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報特稿】抗擊疫情 「天大人」與祖國同頻共振

2020-12-06 天津大學新聞網

抗擊疫情 「天大人」與祖國同頻共振

□ 本報記者 彭莉 學生記者 郭宏宇

2020年冬春,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全面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天大正值寒假,校領導及全校師生從上到下,校黨政、各個職能部門及學院(部)和廣大師生,心繫災區、快速反應、積極行動起來,與全國人民一道,依法科學防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加強領導 全面部署

自1月下旬疫情發生後,我校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書記校長掛帥成立了天津大學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天津大學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級黨委、部門分工明確,精細管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正值寒假,1月,我校多次召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學校整體的防控工作。校黨委書記李家俊、校長金東寒強調,要將學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學校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要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實際行動。2月2日,學校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專題工作會議,聽取了留學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強調疫情期間各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工作,在重大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結束前,校領導要在崗帶班;各單位要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做好值班值守工作,確保聯絡通暢、執行到位。2月10日,學校召開了黨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關於加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教育系統應對新冠肺炎控制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會議強調,全校要堅決落實好黨中央、教育部、天津市關於疫情防控工作各項精神、部署和要求,以更加嚴格的防控和管理,堅決防止疫情向校園擴散,守護師生安康,維護校園穩定。

1-2月來,我校紮實有序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學校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機構和運行機制,成立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組織機構,規範工作流程、細化任務分工、落實主體責任、高效推進運轉;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如遇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確保及時向市教委及市、區疾控中心通報;全面整合校醫院專業醫療力量,建立預檢分診、篩查監測、應急處理機制,制定學生集中返校工作預案;成立了應急物資採供中心,對防控物資進行統一調配,做好應急設備保障工作。此外,學校還建立了專題網站,及時發布學校相關通知和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並相繼通過學校官微、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及電話簡訊等多種方式,持續推送防範新冠肺炎的預防常識及注意事項,幫助師生提高防範意識、了解防治知識,引導師生科學做好防護,傳遞正能量。

疫情期間,天大從上級領導,到全體教職員工;從老同志,到青年學生;從共產黨員,到各民主黨派成員……全校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防控疫情。李家俊、金東寒向全校師生員工發出了《致天津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的一封信》,「希望每一位天大人都能經受住這場不期而至的考驗,把一場災難轉化為凝心聚力的自覺,轉化為愛國奉獻的行動。多難興邦,這將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願我們在困難中成長。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組織部、統戰部、工會、團委、學工部、校友會、教務處、研究生會、離退處、後保部等單位紛紛發出倡議,號召全體「天大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多方攜手 做好保障

疫情期間,我校各部門認真落實學校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齊心協力,積極做好疫情防範工作,紮實有序開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

我校各職能部門積極行動,拓寬各種渠道服務師生。黨辦校辦、組織部、宣傳部、學工部、教務處、研究生院、科研處、財務處、資產處等部門聯合實施網上辦公,服務廣大師生;宣傳部加大防疫宣傳力度,開設專題宣傳網站,在官微發布防疫知識,宣傳各單位防疫舉措及典型事例文章80餘篇,在「天大主頁」刊登報導百餘篇;學工部對在我校校園學習工作各類人員假期去向和行程路線,進行地毯式排查摸底,關注學生健康;校團委開展線上主題團日、社會實踐等活動,號召青年到社區(村)報到,在戰「疫」志願服務中彰顯青春力量;研究生院啟動了研究生教學科研工作預案,在嚴防疫情的同時,保障「停課不停學、延期不延教」,採取延長博士研究生網上報名時間以及網絡授課等措施,確保研究生教學科研管理工作有序推進;教務處要求各學院對能夠在延期開學期間實施網絡教學的課程,制訂網絡教學計劃與實施安排,鼓勵教師利用學校在線課程資源,開展網絡教學;國教學院牽頭對留學生狀況進行全面摸排,確保每位留學生都有聯絡的教師,制定實施嚴格的出入把控機制;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推出「天津大學教職工防疫安全公益課程包」,幫助教職工熟悉疫情防控知識;工會緊急為全校教職工採購了一批口罩;學工部、團委、醫學部等單位派出首批61人為奮戰在戰疫一線的我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子女提供課外作業輔導。

