》中的歌詞,每年到了夏季,當聽到知了在樹上鳴叫的時候,就會想起這首歌曲。對於很多的80後來說,這首歌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