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清遠或零颱風!雨雨雨要來了……

2021-01-10 騰訊網

最近已經熱到

不敢在室外多待一分鐘

但好消息是雨終於要來了!

昨天

清遠街坊

就提前感受到了

降雨帶來的舒爽

不過總體來說

7月的廣東就是一個字

見證歷史的7月

7月清遠全市平均氣溫30.1℃

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高!!

7月11日以來

烈日連日炙烤

我市35℃以上的高溫天氣

持續了整整20天

25日我市出現了

大範圍37+℃的氣溫

清城區更是錄得了今年以來的最高氣溫

37.7℃!

這麼熱的天

想要降溫

還是只能靠颱風

但今年以來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

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

7月無颱風生成

可能會打破歷史紀錄

統計顯示,1949—2019年,每年7月在西太平洋和南海都有颱風生成,最多的年份有8個。但今年到目前為止仍未有颱風生成,也就是說今年7月可能成為歷史上首個無颱風生成的7月。

颱風什麼時候來?

據@清遠天氣

這幾天

副高在逐漸北抬

南海到西北太平洋海域對流雲團開始躁動

有一個颱風胚胎在悄悄孕育中

這個擾動在31日前後

加強為熱帶低壓的可能性加大

能否發展成颱風還有待觀察

7月是否真的空臺就看它了

進入8月後,沒有了副高的壓迫,颱風會重新變得活躍。據氣象預測,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接下來天氣怎麼樣?

8月初

受熱帶低壓和季風的共同影響

我市將有較明顯降水!

高溫也將逐步緩解!

具體天氣預報

全市:

31日到8月1日,多雲間晴有雷陣雨,局部大雨和8級短時大風,最高氣溫33到37℃;

2日,雷陣雨局部暴雨,高溫逐步緩解,最高氣溫31到34℃;

3到5日,受西南季風影響,全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最高氣溫30到32℃;

市區:

31日到8月1日,多雲間晴有雷陣雨,27到35℃;

2日,雷陣雨轉大雨,26到32℃;

3到5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6到31℃。

盼雨來

又怕雨亂來

遇上強對流天氣應該怎麼辦?

提前做好防禦!

