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俄合研CR929大飛機只能靠我們自己?

2020-11-05 魑魅涅磐

大家都知道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小型幹線客機現階段正在緊張試飛取證中,距離定型量產的時間也不遠了。同時我國此前和俄羅斯合作研發的CR929大型客機雖然在過去幾年時不時的傳出一些喜憂參半的消息,但是自兩國籤署合作研發協議後卻一直沒有了後文,特別是最近更是傳出中俄合作研發的CR929大型客機項目已經「涼涼」,而具體原因也傳是因為「像CR929這種大型寬體客機雖然起飛重量更大、但是市場空間和需求要比C919這種小型幹線客機少很多,所以很可能出現虧本買賣」。

其實從這個原因來說的話是不假,比如我們大家知道的大型寬體客機中,除了空中女王B747成功實現盈利並一舉奠定波音世界霸主的地位外,剩餘的機型中也就只有B777大型寬體客機成功實現了營收,剩下的包括B787客機到現階段依然還沒有完全實現盈利,更別說世界最大的A380客機直接虧本而停產了。那麼對於CR929大型客機而言,其定位和B787差不多,基本都處於200噸級300--350座級大型寬體客機,那麼參考波音研發B787客機研發成本高達320億美元計算的話,CR929的研發成本至少應該達到了500億美元以上。

首先為了滿足商業需求,在技術上肯定要達到國際同類水準才行,那麼像B787客機大量使用的機身、機翼複合材質也是我們需要攻關的技術壁壘,同時因為無論是在大型寬體客機機身結構、複合材質一體化超臨界機翼、還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關鍵技術上都還處於空白,那麼更大的研發成本下要想成功實現商業化至少要出更多數量才能成功實現盈利,比如按照波音的推算波音787客機累計銷量達到1000架以上才能實現成本回收,而現如今B787客機的累計銷量距離一千架還差一點點,更別說還未出世的C929大型客機未來市場前景了。

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說,只要C929大型客機研發成功並實現量產根本「不愁賣」,因為光是我們國內市場需求就絕對能夠滿足其產量,比如根據國際知名諮詢公司Oliver Wyman對2021---2029年全球寬體客機市場分析預測來看,未來十年光是國內市場對於大型寬體客機的需求量就在500架左右,所以就算我們研製的C929大型客機在適航取證上存在一些因素導致其無法在歐美市場同波音、空客同臺競爭,但單純依靠國內也是也是能夠完全滿足需求的,所以C929大型客機只要研發成功並實現量產根本「不愁賣」。

可能很多人覺得參考B787客機的需要賣出一千架以上才能回本的話,未來10年四五百架的需求很難保證C929大型客機順利回本,其實這個問題這樣理解是錯誤的,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行會選擇更高效的民航客機出行,所以這個投資絕對不會虧本,而且每年民航運輸人數也在不斷上漲之中,所以回本並盈利只是時間長短的俄問題。這就好比當年我們大量興建高鐵線路的時候,一公裡高鐵線路建造成本是普通鐵路的五六十倍,並且高鐵票價也是普通票價的好幾倍,但是幾年時間過去了我們看到每年高鐵運營人數在不斷上漲之中,似乎現在在大家心中出門選擇高鐵的更多,所以只要C929大型客機研發成功並實現量產根本「不愁賣」。

其次就算是盈利前景不好我們也得成功研製屬於我們自己的大型寬體客機,這就好比當初我們先輩不畏艱苦、也是從零開始研製原子彈一樣,雖然研製成功後從來沒有派上用場,但是這個戰略意義卻不一樣。同樣對於CR929大型客機而言,首先這種級別的大型客機除了能夠滿足國內民用寬體客機的市場需求,讓國外的波音和空客不再漫天要價外。

在軍事層面戰略意義更大,比如C929大型客機200噸級的定位非常適合作為大型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空中指揮機等特種飛行平臺使用,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在大型特種飛行平臺上的選擇更多,我們能夠藉助C929大型客機平臺研發我們自己的大型空中加油機、大型預警機,整體提升人民軍隊遠程作戰實力的同時,客機平臺的人機互動和環境等方面也要比軍用運輸機平臺更為合適。

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專機使用,因為對於我們正處於時代復興中的中國而言,國家領導人訪問國外時乘坐本國研製生產的大型客機首先國家形象更好。其次也更為安全可靠,比如當年我國曾打算從美國波音進口一架B747客機改裝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專機時發現,進口過來的客機機身各處隱藏的各種監聽設備多達幾十個,所以從國家戰略安全層面來說,C929大型客機就算不掙錢我們也應該研製出來。

