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君小時候,同桌興衝衝地跑到了我的跟前,並一臉不可思議地說道:「你知道嗎?我剛剛在花壇那邊看到蜂鳥了。」
雖然同桌非常興奮,但自認為見多識廣的自然君卻強裝著沒興趣。直到最後實在架不住同桌的軟磨硬泡,只好跟著她一起來到花壇前。然而此時此刻,花壇上已經見不到蜂鳥的身影了。
以前自然君認為這是自己的運氣太差,錯過了這樣的大好機會,但隨著一天天的長大,就有些轉醒過來了:
如果同桌不是被下午的太陽曬昏了頭腦,那她一定是看錯了,因為蜂鳥絕對不可能生活在中國!
一、蜂鳥生活在哪裡?
如果真要講起歷史來,蜂鳥以前確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到了如今,現代蜂鳥只生存在美洲,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所以棲息地周圍往往遍布著量產花蜜的花卉。
既然蜂鳥只生活在美洲,那麼位於亞洲的中國,自然不可能出現蜂鳥,同桌所謂的看見蜂鳥一說顯然也存在很多問題。
事實上不僅是我的同桌,近幾年我在網際網路上也見到很多人說自己在中國看到了蜂鳥,甚至還拍下了一些視頻。
但巧的是,正是因為這些視頻,我才終於能夠認出這些「蜂鳥」的真身。來來來,我這裡要敲一下黑板,大家要是在國內看到了所謂的蜂鳥,那可要注意了,因為它們根本不是鳥,而是大撲稜蛾子。
是的,我沒有在開玩笑。你眼中的那個在天空中揮舞自己的翅膀、每天遊戲花叢的蜂鳥其實只是一隻大撲稜蛾子。
什麼?你問這種撲稜蛾子叫什麼名字?咳咳,這裡我還要糾正一個錯誤,長得像蜂鳥的飛蛾不是一種,而是兩種。
二、它們究竟是誰?
如果我們把範圍限定到國內,就有可能看到兩種酷似蜂鳥的飛蛾,這兩種飛蛾分別是咖啡透翅天蛾以及蜂鳥鷹蛾。
1.咖啡透翅天蛾
咖啡透翅天蛾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透翅天蛾屬,是我國僅有的一種透翅天蛾。咖啡透翅天蛾的適應力非常強,無論是北方的平原,還是南方的山地,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正如名字所言,咖啡透翅天蛾的翅膀是透明的,並且胸部和頭部布滿了草綠色的絨毛。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每一次採蜜時,都會在花朵前振翅懸停。
而這種為了吸食花蜜而採取的懸停,和蜂鳥在吸食花蜜時的懸停幾乎相同。再加上咖啡透翅天蛾與蜂鳥的體型大致相同,所以往往會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給錯判。
雖然咖啡透翅天蛾的成蟲能夠幫助花朵授粉和傳粉,但它們的幼蟲卻喜歡以植物的葉片為食。很多時候會將花蕾和嫩枝啃光。這種截然不同的細心,真讓人一下子分不清它們是害蟲,還是益蟲。
2.蜂鳥鷹蛾
這位大兄弟的名字,比咖啡透翅天蛾還要明白。稱呼直接以蜂鳥二字開頭,仿佛在說:「我就是和蜂鳥長得像,你能拿我怎麼著?」
蜂鳥鷹蛾和咖啡透翅天蛾是親戚,它屬於鱗翅目天蛾科長喙天蛾屬。它們的體型嬌小,翅展大約在50毫米左右。不出所料,蜂鳥鷹蛾也同樣是以花蜜為食,在吸食花蜜時,也會採用振翅懸停的方式。
蜂鳥鷹蛾雖然也與咖啡同是天鵝一樣分布於全國各地,但因為獨特的生理個性,所以南方總群的數量往往會比北方多。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咖啡透翅天蛾雖然在幼蟲時期會糟蹋各種植物,但是長到成蟲後,它又會為各種花朵授粉和傳粉,使植物能夠繁盛下去。
但蜂鳥鷹蛾相對來說就要更加自私和貪婪,它們雖然也採蜜,但卻不像蜜蜂那樣釀蜜。採花粉但是從來不授粉。只會一味索取,但不懂得絲毫的付出。
蜂鳥、咖啡透翅天蛾:「你退群吧,太丟我們的臉了。」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了是什麼動物「欺騙」了我們,但我相信肯定還有一些朋友會感到迷惑:「雖然蜂鳥和這兩種飛蛾都是吸食花蜜的,但僅僅是這樣,就能讓它們長得如此相像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一半說對了,一半沒說對。
事實上,影響生物演化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生存環境,另一個則是生存方式。如果生物在這兩個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那麼就算物種不同,也有可能各自演化出相同的身體形態。
在生物學界,對於這種情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即趨同進化。
三、神奇的趨同進化
趨同進化就是指生物為了適應相似的生態位,而進化出了相似的性狀或形態學特徵。比如海豚和鯊魚,雖然一個是哺乳類,一個是魚類,但它們為了適應水上的生活,都演化出了流線型的軀體。
除了海豚和鯊魚外,自然界當中還有許多趨同進化的例子。比如鼩鼱和老鼠,雖然一個是鼩形目,一個是齧齒目,但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卻幾乎相同,所以外貌看起來也差不多。
至於其他趨同進化的例子,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搜一下大海雀和企鵝、鱟和鱟蟲、細紋方蟹和瓷蟹。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能夠用趨同進化的原理來回答「為什麼大撲稜蛾子會跟蜂鳥長得這麼像?」的這個問題了。
趨同進化在自然界當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也難怪在一些喜愛生物的圈子當中,會流傳這麼一句玩笑:「遇事不決,趨同進化。」
對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來說,雖然沒有必要去學會一些特別高深的生物知識,但是多了解一下這些神奇的生物,是很有必要的。
你們看,今天我們大致了解了蜂鳥、咖啡透翅天蛾、蜂鳥鷹蛾這三種動物,從而又了解了趨同進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收穫,要不怎麼說,活到老,學到老呢。
要是以後大家又在野外看到了一個小東西在花叢中飛舞,可別急著喊出蜂鳥的名字了,還是讓我們靠近它,見識一下這隻幾乎能夠以假亂真的大撲稜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