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宇宙視為自己的故鄉,與全人類交往

2020-12-02 澎湃新聞

2020年即將過去,我們身外的世界,紛繁依舊。

如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擁有一個確定的自己;如何在現代多元化社會,擁有「一個現代文明人所必須知道的那些知識和素養」?

閱讀房龍的書一定能帶給你收穫。

亨德裡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 ),生於1882年,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作家,歷史、地理學家。

他在歷史、文化、文明、科學等方面都有著作,是偉大的文化普及者。

其作品先後在荷蘭、德國、法國、瑞典、日本、中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

房龍青年時期先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獲得博士學位,房龍在上大學前後,屢經漂泊,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工作,還曾經專門從通俗劇場中學習說話技巧。

他文筆優美,知識廣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經他的手筆,枯燥無味的知識也能輕巧俏皮,通俗易懂。其作品幾乎本本暢銷,影響了幾代人。

著名作家鬱達夫曾說:

房龍的筆有一種魅力,枯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

更重要的是,他把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相結合來講述。他是文化思想普及的先驅者,也是用文藝手法宣傳科學的大師。

「房龍全譯插圖典藏版」選取房龍最具代表性的五本著作《人類的故事》《人類的藝術》《發明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寬容》。既有對世界起源的宏觀展示,也有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娓娓道來。

詼諧輕鬆的風格,生動流暢的文字,深入淺出的講述,它將會是你「最好的通史類入門書」。

《人類的故事》

迄今為止,人類是地球上最晚出現的生物,卻最先憑藉著智慧徵服了自然。

在這部著作中,房龍用生動流暢的文字,將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它的故事從遠古的時候講起,包括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源起,希臘與羅馬時代的輝煌,沿著宗教興起的線索講述到中世紀社會的發展和演變,從城市的興起、文藝復興、到世界性的變革和各國的革命。

在追溯到一些主要國家的歷史線索時,也講述了一些重要歷史人物的故事,評述他們的功過。

房龍對人類文明史上的許多問題的見解非常獨特,他用生動流暢的文字講述著人類文明史上最基本的知識和最精彩的內涵,將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呈現在讀者面前。

曾經擁有的光榮的歷史,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不再畏懼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人類的故事》於1921年11月出版,房龍因此書一舉成名,飲譽世界。

《人類的故事》曾一度被美國的中學採用為歷史教科書。值得一提的是,它所獲得的最高榮譽獎並不是歷史學類的,而是美國最著名的兒童文學獎「紐伯瑞獎」。

紐伯瑞獲獎作品,都有極高的文學水準,是美國青少年學習閱讀、寫作的參考範本。評委顯然認為,它的文學成就甚至高於其他候選的文學作品。

《發明的故事》

為了生存,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了第一件衣服、第一根繩子、第一座橋、第一隻碗……

這些不起眼的發明,極大地延伸了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身體器官,使人體中蘊藏的無窮力量得到了發揮。

《發明的故事》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更是一部人類奮鬥簡史。

人類從簡單的發明到發明機械、建造房屋、製造飛機......本書對這些奇蹟的產生做了科學而又生動的闡釋。

本書的主人公們深入每一個角落,探索所有未知的領域,對於每一件事而言,他們都將在智慧能達到的範圍之內深究其意義。

他們不會盲從任何人、任何事,除了那些已經得到驗證的真理,這些真理是人類進一步探索的基石。

《人類的藝術》

藝術源自人類的天性,與人類一同誕生,只要有人類,藝術就如影隨形。

《人類的藝術》既不是藝術的教科書,也不是有關藝術的專著,而是通過清新、通俗易懂而又個人化的描述,把深奧的東西介紹給那些徘徊於藝術大門之外的人。

全書涵蓋了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戲劇,以及文學、舞蹈、服飾、工藝美術等幾乎所有藝術領域,房龍以其深厚的歷史知識底蘊,輕鬆自如地駕馭了如此豐富繁博的內容。

與其他同類書籍不同的是,房龍堅持將藝術放到人類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活動中加以探討,體現出他一貫堅持的從全人類的高度來觀察敘述人類文明的思想精髓。

讀者也因而在全面而清晰地了解人類藝術發展進程的同時,對藝術發展所賴以存在的人類社會能有所洞悉。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初譯《房龍地理》),是房龍關於人類地理的力作。

在《地球的故事》裡,房龍打破了常規地理書的寫作方式。

不僅簡要地介紹了基本的地理知識,還視角獨特地從地理的角度講述了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了地理對國家的歷史演變、人群性格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生動地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

為什麼丹麥人喜歡靜謐的書齋,而西班牙人則熱衷於廣闊的天地?

為什麼日本近代瘋狂地向外擴張,而國土同樣狹小的瑞士卻保持中立,難道國家性格真的與國家地理有關?

