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動物,新書《大象孤兒》在京籤約

2020-12-05 鳳凰網讀書

四川文藝出版社新書《大象孤兒》在京舉行新書籤約儀式

2017年8月24日下午,四川文藝出版社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舉行《大象孤兒》新書籤約儀式。這是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的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文學作品。該小說記錄了一段盪氣迴腸的非洲傳奇,譜寫了一曲催人淚下的生死戀歌,致敬那即將消失的野性和自然。四川文藝出版社和作家詩凡本著關愛自然、履行社會責任的職能,呼籲更多人關注並參與全球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詩凡,作家、外交官。充滿幻想的旅行家、靈魂自由的思考者。美國弗萊徹學院碩士畢業、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進修。曾任國家領導人演講撰稿人、使館發言人等。在美國、非洲等地工作多年,多次參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大象孤兒院(The DSWT)、拯救大象(Save the Elephants)等機構和公益組織發起的野生動物保護活動。曾向中國政府機構提出保護非洲大象的政策建議,推動中國政府向肯亞野生動物保護項目提供支持。

由於象牙貿易的存在,非洲每年約有27000頭大象慘遭屠殺,偷獵和棲息地的喪失已經導致大象數量減少了近三成。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和公眾人物都認識到:一個只有人類的地球將會走向死亡。籃球明星姚明和著名演員李冰冰等人都多次赴非洲從事保護大象的工作。作者詩凡告訴記者說,"壽命長達70歲的大象除了不會寫字、開車和製造精密的工具以外,在很多方面都和我們人類一模一樣。母象13、14歲時性成熟,懷胎22個月才能生下一頭幼象。頭兩年,幼象只吃母乳,之後一邊吃奶,一邊吃青草和樹葉。4歲時,小象完全斷奶,然後和母象一起生活到10歲,才能獨立生活。一旦母象被盜殺,幼象很難成活,因為兩歲以下的幼象只吃母乳。" 在非洲,大象孤兒日益增多,最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的盜獵。盜獵分子手段非常殘忍,用毒箭、AK47、甚至直升機獵殺大象,割取象牙。在非洲從事保護大象的人也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四川文藝出版社推出這部《大象孤兒》,以非洲大象之王薩陶被盜獵、象牙海岸內亂、肯亞奈洛比威斯蓋特商場遇襲等當代真實事件為背景,植入大象孤兒院創辦人達芙妮、拯救大象組織創始人道格、戰地記者康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雪影、盜獵分子金象幫等人物,在跌宕起伏的敘事中,詠唱一部長達百年的、非洲大象保護的史詩,譜寫一曲非洲草原野生動物保護的悲歌。

正如小說主人公康翰所說,"這就是非洲,隨時可能遇見死神,也隨處可見攝人心魄的美。"

"這就是非洲,有戰亂、死亡、疾病,也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更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非洲度過美好一天,好過在其他地方虛度一生……"

四川文藝出版社力圖通過這部作品,多角度地向國內讀者展現非洲野生動物保護的艱難境況,積極地向國內讀者傳遞動物保護的理念,熱情地頌揚那些從事動物保護事業的工作者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也希望該書能成為造福當代、惠及後世的精品出版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元首歐巴馬2015年共同宣布完全禁止國內象牙市場。中國正同非洲合作打擊大象盜獵。著名企業家馬雲也在非洲領養了一頭小象,命名為"杭州",其桃花源基金會已發起支持非洲大象保護者的公益計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也將發起大象保護基金,支持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野生大象保護活動。我們祈願,那些成為孤兒的小象,長大後再無需為自己的象牙擔心。

據悉,國家新廣電局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四川新廣電局副局長張曉傑、四川新華發行集團董事長朱丹楓、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志勇、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張慶寧、蒙牛集團執行總裁石東偉、中華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徐光、桃花源基金會首席科學家副總裁王德智、京東副總裁馬健榮、《我們誕生在中國》製片王其寒等眾多出版界、環保界、熱心公益的商界人士將出席本次《大象孤兒》新書籤約儀式。屆時,環保部副司長周國梅、聯合國環境署特別顧問王之佳、著名作家曹文軒、央視主持人何巖柯等以視頻講話形式傳達對《大象孤兒》一書的關注;新廣電局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四川新廣電局副局長張曉傑、蒙牛集團執行總裁石東偉、中華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徐光、桃花源基金會副總裁王德智進行了精彩發言。

記者了解到,《大象孤兒》將於年內與讀者見面。

文字之美,精神之淵。閱讀更多好書、好文章,請搜索關注鳳凰讀書微信公眾號(ID:ifengbook)