最後再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還得靠自己?從之前中俄合作研發CR929大型客機的時候,主要是看中了俄羅斯在大型寬體客機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技術上的經驗,比如蘇聯時期伊留申公司曾經推出了包括伊爾86和現階段作為普京專機的伊爾96大型寬體客機,同時俄羅斯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製上,無論是從經驗還是從技術層面上也要比當下的我們強不少,等於是整個CR929大型客機合作開發中,我們出資,俄羅斯出技術,最後兩國大量採購實現項目成功。

但是從過去幾年俄羅斯方面無論是合作態度還是其他層面來說前景都不太好,比如俄羅斯雖然技術更佔優勢,而且也研製成功了包括PD14和正在研發的PD35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而且伊留申公司更有我們還不具備的寬體客機設計和製造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短缺的。

但是當下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因早前俄羅斯被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後國內經濟發展形勢都不太好,這也寓意著其研製環境不是很好,很難很好的保證整個項目自始至終。這就好比蘇聯時期國內擁有上千家船舶配套企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繼承了大部分軍事工業遺產,但是至今為止俄羅斯國內當初繼承得來的上千家各個軍事行業的系統配套廠商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問題而出現很大漏洞,所以俄羅斯至今國內眾多船廠連五六千噸的大型軍艦都不具備自主建造能力。所以對於未來C929大型客機的研發進展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突發問題我們很難完美躲避。

其次經過C919大型客機的研發也使得我們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客機研發經驗,雖然C919這種窄體客機和C929這種寬體客機在研發技術上的差距依然很大,但是從整體來說無論是結構設計還是氣動布局相差都不是很大,而且我們的C919已經在適航取證階段,那麼通過技術攻關相信我們同樣可以取得大型客機研發製造經驗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且在C929客機使用的發動機方面,我們自己研製的CJ1000AX渦扇發動機早已完成地面臺架試驗,最近有消息傳出年底前將會進行裝機測試。那麼基於CJ1000AX放大涵道比和增加風扇尺寸、渦輪級數研製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正打算作為CR929大型客機動力的PD35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實質上就是在俄羅斯自主研製的PD14發動機基礎上放大而來的,而PD14發動機和我們自主研製的CJ1000AX都屬於同一級別發動機,所以在發動機技術上的問題應該也不大。

