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如何與人好好相處

2021-01-08 金魚之夢

試想一下,當你遇見了很優秀的人時,你能夠坦率地承認「那個人真棒」嗎?能夠欣賞對方的美嗎?能夠和對方成為朋友嗎?

一、「自卑」與「優越感」在作祟

「自卑」

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就如同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和自己都無法好好相處的話,那麼和他人也無法好好相處了。

無法承認自己的弱小,就會生出自卑。

懷有自卑感的人,就無法接受別人的優秀。

「優越感」

懷有優越感的人,心中是不安的,情緒是不穩定的,非常需要別人認可Ta在某一方面是優秀的。

在試圖證明自己的過程中,會漸漸變成他人目光下的奴隸,陷入他人的支配中。

但會誇耀自己的優越的人,往往是因為心底自卑,為了掩飾自信不足,在他人面前虛張聲勢。

德摩斯梯尼是古雅典雄辯家、民主派政治家。他天生口吃,為了克服無法流利表達以及R發藝不準確的問題,每天在嘴裡含上小石子練習發音,或是在海岸邊用比海浪聲更大的聲音來練習說話,抑或是一邊爬山一邊朗讀荷馬的詩。他通過這些艱苦的訓練,終於成了大雄辯家。

他多次與親馬其頓派的雄辯家埃斯基涅斯發生激烈的爭執,發表了措辭激烈而又極富感染力的演說,最終因反馬其頓戰爭失敗而服毒自盡。這樣的德摩斯梯尼幸福過嗎?成為大雄辯家對於他來說是個「合適的目標」嗎?

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的。他的一生難道不是都獻給了恢復自我嗎?真的治癒了傷痕嗎?

我不認為他治癒了自我上的傷痕。他是強拉硬拽著那個受了傷的自我度過了他的一生,所以最後才步入了自殺的末路。他的自卑感並沒有得到補償。苦於自卑的人,是無法進行創造與生產的。

自卑的他在成為雄辯家的那一刻,是否獲得優越感呢?我想那是當然的。在面對口才不佳的人時,他一定心懷優越。

他被優越感與自卑裹挾著,逐漸喪失了自我。成了內心深處明明沒有自信,卻又不斷炫耀自己的優越感的人。

對於擁有優越感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別人沒有,只有自己有。

擁有優越感的人其實是自我評價低的人,而自我評價低的人,總是會馬上去和別人比較。因為自戀者內心中無法評價自己,所以他們才會那麼需要自己比別人優秀的證據。

我們將寶石或是昂貴的衣服這一類稱為物質自我,地位、名望、傳聞等稱為社會自我,而物質自我和社會自我又都屬於周邊自我。

人類的自我中需要去比較的部分,或者說不比較就沒有意義的部分就是這種周邊自我。

物質自我、社會自我,這些周邊自我在比較中更容易產生出意義。中心自我很貧瘠,卻對自己的周邊自我有很強的依戀性的自戀者,不會滿足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別人不是這樣,只有自己是這樣才會讓他們感到有意義。

另外,人在情緒上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自戀者/懷有優越感的人容易感到「疲憊」。

並且對於自戀者/懷有優越感的人來說,為別人做點什麼是非常難得的重大事件。一般人看來很快就會忘記的小事,對自戀者來說卻是做出了很大犧牲的事,因為時間不是花在自己身上。

二、 從接受自己開始

伊壁鳩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是德摩斯梯尼的門徒,後來遭到放逐,之後一直生活得很貧困。伊壁鳩魯患有身體上的疾病(胃病與膀胱疾病),但他根本不介意自己每天都有可能要吐上兩次,他接受了自己身體上的疾病,選擇了與疾病合作的生存之道。

喬治·溫伯格曾提出過偏執狂的兩個要素。

第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關心的東西。這個東西也許是工作,也許是愛情,或者像是汽車之類的興趣愛好。

第二,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到自己內心的軟弱。同時我們覺得這個軟弱會使我們失去現在所得到的東西,這造就了我們的不安。

德摩斯梯尼無疑是具有這兩個要素的。

他作為雄辯家獲得了至高的名望。並且對於他來說,這份名望極其寶貴。他一定認為這份名望是他的幸福所不可匱乏的東西。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內心的軟弱,這份軟弱可能來自他曾經的口吃,他一直擔心自己現在所獲得的名望有一天會離他而去,在不斷行動的過程造成極大的不安全感。

其實問題不在於口吃這件事上,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在你對待自己是口吃者的態度上面。

