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誤認成蜂鳥的飛蛾,可懸停也愛花蜜,生態選擇帶來美麗誤會

2021-01-08 野生動物自然君

在自然君小時候,同桌興衝衝地跑到了我的跟前,並一臉不可思議地說道:「你知道嗎?我剛剛在花壇那邊看到蜂鳥了。」

雖然同桌非常興奮,但自認為見多識廣的自然君卻強裝著沒興趣。直到最後實在架不住同桌的軟磨硬泡,只好跟著她一起來到花壇前。然而此時此刻,花壇上已經見不到蜂鳥的身影了。

以前自然君認為這是自己的運氣太差,錯過了這樣的大好機會,但隨著一天天的長大,就有些轉醒過來了:

如果同桌不是被下午的太陽曬昏了頭腦,那她一定是看錯了,因為蜂鳥絕對不可能生活在中國!

一、蜂鳥生活在哪裡?

如果真要講起歷史來,蜂鳥以前確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到了如今,現代蜂鳥只生存在美洲,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所以棲息地周圍往往遍布著量產花蜜的花卉。

既然蜂鳥只生活在美洲,那麼位於亞洲的中國,自然不可能出現蜂鳥,同桌所謂的看見蜂鳥一說顯然也存在很多問題。

事實上不僅是我的同桌,近幾年我在網際網路上也見到很多人說自己在中國看到了蜂鳥,甚至還拍下了一些視頻。

但巧的是,正是因為這些視頻,我才終於能夠認出這些「蜂鳥」的真身。來來來,我這裡要敲一下黑板,大家要是在國內看到了所謂的蜂鳥,那可要注意了,因為它們根本不是鳥,而是大撲稜蛾子。

是的,我沒有在開玩笑。你眼中的那個在天空中揮舞自己的翅膀、每天遊戲花叢的蜂鳥其實只是一隻大撲稜蛾子。

什麼?你問這種撲稜蛾子叫什麼名字?咳咳,這裡我還要糾正一個錯誤,長得像蜂鳥的飛蛾不是一種,而是兩種。

二、它們究竟是誰?

如果我們把範圍限定到國內,就有可能看到兩種酷似蜂鳥的飛蛾,這兩種飛蛾分別是咖啡透翅天蛾以及蜂鳥鷹蛾。

1.咖啡透翅天蛾

咖啡透翅天蛾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透翅天蛾屬,是我國僅有的一種透翅天蛾。咖啡透翅天蛾的適應力非常強,無論是北方的平原,還是南方的山地,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正如名字所言,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並且胸部和頭部布滿了草綠色的絨毛。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每一次採蜜時,都會在花朵前振翅懸停。

而這種為了吸食花蜜而採取的懸停,和蜂鳥在吸食花蜜時的懸停幾乎相同。再加上咖啡透翅天蛾與蜂鳥的體型大致相同,所以往往會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給錯判。

雖然咖啡透翅天蛾的成蟲能夠幫助花朵授粉和傳粉,但它們的幼蟲卻喜歡以植物的葉片為食。很多時候會將花蕾和嫩枝啃光。這種截然不同的細心,真讓人一下子分不清它們是害蟲,還是益蟲。

2.蜂鳥鷹蛾

這位大兄弟的名字,比咖啡透翅天蛾還要明白。稱呼直接以蜂鳥二字開頭,仿佛在說:「我就是和蜂鳥長得像,你能拿我怎麼著?」

蜂鳥鷹蛾和咖啡透翅天蛾是親戚,它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長喙天蛾屬。它們的體型嬌小,翅展大約在50毫米左右。不出所料,蜂鳥鷹蛾也同樣是以花蜜為食,在吸食花蜜時,也會採用振翅懸停的方式。

蜂鳥鷹蛾雖然也與咖啡同是天鵝一樣分布於全國各地,但因為獨特的生理個性,所以南方總群的數量往往會比北方多。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咖啡透翅天蛾雖然在幼蟲時期會糟蹋各種植物,但是長到成蟲後,它又會為各種花朵授粉和傳粉,使植物能夠繁盛下去。

