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慧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2021-01-09 第一電動網

北京時間5月31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布,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將以2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入股GM Cruise,軟銀將持有後者19.6%的股份, 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由此GM Cruise估值升至1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7億元),而這也很可能會成為一次改變目前自動駕駛領域格局的合作。

近幾年,孫正義和他的軟銀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一直表現的很狂熱且深愛,從2012年開始至今,軟銀先後收購了法國的Aldebaran機器人公司並成立了自己的機器人發展公司,投資了晶片巨頭公司英偉達,再到收購谷歌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和Schaft,斥資千億美金投資的都是行業內的頂尖機器人和科技公司,來搶佔人工智慧領域的未來市場。如今又把觸角伸向了汽車自動駕駛領域,那麼為什麼選擇的是通用旗下的GM Cruise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來了解軟銀現階段為什麼要投資一家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

首先從本質上來說,汽車自動駕駛也屬於人工智慧的範疇,軟銀投資這個領域其實並沒有偏離它近年深耕的投資主線。而且自動駕駛是目前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有著巨大的商業應用前景,投資GM Cruise算是它對人工智慧領域前瞻性投資的又一次延伸。

其次,在汽車自動駕駛的大背景下,未來的出行服務一定是以無人駕駛為主,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還能規避人為的不安全因素。而目前軟銀在全球前五的打車公司中佔有了大量的股份,比如在滴滴出行佔股20%,在Grab佔股30%,在Uber也有15%的股份,這三家公司的總估值已經接近千萬美金。換句話說,軟銀才是全球打車公司背後最大的巨頭。目前網約車是最迫切想要實現無人駕駛的領域,那麼不管是從投資還是未來的商業技術合作來說,軟銀作為打車界背後的巨頭,投資一家行業內自動駕駛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就成為了一種必要性。這也是為什麼Uber也在對自動駕駛進行重點研發投入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GM Cruise這家公司。GM Cruise的前身是一家叫做 Cruise Automation專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研發的公司,在2016年3月通用斥資10億美金將其招致麾下,同時結合自身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儲備和資源進行整合,成立的一家獨立子公司。

而GM Cruise在自動駕駛領域所掌握的技術實力已經讓它走在了領先者的位置。在今年1月就發布了具備L4水平的第四代自動駕駛汽車,名叫Cruise AV,基於通用雪佛蘭的Bolt EV打造。這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和剎車,量產計劃是在2019年。

從目前的行業信息來看,Cruise AV會成為全球第一批大規模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通用也成為了首家發布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量產車的汽車公司。GM Cruise背後有著通用的背景,其自身又掌握著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軟銀選擇它似乎就顯得理所當然了。而Cruise AV在2019年的規模化量產,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軟銀此時的資金注入,會加速GM Cruise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規模發展。

通用在自身自動駕駛領域的宣傳方面一直以來顯得比較低調,並不像谷歌、Uber、百度、特斯拉等企業那樣大力宣傳自身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這次軟銀向GM Cruise的注資將通用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向了前臺,而從GM Cruise發布的一系列信息來看,通用目前已經處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位置。

當然,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也不是我個人的推測,而是美國權威機構給出的評測。在2017年美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布了《2017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通用居首,而一直高調宣傳自身自動駕駛技術的特斯拉則居於末位。這份報告是從公司願景、市場發展策略、合作夥伴、生產策略、技術、營銷&銷售&產品、產能、產品質量&可靠性、產品組合和長期投入度等十個維度做出的綜合評價。

事實上通用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採用的是快慢結合的策略:快是依託GM Cruise去積極開發L4甚至L5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確保通用在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時代大潮中不掉隊;慢是在現有量產車型上搭載穩定、可靠運行的L2級別的super Cruise智能駕駛技術,讓搭載的產品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同時,也能採集到大量的使用環境數據,為即將量產的「無人駕駛」技術積累經驗。

通用這種快慢結合的策略,目前來看是成功的。GM Cruise已經發布了行業第一個具備L4級別的量產車型,而super Cruise也已經搭載在CT6等車型上,成為了目前行業首個可以在高速路上完全放開雙手的自動駕駛系統,亦是目前最可靠的L2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GM Cruise之所以敢於成為第一個發布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一方面是他們掌握了更先進的技術,另一方面是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可靠性測試數據。2018年初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DMV)公布的20家公司自動駕駛年終報告中,通用自動駕駛測試車在加州的測試行駛裡程為 13.16 萬英裡,先後有 86臺車參與路測,而測試結果中通用的車輛每行駛1254英裡才需要人工介入一次,成為測試結果中最好的廠商之一。而到了2018年的二月,通用投入的量產測試車輛已經成為全美最多的廠家。

2018年2月北美各大廠家投入的量產測試車輛統計

目前已搭載於凱迪拉克CT6等量產車型上的super Cruise憑藉其獨有的駕駛員物理監控技術、以及與高精度地圖導航的融合,讓它成為目前最可靠,且能在高速公路上完全釋放駕駛員雙手的L2級別智能駕駛系統。

