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睡眠最少的動物:野生大象至死才入眠

2020-12-02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3月8日消息,據外媒綜合報導,野生大象似乎總是不睡覺,誰能責備它們?它們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清醒:非洲大象每天需要吃數百公斤食物(不斷進食),並對狡猾的獵食者保持警惕。研究人員利用活動監視器,對波札那北部丘比國家公園2個象群的領頭母象進行1個月的追蹤後,他們發現這兩頭母象每晚只睡2個小時。有5個晚上,它們甚至根本沒睡覺。如果在象群中,這種睡眠習慣是常態,那麼大象可能是哺乳動物中睡眠最少的動物。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對馬戲團中的大象進行觀察,至今他們研究大象睡眠習慣已經近80年時間。但是這些研究多是針對圈養大象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它們不必擔心鬼鬼祟祟的獅子突然發動襲擊,不用費心竭力地尋找水源。沒有這些困擾,圈養大象每晚睡眠時間約為5個半小時。然而,研究人員懷疑野生大象的睡眠時間可能很少。南非威特沃斯特蘭德大學解剖學家保羅·曼戈爾(Paul Manger)說:「我們認為,野生大象每晚的睡眠可能僅為2個半小時,這個時間比我們想像的更短,但也沒有短太多。」

很難找到正在打盹的大象。有時候,大象會躺下睡覺,這是明顯的睡眠跡象。但有時候,它們也可以站著入睡,就像站著休息那樣。所以研究人員得出假設結論:如果大象的象鼻保持至少5分鐘靜止不動,它們很可能就已經入眠。為了確認這個假設,曼戈爾及其團隊首次將活動監視器植入象鼻中。象鼻中部的皮膚非常厚,以至於植入物根本未被大象注意到,它們悄悄記錄下大象1個月的睡眠狀況。

研究人員發現,領導象群的一頭母象每天睡眠時間大約為2.3小時,另一頭為1.8小時。平均起來,它們每天睡眠時間為2小時。而且它們並非一次性睡足2個小時,而是將其分成5個短暫周期。大多數時候,大象的睡眠時間在凌晨1點到6點之間。有5天晚上,這些大象根本不睡覺,這並不出人意料。

但是一段特別的插曲讓人感到特別興奮。一頭領導象群的母象連續45個小時沒有入睡,另一頭最長清醒時間維持了48個小時。曼戈爾說:「這些日子真的非常有趣。」大象們不只是保持清醒,它們還會移動。移動距離為每小時3公裡左右,通常移動會持續10個小時時間。在此期間,一頭母象行走了32公裡,另一頭行走了24公裡。

曼戈爾說,它們似乎在逃離某件事或某個東西,但威脅依然很神秘。它們可能在尋找水源,亦或是躲避獅子、偷獵者,也可能是躲避雄性大象的性騷擾。現在具體原因還不清楚,因為研究人員保持很遠的距離,以免影響大象睡眠模式。Ambolesi大象信託會的研究人員菲利斯·李(Phyllis Lee)表示,長時間不睡覺可能是例外事件,而非常見模式。他還強調稱,大象休息的時間很長,這可能是它們睡眠更少的原因之一。

即使大象真的感到累了,大腦也會強迫它們保持清醒和進食。曼戈爾解釋稱,大象的大腦中含有特別的腦細胞oreixinergic nuclei,似乎與睡眠和安全機制有關。舉例來說,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食物,orexinergic neurons會強迫你保持清醒,直到吃飽為止,然後才能入睡。

曼戈爾已經研究動物睡眠狀態20多年,最初研究鴨嘴獸,因為其快速眼動(REM)睡眠更多,這種睡眠狀態意味著其正在做夢。此後,曼戈爾還研究了海豚、鯨魚、河馬、貓以及羚羊等動物的睡眠。他表示:「睡眠時如此怪異的行為狀態。對於動物來說,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進食、繁殖以及不被吃掉。但是當我們睡著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消失了!睡眠也取代了我們的生存本能。我們已經十分了解圈養大象的睡眠狀態,但對野外大象還不太了解。」

赫爾大學的伊莎貝拉·卡貝裡尼(Isabella Capellini)說:「在自然條件下,野生動物的睡眠時間應該比實驗室中的同類更短,因為後者不必自己尋找食物,也不必擔心掠食者。」當然,與領頭的母象相比,其他雄性、幼年或低級母象的睡眠時間可能更多。

如果上述發現都是正確的,那麼大象如何應對如此少的睡眠?曼戈爾說:「關於恢復功能的假說已經開始出現,但你不能說這些睡眠機制適用於所有哺乳動物。」最有可能的說法就是,大象已經進化出特殊的適應能力,可以幫助它們應對不睡覺的狀態。

美國凡德比特大學的蘇珊娜·赫爾庫拉諾-霍茲爾(Suzana Herculano-Houzel)表示:「大象每天的進食時間長達17、18個小時,只有睡眠時間很少,這種生存機制才是可行的。我們知道睡眠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們不知道不同的動物到底需要多少睡眠量。」曼戈爾也表示,只有對更大範圍的物種進行研究,特別是野生動物,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了睡眠的性質和演化。曼戈爾計劃繼續深入研究。