但蜂鳥鷹蛾相對來說就要更加自私和貪婪,它們雖然也採蜜,但卻不像蜜蜂那樣釀蜜。採花粉但是從來不授粉。只會一味索取,但不懂得絲毫的付出。

蜂鳥、咖啡透翅天蛾:「你退群吧,太丟我們的臉了。」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了是什麼動物「欺騙」了我們,但我相信肯定還有一些朋友會感到迷惑:「雖然蜂鳥和這兩種飛蛾都是吸食花蜜的,但僅僅是這樣,就能讓它們長得如此相像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一半說對了,一半沒說對。

事實上,影響生物演化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生存環境,另一個則是生存方式。如果生物在這兩個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那麼就算物種不同,也有可能各自演化出相同的身體形態。

在生物學界,對於這種情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即趨同進化。

三、神奇的趨同進化

趨同進化就是指生物為了適應相似的生態位,而進化出了相似的性狀或形態學特徵。比如海豚和鯊魚,雖然一個是哺乳類,一個是魚類,但它們為了適應水上的生活,都演化出了流線型的軀體。

除了海豚和鯊魚外,自然界當中還有許多趨同進化的例子。比如鼩鼱和老鼠,雖然一個是鼩形目,一個是齧齒目,但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卻幾乎相同,所以外貌看起來也差不多。

至於其他趨同進化的例子,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搜一下大海雀和企鵝、鱟和鱟蟲、細紋方蟹和瓷蟹。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能夠用趨同進化的原理來回答「為什麼大撲稜蛾子會跟蜂鳥長得這麼像?」的這個問題了。

趨同進化在自然界當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也難怪在一些喜愛生物的圈子當中,會流傳這麼一句玩笑:「遇事不決,趨同進化。」

對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來說,雖然沒有必要去學會一些特別高深的生物知識,但是多了解一下這些神奇的生物,是很有必要的。

你們看,今天我們大致了解了蜂鳥、咖啡透翅天蛾、蜂鳥鷹蛾這三種動物,從而又了解了趨同進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收穫,要不怎麼說,活到老,學到老呢。