我校各相關保障部門積極投入到災情防控工作,築起一道道疫情防控「屏障」。校醫院組建了疫情應急小分隊,為學校物業及樓宇管理等服務人員講述如何自我防護等知識;細化分診檢診環節,規範醫護人員著裝;制定了發熱患者轉診流程及應急預案,嚴格交接班制度;聯合南開區疾控中心和區衛健委及海河教育園區疾控中心和衛健委,及時指導學校的防控工作。後勤保障部加強樓宇進出管理,全校各樓宇均需驗證方可入內;強化對學生宿舍、食堂、圖書館、廁所等重點區域的衛生檢查,消除衛生死角;在國教學院、公交客運二公司協調配合下,將新校區30餘名留學生安全轉運至衛津路校區學生宿舍;聯合基建處、資產處等單位,完成教師公寓封閉圍擋工程。保衛處制定了《保衛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預案》等,對雙校區實施校門臨時管控措施,各校門設置臨時檢查站,車輛、行人需登記並接受體溫檢測。信網中心開發了「健康狀況動態填報採集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並加強了對學校疫情信息的有效管控,提升了疫情數據上報及管理工作的效率。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連續推出了《閉館期間如何獲取圖書館電子資源》等6篇信息推送,介紹電子資源資料庫的概況及檢索功能,並整理電子文獻資源素材,製作專題推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通了針對校內師生和校外民眾及醫護人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期情網絡心理輔導」平臺,招募百餘人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對求助者進行網絡心理輔導,並在原來QQ在線網絡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增設了心理援助熱線服務通道。


 

後保部加強樓宇管理


保衛處工作人員惡劣天氣堅守崗位

 

校醫院細化分診環節


此外,我校對口幫扶組還專程前往付家村,協助並配合村裡做好信息上報、防疫部署等工作,送去了防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並利用「小康路上的付家村」微信公眾號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學生隊伍 築牢防線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我校各學院及輔導員、學生們迅速響應國家和學校號召,勇於擔當、齊心協力,將家國情懷落實到行動中,共同行動起來,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我校各學院為學生提供專屬提示和建議。建工學院專門為湖北籍學生建立了微信群,邀請醫生為同學們進行線上答疑;化工學院發揮學生黨支部力量,線上進行黨課學習,鼓勵學生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自動化學院為學生「牽線搭橋」,讓兩個素未謀面的博士生體會到了千裡之外的雪中送炭;建築學院、生命科學院利用線上平臺組織學生學習中央和學校有關文件和防疫知識,並撰寫心得體會……做好物資採購發放、防範知識講解、留校學生集中住宿管理服務,嚴格提前返校程序,如有特殊情況必須返校的,需經輔導員、學院逐級審批,並做好各類防護措施……各學院為我校學子安全築牢堅固防線。


我校為留校學生解決生活問題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學院(學部)輔導員們雖身居各地,但他們卻時刻牽掛著同學們的健康與安寧。機械學院輔導員譚耕耘、智算學部輔導員孫媛、化工學院輔導員趙書航、求是學部輔導員遊蒞薈號召學子們:服從命令聽指揮,打贏這場抗疫戰爭;精儀學院輔導員黃玉成、微電子學院輔導員劉佳、經管學部輔導員高子涵表示,作為輔導員,定當不辱使命,在這場疫情防控的戰役中全力應對、守土盡責。建工學院輔導員孔凡冬希望他的400名學生能夠整整齊齊返校。輔導員們利用線上方式督促學生們每日2次填報個人信息,全時掌握健康狀況;利用多種途徑和形式普及知識、科學防疫,讓同學們拒絕焦慮,心中有底氣;利用信件傳遞問候,引導同學們做好防護、安排好學習生活。他們放棄了寒假休息,提前上崗值班,嚴防死守做好特殊時期留校學生日常測溫,宿舍消殺,通風等管理服務。


