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體溫計不準?藥店:誤差屬正常現象

2020-12-06 瀟湘晨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現代快報訊33.8 ℃、34.6 ℃ …… 最近,不少市民反映,自己通過紅外體溫計測量的體溫偏低,他們質疑這樣的體溫計不靠譜。2 月 2 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使用紅外體溫計為進出居民量體溫的地方還不少。醫生表示,受到操作環境溫度影響,存在誤差屬於正常現象。

△小區保安使用紅外線體溫計測體溫

保安:存在誤差,超 37.3 ℃會自動提示

"36.5 ℃,正常 ",小區保安黃師傅正在使用紅外線體溫計為進入業主測量體溫。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因為測量結果快,使用安全衛生,所以小區普遍使用紅外線體溫計。

黃師傅說,他在測量體溫時,出現過 33 ℃、34 ℃的低溫情況,但是這種現象多出現在早晚。他解釋稱,紅外體溫計測量的是皮膚溫度,冬天室外溫度低,如果人在外吹風后再測量,體溫則會低一些。黃師傅說," 比如騎電動車的人吹了風,那麼額頭溫度會偏低;但是開私家車的人,可能溫度會高一些。"

那麼如何能夠測出發燒呢?黃師傅說,如果測量的結果為 37.3 ℃,那麼體溫計則會自動發出警報提示,這就意味著可能發燒了。隨後,他會再反覆多測量幾遍,確定體溫測量的結構。

記者注意到,保安所使用的紅外體溫儀有使用的精確範圍,在 32 ℃至 34.9 ℃內,存在 0.3 ℃誤差;在 35 ℃至 42 ℃內,存在 0.2 ℃的誤差。

而同樣負責測體溫的石師傅也表示,同一時間測量身體的不同部位,體溫也會有所不同。他為記者測量的額頭是 35.8 ℃,脖頸是 36.4 ℃,這是因為額頭暴露在外,被風吹得溫度較低。

△藥店紅外線體溫計售罄

藥店店長:受操作環境影響,出現誤差屬正常範圍

2 月 2 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十多家藥店發現,紅外體溫計已經全部售罄。一位姓方的店長告訴記者,相較於紅外體溫計,玻璃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的測量時間更久,測量的結果也更為準確。方店長說,紅外體溫計的測量結果受到操作環境的影響。例如冬天室外溫度較低,測量的結果也偏低。但是,人體發燒,還是能夠測出來的。

現代快報記者也在一個紅外體溫計的說明書上發現,該產品的適用溫度在 16 ℃ -35 ℃之間。因此,想要準確地測量出體溫,最好在測量之前,把紅外體溫計在常溫狀態中放置一段時間。