更為重要的是整個大型客機研發全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很是關鍵,除了能夠保證在整個研發過程中外界幹擾因素更少外,在後期的安全等方面也有保障,而且獨立自主研發雖然要比合作研發更為艱難一些,但是一旦成功這也意味著我們真正100%掌握了全部技術,為未來空客A、波音B、中航工業C並立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中俄合研CR929為何沒消息了?國產大飛機必須靠自己
    圖為CR929寬體客機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由於出現嚴重分歧,被寄予厚望的中俄合研CR929或將下馬,對此有網友表示,合作後買來真正教訓,看來國產大飛機必須只能靠我們自己。,那麼將會打破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壟斷地位,未來這兩家公司在銷售大飛機時也不會再漫天要價,其次藉助CR929這種大型客機平臺,中國還可以研製出其他大型特種飛機,例如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以及空中指揮機,為空中力量注入更多活力。
  • 中俄合研的CR929大飛機或將下馬,發生了什麼?
    C919,而考慮到大飛機的技術難度,中國選擇與俄羅斯聯合研發下一代客機,但最近卻有消息稱中俄合研的CR929這款150噸級大飛機或將下馬,中國未來將獨立研發這款大飛機,引發了廣泛關注,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中俄要分道揚鑣了?對此有專家道出真相稱:中國等不起,聯合研發的進度實在太慢,而中國急需大飛機,因此只能選擇轉為自行獨立研製。
  • 繼CR929後,中俄合研的另一個項目或將無限擱置,暴露真實面目?
    近些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俄合研的CR929大型客機項目,但是前段時間卻傳出該項目遇到阻礙,最近中俄另一個項目或將也被推遲,暴露真實面目?前段時間,據俄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稱,俄工業與貿易部部長曼圖洛夫透露,中俄在CR929關鍵目標上存在分歧,俄方更傾向於「不共享技術並開拓海外市場」,而中方希望「分享技術並維持國內航空市場」。而且CR929交付時間也將延遲到2029年左右,比之前承諾的晚3-4年。
  • 中俄CR929項目出現分歧,俄方並非最好合作者?與俄合作或是形勢所迫
    CR929大飛機項目又有了新進展,但這次卻不是什麼好消息。CR929是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聯合研製的遠程寬體客機,基本型的航程可以達到12000公裡。CR929是第一款我國參與研製的遠程寬體客機,對於我國大飛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外界對中俄合研CR929項目都是充滿非議的,在這次傳出出現分歧的消息後,觀察者網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俄羅斯並不是最好的合作者。
  • 對標波音787,中俄合研大飛機迎來轉機:突破核心技術才能把握命運?
    這款對標波音787、空客A350的合研項目一度陷入僵局,但近日已迎來轉機。為何要中俄合研?全球飛機製造業基本被波音、空客兩家承包,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進入海外市場競爭力並不高,而飛機製造業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賴市場需求。為了避免研發出來卻賣不出去的「有價無市」局面,中俄聯手是必然結果。
  • CR929研製進度緩慢,中俄大飛機之爭,技術、市場和貪心
    我國目前正在研製大型客機C919,這是一款入門級的單通道窄體幹線客機,他的出現是我國民用客機走向世界的開端,但未來如果想要在世界民航市場站穩腳跟僅靠一款C919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研製航程更遠、載客更多的寬體幹線客機。
  • 中俄CR929大飛機項目,為何沒消息了?
    CR929國產大飛機項目被迫暫停,網友不禁接連發問,出了什麼事?為何大飛機突然間沒消息了?有專家表示,由於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技術,令好幾億投資全打水漂了。圖為C919國產大飛機CR929項目是2017年由中國商飛公司同俄羅斯
  • CR929合作項目出現分歧,中俄雙方正在商討是分是合
    為了與波音、空客競爭國際飛機訂單,中國和俄羅斯雙方決定強強聯手,整合雙方航空資源優勢,共同研製遠程寬體客機CR929,可是從今年5月份確定設計方案以來,雙方合作進度堪稱崎嶇,上月初,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部長曼圖洛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中俄雙方CR929項目出現不合,俄羅斯不願意共享技術但又想拓展海外市場
  • CR929項目受阻,俄羅斯不願分享技術,中國能否獨立研製?
    三年之前,國產大飛機C919一飛沖天,可以說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的一大裡程碑。不過,C919客機雖被媒體稱為「大飛機」,但它其實只是一款中型客機(最大起飛重量77噸、載客人數156人),距離真正的大型寬體客機客機標準(起飛重量超過200噸、載客300人左右)還相差甚遠。
  • 中俄CR929客機項目陷入僵局,果然只有自己最可靠
    然而,有個不好的消息傳出,那就是中俄合作研發的CR929或將下馬。據有關人士稱,這可能是因為其中存在分歧,才導致這個項目不能成功完成。這次合作之後買來一個真正的教訓,那就是凡事還是得靠自己。這款飛機是由美國的波音公司所研製的,可以說是寬體客機的代表。它誕生之後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關注,很多國家向美國拋出了橄欖枝,表示想要購買波音747,這也為美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雖然波音公司還有一些寬體客機,比如波音777以及波音787,在性能方面也沒有比波音747差多少,但是在銷量上面還是與波音747相差甚遠。