輔導員參與防控知識培訓


我校學子亦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捐款捐物、擔當志願者、創作書畫作品、宣傳防疫知識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天大人」的擔當。我校選調生宋文杰、趙志峰等人捨棄休息時間,主動申請提前返崗,衝鋒陷陣,投入到病毒攻堅戰;太雷班學員許全軍、白易明等人堅守太雷精神,投入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整理更新與傳播疫情信息;含英班學生王亞婷、楊沐琳等人為所在鄉鎮醫院捐贈口罩、護目鏡等用品,積極參與社區防疫;醫學部、智算學部學生們將自發籌集的善款捐贈於武漢市慈善總會和天津市青少年基金會,為疫情防控貢獻綿薄之力;精儀學院2019級全體本科生在輔導員和年級委員會的倡導下,以書法、繪畫、手工、照片、詩句、散文、視頻等形式聲援武漢,祝福中國;化工學院碩士生高鵬飛和智算學部碩士生韓智丞用他們自編的相聲《別出門》提醒大家面對疫情要端正態度、科學防控;我校6位學子用翻唱《同根》抗疫主題視頻,表達了對所有奮戰著的人們的感謝與敬意;建築學院2018級碩士生肖天意在導師帶領下,組成疫情可視化探索小組,參與疫情地圖繪製,為防控疫情提供依據;生命科學院2016級本科生劉心怡參與清華大學「雷火明書」計劃,通過網絡日報形式,為政府和企業決策者、媒體和網際網路報導者、海內外研究者提供參考……此外,化工學院李倩、建築學院葉昊儒、智算學部黃小花、機械學院許朝陽、經管學部黃超琪、生命科學院連宇科……千百名「天大人」主動報名參加所在家鄉抗擊疫情志願者團體,協助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學校消毒,在居民點宣傳防疫知識等工作,走在了阻擊疫情的前線。


我校選調生宋文杰在勸返點前執勤(左1)


烏雲遮不住升起的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必定會取得這場抗擊疫情戰役的最終勝利!讓我們堅定必勝的信念,靜待海棠花開!


(本版刊登於2020年2月25日《天津大學報》第一版 責任編輯 彭莉 學生編輯 尹藝蒙)

