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修復過程中脫氮除磷的工藝有哪些

2021-01-08 林澤聖泰

水中含有各種營養物質,才能讓水生物生長得更好,但是一旦出現氮磷超標,對於水生物也是一種危害。生活中常見的湖泊河流中出現的「綠潮」「水華」等現象,就是因為水體中的氮磷物質超標,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從而出現破壞水生態循環的問題。水中的氮、磷過量會導致水藻因養分過足而迅速生長繁殖,同時還有一部分會大量死亡,使清澈的水質變得混沌,甚至惡臭。因此對於水體的修復解決超標的氮磷元素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那麼怎樣進行水體脫氮除磷呢,脫氮除磷的工藝有哪些呢?林澤聖泰為你介紹。

水體富營養化防治

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各種生活汙水,工業汙水的排放也越來越多,如果這些汙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對於水資源來說將是巨大的災難,因為為了維護水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各種汙水排放處理標準也越來越嚴格,其中一項便是關於氮磷含量的標準。

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技術的變革,脫氮除磷工藝也在不斷的更新著,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初的,三段法除氮,攝磷菌除磷技術發展到今天,脫氮除磷工藝已更新了數代,技術越來越先進,效果自然也越來越好。

脫氮除磷工藝有哪些

北京林澤聖泰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BEST)隸屬於澳大利亞PET集團,是一家以PHOSLOCK專利技術為核心,專業從事流域生態治理與水生態修復業務的高新技術環保企業。公司專注於水生態修復和長效運營解決方案,在脫氮除磷方面有著專業的技術方案,可根據不同的水體氮磷含量作出專業的治理方案,對水體富營養化防治有著先進的工藝,科學治理每一滴水。

富營養化控制技術可有效改善水體中的氮磷超標,其脫氮除磷工藝主要在於去水體富營養化,通過「減增量、去存量」的措施來削減水體氮、磷等營養鹽。根據氮、磷營養鹽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機制,通過生物方法除氮,地質工程方法控磷,生態自淨方法去除有機物,提升水體水質指標,最終實現水體去富營養化,向中營養甚至貧營養狀態轉變。