  • 中俄聯手研製的CR929出現分歧,CR929或成為C929?
    當時為了打破空客和波音在寬體客機市場上的「兩家獨大」現象,我國和俄羅斯聯手制定了影響深遠的計劃,即成立中俄商用飛機國際有限公司(CRAIC),聯合研製CR929客機。該客機最初預計於2024年面世,但「天不遂人願」,CR929的研製遇到了新的障礙。由於和俄羅斯飛機製造商之間存在的分歧,CR929客機的交付日期將推遲到2029年。
  • 中俄聯合CR929客機面臨分手 中國或將單幹
    最近外國媒體報導稱:中俄聯合研發的遠程客機CR-929項目目前已暫停,暫停原因是,中俄雙方嚴重分歧,而且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目前項目無法繼續推進!按照過去的報導,主要在市場和設計主導權上,這也是這個500億美元豪賭項目的核心,讓我們先看市場,從目前看來,中國和俄羅斯並不對等,中國市場預計需求最少400架飛機,而俄羅斯市場僅有100架上限,除了中俄兩國之外,別的國家很難購買如此先進的大型客機,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關,要相信中國能夠製造出安全可靠的遠程客機,能和美國歐洲媲美,這個難度很大。
  • 總師公布CR929進展,透露未來建造計劃,中俄合作大飛機不只是"大"
    一旦成批面世,CR929就是美國波音、歐洲空客在全球大型寬體客機市場上最有力的競爭者。目前已知的是,工程師們為CR929訂下的標準是:飛機平均航程1.2萬公裡,能容納乘客人數在280人到440人之間,並能夠做到跨洋飛行。讓人欣喜的是,CR929是中俄合作的重要成果。俄羅斯正在為CR929使用新一代技術開發並設計新一代發動機。
  • CR929大飛機科技自立自強
    CR929是中俄聯合發展的大飛機項目,為什麼和俄羅斯聯合研發呢,無論是蘇聯時期製造的圖-154還是俄羅斯現在的MC-21飛機項目,都是事故頻發,僅僅在俄羅斯民航和物流使用。因此CR929中俄聯合研發的基礎,就是看重了俄羅斯的大推技術,其他的國際市場開發等都是浮雲,俄羅斯怎麼能開發了歐洲和國家市場。當然俄羅斯正式以大推技術作為切入點,想通過聯合開發大飛機項目,一是提高俄羅斯的民航發展和工業製造力,再就是大推民用化。這也是俄羅斯民用飛機發展多年的問題,俄羅斯的民用發動機不但效能低,而且事故率高。
  • CR929大客機能去掉R嗎?俄羅斯要價太高,中國只能單飛
    從材料和工藝上看,非常先進,飛機結構肋竟然採用了複合材料,而且還不是傳統式的鉚接方法,看起來像是直接跟蒙皮黏合,飛機整體將減重不少。而波音787採用的還是金屬肋材,蒙皮部分依然是傳統的鉚接技術。,不同的是一輛汽車只要十幾萬幾十萬,而一架飛機動輒上億美元,而且一買就是很多架,俄羅斯國內尚沒有足夠實力和信譽的金融機構能夠承擔這項工作,也就是說,即使我們答應俄羅斯的過分要求,俄羅斯也玩不轉,甚至可能會毀掉整個項目。
  • 分歧嚴重,中俄聯合CR929客機面臨分手,中國或將單幹!
    最近外國媒體報導稱:中俄聯合研發的遠程客機CR-929項目目前已暫停,暫停原因是,中俄雙方嚴重分歧,而且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目前項目無法繼續推進!按照過去的報導,主要在市場和設計主導權上,這也是這個500億美元豪賭項目的核心,讓我們先看市場,從目前看來,中國和俄羅斯並不對等,中國市場預計需求最少400架飛機,而俄羅斯市場僅有100架上限,除了中俄兩國之外,別的國家很難購買如此先進的大型客機,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關,要相信中國能夠製造出安全可靠的遠程客機,能和美國歐洲媲美,這個難度很大。
  • 分歧嚴重,中俄聯合CR929客機面臨分手,中國或將單幹
    最近外國媒體報導稱:中俄聯合研發的遠程客機CR-929項目目前已暫停,暫停原因是,中俄雙方嚴重分歧,而且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目前項目無法繼續推進!,這不是故意給自己惹事嗎?按照過去的報導,主要在市場和設計主導權上,這也是這個500億美元豪賭項目的核心,讓我們先看市場,從目前看來,中國和俄羅斯並不對等,中國市場預計需求最少400架飛機,而俄羅斯市場僅有100架上限,除了中俄兩國之外,別的國家很難購買如此先進的大型客機,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關,要相信中國能夠製造出安全可靠的遠程客機,能和美國歐洲媲美,這個難度很大。
  • 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CR929還有其他選擇嗎?
    圖為國產民機改裝軍用特種機想像圖近期,有消息指出:由於俄羅斯方面在航空發動機相關技術共享上有所保留,中俄合研的CR929大客機項目或面臨停滯,對此有網友表示:繼此前美國威脅斷供C919發動機後,現在連俄羅斯也靠不住了,看來研發大飛機必須得靠自己,不過考慮到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技術難度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俄羅斯不願共享航發核心技術
  • 陳懋章院士擔心俄不願分享技術被證實,CR929和重型運直只能自研
    與飛機製造生產相關的一直是中國航空工程領域的重大工程,在與俄羅斯合作研製CR929項目之前,著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發動機專家,陳懋章院士在一場報告會中就曾警醒過我們:「與俄羅斯聯合研製飛機項目,當注意俄方中途撤資撤術,終止合作」。不過,當時很少有人相信。陳懋章院士可以說是少有的具有卓越眼光的航空科學家,很早就預想了中俄合作的結果。
  • 推力達35噸,CJ-2000發動機進入整機裝配階段,未來不止用於CR929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航空發動機一直是限制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最大的「瓶頸」之一,不僅殲-20之類的戰鬥機缺乏先進的發動機,長期以來大型民用客機全靠國外引進,民用發動機更是幾乎為零。而三年之前,國產大飛機C919的一飛沖天,在我國航空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