儘管研究顯示大象睡眠時間比其他哺乳動物更少,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研究對象只是2頭領頭的母象,而且第二頭母象當時正看護著一頭幼象,那可能導致它的睡眠比平時更少。此外,象鼻中的活動監視器發現許多令人信服的數據,但是由於研究目標是野生大象,研究人員沒有直接測量大象的睡眠,而是以測量象鼻活動來推斷它們的睡眠時間。

即使如此,這項研究也增加了新的睡眠之謎,無論龐大的哺乳動物睡眠時間是否少於其他哺乳動物。證據還不充分。其他大型哺乳動物,比如馴養的馬匹,每晚睡眠時間為3個小時,睡眠時間時哺乳動物中第二少的。但是體重超過40噸的灰鯨每晚至少要睡9個小時。

可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美國人的睡眠時間絕對不夠。睡眠剝奪已經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和生產力,這讓美國每年付出4110億美元的代價。與大象相比,人類剝奪睡眠的藉口很挫,畢竟我們不必擔心獅子的偷襲。(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
    睡眠對人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需求,對動物來講,睡眠也同樣被需要。不過,它們的睡眠時長可謂是差距懸殊,貪睡如睡鼠,在冬眠時可以連續睡9個月,是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是它,而是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
  • 與大象、河馬共枕眠 青島森林動物世界「動物世界研學營」開營
    ,鍛鍊營員的團隊協作能力,學會在團隊中發揮各自長處,協同完成任務;通過野生動物科普知識的學習,更深入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面臨的挑戰和威脅,喚起營員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意識;通過開展系列動手動腦的動物丰容和體驗活動,讓營員面對全新的問題,獨立思考,動手實操,解決問題,用愛心創造、用心製作出個性化的丰容物;通過研學營活動,讓營員能夠深入體驗動物世界各個崗位的幕後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探秘幕後,揭開一些動物王國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 為什麼大象一天只要睡眠2小時?可能只想多吃一點
    不僅如此,在海灘上的海豹只做一件事,就是睡覺;紀錄片要拍一隻醒著的雄獅尤為困難,因為它們每天花20個小時睡覺。一些數據表明人一天也要睡眠8個小時(不過睡眠最少的國家日本平均每天只睡6個多小時),而深度睡眠只要4個小時多就可以了。
  • 野生動物自然之美:大象家庭的「泥土浴」
    圖片來源: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天然的泥漿為大象帶來了歡樂,一個大象家庭找到了一處合適的「浴室」,正在集體洗「泥土浴」。無論大象小象,紛紛揚起鼻子把腳下還有些潮溼的泥土撒在自己的頭上、背上。絨毛未褪的小象開心地甩了一把泥土,似乎在說:「耶!
  • 大象在哭泣!買賣殺戮幾時休?肯亞:保護野生動物的吶喊(上)
    肯亞是一個對旅遊業很依賴的國家,作為當地旅遊業的最大核心競爭力,野生動物資源最近40年來一直被盜獵行為不斷破壞,特別是大象和犀牛數量的巨減,已經嚴重威脅到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沒有買賣,才沒有殺戮。作為野生動物製品的原產國,如何與野生動物製品的消費國合作,聯手打擊盜獵和非法貿易,這是當下肯亞最關心的緊迫問題。
  • 為什麼大象側臥老鼠坐睡?動物睡姿有奧妙
    跟睡眠相關的另一個未解之謎則是為何人類更傾向於像大象、駱駝、河馬等動物一樣仰臥或側臥入眠,而不是像牛、老鼠、馬那樣趴著睡,並將腿蜷縮於身體下方。動物學家一直將睡姿的選擇跟不同哺乳動物消化器官的工作方式聯繫起來。例如,反芻動物需要保持與地面垂直的姿勢,才能正常地嚼碎半消化的食物,以避免脹氣。換言之,它們不可能正常地側臥睡覺。相反,沒有必要重複咀嚼食物的哺乳動物,則可以採取其他睡姿。
  • 什麼才是對野生動物真正的溫柔?泰明星大象傷人致死案後的反思
    肇事大象Ekasit泰國以其大象旅遊貿易而聞名,以大象為主的野生動物在馬戲團表演,供人乘坐遊樂,或僱進行形式的娛樂活動。2016年初,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WildCRU)聯合發布的《全球十大殘忍野生動物娛樂項目》報告顯示,全球每年至少有55萬隻野生動物因旅遊業的影響遭受痛苦。
  • 保護野生動物,新書《大象孤兒》在京籤約
    這是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的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文學作品。該小說記錄了一段盪氣迴腸的非洲傳奇,譜寫了一曲催人淚下的生死戀歌,致敬那即將消失的野性和自然。四川文藝出版社和作家詩凡本著關愛自然、履行社會責任的職能,呼籲更多人關注並參與全球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詩凡,作家、外交官。充滿幻想的旅行家、靈魂自由的思考者。美國弗萊徹學院碩士畢業、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進修。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保護大象需要多國合作
    象牙禁貿:保護大象需要多國合作    合法的象牙貿易是全球大象保護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自2002年以來,已有62%的非洲大象因象牙而被殺害,其中僅2013年就有2萬頭非洲象死於血腥的盜獵活動。而將無數大象推上死亡之路的正是象牙貿易。
  • 人工智慧創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大象追蹤設備