【來源:現代快報+ZAKER南京】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中山路一家藥店的店員說。而金沙路一家社區藥店的店員則表示,自從六月份店裡的電子體溫計賣完後就沒再進新貨,「進了也賣不掉,放的時間長了測量就不準了。 」    調查 老體溫計勝在價低測得準    不僅如此,青島各大醫院門診科室給病人測溫也以水銀體溫計為主。「非典等流行病爆發時我們也用電子體溫計,測溫速度快。」
  • 天冷紅外體溫計測不準咋辦?使用提示來了
    天冷紅外體溫計測不準咋辦?針對節後復工許多單位需要使用紅外體溫計測量員工體溫,而此前卻沒有相關使用經驗,且目前室外天氣寒冷,可能會造成體溫測量不準的問題,2月10日,省市場監管局、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發布了第二版「室外使用紅外體溫計測量體溫注意事項的提示和建議」,內容超實用,一看就會,一做就對。
  •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這個數值不是我瞎說的,這來源於我對2020年3月31日正式實施的《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和《玻璃體溫計檢定規程》中最大允許誤差的比對:水銀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5~0.1)℃醫用電子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0.1~0.2)℃我們再來看看電子體溫計的原理與結構: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感溫元體
  • 紅外額溫計「躺槍」,測體溫有啥可怕的?
    這種溫度計的準確度比較高,誤差一般為0.1℃-0.2℃。非接觸式溫度計包括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紅外耳溫計等。沒錯,紅外額溫計就是現在進小區時檢查人員手裡拿的測溫槍了。紅外篩檢儀就是大家在車站、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看到的紅外攝像頭並配合大屏幕的較為大型的測溫儀。還有一種用的比較少的紅外耳溫計。
  • 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 這樣使用才正確!
    體溫計是一種具有保持顯示最高體溫功能的溫度計,又被稱為「醫用溫度計」。常用的體溫計種類有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4、讀取數據,人體腋下正常溫度是36-37℃,37℃以上就是發燒了。三、紅外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是通過紅外線來進行體溫的測量,多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紅外線體溫計測溫,相對安全、準確,適合老人、兒童、醫院和家庭使用。居家自我防護,用人體紅外體溫計測量體溫為何不準?甚至無法顯示溫度數據?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市民在使用該儀器時遇到困惑,發現部分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偏差。
  • 天冷紅外體溫計測不準咋辦?遼寧新版使用提示來了
    針對節後復工許多單位需要使用紅外體溫計測量員工體溫,而此前卻沒有相關使用經驗,且目前室外天氣寒冷,可能會造成體溫測量不準的問題,2月10日,省市場監管局、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發布了第二版「室外使用紅外體溫計測量體溫注意事項的提示和建議」,內容超實用,一看就會,一做就對。
  • 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如何保證測溫準確?
    非接觸式的主要有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及紅外篩檢儀,均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測量溫度。而在這次疫情中使用的大多為非接觸式的紅外額溫計及紅外耳溫計,使用方便簡單。 2 正常人體的體溫 正常人體溫大約在(36.3~37.2)°C,不同部位的溫度也各不相同,直腸或者耳朵鼓膜溫度要比口腔溫度高(0.3~0.6)°C,而腋窩處溫度要低(0.3~0.6)°C。
  • 孩子高燒39度,體溫計卻顯示正常,退貨店員稱:2度誤差正常!
    最近有這樣一個較真的媽媽,在藥店裡花了247買了一個紅外線的體溫計,應該是高端上檔次了,本想著高科技嘛,那肯定是準的。有天夜裡3點多,這位媽媽摸著自己的寶寶好像有點燒的樣子,然後就拿出這個體溫計,給寶寶測了一下,顯示36.8度,不超過37度是人體正常體溫。
  • 電子體溫計準不準,注意細節是關鍵
    想用回老式的水銀體溫計吧,又擔心汞, 其實,電子體溫計足夠精準, 準不準,不在儀器, 這些細節,麻麻注意了沒? 隔一段時間測,讀數不同?體溫本身有波動: 寶寶正常體溫,在36.0-37.3℃之間波動,波動一詞,本身就意味著沒有固定值,所以,寶寶發熱時,體溫本身就會上下波動,這是賴任何體溫計都賴不了的事實哦。 劇烈運動會對體溫造成影響?
  • 測溫槍測不準體溫?專利檢索全面解決你的體溫恐慌!
    疫情以來,與我們接觸最多的除了口罩以外,就屬測溫槍了,在小區門口、公交車、地鐵、商場,只要是需要測溫的地方都要與測溫槍來一次親密接觸。接觸多了,大傢伙發現,我的體溫咋這麼低了呢,一大波網友趕來說34°,33°,32°。哎等等,人的正常體溫是不是36.0℃-37.0℃嗎,怎麼用測溫槍測出來的溫度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如果有人發燒測溫槍還能檢測出來麼?
  • 帶您了解人體紅外溫度計
    紅外額溫計使用前要按說明書要求正確設置,切換為體溫模式(有一些測溫儀開機即默認為體溫模式);保持測溫儀豎直,探測頭與額頭距離一般為(3~5)cm,測量位置為人體額頭正中央、眉心上方,額頭無毛髮等遮擋物,無汗水。為什麼會遇到紅外額溫計測溫數值不準的情況?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打開APP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1:36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 紅外額溫計使用手冊來了!如何正確使用?看這裡!
    >一 使用須知 1.紅外額溫計一般有兩種模式,請一定要選擇「體溫」模式,不能選擇「額溫」模式。 5.如果被測者從寒冷的環境中過來額頭溫度較低可以改測此人手腕錶面體溫。 二 遇到紅外額溫計數值不準怎麼辦? 1.確認是否選擇「體溫」模式,以及是否還有足夠電量。
  • 紅外測溫儀測出的數據,誤差巨大,為何還被廣泛用在測溫防控?
    體溫估計是其中了解最清楚的唯一一個。現在處在疫情期間,為了實時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多人都會購買紅外測溫儀來測量自己的體溫。不僅如此,到了不得不出門採購生活用品時,可能從出門到超市,一來一回就被測量個好幾次。以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講,每次從家中出來到出小區,再到進入超市,都要測近4次體溫。
  • 張思萊:寶寶發燒,別再用水銀體溫計測!不準,還危險
    但,不是所有體溫計都適合寶寶用,不少媽媽不是用錯了體溫計,就是用錯了測溫方法: 1 最適合寶寶用的體溫計——電子體溫計 通常媽媽們常用來給寶寶測量體溫的無非是:最傳統、最便宜的水銀體溫計;最快、最貴的耳溫槍(額溫槍);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電子體溫計。
  • 早期疫情篩查和防控的「利器」——人體紅外測溫儀,您正確使用了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居家自我防護,用人體紅外測溫儀測量體溫為何不準?甚至無法顯示溫度數據?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市民在使用該儀器時遇到困惑,發現部分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偏差。人體紅外測溫儀是一種通過探測器測量被測對象(人體表面、耳腔等)的紅外輻射量,經適當修正後,輸出顯示身體某部位溫度的光電儀器。主要分為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篩檢儀三種。人體紅外測溫儀作為體溫測量設備,廣泛應用在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不少市民也會自行購買使用。其在疫情防控中作用顯著。
  • 體溫計有什麼類型?紅外線熱成像的原理是什麼?有誤差嗎?
    體溫計應該是近期我們使用得最多的東西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科普體溫計的類別並且他們是怎麼樣工作的,他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體溫計的類別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在公司和疫情的前期人口密集的地方用得比較多;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
  •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精度易受外部環境影響
    測溫槍為啥測不準體溫?我們外出時面臨的這「溫柔一槍」,所得的這些紅外體溫檢測數值靠譜嗎?會不會存在誤差?如果誤差普遍偏大,會不會不利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那「一槍」對準哪裡,測得數據可能更準確?紅外測溫儀因「疫」普及發熱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重要的首發症狀,而體溫檢測則是診斷此類病例的首要環節。
  • 紅外體溫計到底準不準? 紅外測溫儀的工作過程了解一下
    紅外體溫計到底準不準? 紅外測溫儀的工作過程了解一下時間:2018-11-26 16:38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紅外體溫計到底準不準? 紅外測溫儀的工作過程了解一下 你的肌膚常說,冷冰冰的水銀溫度計,我是拒絕的。
  • 如何正確使用紅外額溫計?使用指南來了
    當前疫情防控過程中, 測體溫是排查新冠肺炎的關鍵措施, 各交通卡口,每天進出小區、 辦公樓、超市等場所都需要進行測溫。 那你知道紅外測溫儀的正確使用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