在《地球的故事》中都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房龍沒有羅列蒼白的數字,沒有堆砌深奧的名詞,而是把人作為重點,來探究人的生存命運。

在房龍撰寫的所有著作中,《地球的故事》是擁有最廣泛讀者的一部著作。出版一年間在美國始終名列非虛構作品排行榜榜首。

英國、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匈牙利文、葡萄牙文等版本隨後面世,銷量無法統計,被視為人類出版史上的「奇蹟」。

《寬容》

在房龍的多部著作中,始終貫穿著的一個主題可以歸結為「寬容」二字,這種寬容不是基於無知的無原則的避讓,而是一種智者的包容。

《寬容》堪稱認識西方文明的必讀經典,暢銷近百年。是關於寬容和自由思想的最經典最通俗的讀本。

房龍以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依據,縷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探尋千百年來人類精神中「不寬容」的根源,倡導思想自由,主張包容,譴責保守、專制和迫害。

宗教史上的對立與融合、迫害與反迫害,歷來是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房龍以他犀利的眼光,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去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

最終他看到:歷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義,對一切不利於自己發展的思想創新進行殘酷迫害,這種精神上的不寬容導致的恰是他們的「敵人」犯下的那些錯誤。

藉助於房龍的「寬容」之眼,我們不難對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現象的發展建立一個清晰的輪廓。

據說法國著名作家蒙田講過一個故事,有人問蘇格拉底是哪裡人,蘇格拉底不說「雅典人」,而回答自己是「世界人」。

蒙田感嘆蘇格拉底終究是蘇格拉底,「視宇宙為自己的故鄉,把自己的知識投向整個人類,與全人類交往。」

年終歲尾,我們愈發感受到「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也許重讀最會講故事的「科普巨匠」房龍的著作,聽他講述世界起源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用他的智慧為我們人生指明方向。

