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北鬥:天地相連,大道同行

2020-12-04 電網頭條

1975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並第一次將測量覘標在珠峰立起來;同年,我國最大的地熱電站——西藏羊八井電站成功發電;當年11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時間流轉45年,同樣的空間裡有了新跨越:2020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站在珠峰之巔並第一次使用北鬥系統進行測量;我國海拔最高的電力北鬥基站在西藏那曲建成;我國北鬥三號系統正式組網!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如今,天上北鬥組網,地上電網相聯,面向未來,電網+北鬥將怎樣實現新跨越?

出發點:北鬥「觸電」,關鍵1秒不再受制於人

1秒鐘有多短?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不過,對電網等特殊行業來說,差了這一秒,那可真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併網、排障等等,都需要使用精密時間,1秒鐘的誤差,甚至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停電,進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1977年美國紐約大停電,整個紐約市1616家商店在黑暗中被搶劫或破壞,發生了1037起火災,警察逮捕了3776人,而實際參與非法行為的總人數還要更多。今年以來,美國加州大停電等國外停電事故也對當地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電力系統的穩定對於安全形勢來說至關重要。而電力系統是與時間密切相關的,電力傳輸時間同步涉及國家經濟民生安全,掌握授時的自主權勢在必行。

「就像打仗一樣,『5分鐘以後開始總攻』,這類精確指令的前提是所有參戰人員的時間基準必須保持一致。」現任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思極位置公司運營副總監的傅寧說。現在,電網通過使用北鬥系統的授時功能實現全網時間基準統一,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舉例來說,如果某變電站監測的終端設備時間基準不一致,故障發生時就難以判斷引發點。只有在同一時間基準下,人們才能判斷出哪個點是先發生故障的,並採取科學的處置措施。這裡,北鬥可以作為故障定位、判別的一種手段。

傅寧是較早與北鬥「觸電」的電網人,早在10年前,他就開始研究北鬥授時相關的課題。他介紹說,電網對北鬥最直接的應用就是授時。電網等特殊行業如果不掌握授時的自主權,就容易「受制於人」。而北鬥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從安全穩定運行上來說,是建設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時空基礎。正因如此,北鬥正式對外提供服務,非常振奮人心。

要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就要把科技自主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電網+北鬥,有著奮勇向前的清晰目標。

突破點:1000個漢字傳輸,實現「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北鬥有一項區別於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功能,即短報文功能。這項基於「雙星定位」的功能可以在「沒有信號的地方」實現快捷的數據傳輸。

回溯北鬥的建設過程,更能體會這「人無我有」來之不易。現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美國對我國高科技企業實行「長臂管轄」,更凸顯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在創新這一時代重大命題前,作為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戰略的骨幹力量和國家隊,央企怎麼做?國家電網公司作為特大型骨幹央企,展現出了國網擔當: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致力於解決實際問題。

北鬥系統建成後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應用。解題的必由之路是深入到各行各業,更加開放、更加融合,帶來新的更多的模式、業態和經濟增長點。「一個新技術的引進,難免會對原有的一些模式產生影響,國家電網公司非常有魄力地大範圍開展了北鬥應用。」傅寧說。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需要相互促進,科研創新需要實際應用來承載、驗證、發展。有魄力,有擔當,才能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超越。北鬥技術也不例外。電網+北鬥,正在應用攻關中不斷融合創新,創造更多價值。

「現在大家越來越多地習慣了說『+北鬥』。」傅寧說,「加號從後變到前,意義也轉變了。從手機定位到共享單車……『+北鬥』,就是把北鬥當成真正融入到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技術手段。」

北鬥也真正融入到了電網業務中,並助力提質增效。

舉例來說,隨著技術進步,北鬥短報文將傳輸1000個漢字。漢字信息量大,一條短報文基本上就能抄送回電錶數據。在甘肅、寧夏、陝西、青海以及浙江等地一些偏遠山區,北鬥短報文已被用於用電信息採集。在基建、安監、運檢等領域,電網正通過融合創新發揮北鬥定位功能的作用。給大型塔吊安裝北鬥定位裝置,了解其運行範圍,並據此設置電子圍欄警示「闖入者」,可減少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監測地質環境,預警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可幫助相關人員提前應對,提高變電站、線路等電力設施的本體安全性;為無人機巡檢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可讓無人機按線路飛行巡檢,節省寶貴的人力……

但北鬥在電力領域並不是「拿來就能用」。「需要做相應的適配。」傅寧說,「電網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在複雜電磁環境、高電壓等級的場景中,相關的終端要滿足電磁防護的要求,這就需要融合創新。」即使是最直接應用的授時功能,也在應用中展示出創新突破的成果。傅寧介紹了電力北鬥精準時空服務網裡的接收機,其傳統應用只是用來定位,現在則加裝了授時模塊:「這是其他行業原來沒有的應用。電網把授時跟定位結合在一起,也是創新。」

以創新引領,由創新驅動。在兩化融合的過程中,電網+北鬥促成了不同類型終端的研發,這些終端適配於不同的電網業務領域、應用場景,見證著產業的變革發展和新模式、業態的誕生。

