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千腳蟲,雞鴨都不願吃,以為是害蟲,專家卻說是生態維護者

2020-12-03 芳芳的農村

幹農活要是累了的時候,人們會在田埂邊休息下,直接坐在田埂上喝點水小憩下,時不時會有小蟲子爬到身上來,不過對於這些小蟲子好像人們都不太在乎,發現的時候會把它們直接取走。雖然有時候身上被它們叮咬過,總覺得要是野外沒有點蟲子就不正常了。

今天咱們來說一種蟲子,人稱千腳蟲,雞鴨都不願意吃,以為是害蟲,專家卻說是生態維護者。

這就是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除了頭節沒有腳之外,頭節後的3節每節有一對足,其它的每節都有2對足,它的足總共有200多對,雌性的腳可以有300多對,是世界上腳最多的生物,它一種無脊椎的動物,身體呈現暗褐色,在它的身體上布滿了臭腺孔,這可能是很多兒時的小夥伴不知道的,馬陸一般生長在草坪的表層或者土方的下面,或者是泥土的縫隙裡,在兒時的時候,稻草下面就會經常看到它,要是周圍光禿禿的沒有隱蔽的地方的話,它就會蜷縮起來成圓環形,呈現假死狀態,要是感覺危險消失了,它就復活了,有時候搬運稻草的時候還會從裡面鑽出來,看著非常的可怕。

兒時,總覺得它和蜈蚣是一樣的品種,會當它是一種害蟲,可有一點不明白的,那就是蜈蚣會被雞、鴨當食物來吃,雞要是看到會啄來啄去的,可對馬陸卻好像不喜歡,有時候小夥伴用木棒挑出來幾條想讓家裡的雞吃,可它看了下就掉頭走了,那時候不明白是什麼情況。直到如今才知道,原來它是被馬陸身上的臭氣給嚇到了,這也難怪雞鴨這種以小蟲子為食物的家禽不吃它了。在兒時的時候,覺得它是一種破壞力比較大的蟲子,當人們發現的時候,都會去踩踏它,可它快速的移動很容易就躲過人們的捕殺,那時候都以為它是一種十足的害蟲。只有一些調皮的小夥伴會用木棍抓住它,全身的硬殼讓小夥伴沒地方下手,最終的後果是把它們弄成幾段,看著非常的噁心。

筆者如今也經常在農村幹活,可是馬陸卻特別少見,有時候看到蜈蚣會想到馬陸,到網絡上查詢資料才發現這馬陸卻是一種專家說的益蟲,專家說它是生態的維護者,因為它是樹林中生態系統重要的分解者,它以掉落的樹葉、朽木等植物的殘餘物為食物,雖然其它微型生物也可以分解這些,但要是沒有類似馬陸這種初級的加工者,要分解它們是非常慢的,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馬陸對人體都沒有攻擊力。據說在熱帶的馬達加斯加地區的猩紅馬陸會噴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會使人雙目片刻就失明。