    大象在非洲平原上漫遊的圖像印在我們所有人的腦海中,這些東西很容易被視為非洲的象徵。但是今天大象的未來還不確定。大象目前每15分鐘就會被偷獵者殺死,而如此熱愛看著它們的人類已經向他們的物種宣戰。大多數人不是偷獵者,象牙採集者,也不是故意傷害野生動植物,但對即將進行的戰鬥保持沉默或冷漠是致命的。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停止騎乘大象 關注動物福利
    2015年3月4日,威廉王子(左)與志願者一起在小象模型的背上畫上一片葉子。中國日報記者張威 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6日訊(記者魏博)2015年3月4日,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在雲南西雙版納展開野生動物保護之旅。這是自1986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雲南後,時隔30年英國王室成員再度訪問雲南。據中新社報導,威廉王子來到亞洲象種源繁殖基地,與亞洲象然然「親密接觸」,並給它餵食胡蘿蔔。
  •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不僅是動物世界,更是兒童樂園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隸屬全國首批國家級AAAAA旅遊景區長隆旅遊度假區,地處廣州番禺。公園以大規模野生動物種群放養和自駕車觀賞為特色,集動、植物的保護、研究、旅遊觀賞、科普教育為一體,擁有華南地區亞熱帶雨林大面積原始生態;被譽為"中國最具國際水準的國家級野生動物園",是全世界動物種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公園。
  • 米日內亞國家公園,與野生大象零距離接觸,感受動物世界原始風情
    米內日亞國家公園原本是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是斯裡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公園位於Sigiriya和Polonnaruwa之間,擁有森林、湖泊和野生動物佔地也約有九十平方公裡。吉普車行駛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還是很顛簸,由於這個國家處在熱帶,所以你來到這裡大部分都會感受到炎熱,一定注意防曬,尤其想在敞篷的吉普車站立起來的人。坐在吉普車行駛在保護區裡,真是一路風景,這個風景是人生中不多見的,感覺從前在電視裡看到的情景,夢幻般的出現在眼前,一棵巨大的樹矗立在草原上,周邊有矮小的灌木叢,還有一些湖泊。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致信世界旅遊組織: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是全球旅遊業重塑的重要基礎之一
    近日,包括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內的上百家公益機構和旅遊企業在一封給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公開信中,呼籲UNWTO及其合作夥伴應在旅遊業復甦期做出表率,逐步淘汰圈養野生動物的旅遊娛樂活動,推動全球旅遊業以野生動物友好型旅遊作為基礎之一,進行「更好地重塑」(growing back better)和可持續發展。
  • 世界上年紀最大的大象去世了
    金氏世界紀錄」認可的最古老的圈養大象的年齡是86歲。這隻大象是圈養大象年齡最大保有者。一般的圈養大象的預期壽命為40多歲。近年來,為了改善這隻大象的新陳代謝,飼養員在它的飲食中加入了菠蘿和胡蘿蔔。但是還是由於年紀太大,它有明顯的身體機能下降視力衰退跡象。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不是大象,不是猴子,竟然是海豚!
    今天,小李就帶你們了解動物文化知識,帶你們走進動物世界,看看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到底是什麼。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先來說一說大象吧。大家對大象都很了解吧,它們體型龐大,憨態可掬的樣子,深深地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裡。
  • 尚比亞野生動物公園發現離奇一幕:大象戰鱷魚雙雙死去,本非天敵
    動物的世界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據《每日郵報》10月18日報導,在尚比亞的南盧安瓜野生動物園,發現了一頭大象的屍體,讓人意外的是,大象下面竟壓著一隻鱷魚的屍體。
  • 它們是地球上睡眠最少的哺乳動物,曾被認為是斑馬和長頸鹿的後代
    ,從而保證種群的延續,所以它們的睡眠時間都比較少,許多食草動物甚至站立著睡覺,如果遇到其他動物的偷襲,站立睡覺的姿勢可以幫助他們快速進入奔跑狀態,並儘快脫離險境。然而,睡眠時間的減少,對它們的壽命也是一個潛在的隱患。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時間與它們的飲食習慣有關。肉食動物每天的總睡眠時間最長,其次是雜食動物,睡眠時間最短的是草食動物。在草食動物中,動物睡眠時間與其體型大小(體重)成負相關,即體型最大的動物睡眠時間最短,體型最小的動物睡眠時間最長。
  • 在自然界中,大象有害怕的動物嗎?是什麼動物?
    在近10年來,大象正以每年約20000頭的數量被偷獵者獵殺,這也就意味著每小時至少有2頭大象死於人類的槍下,因此,大象最怕的就是人類的貪婪。那麼,在自然界中,作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害怕什麼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為大象安裝先進衛星追蹤圈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為大象安裝先進衛星追蹤圈6) "← →"翻頁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日,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為大象裝上先進的衛星定位跟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