原標題:《把宇宙視為自己的故鄉,與全人類交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網站:中國將自己視為中央帝國宇宙中心
    20世紀下半葉,西方人可能將中國視為第三世界、一個相對落後的國家,技術粗糙、衛生狀況糟糕、政治過時、溝通不暢,這令西方誤判、低估、誤解了中國人對鄰國以及世界的影響。中國則將自己視為中央帝國、宇宙中心,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和社會。中國人認為自己的道德權威並未衰弱,且數千年來一直在運用這一力量。在中國人眼裡,外國人低人一等、墮落、頹廢、不忠、易變、粗俗。
  • 宇宙演化最成功的產物,生命的故鄉
    作者:黃媂行星/地球,是我們在宇宙中所知的每種生命形式的故鄉。它的年齡是宇宙的1/3,並且擁有一個重金屬核心和一層薄薄的表層,這個表層包裹能讓我們呼吸的空氣、廣闊的海洋、肥沃的平原、宏偉的山脈、淡水、河流、溪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層。
  • 監獄還是故鄉?——宇宙殖民地的生活(上)
    歐尼爾計劃在月球軌道上的拉格朗日點上建造宇宙殖民地,這個概念被後人採納並且更進步發展,取代了舊有的行星環境改造計劃,成為人類正式移民宇宙的第一步。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了。不過,建造宇宙殖民地的費用,造成地球聯邦這個世界國家組織極大的財政負擔,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 星際殖民2全種族詳解 StarDrive2九大種族圖文介紹
    當然大家也可以創建你自己的新種族,併合理發展壯大,能否徵服宇宙就要看各位的本事了。下面小編帶來星際殖民2全種族詳解,將StarDrive2中的九大種族進行詳細的圖文介紹,來看看你可以在遊戲中殖民統治哪些種族吧。
  • 絲綢之路:人類文明交往的歷史足跡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  作為橫跨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交往大通道,絲綢之路的開闢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 直接否定了太陽系是人類的第一故鄉
    鈣元素的發現也意味著太陽系並非人類的第一個故鄉,我們身體中的鈣,並非來自太陽系的形成,而是另外一顆恆星。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06期我們已經知道人類骨骼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鈣元素是人體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僅人類如此,動物也是如此。那你是否知道鈣元素從何而來?答案當然是來自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的過程。
  • 夢境全是假的?若平行宇宙被證實,人類能否和自己相遇?
    另一個自己身在何處?睡眠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在晚上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犯困,人類很難和睡眠抗衡,因為都要敗在睡眠的「石榴裙」下,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睡眠的誘惑,進入深入睡眠後,我們便開始進入了夢鄉,在夢鄉中有人會做美夢,有的人則會遇上噩夢,在遇到噩夢的時候,會想像人們的睡眠質量,噩夢中的景象實在是太恐怖了,這時候有小夥伴會有個疑問,為什麼我們會做夢呢?夢中的景象又是從何而來呢?
  • 奧特曼故鄉光之國,有太陽光嗎?很多人都有誤解
    奧特曼故鄉光之國,有太陽光嗎?很多人都有誤解奧特曼也是宇宙人的一種,雖然有些奧特曼是地球的原生奧特曼,由地球之光孕育,比如蓋亞和阿古茹奧特曼。但是大部分奧特曼都是宇宙人,既然是宇宙人,就有自己的故鄉。這個地方,也叫做M78星雲,是奧特曼的故鄉。而在光之國上,有太陽光嗎?很多人都有誤解,為什麼呢?在光之國上,說有太陽光,是有;但是說沒有,也沒有。以前光之國並不是叫做光之國,叫做M78星雲,是一顆和地球差不多的星球。在這顆星球上,有著和人類差不多的人,也有建築物,有高度文明,有山川,也有河流,當然,也有太陽光。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哪個遊子,沒有可愛的故鄉?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哪個遊子,沒有可愛的故鄉?獨在異鄉,卻並非異客。當我們懷著種種夢想散落在各大城市的各個角落。一年又一年,異鄉的情形在我們的眼裡從好奇、習慣直至漠然。這個時候,思鄉的情緒就像魔咒一樣吞噬著每個遊子的心,那濃濃的故鄉情結和淡淡的鄉愁就是每個遊子剪不斷的血脈,在夜深人靜的夢鄉裡呢喃不止……放眼周邊,流光溢彩的街道滿是喜悅和團圓的氣氛,而我卻在這繁華熱鬧中恍惚,關於故鄉的點點滴滴又在眼前浮現……故鄉是記憶深處裡父親勞累彎曲的脊背
  • 紮根他鄉成故鄉
    在赤峰,可能,他就是一個農村人,他自己可以不蓋房子,但是不能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大學!我!就是赤峰人! 我就是赤峰眾多能說的人之中的一個。 赤峰境內被國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類文化類型有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境內出土的「華夏第一龍」證明赤峰是遠古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在這個具有幾千年文化的土地當中,從能說到會說,我選擇了朗讀,我選擇了語言。
  • 外星生命為什麼不願意與人類交往?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的所有生命相互之間都可以被稱為外星人。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生命,那麼我們就是它們眼中的外星生命。
  • 奧特曼的故鄉並不都是光之國,其他星球也有光之巨人
    好了,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故鄉非光之國的奧特曼。1、地球奧特曼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當然地球也是有奧特曼的。迪迦奧特曼的故鄉好像不是地球的哦。2、行星朱蘭(音譯)高斯的故鄉是朱蘭行星,並不是地球,是一個奧特曼和怪獸和平相處的行星,一個很美麗的行星。
  • 這顆行星被視為人類的救世主,每天被撞10餘次,卻擁有濃厚的大氣
    我們的宇宙總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而我們的地球位居我們太陽系之間,可以說是太陽的「小弟」了,如果太陽這個大哥一旦出現了什麼意外,作為小弟的地球,肯定也好過不到哪去。我們地球其實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會受到宇宙中大大小小的因素的騷擾,稍微一個不小心,在引力的作用下,就可能會有隕石衛星等撞向地球。這顆行星被視為人類的救世主,每天被撞10餘次,卻擁有濃厚的大氣。我們太陽系中有一顆被視為我們人類救世主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名字叫做木星。木星可以說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神秘的一顆星球,它的質量在太陽系諸多天體中位居第二,呈現氣態形態。
  • 人類誤解了外星人;人類文明不是宇宙唯一的文明
    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愛因斯坦一,人類文明是不是宇宙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但是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920億光年,甚至更大;目前可觀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在如此浩渺的宇宙空間跟極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只出現過一種文明智慧,是不可想像的。
  • 科學家推測,地球並非人類的故鄉
    科學家推測地球並非人類故鄉,我們從何而來?最新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類並非是來自於地球的物種,人類的家鄉很可能在外太空,美國著名的生態學家埃利斯博士認為,地球可能是外星人的「流放監獄」,他提出了這四個論據。1 、皮膚。人類的皮膚非常的怕太陽,也非常的怕冷,但是在動物的身上卻不怕這些這不符合進化理論。
  • 奧特曼的故鄉M78星雲,原來在宇宙中是這樣的
    M78星雲相信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說不會不熟悉,日本熱門動畫片奧特曼的故鄉就是M78星雲的光之國,但是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對於M78星雲卻不是很熟悉
  • 五大被人類討厭的奧特曼:一個被趕出地球,一個無奈封印自己!
    在《奧特曼》系列中,人類和奧特曼往往是夥伴關係,都有著「保衛地球」的共同的目標。奧特曼無數次拯救過陷入危機的地球。人類對於奧特曼可謂是即感激又崇拜。當然,作為完全不同種族的生物,也不是所有的奧特曼都被人類喜歡,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五個被人類討厭的奧特曼吧。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周六空降長沙!
    7月20日,「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以下簡稱「霍金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其中,「科學家書房」場景將再現長沙。霍金關於宇宙的想像,在這裡將以太陽系光波球池、踏入月球、引力場域、時空隧道、逃離黑洞等形式直接生動地展示。展覽到底什麼樣?記者提前探秘。
  • 抬頭望月,古人的星空情懷,或許正是低頭思故鄉
    --故鄉如風,常伴吾身,康德的墓志銘寫道: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
  • 如果宇宙中存在比地球文明程度低的生命,人類會怎麼辦?
    1977年,美國給宇宙中發射了一顆探測器——旅行者號,探測器上面有一張金屬唱片,記錄了人類文明的各種信息。這樣做是想聯絡宇宙中其他生命,由此證實我們的地球,並非宇宙中唯一生命星球。《三體》一書中,揭示了無情的宇宙從林法則,讓我們每個明白了貿然給宇宙中發射信息,一旦被文明程度高於我們的生命體獲取,地球很可能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