眾所周知,自從特斯拉的Autopilot引發過多起交通事故之後,目前各大廠家量產車型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明確不允許駕駛員的雙手離開方向盤。這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量產車型上的自動駕駛技術都只是L3以下級別,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基於對道路環境的數據監測採集讓車輛保持在車道內行駛,比如對車型行駛線、車輛、行人等,主要起到的是輔助駕駛作用。比如對車型行駛線、車輛、行人等,主要起到的是輔助駕駛作用。而過於依賴對道路標示的識別,一旦出現道路行駛標示模糊的地方,甚至下雪天氣,這種自動駕駛技術就會出現失效的風險。

而通用Super Cruise針對痛點,加入了比傳統GPS精確4倍以上的高精度地圖,相比特斯拉的雷射雷達和攝像頭等探測設備,Super Cruise可以不受能見度、天氣的影響,同時也是實現L3以上級別自動駕駛的必要技術配置。 其次通過方向盤前方的攝像頭去監控駕駛員的視線,確保駕駛員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關注道路情況,包括視覺注意力監測。一旦發現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Super Cruise系統將啟動三級預警,分別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來提醒駕駛員。一旦發現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之後仍無法喚起駕駛員的注意力這一極端情況,車輛會自動減速直到停止,並觸發安吉星呼入。通過物理技術手段去約束駕駛員,從而實現了解放駕駛員雙手的功能。在今年搭載Super Cruise系統的車型也將被引入到國內。

高精度導航和定位系統以及駕駛員檢測系統讓Super Cruise成為目前最可靠的L2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同時Super Cruise在高精度導航領域的技術開發積累,以及搭載車型對駕駛環境數據的採集都為GM Cruise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

所以通過以上分析,通用不管是在自動駕駛的前瞻性技術研究還是在目前量產車型搭載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上,都有著很高的行業競爭性,並且保持著較為領先的地位。