制高點:「電網+北鬥+5G」,下好「先手棋」

電網+北鬥,是進行時,也是未來時。著眼未來,下好創新「先手棋」,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至關重要。

作為親歷者,對於北鬥在電力領域的應用,傅寧說今年最大的感受是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國家電網公司大力支持北鬥的應用,在基礎設施建設、終端設備等多方面加大了推廣力度。建設電力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是國家電網「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任務之一,是國家電網推進北鬥在電力行業全方位應用的具體體現。從「世界屋脊」到「中國冷極」,電力北鬥基準站正陸續在全國各地建成投運。覆蓋全網區域,作為位置參考的一個個電力北鬥基準站,未來將是能源網際網路的一個基礎環節。傅寧透露,利用北鬥技術的時頻網也在構建中。在電力調度領域,統一時頻網能實現全網系統納秒級時間同步,再與5G相融合,可實現電力調度實時可控。隨著含有5G基站、數據中心站、北鬥基準站等設施的「多站融合」項目等加快建設,「電網+北鬥」的融合創新成果,將有望外延至電力、能源以外的行業。

同時,順應終端設備輕量型、小型化、低功耗的趨勢,依託國家電網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北鬥應用適配的各種終端的深度集成將是下一步創新研發的一個方向。「把終端輕量化為一個模組,跟現有的一些電力設施結合起來應用;甚至演變成晶片,直接嵌入到現有的電力設施裡去……電子元器件一旦固化為晶片了,推廣的力度可能就會更大。這是更長遠的發展,會形成整體上的創新。」傅寧說。

這種創新也將更好地體現「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北鬥是全球導航系統,隨著海外工程的開展,北鬥在國內電網領域應用的成熟案例或經驗,將有可能複製到國外,讓更多人享受到便利。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天地相連,大道同行。電網+北鬥,正在實現新的跨越。