大家繼續注意防暑防曬

外出一定要帶傘!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廣東天氣、清遠天氣

編輯:路子醬

校對:喵果果

相關焦點

  • 雨雨雨雨雨要來了!還有颱風?
    但好消息是雨終於要來了!見證歷史的7月 歷經4輪「龍舟水」 及1個颱風來襲之後 廣東高溫少雨天氣已持續了一個多月 據了解,今年以來 全省22個縣(市) 平均氣溫
  • 數說7月來北京到底下了多少雨
    今年華北雨季來得有點早,7月9日就進入雨季。9日開始,降雨就成為北京天氣的主題,雨水幾乎天天見,而且雨勢還不小。這半個多月,北京到底下了多少雨?哪裡雨最多?  華北雨季來得早 北京半月下了半年的雨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華北雨季於7月9日開始,較常年偏早9天。9日至25日,北京雨量達286毫米,半個多月下了半年的雨,是常年同期的三倍多,遠超常年7月總雨量。
  • 颱風雨或捲土重來!大面積降雨有望落在下列地區
    目前出現了兩個颱風,分別是第19號颱風「天鵝」,第20號颱風「艾莎尼」。第19號颱風正在穿越菲律賓,很快將進入南海,這個颱風預計將直接登陸越南,對於廣東的影響不大。第20號颱風的路徑稍微有些特別,因為受到第19號颱風的牽扯,第20號颱風的路徑反而有些偏北,因此在後續的運動過程中,這一個颱風有可能會影響到廣東,給廣東帶來颱風雨。
  • 最近,中國下了那麼多雨,這些雨都是從哪裡來的?
    降雨量是人類所不能控制的,降雨量過大,會帶來洪水,降雨量稀少,又會引起乾旱,降雨量不多不少,剛剛好,稱之為「風調雨順」,在遠離河流的陸地之上,雨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唯一的淡水來源,因此,長期以來,人類都期盼風調雨順,那麼,雨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廣東今年人工增雨137次
    時報訊 (記者凌慧珊通訊員楊綺薇)針對我省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氣象部門目前正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氣象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3月25日~9月22日,全省人工增雨作業137次,耗彈量370枚,增水量13.92億立方米。
  • 牛雨、蜘蛛雨、青蛙雨、肉雨、蟲子雨、魚雨,都不如來一場錢雨!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各地那些奇怪的動物雨。1、牛雨,據說是俄羅斯空運的一頭肉牛,在飛機上到處亂竄,最終掉下飛機,碰巧砸壞了日本海上正在行駛的一艘漁船。2、蜘蛛雨:蜘蛛雨同樣發生在澳大利亞,幾百萬隻蜘蛛在天空中落下,那畫面太美不敢想像,想想都覺得毛骨悚然!
  • 最晚的颱風「巴蓬」已經消失,廈門終於迎來颱風雨,雨還不小
    「巴蓬」,是史上最晚颱風,已於28日上午減弱為熱帶低壓,之後持續減弱,中央氣象臺已經對其停止編號。颱風「巴蓬」預報的颱風雨終於來了,上午9點左右廈門開始下雨,有一段雨還挺大,不過看雲圖雨量主要集中在臺灣海峽。
  • 明天石龍繼續「倒水模式」,一連7日雨雨雨……
    日-6月7日的數據 這真的是「倒水」了... 「倒水模式」又來,明天繼續落大雨! 正值「龍舟水」時節 (5月21日-6月20日) 東莞下周強降雨持續 看一看這個六月的天氣 不下雨的日子真的沒幾天 ▽
  • 4號颱風「木恩」或明晚登陸!「颱風雨」提前殺到珠海!
    4號颱風「木恩」或明晚登陸!「颱風雨」提前殺到珠海!,太陽再來點火,妥妥的就是大蒸籠天這麼熱,是不是又在憋颱風了?沒錯!熱帶雲團已經蠢蠢欲動7月上旬,颱風正在蓄勢待發!
  •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說到8月,氣象界的話題開始「爆」了起來,尤其是北半球的太平洋,成了風暴「話題」的海洋。在這裡,各種熱帶雲團,熱帶擾動,風暴胚胎,颱風胚胎,颱風或颶風相繼生成,各種風暴共舞,「亂成了一鍋粥」。
  • 廣東遭「雨+風+雷」三連擊!9月還有好幾個颱風……
    廣東遭「雨+風+雷」三連擊!>另外9月下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還將有2個~3個颱風生成9月秋颱風有點活躍大家要保持關注哦>未來幾天天氣情況預計,9月13日-14日南部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部分市縣雷雨時有7級-8級短時大風,其餘市縣多雲,有(雷)陣雨;
  • 【今日常識】地形雨
    ▼知識拓展地形雨地形雨是世界降水形式中的四大大降水方式之一(其餘三個是;鋒面雨、對流雨、颱風雨)。地形雨是溼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而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對改變局部小氣候有重要影響作用。同時由於地形雨對地形區兩面坡的不同影響,導致人們對它們的利用開發也不盡相同,人文景觀也呈現明顯差異。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浙江在線8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 施雯 方力 通訊員 王小萍)接下來,杭州的陣雨或雷雨天氣將會增多,連續高溫趨於緩和。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 詭異自然現象:魚雨
    有趣的是在每年的5月至7月間,宏都拉斯的一些地區都會下魚雨。這種現象已經有些年頭了,如今更被寫進許多民俗故事中。記者沒有親眼見過天上掉魚的奇觀。據說魚雨來臨之前,天上烏雲滾滾,大風呼嘯,強風暴雨大約持續兩三個小時之後,數百條活魚,便落在地上。 從1989年開始,宏都拉斯人每年都慶祝魚雨節。2006年,宏都拉斯電視臺曾報導過魚雨出現過兩次。
  • 何謂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陳玉明)據氣象部門預測,當前我國可能會出現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防颱風形勢十分嚴峻。  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是什麼意思呢?國家水文局水情處專家許才華對此作了具體解釋。 許才華說,天文潮也稱「引力潮」,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引起的。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最晚颱風「巴蓬」來了!超冷空氣+雨今晚殺到氣溫爆跌!
    最晚颱風「巴蓬」來了!超冷空氣+雨今晚殺到氣溫爆跌!嗨~對象們好小編1號又和大家見面了(雖然你們喊我老阿姨但我還是愛你們滴)一見我登場準沒好事兒這天又要變咯颱風+降雨+冷空氣就差沒夾上體溫計咯29號颱風「巴蓬」來了
  • 2月壓軸颱風雨繼續,或再增強,風暴埃斯特或復活,還將2次登陸
    2月壓軸颱風雨繼續,或再增強,風暴埃斯特或復活,還將2次登陸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天氣的發展變幻很快,我國大陸上,馬上就是第4場大範圍雨雪到來了,冷空氣打前鋒,大降溫隨後,新雨雪不甘寂寞
  • 今天起,台州範圍人工增雨作業
    為改善生態環境,全市範圍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作業點附近的市民,請多關注氣象部門的公告,注意安全。天氣要「涼涼」了今年夏天副高雖然來得晚,但是勁道十足。比如仙居,7月18日當天最高氣溫37.5℃,全省第一。在8月份出現19個高溫日。8月14日這天,最高溫達到38.1℃,全國高溫榜妥妥地寫下名字。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所以說,今年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整整一個月都沒有憋出1個颱風,這在有氣象記錄(1951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發生。 颱風登陸數偏少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 今年以來(1-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平均(8.2個)明顯偏少6.2個,為1951年以來同期生成颱風數第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