1、做真正的自己

不要否定自己,接受原本的自己、尊敬原本的自己、愛原本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別人不會因為你是口吃者便不認可你。如果別人不認可你,一定是因為身為口吃者的你本身不願意認可自己,所以別人才會不認可你。自己憎惡自己的話,別人也會不接受你。

2、拒絕他人的期待

父母無故對子女生氣時,會用言語指責孩子,這些話語的意思是「我因為你生氣了」「我因為你感到不愉快了」「我因為你感到難過了」。

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覺得別人的不愉快都是自己的錯。長大成人後,會很容易被他人的感情所左右,活得戰戰兢兢,甚至會在自己明明沒有錯的時候,也覺得周圍的人是在責備自己。

「對過於嚴厲的母親的權威感到的恐懼,會妨礙孩子發揮自己的可能性。孩子為了逃避父母的支配與處罰,為了確保對自己有依賴感的父母的愛,會將自己塑造成父母喜歡的樣子。同時,對束縛住他成長及完成自我的父母,會在潛意識裡生出憎惡感。」(《人間關係的病理學》,弗瑞達·弗羅姆-瑞茨曼)

人們意識不到自己還在按照小時候所做出的決定在行動。

不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在不想做的事上面不斷努力的原因,大概就是小時候接受了父母傳遞的「拼了命地去工作、去努力」的信息。將這樣的禁止命令內化的人,休息日也無法轉換心情。

沒有形成自己的自體化的父母,會妨礙孩子的情緒變得成熟。自己想去海邊的時候,孩子也必須想要去海邊;自己想要去清除院子裡的雜草的時候,孩子也必須這麼想。這就如同總是會說「這個好吃吧,快嘗嘗看」「看,漂亮吧,你也看看這個」這般把自己的感情強加給孩子的父母一樣。

在旁觀者看來,父母是在把自己的感情強加給孩子,但是父母因為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延長,所以不認為孩子會有與自己不同的感情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父母沒有形成自己的自體化。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害怕用自己獨立的意志去做決定。他們會試圖通過黏膩的關係來獲得虛偽的安心感,如果不能總是膩在一起就會感到不安。於是學校和職場上就出現了一大批沒有自主性的人,對他人施加暴力的孩子依賴心理也很強,當依賴心理得不到滿足時就會付諸暴力。

形成自己的自體化,這意味著能夠認可與自己不同的他人的存在,意識到互相的期待存在「不一致」。

試著對父母的依賴「發起叛變」,並不是孩子不愛父母了。精神上自律的人擁有自己的感受,獲得了精神上的自律即代表著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

3、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會對自己的弱點過度反應,甚至於虛張聲勢的人,是在用敵視的目光看待社會及自己周圍的人。

正因為心底壓抑著敵意與憎惡,才會那麼害怕自己的弱點。總是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的人,大多是心底懷有不曾被自己意識到的對他人的敵意或憎惡。因為覺得他人會攻擊自己的弱點,所以才對自己的弱點那麼敏感,結果變得愛虛張聲勢。

縱觀全書,作者描述了很多自己童年的經歷,選擇的案例多數不具代表性,觀點較為主觀,但這也不妨礙我通過此書更加認清了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並暗下決心慢慢改進。