感謝:國網信通產業集團 傅寧 王舒

相關焦點

  • 北鬥應用,電網嘗先
    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最新消息,就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正式開通之前的一個多月,6月23日,國內首個海島電力北鬥地面基站在連雲港開山島建成。更重要的是,自主北鬥系統使電網擺脫了對GPS的依賴,避免了因GPS信號中斷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風險,有效提升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國內電網設備目前對時間精度要求為毫秒級。利用北鬥授時功能,設備時間精度提升到納秒級,將更有利於微電網的調控運行。在惡劣天氣或者故障發生時,可以通過北鬥衛星傳輸故障信息,從而對海島電力運行實現無死角、全天候掌控。
  • 【科普知識】北鬥應用,電網嘗先
    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最新消息,就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正式開通之前的一個多月,6月23日,國內首個海島電力北鬥地面基站在連雲港開山島建成。更重要的是,自主北鬥系統使電網擺脫了對GPS的依賴,避免了因GPS信號中斷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風險,有效提升電網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  國內電網設備目前對時間精度要求為毫秒級。利用北鬥授時功能,設備時間精度提升到納秒級,將更有利於微電網的調控運行。在惡劣天氣或者故障發生時,可以通過北鬥衛星傳輸故障信息,從而對海島電力運行實現無死角、全天候掌控。
  • 「北鬥+電網」怎樣結緣、如何融合?
    「國內電網設備對時間精度要求為毫秒級,應用北鬥授時功能,設備時間精度可提升到納秒級,遠遠超過電力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需求,更有利於微電網的調控運行。」 江蘇連雲港供電公司信通分公司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基站還能感知到電網設備釐米級的位移變化,迅速發現人力難以及時察覺的隱患。國家電網經營區覆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設備分布廣泛、跨越崇山峻岭,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
  • 你的名字,生命本質與天地宇宙大道連接的橋梁
    名字,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對外展現自己的符號,但是名字的力量卻逐漸被弱化甚至遺忘,所以現在整個社會上名字所呈現的,幾乎都是一個時代印記的縮影,這就掩蓋了原本屬於個人的特質與天地大道連接的力量
  • 電力+北鬥準備起飛!國家電網1200座基站將於今年建成
    國家電網經營區覆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電網設備分布廣泛、跨越崇山峻岭,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巨量的能源流、數據流、信息流湧動在這張精密的大網上。其中,時間和位置是極為基礎且關鍵的信息,關係到電網運行的安全和穩定。北鬥提供的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高度契合電網需求。
  • 聚焦「北鬥+」創新應用,北鬥天地以高精尖技術賦能傳統行業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隨著北鬥系統的逐漸完善,一個千億級市場正待爆發。
  • 北鬥系統將首次被南方電網用於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電纜網訊】據悉,南方電網將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地區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應用北鬥通訊模塊的定位功能後,檢修人員可以對覆冰監測終端進行定位,有效提高運維效率。 引入北鬥系統後,監控數據可通過北鬥系統傳送到電網生產指揮中心,解析後的數據將傳送至覆冰預警系統,實時為防冰抗冰提供有效指導。同時,北鬥系統高精度的位置服務系統,還可為無人機自動駕駛、變電站機器人巡檢、杆塔傾斜監測等業務應用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定位服務,進一步提升電網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水平。
  • 北鬥,北鬥,收到請回答!國家電網向你報到
    北鬥,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簡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國之重器,是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北鬥系統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中國沒有北鬥導航之前,美國竟然依靠GPS控制電網?
    在我國沒有研究出北鬥導航之前,美國的GPS是排在全球領先的地位,但是他們竟然只用GPS就控制了我國的電網,讓我國當時的時期處於危險的狀態。衛星定位系統正式研究出來,這款北鬥三號的研究和以前相比,比之前的定位和系統都提升了很大的穩定可靠性,可以實行更穩定更安全的定位系統,給軍事還有其他方面帶來很大的作用,甚至還超越了美國的GPS,如今的北鬥三號可以覆蓋全球絕大多數地區,北鬥三號沒研究出來之前,美國的GPS一直在全球定位系統的領先地位,但如今我國的北鬥三號已經研究出來,並且比美國的GPS還要高級的定位系統,可以連續的進行高精準的定位
  • 首次引入北鬥系統 南方電網將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 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南方電網將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記者齊健)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中國北鬥衛星打造天地「兩張大網」
    2018年是中國北鬥衛星組網的「大年」,今年已發射了6顆北鬥三號衛星,還將在年底前發射10多顆北鬥三號衛星,以便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服務。除了加快編織天上那張逐漸覆蓋全球的北鬥衛星網絡之外,為了更好地將高精度時空信息應用在社會各個層面,中國正在著力打造一張可以實現釐米級、毫米級定位精度的地基增強網。
  • 科學網—南方電網將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據新華社電 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
  • 《YOU AND ME·大道同行》天使2020公益演唱會即將啟幕
    為真實客觀地反映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眾志成城、奮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與壯舉,以發自心底的聲援和傾情奉獻的演藝安慰、鼓勵所有正在與疫情進行搏鬥的民眾和患者,謳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以及志願者的大愛精神,激發各國人民團結協作、戰勝疫情、攜手共迎未來的勇氣和信心,由中華慈善總會發起並聯合深圳、香港、澳門、臺北、首爾、東京六大城市及專業機構參與的《全球抗疫,大道同行
  • 九皇會至,禮拜北鬥
    北鬥的神格化,是隨著北鬥信仰的發展而演化。北鬥九星,謂之「九皇」。北鬥九皇由北鬥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鬥之俗。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雲南、四川、河北、江蘇、浙江等省,均於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鬥之俗,謂之九皇會。何為九皇會1、為什麼在九月初一到初九?
  • 同行「瘋」了!合眾思壯新品北鬥RTK價格逆天
    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活動詳情活動簡介該活動主推產品是支持北鬥三號信號的RTK——G970II Pro,分專業版和慣導版兩款。在產品外觀上冠標「Beidou Plus」(中文意為北鬥 ),產品內部也搭載了全面支持北鬥三號全面信號體制的「天琴二代」晶片。眾所周知,6月份北鬥將完成全球組網。
  • 撤GPS,上北鬥!我國海陸空等關鍵領域開啟替代GPS行動
    在我國南海全面替換北鬥系統的同時,民航領域也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比如在波音737-800上面進行北鬥定位追蹤系統的飛行測試,國內很多通航飛機也開展了基於北鬥的ADS-B IN/OUT的飛行試驗。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出臺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其中,北鬥將是列車空天地一體化「大腦」的必備能力。同時,在我國自動駕駛的戰略規劃中,北鬥高精度定位也是自動駕駛的根基之一。另外,在公共運輸領域,北鬥應用或替代更快速、更貼近。
  • 深圳龍崗遠洋新天地二期業主論壇/遠洋新天地二期詳情
    遠洋新天地項目臨近龍崗大道、龍翔大道、碧新路等3條城市主幹道,具體在龍崗龍翔大道東側,總建築面積約30萬㎡。本次備案的是第二期,自帶有1.6萬平商業,項目本身包含住宅、公寓、別墅、寫字樓、商業等。距離3號線南聯站直線距離1.1公裡。但附近有建設中的14號線支線、16號線(龍平站),均價:40000元/平.
  • 「北鬥」貫穿南京城另有玄機?
    「北鬥」貫穿南京城驚人巧合還是另有玄機   ◎南京城裡的「北鬥」為何特別多?  ◎中山大道的北鬥七星圖是怎樣形成的?  「北鬥印記」為何基本上只出現在南京  「天地合一」「皇權神授」,這是中國整個封建王朝的傳統思想,可為什麼在其他古都,在其他帝王陵墓,難尋如此明顯的「北鬥」印記?  北鬥這個神秘的符號,究竟代表什麼含義呢?  為什麼在明代,「北鬥」的「表現」會如此突出?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地上的北鬥在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鮑彌佳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這個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會命名為「北鬥」?你知道在河南考古發現的「古代北鬥遺蹟」嗎?「北鬥」對於古人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