相關焦點

  • 專家說馬蜂是益蟲,為什麼農村人都說馬蜂是害蟲?這是怎麼回事?
    關於專家說馬蜂是益蟲,農村人卻說馬蜂是害蟲的說法,蜂部落認為主要是專家與農村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最後產生了這樣的分歧。專家角度站在專家角度,畢竟是屬於研究人員,對一種昆蟲的好壞,必然會從這種昆蟲的實際意義來綜合評論。蜂部落認為站在專家角度考慮的會有以下幾個角度。
  •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其實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討論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討論城市人和農村人,其實小編想說的是每一個城市人只不過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們才來到的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實際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從農村發展過來的
  • 千億蝗蟲逼近邊境,雞鴨等待出擊!吃貨卻在研究蝗蟲怎麼做著吃
    這幾天,看過電視新聞或者是上過網的人估計都知道非洲正在鬧蝗災吧!蝗蟲,又稱為「螞蚱」,是一種害蟲,而且是破壞性極強的遷徙性害蟲。據悉,這次蝗災中的蝗蟲數量估計有四千億隻,一天可飛行百餘公裡,白天逆風而行,如大軍過境,密度非常大。而且蝗蟲的食量驚人。凡是它們所到之處,幾乎都是寸草不生,用「慘烈」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 浦東雞鴨被咬死 只吸血不吃肉專家揭秘幕後黑手!(組圖)
    浦東雞鴨被咬死 只吸血不吃肉專家揭秘幕後黑手!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浦東雞鴨被咬死】最近,小編聽說,在浦東的一個村子裡,一周內竟有將近200隻雞鴨被「神秘殺手」咬死。  【浦東雞鴨被咬死】最近,小編聽說,在浦東的一個村子裡,一周內竟有將近
  • 大生態治理小害蟲
    生態除害病蟲害的生態治理是世界農業發展趨勢之一。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通過生物防治和生態防治等方法降低、抑制病蟲害,這種自然為農除害之法,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降低治理成本、提升農產品質量,維持生態的穩定性,避免汙染環境和破壞生物多樣性,讓農林生產和環境保護兩不誤。
  • 蝸牛為什麼會吃蔬菜呢,蝸牛是害蟲嗎?如何防治才好呢?漲知識!
    蝸牛為什麼會吃蔬菜呢,蝸牛是害蟲嗎?如何防治才好呢?漲知識!農村菜地、果園或農田農作物上常見的蝸牛是一種害蟲,它們會吃植物幼苗、葉子、莖幹、嫩芽、果實,甚至一些果樹的枝條皮層都會被啃掉。藉助家畜或天敵消滅過去,農戶散養的雞鴨其實也是小麥蝸牛的一種好辦法,可以在農田或果園放養一些雞鴨,既可以散養土雞鴨增收,還可以消滅一些蝸牛!另外,也可以捉一些蟾蜍放在菜園裡,也可以吃蝸牛的!如果當地環境好,可以看到螢火蟲時,也可以捕捉一些放在菜園裡,它們也是蝸牛的天地!
  • 路邊樹上的這些奇怪小物件都是害蟲殺手
    &nbsp&nbsp&nbsp&nbsp「腰帶」:防止害蟲上樹&nbsp&nbsp&nbsp&nbsp在很多大型喬木上,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腰帶」。
  • 「禁野令」下螞蚱能吃嗎?專家:害蟲能否食用需等官方出細則
    養殖的螞蚱能吃嗎?農業昆蟲專業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戈峰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認為,螞蚱不屬于禁食範圍,因為它不屬於野生動物。「蝗蟲因為侵蝕作物對人類造成危害,在生態學中一般認為是一種有害的昆蟲。」戈峰說,在山東,蝗蟲養殖較多,當地人有把螞蚱作為小吃食用的傳統,但螞蚱食用在監管上還處於空白,沒有養殖標準和檢測手段。
  • 農村一物,人稱「水上漂」,這「蚊子」不咬人,是害蟲還是益蟲?
    導讀:農村一物,人稱「水上漂」,這「蚊子」不咬人,是害蟲還是益蟲? 在農村,用很多植物,也有很多動物,還有很多昆蟲,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 農村地裡的它,人稱「豬兒蟲」,油炸有奶油味,9月吃正當時
    地裡的一種害蟲,農村人稱它「豬兒蟲」,曾是兒時美味,如今一斤100元成稀罕野味,農民用大棚來養殖。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田野裡黃澄澄的玉米,紅彤彤的高粱,沉甸甸的的谷穗,對於農民來說不僅是豐收更是一年辛苦後的滿足。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提要:螻蛄這種害蟲也能吃嗎?中國人對美食頗有研究,什麼樣的動植物都有可能成為餐桌上的美食,昆蟲自然也不例外,昆蟲因為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豐富的胺基酸是非常健康的食材,尤其是粵菜和雲南菜更是少不了昆蟲的身影,比如"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螞蚱"、「油煎竹蟲」、「清水蠶蛹湯」、「醬拌蟋蟀」、「涮蠍子」等等,那麼作為昆蟲的螻蛄也可以吃嗎,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 曾經菜園裡不打藥,菜長得很好現在為何不打藥,害蟲越來越多了呢?