相關焦點

  • 如何去除汙水脫氮除磷工藝中的四溴雙酚A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 引言四溴雙酚A(TBBPA)是一種重要的溴代阻燃劑,廣泛應用於合成樹脂、聚碳酸酯、塑料、電子產品外殼、集成電路板、紡織等產品中,以防止火災的發生.在生產、使用、拆解和回收這些產品時,TBBPA可能會擴散到環境介質中.在大氣、水體、沉積物和土壤等環境介質以及動物、人體內都發現了TBBPA的存在.TBBPA具有生態毒性和生物累積性
  • PPT|同步脫氮除磷的原理及工藝匯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同步脫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是以高效率同步脫氮、除磷為目的而開發的一項技術,要求該工藝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可以在一個處理系統中同時去除氮和磷,
  • 【水生態】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圖 1:浮床(左)或浮島(右)實景照片2.4沉水植物調控技術沉水植物是水體自淨生態系統生物鏈中重要的「生產者」,直接吸收底泥中的氮、磷等營養,利用透入水層的太陽光和水體好氧生化分解有機物過程產生的CO2進行光合作用並向水體復氧,從而促進水體好氧生化自淨作用;同時沉水植物又為水體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或附著的場所,提高生物多樣性
  • 水生態修複目標和指標(中)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5.2.3 河流生態狀況分級系統河流生態狀況分級系統是河流生態修複目標定量化的有用工具。在這個系統中,定義未大規模開發的自然河流生態狀況作為參照系統,是最佳理想狀況。定義河流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狀況作為最壞狀況,中間分成若干等級,據此構造分級體系表(董哲仁,2013)。
  • 什麼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主要內容有哪些?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以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的資源環境要素所組成的複雜巨系統為主體,是對多層次、多尺度資源環境要素相互作用關係及人地協同關係的高度凝練。基於這一理念,生態修複決策者和管理者應當將自然生態系統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科學認識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之間存在的物質、能量流動與交換,改變過去對單一要素進行生態修復的割裂格局,實現對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 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模式及措施探討
    但目前,在河流治理的過程中存在些許問題,如河道渠化、硬化、水資源過分開發、汙水排放等。治理好河流即可以大大幫助防汛工作的展開,又對改善水生態環境具有重大的幫助。例如,截彎取直之後河岸生態功能受到影響,水生植物被破壞,改變洪水流向衝刷河岸,洪水災害在缺乏原河流的調節作用下出現得愈加頻繁與劇烈。因此,在河流治理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發揮效用並做好防洪措施,還應該關注水生態的平衡發展。 3.2河流治理生態護岸為確保水生態穩定健康發展,河流治理過程中應該做好生態護岸工作。
  • 水生態修複目標和指標(上)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水生態修複目標應該建立在水生態狀況評估的基礎上。根據生態系統完整性原則,水生態狀況的評價是對生態要素的評價,生態要素包括水文、地貌、水體物理化學特徵、生物組成與結構4個方面。各生態要素需進一步分解為能夠代表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若干生態指標。需要建立水生態參照系統,即生態系統理想狀態。
  • 「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課題啟動
    「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 課題啟動會 11月26日至27日,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淮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分區、水生態淨化與水生態修復」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二、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設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城市河道、湖塘各類邊界條件、水動力狀況不盡相同,所以需要進行詳細調查後制定黑臭水體的整治方案。北京綠景行依據核心技術 -- 「LSTT五階段生態修復技術」,根據水體條件,遵循自然法則、社會法則、美學法則對黑臭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進行工程方案設計,從診斷「黑臭階段」開始,確立「水生態系統穩態轉換」的實施方案,重點突出生物修復功能,運用特定的環境生態工程措施,全面管控集水區、泥水界面和水體內食物網三個循環,先期「黑臭」消除後,進而建立水體具備生態自淨能力、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健全的
  •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需要哪些材料與裝備?
    隨著生態修復的持續深入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也由單一技術向多目標綜合技術發展,由項目工程向系統協同發展,對生態化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需求日益迫切。環境友好型田間砂石路面添加劑、軟體護坡材料、重金屬鈍化劑、保水保肥劑等新興環保型材料的應用和生態設計,對減少田間地面切割、路面硬化、實現減量化混凝土、修復汙染土壤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氮磷百科 | 生物脫氮除磷的發展簡史
    生物脫氮除磷是指用生物處理法去除汙水中營養物質氮和磷的工藝。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是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含氮和磷的汙水無限制地排放,以致受納水體中藻類過度繁殖,水質變壞。原水受氮和磷的汙染,水處理的困難加大,費用增加。
  • 彭永臻:新型生物脫氮除磷能否解決汙水處理瓶頸?
    臺灣不用搞脫氮除磷,臺灣周邊是公海,排點氮磷往海裡一放,給海裡增加到富營養化物質。黑龍江往往沒有必要脫氮除磷。還有一些區域實際上也沒有富營養化,從來沒有聽說特別大的河流有富營養化的問題。富營養化有幾個條件,氮磷、溫度、陽光、擾動,因此標準該嚴的嚴,該松的松。下面是比較具體,第二個問題傳統汙水生物處理工藝和問題。
  • 幹擾同步脫氮除磷效率的5個因素及對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1、泥齡問題作為硝化過程的主休,硝化菌通常都屬於自養型專性好氧菌.這類微生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繁殖速度慢,世代時間較長.在冬季,硝化菌繁殖所需世代時間可長達30d以上;即使在夏季,在泥齡小於5d的活性汙泥中硝化作用也十分微弱.聚磷菌多為短世代微生物,為探討泥齡對生物除磷工藝的影響,Rensink等(1985年
  • A2-O汙水處理工藝的運行過程及運行策略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 傳統 A2O工藝的運行原理、運行方式及特點A2O工藝的運行原理和運行方式A2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流程如圖1,汙水與回流汙泥混合後進入厭氧池,在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部分易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的VFA,聚磷菌吸收這些小分子物質合成PHB並儲存在細胞內,同時將細胞內的聚合磷酸鹽水解成正磷酸鹽釋放到水中
  • 廣東首次在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廣州南沙灣御苑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現場,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由於項目業主要求不能抽水幹湖實施水下工藝,該技術發明人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採用「五色時空-水下森林氧吧」8.0技術,於國慶節前初步完成水下隱蔽生態治理工藝與生態修復環節,並且在9月30日實現湖水清澈見底,進入生態保育技術服務階段。
  • 從生態修復的概念說起
    2002年以來,最新的定義為:生態重建是協助一個遭到退化、損傷或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的過程。其中,「協助」是關鍵詞。誰來協助?當然是人類。生態重建的實質,是希望人為地創造或促進生態系統發展,在實施過程中,雖然通常以工程和經濟方面的考慮為主,但主要的邏輯和理念仍必須是生態學的。
  • 【乾貨】解析SBR、CAST、A/O、A2/O、氧化溝五大汙水處理工藝優缺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處理汙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由於汙水種類多種多樣,其包含的汙染物種類也各不相同,這就形成了針對不同性質汙水的汙水處理工藝,這些工藝究竟有哪些優點和缺點?本文簡要對A/O工藝、A2/O工藝、氧化溝、SBR工藝、CAST工藝進行了簡要的對比,詳解各個工藝的特點和優缺點。
  • 技術交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在人類經濟的社會發展中,水是戰略性的自然資源,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今,我國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提升,汙染物的排放量不斷增加,生態水被社會用水擠佔的現象越來越多,因此,水生態系統開始逐漸面臨著嚴峻挑戰。與此同時,伴隨著大眾環保意識的提升,生態保護以及宜居環境的需求開始逐漸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
  • 農村生活汙水脫氮除磷工藝研究
    (BFCW)組合工藝具有懸浮物和有機物去除效果好、抗衝擊負荷能力強、運行低耗穩定、維護簡便並可美化環境等特點,適宜處理太湖流域分散性農村生活汙水,但其冬季脫氮除磷效果不夠理想,限制了其在太湖沿岸的推廣應用.
  • 利用活性汙泥水解發酵 補充碳源優化脫氮除磷
    對於特定汙水處理廠,制約其生物脫氮除磷效果的直接因素是進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及其可利用性,為了獲得可靠的生物脫氮效果,進水COD/TKN至少要達到7~8以上,而我國很多汙水處理廠COD/TKN卻在3~5之間;對於EBPR,進水COD/TP≥40,可快速降解有機物(rbCOD)與TP比值至少要在18~20以上,或VFA/TP≥4~7,厭氧區揮發性脂肪酸VFA濃度至少要達到25mg/L,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除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