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行星被視為人類的救世主,每天被撞10餘次,卻擁有濃厚的大氣

2020-12-05 檸檬酸姑娘

我們的宇宙總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而我們的地球位居我們太陽系之間,可以說是太陽的「小弟」了,如果太陽這個大哥一旦出現了什麼意外,作為小弟的地球,肯定也好過不到哪去。我們地球其實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會受到宇宙中大大小小的因素的騷擾,稍微一個不小心,在引力的作用下,就可能會有隕石衛星等撞向地球。這顆行星被視為人類的救世主,每天被撞10餘次,卻擁有濃厚的大氣。

我們太陽系中有一顆被視為我們人類救世主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名字叫做木星。木星可以說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神秘的一顆星球,它的質量在太陽系諸多天體中位居第二,呈現氣態形態。它的周圍時常會有非常強烈的風暴出現,阻止人類做更加進一步的觀測。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對木星的了解非常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們在木星上拍攝到了一個紅色的小斑點。因為木星體積大,所以我們人類對它的好奇非常之大。

木星被視為救世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的質量非常大,引力巨大,在加上距離遙遠的原因,可以與太陽稍微進行抵抗,它牽扯著地球,讓它不至於離太陽過近,這也是我們地球沒有被太陽吸附過去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木星作為「哥哥」,幫助地球抵擋了很多來自太空的傷害。

木星因為體積巨大,幫助抵擋了很多隕石的撞擊,每天木星要承受十幾次的隕石撞擊,但是它的外表依舊完好,大氣濃鬱,沒有受到過重損害的樣子,因此,木星對地球的意義非凡。其實除了木星本體之外,木星邊上的衛星也對地球有著非常大的意義,上文已經提到,因為衛星的質量大,引力非常強,所以他吸引了70顆左右的衛星,其中,對地球影響最大的衛星要屬「木衛四」。