    作為60後,回想起以前,過去的農藥品種很少,且很少用;而現在幾乎針對每種害蟲的農藥都有,但就是滅不淨,並且滅一波又一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於害蟲的天敵鳥類的減少,致使害蟲越來越猖狂。俗話說:鳥為食亡。也就是說鳥的「奮鬥目標」就是吃。
  • 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
    關於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算作益蟲。害蟲與益蟲的區別其實蜂部落人認,害蟲與益蟲之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只是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來,還有就是昆蟲的數量。如果昆蟲對我們的危害大,而且數量也大,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昆蟲自然就變成了害蟲。反過來,如果一種昆蟲對我們的影響小,或者對我們還有幫助,那麼這種昆蟲就可以算作益蟲。在更進一步,不管一種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如果數量極其稀少,那這種昆蟲自然就成了保護昆蟲,畢竟生物的多樣性需要的是物種多樣來維持,從對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少了都寶貴。為什麼說馬蜂是益蟲?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森林病蟲害被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嚴重威脅著森林生態平衡。面對病蟲害對生態的危害,害蟲天敵在自然控制和防治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關鍵因素。我省具有豐富的天敵資源和天敵利用歷史,如專家們研究和推廣的異色瓢蟲、七星瓢蟲可防治蚜蟲,松毛蟲赤眼蜂可防治油松毛蟲,管氏腫腿蜂可防治天牛等生物防治手段,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天羅地網滅害蟲——新鮮巧妙的立體治蟲法
    一大早,天津寶坻的一個蔬菜基地裡,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我國植保領域的一些專家,今天他們來的目的就是來參觀這些大棚裡的蔬菜的。    (採訪)感覺味道非常好。比常規的覺得要甜一些。    這個大棚一直就是沒有用過化學農藥,所以直接吃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 「綠燈籠」「黃板板」害蟲新剋星
    這些「綠燈籠」叫誘蠅球,表面塗滿食誘劑,因為害蟲喜歡在「綠色、食物多、配偶多、光亮」4處聚集,醴陵市高級農藝師胡冬炎便指導基地布下陷阱,利用這個「生態武器」讓害蟲自取滅亡。今年,夏福成所在的基地種植了絲瓜、苦瓜等180畝大棚蔬菜,受暖冬氣候加上雨水天氣影響,今年瓜食蠅發生時間提早,而且量特別大。
  • 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有人喜歡有人厭?
    關於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主要與我們個人的所站的角度有關,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對人類有好處的昆蟲都可以算作益蟲,但是從利於某個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就算是益蟲也當做害蟲來處理,主要是有礙我們的生產。
  • 外交部: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做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維護者和推動者
    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做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維護者和推動者,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多邊進程。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北京時間6月2日宣布對《巴黎協定》的決定,已經有報導稱他會宣布美國將退出該協定。另外有報導稱,中國與歐盟明天將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巴黎協定》。 對此,華春瑩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
  • 害蟲兇猛!海欖雌瘤斑螟來襲 紅樹林保護區問計社會
    「和人一樣,大自然也會生病,目前福田紅樹林的害蟲主要是海欖雌瘤斑螟,專以紅樹植物海欖雌(又名「白骨壤」)的葉子為食。」徐華林介紹,自1995年起,幾乎每年都發生海欖雌蟲害。2004年及2012年均曾發生過海欖雌大面積樹葉枯黃,如火燒一般,當時市民都以為樹枯死了,其實這是假象,一般當年秋天又能長出新葉。
  • 百戰害蟲,以蟲抗蟲!
    其實,它只是園林部門釘在樹上用來培育白蛾周氏齧小蜂,防治美國白蛾等害蟲的蠶繭。人蟲之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為何要培育這麼多柞蠶呢?這事,還得從持續上萬年的「人與害蟲」之戰說起。其實,「害蟲」這個詞是站在人類的角度看的,在農業出現之前,昆蟲只是吃著自己食譜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