要是以後大家又在野外看到了一個小東西在花叢中飛舞,可別急著喊出蜂鳥的名字了,還是讓我們靠近它,見識一下這隻幾乎能夠以假亂真的大撲稜蛾子吧。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裡經常見到的「蜂鳥」大都是飛蛾,真正的蜂鳥非常有特點
    正當我快掃完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發現綠化帶的植物旁邊有個東西在飛,還發出了嗡嗡聲,我本以為是黃蜂,但是那隻黃黃綠綠的小動物明顯比黃蜂胖多了,翅膀扇得很快,還在空中擺出了懸停的動作。後來我問自然老師,老師說那是蜂鳥。我那個時候還小,就信以為真了,直到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看到的不是蜂鳥,而是一種飛蛾。
  • 中國沒有一隻蜂鳥!你見到的都是蛾子……
    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3~6克,約等於一個桌球。蜂鳥的新陳代謝非常快,心跳每秒鐘200下,每秒可扇動50下翅膀,快到人眼看不清翅膀的運動,只能看到一個帶著殘影的「球」。憑藉高速運動的翅膀,蜂鳥可以做到空中懸停吃花蜜,也是世界唯一一種可以「倒著飛」的鳥類,非常有特點。
  • 一個美麗的誤會,它是蛾還是蜂鳥?講出你的答案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最近,在秦嶺山間拍攝植物時,偶然發現了這麼個小東西,圓圓的眼睛,長長的喙,饞豆大小,雙翅煽動迅速,嗡嗡嗡的懸停在花前,忽而前進,忽而後退,忽而又「倏」的轉身飛走。飛行技術高超,身姿曼妙輕盈,這難道不是蜂鳥嗎?咦,但它真的是蜂鳥嗎?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蜂鳥鷹蛾的悲催經歷
    餓成啥樣才能看上一朵蔫成這樣的花兒?攝於家中昨天晾衣服時,發現窗外有一隻蜂鳥鷹蛾在採食花蜜,我沒太在意。它在花箱外沿,角度不好,那裡能供它食物的只有一朵花,而且是頭一天就凋零了的美麗月見草花(終於見到嚮往已久的「美麗」)。我料想它很快就會飛走——它總是這樣——一瞬間懸停在空中,長喙伸進花管,當我急忙將鏡頭對準它,它又瞬移到另一朵花前,我從來就沒有拍到它清晰的照片!
  • 蜂鳥鷹蛾——昆蟲界的四不像,看著像一隻鳥其實是一隻飛蛾
    在天蛾科、長喙天蛾屬以下就有一種白天活動晚上休息的特殊飛蛾,這種飛蛾名叫——蜂鳥鷹蛾。我們都知道蜂鳥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鳥類,至今已經存在了三千多萬年,並且分化出了355個不同的品種,可以算是地球上混得最成功的鳥類之一了。那麼隸屬於昆蟲綱的蜂鳥鷹蛾與隸屬於鳥綱的蜂鳥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 10大美麗而怪異的飛蛾
    飛蛾和蝴蝶都屬於鱗翅目。然而,蝴蝶通常受到最多的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飛蛾沉悶、沒有吸引力,事實並非如此。這裡有一些世界上最奇怪、美麗的飛蛾。No.10:貓頭鷹蛾貓頭鷹蛾是最大的蛾類之一。它分布在中國、緬甸、不丹、印度北部、日本。它是一種夜蛾翼展可達6英寸。
  • 經常被人誤認成蜂鳥的「長喙天蛾」科普來了...
    昨天拍的長喙天蛾猜謎的照片,好多朋友問我,說你拍的那個吸花粉的小動物是蜂鳥麼?我說不是,中國是沒有蜂鳥的。
  • 論懸停技術,蜂鳥我是服氣的,但蝙蝠有多努力你知道嗎
    慢鏡頭下吸食花蜜的蜂鳥 | Lentink Lab, Stanford University其實,除了蜂鳥,脊椎動物裡還有另外一群鮮為人知的懸停高手——食蜜蝙蝠。不同於大多數人心中「吸血鬼」或「捕蟲高手」的印象,這類蝙蝠更偏愛甜甜的花蜜。它們會飛到花朵前,把臉埋進花裡,快速地伸縮舌頭舔食花蜜。
  • 這是蜂鳥還是天蛾?
    12月14日,深圳觀鳥專家、深圳市教科院兼職教研員蒲穎告訴記者,市民在深圳灣公園看到的「蜂鳥」很大可能是長喙天蛾,蜂鳥分布於美洲,多分布於中南美,在亞洲沒有分布。剛跨入觀鳥界的周先生最近隔三差五就到深圳灣觀鳥,只要看到「飛的」,他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前幾日,他正在為自己的發現而興奮:「我在樹林裡看到蜂鳥了!」
  • 蜂鳥鷹娥
    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獨特而強壯,有灰褐色前翅,其上飾有黑色紋線,兩性相似。。它們外形像蜜蜂,在夏秋季節飛舞於百花叢中採食花蜜,並發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盤旋,時而在花前疾馳。(摘自百度)
  • 貪心又聰明的刀嘴蜂鳥