木衛四是太陽系中排名第三的衛星,據天文學家觀測,他們懷疑木衛四的內核是矽酸鹽,並且他的表面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氣層,也許在它身上存在著生命體。但是現在這顆衛星過於弱小,只能先仰仗木星的保護,希望在未來,這個衛星可以得到發展,最後沒準會給人類一個驚喜。朋友們,你們對宇宙有興趣嗎?歡迎評論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對這顆詭異行星大氣進行了研究,等等,它怎麼可能有大氣層
    堪薩斯大學的天文學家Ian Crossfield最早發表了關於這顆行星的論文,他描述自己繪製的LTT 9779b溫度曲線時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顆行星上觀測到不該存在的光線,這顆行星在宿主恆星的狂熱炙烤下,溫度超過了3000華氏度,大氣層應該完全被蒸發掉了。
  • 水星是行星,卻沒有大氣層,這顆衛星的大氣卻比地球還厚,啥原因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有固態表面的巖質行星,但是這四顆星球的大氣狀況卻差別極大,其中水星基本沒有大氣層,而金星的大氣層卻非常濃厚,表面大氣壓是地球表面氣壓的近百倍,地球也有大氣層,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而火星的大氣則非常的稀薄,表面氣壓只有地球表面氣壓的
  • 太陽系中有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科學家:大氣濃厚河流密布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中有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科學家:大氣濃厚河流密布人類需要找到第二顆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是地球未來進化趨勢的一種必然,人類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不能夠局限於對地球資源的開採,而更大程度是上尋求到宇宙的外部星球。如果可以在太陽系中找到適合人類移民的最佳星球,那麼未來的人類,可能會得到更高、更強、更快的發展。科學家在太陽系中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最佳星球,大氣濃厚,河流密布,簡直就是翻版的第二地球。這顆星球可能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但它卻不是行星。
  • 這星球表面存在「海洋」,擁有大氣層,科學家將其視為未來的地球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雖然還沒有找到適居星球,但是還是有一些星球獲得了科學家的青睞,他們認為,這些星球在未來或許能發展成適居星球,在地球正式毀滅的時候成為人類新的家園。 例如土星上的結構,隨著我們研發出了新型探測器,對於臨近地球的幾大行星和其衛星都成為了我們觀察的對象,因此我們也得到了土星上的基本情況,土星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唯一一顆擁有濃厚大氣層的星球,火星上雖然也有大氣層但略顯單薄,雖有似無,而土衛六則不同。
  • 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正是因為其密度低,這顆行星對其外部大氣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因此一些大氣可能逃逸了出去,形成了彗星狀的拖尾。  不僅如此,這顆星球上可能還是個鬆軟的「棉花球」,無法提供一塊堅硬的表面,一旦重物踏上去可能就有陷進去的危險。追究其原因,連科學家也解釋不出所以然。
  • 人類希望?科學家在4500顆行星中確定了24顆宜居行星
    在人類的太空探索道路上,尋找宜居行星一直是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在太陽系,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失望。為什麼人類要急於尋找更多的宜居行星呢?宜居行星有什麼標準呢?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可以登陸並開始定居的星球。它指的是一顆巖石行星,它位於其恆星的中間軌道區域,那裡的溫度適中,足以使液態水在其表面存在,而不會凍結或沸騰。不過幸運的是,近日,由華盛頓州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們發現了24顆「宜居」行星,它們的生存條件可能比地球還好!這項研究是由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的。
  • 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太陽系衛星家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們,所謂的衛星就是指圍繞著一顆行星做周期性沿封閉軌道運動的天體,可以分為天然衛星和人造衛星,當然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指天然衛星。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
  • 土衛六的大氣其實根本就不適合生命的存在,甚至還會分分鐘斃命!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3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孕育著生命的行星。說起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但是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很普通的類地行星,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還有很多,比如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他衛星等等。隨著人類空天技術的發展,探索外星生命也成了許多科學界的熱點。
  • 10分鐘為你解讀,太陽系中每顆行星的形態、環境、能否移居?
    我們都知道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位於太陽系內,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除了地球外還有其它的七顆行星,而太陽則位於太陽系的中心,它是一顆恆星,八大行星在周圍環繞著它公轉。地球對我們來說也許很熟悉,那麼其它的天體你對它們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一來了解一下吧。
  • 慧木相撞,讓人類認識了宇宙的危險,那顆彗星若撞上地球會怎樣?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一顆中等偏大的彗星,它沿著巨大的橢圓形軌道繞行木星,在1992年的時候,美國的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以及天文愛好者列維首次發現了這顆彗星,於是就以他們的名字對這顆彗星進行了命名。對於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具體大小無法確定,因為它在發現時就已經碎裂了,而扯碎它的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 慧木相撞,讓人類認識了宇宙的危險,那顆彗星若撞上地球會怎樣?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一顆中等偏大的彗星,它沿著巨大的橢圓形軌道繞行木星,在1992年的時候,美國的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以及天文愛好者列維首次發現了這顆彗星,於是就以他們的名字對這顆彗星進行了命名。對於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具體大小無法確定,因為它在發現時就已經碎裂了,而扯碎它的就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 表面溫度達3000℃,大氣中充滿氣體金屬,這顆行星難道是煉獄
    從溫度到體積,WASP-121b都完美地符合了熱木星這個行星分類的特徵。儘管這還不是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溫行星,但仍然令科學家吃了一驚。如果我們拍攝10次掩星的光譜,然後疊加,那麼光譜的強度就會變成10倍。同時,由於這些噪音不是隨時存在的,所以並不會被增強,或者說很容易被科學家辨識並抹去。
  • 科學家提出金星的三個未解謎團,這顆行星為什麼沒有衛星?
    在太陽系中金星是僅次於地球的第二大巖石行星,但是這顆行星同時也是人類最不了解的系內行星,由於金星被一層非常濃密的大氣層籠罩,即便到現在人類對於金星內部的實際情況了解得非常有限,但數千年以來人們對於這顆黎明時分天空中最明亮的行星一直充滿了好奇,上世紀美蘇兩國發射過32顆金星探測器,大多數探測器還沒突破金星大氣層就已經被高溫高壓摧毀
  • 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據說是以每秒10公裡的速度穿越了地球大氣層。在撞擊地球後釋放出的能量巨大無比,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具體是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們從歷史課本中學習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向日本投下了一顆原子彈,結果造成了廣島市20萬人的死傷,整個城市瞬間被夷為平地。就這一顆原子彈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力,更何況是10億顆呢。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同樣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擁有與地球非常接近的環境,其中一些類地行星的大氣數據和環境溫度與地球基本無異,對於人類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未來完全有可能移居到這些行星上。10%,那麼這顆行星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通常體積較大的宜居行星會有更厚的大氣層來抵禦宇宙射線,而且更大的地核產生的磁場也能有效地抵抗恆星粒子風的襲擊,而符合這個條件的克卜勒-186f就成為了人類的首選,科學家模擬出在克卜勒-186f行星上看恆星的效果圖,可以看出幾乎與地球相同了,但這顆行星所處的位置相當於太陽系的水星,由於十分靠近恆星其公轉周期也只有130天,但行星表面的晝夜溫差卻比地球要大得多
  • 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並不代表有生命,只是這顆行星曾出現過生命!
    在今年九月份國外一個研究團隊宣布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PH3),由於磷化氫被認為是有生命活動時產生的物質,因此在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說法曾引起巨大的關注,在這不久以後有科學家指出磷化氫不等於有生命的說法,很快有更多證據顯示關於金星大氣有磷化氫的數據存在問題,至此金星上的磷化氫代表有生命的說法基本被否決
  • 盤點太陽系外那些不可思議的行星世界,這顆行星被扭曲成「雞蛋」
    「熱冰」行星格利澤436b格利澤436b距離地球只有30光年,並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是一顆氣態行星,大小與太陽系的海王星相當,但是由於它距離母恆星只有435萬公裡,這個距離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要近10倍,公轉一周只需要2.6天,由於和紅矮星距離過近,使得它外部的氫氣層不斷被蒸發,加上公轉起來就像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巨型彗星,但是這並不是它最奇特的地方,這顆氣態行星有一個很小的巖質內核表面有奇特的
  • 稀薄大氣行星避開恆星的「潮汐鎖定」
    更加清晰的行星圖景顯示,微小的宇宙銀河系包含了數量驚人的行星,天文學家說不清究竟存在多少孕育了生命的行星、或在我們「大而小」的銀河系究竟存在多少顆生命行星。人類十分幸運,太陽比典型的「昏暗恆星」明亮許多,遠離太陽的地球擁有適宜的氣溫,同時避免了太陽潮汐力的鎖定,地球在自由旋轉中形成了輻射均勻變化的白天和黑夜,東半球、或西半球沒有陷入永恆的白晝和黑暗之中,永遠在黑暗世界生存的人們看不到光明的日子。在地球大部分維度地區生活的人們享受了每天24小時白天與黑夜交替的「時光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