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攝影抓拍「亞洲蜂鳥」懸停覓食瞬間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在福州市西湖公園,一隻叉尾太陽鳥在狀如燈籠的懸鈴花前懸停、採蜜(1月3日攝)。

    叉尾太陽鳥嬌豔靚麗,懸鈴花造型優美,花與鳥相映成趣,成為冬季榕城一道美麗的風景。叉尾太陽鳥又叫「亞洲蜂鳥」,是福州的「明星鳥」。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攝

    在福州市西湖公園,一隻叉尾太陽鳥在狀如燈籠的懸鈴花前懸停、採蜜(1月3日攝)。

    叉尾太陽鳥嬌豔靚麗,懸鈴花造型優美,花與鳥相映成趣,成為冬季榕城一道美麗的風景。叉尾太陽鳥又叫「亞洲蜂鳥」,是福州的「明星鳥」。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攝

相關焦點

  • 水乳交融的瞬間 測網友自製高速抓拍器
    話說這位高人身手可是不一般,自己發明製造了一套獨門「神器」,專門用來抓拍人眼幾乎無法察覺到的運動瞬間。要說此位高人的這套設備是什麼?別著急讓我們往後看。這位遠在雲南的網友,近日將他發明的高速抓拍系統寄到了ZOL評測實驗室,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親自測試一下這套設備,看它到底有多麼神奇。
  • 論懸停技術,蜂鳥我是服氣的,但蝙蝠有多努力你知道嗎
    食蜜蝙蝠和蜂鳥一樣,飲蜜時能通過扇動翅膀,使身體懸停在花朵旁不動。懸停在空中的食蜜蝙蝠 | Glenn Barle一邊是蜂鳥輕盈的羽翼,另一邊是蝙蝠薄薄的皮膜。這兩種質感和結構完全不同的翅膀,居然能實現相似的懸停效果。那麼,它們的發力機制是否相同?哪種翅膀的懸停效果更好、更省能量呢?
  • 蜂鳥鷹蛾光臨雲南通海
    8月22日下午,攝影愛好者黃先生在通海縣興蒙鄉百花巷內,看到花叢中有幾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這種昆蟲身形像蜜蜂其翅膀像蝴蝶,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的嗡嗡聲,身體懸停在空中,在同一朵花上停留片刻,然後「嗡」的一聲飛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常快。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一眼看上去,就像「蜂鳥」的樣子。黃先生趕忙用相機拍下了這幾隻可愛的小昆蟲在花間逗留戲嬉的精彩瞬間。
  • 一個美麗的誤會,它是蛾還是蜂鳥?講出你的答案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最近,在秦嶺山間拍攝植物時,偶然發現了這麼個小東西,圓圓的眼睛,長長的喙,饞豆大小,雙翅煽動迅速,嗡嗡嗡的懸停在花前,忽而前進,忽而後退,忽而又「倏」的轉身飛走。飛行技術高超,身姿曼妙輕盈,這難道不是蜂鳥嗎?咦,但它真的是蜂鳥嗎?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攝影筆記實景教程 正在採蜜的蜂鳥鷹蛾
    【IT168技術】照片中拍攝的是一種比較特別的蛾子,名曰蜂鳥鷹蛾。為什麼拍:蜂鳥鷹蛾是一種並不常見的並且很有特點的蛾子,長得有點像蜂鳥(從命名就能看出來),甚至採蜜的動作也和蜂鳥很像(懸停在空中採蜜)。但正是由於它從不停留在花上,總是來去匆匆,造成拍攝難度較大。
  • 《蜂鳥》基本信息與形態特徵介紹~
    蜂鳥科有兩個亞科,隱蜂鳥亞科和蜂鳥亞科。隱蜂鳥一般呈褐色、灰色和紅色,無虹彩色澤。蜂鳥亞科有呈紅、橙、藍、綠金屬光澤的虹彩羽毛。虹彩主要集中於雄鳥的頭部、上體和下體。一些雄鳥還有如鮮明喉斑、羽冠、細長尾羽等靚麗羽飾。
  • 容易被誤認成蜂鳥的飛蛾,可懸停也愛花蜜,生態選擇帶來美麗誤會
    我剛剛在花壇那邊看到蜂鳥了。」雖然同桌非常興奮,但自認為見多識廣的自然君卻強裝著沒興趣。直到最後實在架不住同桌的軟磨硬泡,只好跟著她一起來到花壇前。然而此時此刻,花壇上已經見不到蜂鳥的身影了。以前自然君認為這是自己的運氣太差,錯過了這樣的大好機會,但隨著一天天的長大,就有些轉醒過來了:如果同桌不是被下午的太陽曬昏了頭腦,那她一定是看錯了,因為蜂鳥絕對不可能生活在中國!一、蜂鳥生活在哪裡?如果真要講起歷史來,蜂鳥以前確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到了如今,現代蜂鳥只生存在美洲,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所以棲息地周圍往往遍布著量產花蜜的花卉。
  • 這是蜂鳥還是天蛾?
    12月14日,深圳觀鳥專家、深圳市教科院兼職教研員蒲穎告訴記者,市民在深圳灣公園看到的「蜂鳥」很大可能是長喙天蛾,蜂鳥分布於美洲,多分布於中南美,在亞洲沒有分布。剛跨入觀鳥界的周先生最近隔三差五就到深圳灣觀鳥,只要看到「飛的」,他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前幾日,他正在為自己的發現而興奮:「我在樹林裡看到蜂鳥了!」
  • 小小蜂鳥,所向披靡
    但它並不是蜂,而是脊索動物門、鳥綱、雨燕目、蜂鳥科動物,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蜂鳥家族中最大的巨蜂鳥體重可達21克,最小的紅隱蜂鳥和吸蜜蜂鳥體重不到2克。小型蜂鳥只有蜜蜂那麼大,鳥巢只有一枚兩分硬幣大,是世界上最小的鳥。我們常說「濃縮的都是精華」,蜂鳥亦是如此!「閃爍的彩虹」說的就是雄蜂鳥的羽毛。它的體羽五顏六色,令雌蜂鳥情有獨鍾。