    除了頭部羽毛和雙翼的飛羽呈棕褐色之外,刀嘴蜂鳥通體銅綠,在陽光的照射下會閃耀出青銅器般美麗又充滿光澤感的金屬色。它們具有兩性異形特性,但其間差異十分微小,主要體現在羽毛色彩上:雌鳥的銅綠色羽毛色澤閃亮,雄鳥則多黯淡無光。
  • 神話與傳說中的飛蛾,鮮為人知的神秘面紗,卻在這個國家稱為禁忌
    飛蛾在世界各地的各種文化中都受到欽佩和恐懼,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飛蛾有時被視為蝴蝶的醜陋,毛茸茸的堂兄,但蝴蝶只有夢想才能擁有飛蛾的特質。一些最雄偉的飛蛾被稱為蜂鳥蛾,可以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找到。這些飛蛾太大了,翅膀飛得很快,經常與蜂鳥混淆!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11月3日,市民林先生在樂成街道黃坦硐遊玩時,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鳥」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
  • 高速攝影抓拍「亞洲蜂鳥」懸停覓食瞬間
    在福州市西湖公園,一隻叉尾太陽鳥在狀如燈籠的懸鈴花前懸停    叉尾太陽鳥嬌豔靚麗,懸鈴花造型優美,花與鳥相映成趣,成為冬季榕城一道美麗的風景。叉尾太陽鳥又叫「亞洲蜂鳥」,是福州的「明星鳥」。
  • 《蜂鳥》基本信息與形態特徵介紹~
    蜂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沒有發達的嗅覺系統,而主要依賴視覺。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餘為節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 分布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形態特徵 蜂鳥的羽毛一般為藍色或綠色,下體較淡,有的雄鳥具有羽冠或修長的尾羽。雄鳥中,絕大多數為藍綠色,也有的為紫色、紅色或黃色。雌鳥體羽較為暗淡。
  • 動物趣談:尋找中國「蜂鳥」!
    進入4月,城市公園的花壇旁總會有細心的遊人發出這樣的驚呼——有種體形極像蜂鳥的小精靈在花叢中時而懸停,時而後退,將長長的嘴巴伸進花心吸吮花蜜。然而,蜂鳥只生活在美洲。我們所見到的「蜂鳥」,其實是一種身體強壯、色彩豔麗、飛行靈活的蛾類——長喙(huì)天蛾。
  • 探索昆蟲界的模仿者,假扮蜂鳥的昆蟲——長喙天蛾
    歡迎來到酷兒話科學,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酷兒,今天酷兒要帶領大家探秘新聞中所說的蜂鳥。雖然不斷地有人發現蜂鳥的蹤跡,但是包括我們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是沒有蜂鳥的分布的,他們發現的究竟是什麼呢?大概三四釐米的身長,快速扇動的翅膀,難道這真是一種新發現的蜂鳥?它的頭上還有兩根觸角,原來這是一種神秘的蛾子——長喙天蛾,這種小小的昆蟲可是擁有別致的美麗呢!作為蝴蝶的近親,一提起天蛾,人們就會想起那些醜醜笨笨的小蛾子,但是有的天蛾卻比蝴蝶更加美麗呢!天蛾作為蛾類中最為優美豔麗的一類,大多數擁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但長喙天蛾卻是這個巨人家族中小巧玲瓏的一員。
  • 秦嶺深山發現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色彩豔麗以花蜜為食
    大家可曾見過這種鳥兒。它鮮豔的羽衣,閃現紅、黃、藍、綠等耀眼的光澤,奪目異常,它就是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這美麗的太陽鳥最近在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峰堡寨被發現,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守候,希望能抓拍到美麗的瞬間。
  • 20種蜂鳥特寫
    蜂鳥是蜂鳥科的鳥類,全部分布在美洲的熱帶森林中,國內很多朋友說看到過蜂鳥,其實多數情況下,他們看到的是長喙天蛾(蜂鳥蛾)
  • 小小蜂鳥,所向披靡
    但它並不是蜂,而是脊索動物門、鳥綱、雨燕目、蜂鳥科動物,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蜂鳥家族中最大的巨蜂鳥體重可達21克,最小的紅隱蜂鳥和吸蜜蜂鳥體重不到2克。小型蜂鳥只有蜜蜂那麼大,鳥巢只有一枚兩分硬幣大,是世界上最小的鳥。我們常說「濃縮的都是精華」,蜂鳥亦是如此!「閃爍的彩虹」說的就是雄蜂鳥的羽毛。它的體羽五顏六色,令雌蜂鳥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