綜述:Cruise在自動駕駛軟硬體整合能力有優勢,而通用是能夠提供大量車源的主機廠,再加上軟銀本身在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領域的廣泛投資,三者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關於車源+技術+平臺的完整拼圖。而對於軟銀而言,其打造自動駕駛出行生態的野心昭然若揭。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飛靈汽車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9677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獨家專訪 | 獲得軟銀巨額投資的 Mapbox,要如何為自動駕駛提供地圖...
    最為吸引雷鋒網新智駕關注的是,10月上旬,Mapbox 在 C 輪融資中拿到了 1.64 億美金巨額融資,其中軟銀旗下的千億美元基金「遠景」(SoftBank Vision Fund)進行了領投。外媒分析認為,軟銀是把 Mapbox 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重要地圖軟體來看的,所以寄予厚望。
  • 軟銀人形機器人,深耕人工智慧教育領域
    》,其中計劃中特別提到: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除此之外,軟銀機器人每年都會在中國舉辦「軟銀機器人杯」中國機器人技能大賽(「軟銀杯」)。2018年度 「軟銀杯」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於2018年12月8-9日在泰州市科技館舉辦。
  • 從汽車電子到自動駕駛:晶片巨頭的新戰場 | 2016 影響因子
    面對人工智慧與無人駕駛的未來,無論是業績不佳、大規模裁員的英特爾,還是對未來高瞻遠矚的高通,亦或是變身成為「人工智慧計算公司」的英偉達都紛紛將精力投入到汽車電子及自動駕駛領域。英偉達當月,英偉達主辦的GTC(GPU技術大會)也首次來到中國,老黃在演講中也道出了英偉達的野心:成為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AI Computing Company)。而作為人工智慧分支的自動駕駛,顯然也是其野心的組成部分。
  • Uber 自動駕駛這四年
    Kalanick 黯然退場,第一起自動駕駛致命事故,Uber 自動駕駛停擺 9 個月,到收縮戰線,宣布停止開發自動駕駛卡車業務;從風雨飄搖,到重振旗鼓,到 IPO 前 Uber 迎來一個高光時刻:自動駕駛業務獲得豐田、軟銀、電裝 10 億美金的投資,估值達到 72.5 億美金。
  • 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原標題: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電車難題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倫理難題,它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場景: 你駕駛著一輛電車行駛在軌道上。在它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軌道上不能逃脫。如果電車繼續行駛,就會碾壓到他們。
  • 權威發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自動駕駛入門秘籍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概述進入了21世紀後,自動駕駛產業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發展。傳統的車企傾向於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逐步遞進方案。圖為我國學者於2012年調研得到的輔助駕駛系統的消費認知度情況。智能駕駛的社會效益2012年我國平均每天約 280人因交通事故傷亡,相當於一次重大空難。同時,駕駛員是導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 軟銀宣布英偉達將收購安謀 分析指出:這一交易可能會極大改變...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倫敦9月14日電(記者孫曉玲)日本軟銀集團日前宣布,美國晶片製造巨頭英偉達公司將以多達400億美元的交易額向軟銀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這一消息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
  • 地平線與清華大學-豐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開展合作
    近日,地平線與清華大學-豐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地平線在自動駕駛晶片方面的領先優勢,賦能前瞻性產研項目,推動自動駕駛研發與成果轉化。該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於2018年4月由清華大學與豐田公司聯合成立。
  • 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PPT:人工智慧四大挑戰,影響自動駕駛
    這是「汽車人參考」的第263篇原創文章 無論當前自動駕駛,或是今後無人駕駛,都離不開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算法、算力和數據支撐,最近也一直在學習相關的知識。
  • 百度CES發布Apollo 2.0 英偉達發布自動駕駛晶片Xavier
    據英偉達CEO黃仁勳稱其研發費用為20億美金,一塊Xaiver就能夠為L3-L4的自動駕駛提供算力支持。基於Xavier,英偉達和百度、採埃孚在自動駕駛上達成了三方合作,會由採埃孚用Xaiver打造量產產品,並用於百度的無人車上。此外英偉達還宣布與大眾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
  • 全球自動駕駛供應商 Top 40
    半導體供應商正在積極開發廣泛的微晶片以及融合了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的融合和片上系統設備。安全性是自動駕駛汽車的主要賣點。但是,要實現完全自治(第5級),就需要技術的進步,例如ADAS,電子穩定控制,車道偏離警告,防抱死制動,自適應巡航控制和牽引力控制,可以幫助減少交通事故的數量。
  • 電車難題:自動駕駛汽車的道德難題
    這三大定律定義非常嚴密,邏輯也嚴謹,而且層層遞進,所以甚至於影響了人工智慧的一些發展的軌跡。但是,今天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卻遇到了這三大定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電車難題的升級版——自動駕駛汽車的選擇難題。
  • ...駕駛系統」是什麼樣的?Super Cruise做了一個示範 | CES Asia...
    「推出 Super Cruise,我們可以讀到通用隱藏在謹慎之下的野心,其針對的就是市場上唯一配備了半自動駕駛技術的對手——特斯拉 Autopilot。一位鋒芒畢露,一位厚積薄發。」Super Cruise 正式在中國發布
  • 外光錐專訪丨軟銀中國宋安瀾:獨特技術是投資AI初創公司的重要判據
    在近日舉行的「第18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現場,軟銀中國管理合伙人宋安瀾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詳細闡釋了軟銀中國在AI行業的投資邏輯,以及這個行業未來將走向何方。人工智慧是未來大方向在宋安瀾看來,AI無疑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
  • 當自動駕駛遇上「電車難題」
    本文看點 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引發了一系列關於生命的哲學性思考,當死亡必將來臨時,汽車上的電腦該做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方式是讓自動駕駛汽車選擇自我毀滅。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該綱要指出,加強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衛星導航等新技術研發應用,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建立長三角人工智慧等新型研發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和創新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頻頻出臺的政策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將其看作汽車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
  • 2017年人工智慧十大熱點事件,谷歌設立AI中國中心
    文/楊劍勇歷年來,CES展會上熱點在不斷切換,從早幾年前的可穿戴設備,到如今的人工智慧,如今,人工智慧已成為推動物聯網普及的核心技術之一,以數據化、智慧化的信息系統正在推動行業變革,在這個時代,贏的AI 就意味著贏得未來成為共識。
  • 解決自動駕駛系統中定位問題的幾種相關思路
    目前沒有方法可以完美地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的定位問題,但以下幾種是當前最為有效也最有希望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傾向性選擇,本文將根據具體的公司策略對三種定位方法進行介紹。 自從特斯拉和Waymo等公司出現以來,車企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愈發增加。這種情況在2018年更甚,從而加速了無人駕駛汽車儘快落地的可能。
  • 滴滴自動駕駛獲2020全球智博會「中國人工智慧年度十大創新企業」獎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文嫣)2020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下稱「2020全球智博會」)於8月14日在蘇州開幕。滴滴在2020全球智博會上集中展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可視信息化管理系統「桔行系統」、智慧交通等AI產品和解決方案。
  • 權威發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自動駕駛入門秘籍|雷報025期
    傳統的車企傾向於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逐步遞進方案。圖為我國學者於2012年調研得到的輔助駕駛系統的消費認知度情況。無人駕駛系統需要儘量減少人的參與或者沒有人的參與,深度學習自動學習狀態特徵的能力使得深度學習在無人駕駛系統的研究中具有先天的優勢。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深度學習在無人駕駛系統中的優勢並發展深度學習在環的無人駕駛系統控制是目前的研究方向。自動駕駛控制技術方案根據從行駛環境到駕駛動作的映射過程,自動駕駛控制技術可以分為間接控制和直接控制兩種不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