  • 如何抓拍蝴蝶的精彩瞬間
    四、捕捉蝴蝶精彩瞬間的方法    手動對焦結合連拍。雖然自動對焦很方便,但由於蝴蝶在不停地飛舞,自動對焦一時前後伸縮,無法準確對焦。所以,要手動對焦,對焦時通過取景器觀察跟蹤蜜蜂,並前後略微移動身體,一旦目標清晰立即連拍。
  • 以前農村裡經常見到的「蜂鳥」大都是飛蛾,真正的蜂鳥非常有特點
    正當我快掃完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發現綠化帶的植物旁邊有個東西在飛,還發出了嗡嗡聲,我本以為是黃蜂,但是那隻黃黃綠綠的小動物明顯比黃蜂胖多了,翅膀扇得很快,還在空中擺出了懸停的動作。後來我問自然老師,老師說那是蜂鳥。我那個時候還小,就信以為真了,直到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看到的不是蜂鳥,而是一種飛蛾。
  • 慶元後田綠地公園發現四不像「怪蟲」,像蝴蝶、像蜂鳥、還像蜜蜂……
    據葉茂榮介紹,蟲子大概有紅棗那麼大,飛行時很像蜂鳥,翅膀振動得非常快,還可以快速振動翅膀懸停在空中。仔細觀察,這隻蟲子的嘴巴上還有一根「吸管」,每飛到一朵花上都會懸停在空中,將「吸管」伸到花朵中間去,像在採蜜。
  • 有4個拍攝建議,拍攝出好看的蜂鳥照片
    它就是蜂鳥,蜂鳥每秒拍打翅膀的次數為15至80次,在高速拍打翅膀的過程中它不僅可以向前飛,還可以向後飛或者懸停在空中,蜂鳥的動作非常迅速,如果你是攝影師,也喜歡拍攝小鳥,那麼拍攝蜂鳥將是很有挑戰的主題,這要比其他鳥類更難拍,想學拍鳥,就可以參考下面4個方法和意見。
  • 手機攝影知識大揭秘,拍攝高速運動中的物體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樣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手機攝影性能越來越好,但受限於體積控制和晶片性能,手機拍攝高速運動物體的能力和相對相機還有很大差距。儘管很多手機號稱連拍能力可以達到每秒30多張,看起來非常唬人,但其連續對焦能力卻往往跟不上。今天小編的推薦是教大家拍攝高速運動中的物體。
  • 【鳥類大觀】蜂鳥戰士:鳥喙演化的戰火與硝煙
    哥倫比亞森林中發現的齒嘴蜂鳥(Androdon aequatorialis),其喙已演化成戰鬥形態。攝影/克裡斯蒂娜·赫姆科學家已經知道武鬥是蜂鳥生活中很常見、很普遍的一種行為,但科學家也有自己的盲區。含有花蜜的花朵和蜂鳥吸食花蜜的細長鳥喙高度匹配,這一事實清楚地表明,蜂鳥的外形是協同演化的產物(關於協同進化,參見以往推鳥的文章)。
  • 中國沒有一隻蜂鳥!你見到的都是蛾子……
    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3~6克,約等於一個桌球。蜂鳥的新陳代謝非常快,心跳每秒鐘200下,每秒可扇動50下翅膀,快到人眼看不清翅膀的運動,只能看到一個帶著殘影的「球」。憑藉高速運動的翅膀,蜂鳥可以做到空中懸停吃花蜜,也是世界唯一一種可以「倒著飛」的鳥類,非常有特點。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11月3日,市民林先生在樂成街道黃坦硐遊玩時,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鳥」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
  • 相信我,你家小區花園裡的真不是蜂鳥
    懸停中高速振翅的黑長喙天蛾,遠看確實符合人們對蜂鳥的想像。圖片:aniruddha_singhamahapatra / inaturalist.org很多人會將這些敏捷機警的小飛行物誤以為蜂鳥,但蜂鳥只生活在美洲,亞洲是不太可能見到的,朋友圈小視頻裡的「蜂鳥」多半是日行性的天蛾種類,以長喙天蛾屬的成員居多,而黑長喙天蛾(Macroglossum pyrrhosticta )則是這其中最容易觀察到種類之一。
  • 潼南現罕見蜂鳥鷹蛾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黎昭9月8日上午,潼南市民賴先生在柏梓鎮尹壩村老家的花園裡,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以前在電視上看過蜂鳥長得特別小,從外觀上看特別像蜂鳥。」賴先生指著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告訴記者,蜂鳥在花叢中飛了幾分鐘,然後飛走了。
  • 秦嶺深山發現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色彩豔麗以花蜜為食
    它鮮豔的羽衣,閃現紅、黃、藍、綠等耀眼的光澤,奪目異常,它就是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這美麗的太陽鳥最近在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峰堡寨被發現,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守候,希望能抓拍到美麗的瞬間。他們從早到晚緊盯著眼前桐花,手不離相機,太陽鳥在花上一出現,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響成一片,路過的遊人無不停下腳步前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