相關焦點

  • 同頻共振&同頻共振
    很明顯,第一張圖中的鐘擺指針的方向是雜亂無章的,第二章圖的指針方向是一致的,這就是同頻共振的視頻,很不可思議,但的確發生了。實驗者隨意撥動會發聲的鐘擺。根據鐘擺的聲音和擺動可以看出。實驗一開始,所有擺動雜亂無序。但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鐘擺有的正在慢下來,有的正在加速。
  • 【校報特稿】記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天大校友和天大醫學部海河...
    從而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新地標!天大校友積極參與該項目設計及建設,貢獻了「天大」力量,展示了「天大」擔當。本文稿件及照片由湖北校友會提供站在疫情風暴中心的人——我校醫學部師生海河醫院抗疫側記一場疫情,讓許多人的生活悄然發生了改變。
  • 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與祖國同頻共振 從長安奮楫遠航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 長安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6月30日舉行,未到場的2020屆畢業生及親友、校內外師生、海內外校友和社會人士等125萬餘人在線參加了「雲」觀禮。校長沙愛民教授以《與祖國同頻共振 從長安奮楫遠航》為題,深情寄語2020屆畢業生。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沙愛民表示,國家正在由大國向強國邁進,學生們身處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
  • 同頻共振的那個人,是你一生的貴人
    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能量,一切生命運動都是能量在振動,一切振動的能量,在同一磁場中最終會共振同頻。共振就像一個紐帶,將萬物相連。根據量子力學的著名共識:萬物都是振動。我們的想法、意識也是一種振動,因此也會產生共振,並相互影響。
  • 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這門課的內容是看望胡吉偉學長,地點是華中科技大學青年園,學習方式是瞻仰胡吉偉塑像,學習目標是「點燃一盞燈,照亮一群人」。    2019屆畢業生梁棟很早就立志遠赴西藏紮根基層。她說:「在學校接受紅色教育,讓我切身體會到青年人身上的使命與擔當,畢業後我毫不猶豫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和祖國發展同頻共振。」    又到6月畢業季,畢業生們即將背起行囊奔赴全國各地。
  • 講好黨課 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原標題: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感謝組織,讓我再次重溫誓詞,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日前,85歲高齡的華中科技大學退休教授樊孝述,收到了學校黨委發來的「政治生日」簡訊,這是他在入黨60周年紀念日收到的最珍貴禮物。
  • 【地評線】映象網評:「最美鐵路人」與「前進中國」同頻共振
    5月13日晚20:00,由中宣部教育局與國鐵集團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19年「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將在「學習強國」平臺「直播頻道」進行直播。(央廣網5月13日)「鐵路密布」「千年大計」「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習總書記多次點讚中國鐵路,這些話語成為300萬鐵路人為之奮鬥的原動力。
  • 提升能量的走向在於達到高頻的同頻,進而共振
    我講到一個話題,所謂修行,特別是引領大家共同修行,其一切的一切都在如何更好地同頻共振,而要達到更好地共振,首先要做到同頻。我對同頻的認知就是,這個同頻應該是往高處走的同頻,需要高能量的修為者帶領大家共修而達到那個高頻的同頻,進而共振,產生驚人的能量快速提升。這個秘密是我們每個共修的修行人必須要懂得的。
  • 同頻共振,不同頻會「地震」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同頻」這個詞。比如,兩個人說的東西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就會聽到「我倆不是一個頻道的」。如果兩個人聊天聊得火熱,一見如故「酒逢知己千杯少」。在人際關係中,同頻共振指的是: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共鳴或走到一起。
  • 同頻共振,究竟同的是哪個頻?
    都說溝通,要同頻共振,否則雞同鴨講,無論如何講不清,也講不下去的。那麼究竟同的是什麼頻呢?先看看我這次被抗拒的諮詢。某國企領導,近天命年紀,就稱他A先生,因感情問題導致嚴重的焦慮情緒,來做心理諮詢。諮詢結束時,他突然說:張老師,你講的話每句都直戳我痛點, 讓我很有壓迫感。
  • 你找到那個能與你同頻共振的人了嗎?
    從古至今,有這種感覺的人實在太多了。電影《英雄》在電影《英雄》中,人物無名十年磨一劍只為成功刺殺秦王,為了成功接觸秦王,他請求秦王一直在通緝的刺客長空、飛雪、殘劍來幫助他。電影《英雄》在長空和飛雪的幫助下,無名成功獲得了與秦王對飲的機會,雙方僅僅距離十步遠,這是秦王給予緝拿刺客成功的人的獎勵。在與秦王對話的過程中,秦王成功識破了無名的謊言,他唯一感興趣的便是殘劍,秦王向無名講述了當年殘劍與飛雪殺入秦宮的故事。
  • 運用同頻共振效應,可以幫助你追求心上人!
    什麼是同頻共振原理?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
  • 有和你同頻共振的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第一次聽到這個成語的時候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以前一直以為這樣的詞語是形容機械或者電磁波上的機械反應的,但是說這個詞語的人卻把它形容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面的,所以腦子裡面就有了一堆問號?同頻共振網上的解釋是多用於思想、意識、行為等方面協同統一。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共鳴或走到一起。
  • 論找個同頻共振的「她」重要性
    有時會忍不住想,為什麼要找一個與你同頻共振的人?彼此之間有何等的牽連與重要性?答案是肯定的,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磁場】,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也會源源不斷向外傳遞你的三觀和愛好。當你們擁有相同的磁場,就會同性相吸。三觀一致的人也會自動靠攏。反之,即便認識了數十載,但彼此卻不同頻不共振,那也無法交心。
  • 心理學:巧用「同頻共振」原理,可以輕鬆撩到你的心上人
    什麼是同頻共振原理?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同頻共振原理就好像心理學當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又或者是群體的無形影響理論。
  •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同頻共振(附視頻)
    宇宙萬物皆為能量,能量共振而同頻!
  • 趙賢文:科學實驗,能量同頻共振
    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的能量屬性與信息屬性,在同一場裡,能量與信息會相互影響,同頻產生共振作用。 人是宇宙中的一部分,人是一個個的能量點,人與人之間,點與點之間會相互影響,同頻產生的共振作用也會帶動到其他面。 每一個念都是信息,當發出善心、善念、善願的時候,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世界。
  • 與世界同頻共振
    與中國服務貿易共同成長,與世界經濟脈搏同頻共振。 從誕生於2012年的京交會到作為中國三大對外開放展會平臺之一的服貿會,8年時光,這個旨在打造全球服務貿易品牌的盛會已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的「晴雨表」,成為國際服務貿易高水平合作的「連心橋」。
  • 交易同頻:K線、均線、共振,靠不靠譜?
    所謂的共振行情,就是多個方法或指標形成一致的同頻效應,沿著同一個方向發展的趨勢。拿白糖日線走勢為例,K線和均線同頻共振,形成了一致的下跌趨勢。共振行情靠不靠譜呢?關於靠不靠譜這個問題,首先得回到自己的交易理念方面,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說是一直有效的,如果有,那投資市場的錢早被人掏空了。
  •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人類思維的同頻共振
    宇宙最神奇的力量|人類思維的同頻共振創新科技理念 昨天01軍隊過橋,為什麼不允許齊步走 04怎樣同頻共振 共振就像一個紐帶,將萬物相連,根據我們的想法也是一種振動,因此也會產生共振,並相互影響。無論是從靈性角度,還是科學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是有能量場,尤其是我們不同場合,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這種感覺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