相關焦點

  • 大象在哭泣!買賣殺戮幾時休?肯亞:保護野生動物的吶喊(上)
    肯亞是一個對旅遊業很依賴的國家,作為當地旅遊業的最大核心競爭力,野生動物資源最近40年來一直被盜獵行為不斷破壞,特別是大象和犀牛數量的巨減,已經嚴重威脅到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沒有買賣,才沒有殺戮。作為野生動物製品的原產國,如何與野生動物製品的消費國合作,聯手打擊盜獵和非法貿易,這是當下肯亞最關心的緊迫問題。
  • 一帶一路「愛·保護」公益首場活動進北大 呼籲愛護野生動物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於佳欣)一帶一路「愛·保護」公益活動首場講座「對話自然保護:中國與非洲」近日走進北京大學。來自國內外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在此間呼籲公眾愛護大自然與野生動物,並圍繞如何讓新興科技助力野生動物保護展開討論。
  •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為大象安裝先進衛星追蹤圈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為大象安裝先進衛星追蹤圈6) "← →"翻頁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2日,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為大象裝上先進的衛星定位跟蹤圈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保護大象需要多國合作
    2017年對於大象保護無疑值得歡欣鼓舞。2016年底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的通知》,要求在2017年底全面停止國內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中國全面象牙禁貿的舉措不僅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也有力彰顯了中國政府保護野生動物的決心和擔當。
  • 野生動物自然之美:大象家庭的「泥土浴」
    圖片來源: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天然的泥漿為大象帶來了歡樂,一個大象家庭找到了一處合適的「浴室」,正在集體洗「泥土浴」。無論大象小象,紛紛揚起鼻子把腳下還有些潮溼的泥土撒在自己的頭上、背上。絨毛未褪的小象開心地甩了一把泥土,似乎在說:「耶!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大象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保護大象,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大象是一種體型很大哺乳動物,它的皮膚很厚,但褶皺處的皮膚非常薄。群居動物,它的鼻子、象牙都是具有自衛能力的,大象的耳朵很大,像一把扇子,鼻子也十分的靈活。因為大象體型很大,相比之下,大象眼睛有成年人拳頭那麼大。
  • 非洲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全球倡導保護野生象群!
    由美國和英國動物權利保護組織組成的一個聯盟2016年1月10日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起訴 這個名為「挽救野生大象聯盟」的組織,是針對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署本周對美國兩家動物園從非洲進口大象發放許可一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提起訴訟的。該聯盟發言人說,該聯盟近日還將要求法院在審理他們提出的訴訟之前,禁止這些大象進入美國。 據報導,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公園和位於佛羅裡達州坦帕的勞裡公園動物園,目前正在尋求從非洲的史瓦帝尼進口11頭大象。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停止騎乘大象 關注動物福利
    雕塑主體白色,寓意著亞洲象生命的純粹,而象背上的綠葉則寓意珍愛雨林,保護亞洲象生存家園。亞洲象為中國瀕危保護物種。中國日報記者張威 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6日訊(記者魏博)2015年3月4日,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在雲南西雙版納展開野生動物保護之旅。這是自1986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雲南後,時隔30年英國王室成員再度訪問雲南。
  • 向中國出口非洲象收入用於野生動物保護
    原標題:向中國出口非洲象收入用於野生動物保護   據新華社哈拉雷1月5日電 (記者張玉亮)辛巴威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5日確認,辛巴威去年12月23日向中國出口了35頭非洲象。
  • 什麼才是對野生動物真正的溫柔?泰明星大象傷人致死案後的反思
    肇事大象Ekasit泰國以其大象旅遊貿易而聞名,以大象為主的野生動物在馬戲團表演,供人乘坐遊樂,或僱進行形式的娛樂活動。2016年初,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WildCRU)聯合發布的《全球十大殘忍野生動物娛樂項目》報告顯示,全球每年至少有55萬隻野生動物因旅遊業的影響遭受痛苦。
  • 中國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
    人民網2月11日電 (記者 李文雲) 在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倫敦國際會議召開前夕,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0日在使館應約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遷徙物種公約大使瑞蒙德及動物保護、「環保外交」等組織負責人,闡述中國致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政策。
  • 野生救援攜手周杰倫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
    2019年5月27日,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在京發布。與會嘉賓做出同一手勢,拒絕買賣與殺害野生動物。中國網/張允奕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張允奕)2019年5月27日,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在京發布。發布會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共同召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工程師尹峰,野生救援全球項目主任約翰•貝可,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周杰倫等出席並發言。
  • 影像記錄:曾經的大象恐懼者變成保護者
    不過,今天他們選擇了另一種做法:用手機給10公裡外的Reteti大象保護區發了一條信息,之後便坐下來等待。如今,即便是在肯亞最偏僻的地區,手機也普遍存在。Reteti大象保護區位於肯亞北部的一片灌木林中,這片灌木林佔地面積近3950平方公裡,屬於Namunyak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是桑布魯人祖先家園的一部分。Namunyak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受北方牧場信託的資助。
  • 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人民日報海報文案觸目驚心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保護野生動物也一直是一個全球都在強調的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9月發布報告,自1970至2016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68%,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在10月4號世界動物日,人民日報在微博發布了一組保護野生動物的海報,每一個畫面都直擊人心,每一句文案都讓人反思。
  • 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保羅-艾倫資助的大象普查結果顯示,非洲大象數量銳減
    在調查的18個國家中,共統計了352,271頭大象,至少佔這些國家大象總數量的93%。 在統計的大象數量中,84%分布在合法保護區,16%分布在非保護區。然而,在很多保護區內發現了大量大象屍體,這表明生活在保護和非保護園區內大象都在面臨生存考驗。
  • WWF生物多樣性新書推介及研討會在京召開
    11月16日下午,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原野之窗—生物多樣性教育課程》新書推介及研討會在京召開趙樹叢理事長回顧了WWF與中國政府部門合作推動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歷史,充分肯定了享譽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專著《原野之窗》在WWF中國團隊努力下面世新版,該書從理論和實務上提出了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是倡導和推動自然教育的新專著,是為即將在中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
  • 為保護婆羅洲的熱帶雨林和叢林中的動物們發聲
    婆羅洲保護協同組織(BCT)推動的『綠色迴廊』是一個很棒的項目,就是把京那巴丹岸河及其支流塞嘉瑪河沿岸的、被種植園分割成小塊的熱帶雨林購買下來,讓動物們在其間可以自由移動。雖然這一項目難以按設想那樣順利推進,但達洋貓也打算為此出一份力。」
  • 米日內亞國家公園,與野生大象零距離接觸,感受動物世界原始風情
    我的斯裡蘭卡旅行,是從這裡開始,也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深刻的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國度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生態的保護。米內日亞國家公園原本是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也是斯裡蘭卡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公園位於Sigiriya和Polonnaruwa之間,擁有森林、湖泊和野生動物佔地也約有九十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