書中提到的直面自己內心的方法與《學會吃飯》中提到的「正念」是一個道理,所以好的方法論是相通的,適用於生活中所有難題。

無論如何,希望每個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好好說話!
    許多家庭由於不會好好說話,失去了和睦,失去了溫馨。好好說話,簡單四個字,需要一輩子用心經營。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從好好說話開始。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對人對事,用自己的喜惡進行評判,這種情況過多了,成為習慣了,如果說話又是夾槍帶棒的,那麼隔閡或矛盾就難以避免了。人與人缺少必要的距離感,缺少必要的客氣和尊重,在很大程度上也導致了相互之間不能好好說話。
  • 如何與強勢的人相處,是不是只能一味順從?
    在這裡我想再講兩個不同類型的人與一個強勢的人相處的故事:小A是一個能夠包容別人的人,和他相處就像和一陣春風相處一樣,讓你時時刻刻都覺得很溫暖,如沐春風小B也是一個強勢的人,但是小B是一個外表強勢,但是內心柔軟的一個人,他的強勢是建立在他內心柔軟的基礎上的,為你好那是真的為你好小C是一個強勢的人,別人說什麼只要觀點和他不一樣,他總要想辦法說明自己是對的,他一直認為我這樣是為你好,而且很會數落人
  • 怎樣才能和自戀的人好好相處?
    作為一個與自戀者打了十幾年交道的人,學習了心理學之後,我決定把自戀型人格障礙作為自己的一個研究方向。無他,就是救自己於水火之中。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沒有與自戀者或其他任何一種人格障礙類型的人(比如偏執型、表演型、強迫型等)打過交道的人,絕對體會不到那種抓狂的感覺。
  • 你有多久,沒有和自己好好相處了?
    忙碌的生活裡,我們是需要和自己好好相處的。常常與自己待在一起,不惶惑,不蕩失,好好地感受此刻當下。我們一直覺得,書法是很好的法門,所以想要分享給你。當然,世上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通往快樂。也希望你與我們,說說你的那一份。-【參與活動】想邀請你,和我們分享一次你的心流體驗,形容一下那個時刻,與你的感受,給我們留言。
  • 這年頭不好好讀書,你連段子都看不懂
    很多人表示沒有看懂,看得懂的則長籲一口氣,「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這句話出自朱自清的經典散文《背影》,是朱自清父親送兒子上火車前說的。現在的段子可謂是五花八門,涵蓋了各門學科的知識。這年頭不好好讀書,連別人罵你你都不知道。
  • 單位裡遇到這4種同事,一定要好好和他們相處,這是你的貴人
    如果你在單位中遇到這4種同事,一定要好好的和他們相處,因為這種人就是你的貴人,你只有和這些同事打好關係,那麼你的人脈才能越來越好。【1】即將退休的同事即將退休的同事,都是在單位中做了幾十年,這種人一定有很強的人脈關係,所以對單位中的事情也比較熟悉,如果你遇到即將退休的同事,那麼一定要跟這種人好好的相處,這種人雖然退休了,但是這種人的關係依然還在。所以跟這種人打好關係之後對你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
  • 初涉閱讀的人,先好好地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要是以前有人問我:「你會讀書嗎?"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會認字的人就會讀書。我讀過十幾年書,怎麼不會讀書呢?"可自從看了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之後,發現我其實真的不會讀書,平時所讀過的那些書,根本不叫讀,充其量只算是瀏覽了一遍而已,看過後沒過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 黑熊因與人過親被安樂死,人與自然到底該如何相處?
    所以現在地球上的各個國家都是在提倡環保,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行動起來,好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好好保護我們身邊的植物和動物。這種做法是非常對的,那些瀕臨動物都變得非常的珍貴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力行的去保護,而且國家也頒布了非常多的政策去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動物也是我們地球上的一份子,它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它們也應該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 怎麼跟人很好的相處
    說實話這個問題可能困擾著很大一部分人,我也遇到過,甚至是出現不和拔刀相向的局面,不過我也經歷了不少,各式各樣的人都會有,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要看人去相處,對於不同而謀的人我們可以遠離他,對於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可以成為朋友,首先人與人之間性格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內向性格的人不合適跟太內向的人交往,
  • 和絕望好好相處,豆瓣9.2的少女終末旅行究竟有何魅力
    這是一個走向終結的世界,所有人都能一眼望到主角的未來,再怎麼掙扎都是徒勞,再怎麼溫馨都將走向毀滅,再怎麼充滿希望都只有絕望。並沒有黑暗深沉的設定,也沒有血腥暴力的鬥爭,從頭至尾都讓人心生惆悵,靜靜地等待著終末的到來。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直到讀了日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一味讀書做些摘抄,不知道讀書需要理解內容才能記住,做好筆記才能提升效率。
  •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作者:寶寶知道 念華華一個人快不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周圍人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融洽了,自然就會開心。那麼該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呢?怎樣對別人好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換位思考:當你對一件事情不滿時,先別忙著發火、也不要指責別人做得不對,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看這件事情,想想如果自己是他,自己該怎麼做,如果你換位思考以後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了這個人的做法。
  • 職場中應該如何與人相處
    在職場中與人相處的技巧 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與他人相處。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往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尤其在職場中,與人相處貴在相知,尤其「勿以己之長,而顯人之短」,彼此要能互相尊重,互相成就,要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能夠「觀德莫觀失」,才能結交朋友。
  • 鬥羅大陸:寧榮榮明明很聰明,為什麼不願意和別人好好相處?
    在史萊克七怪當中,說到身世最好的人,你覺得會是誰呢? 是星羅帝國的太子戴沐白?還是七寶琉璃宗的千金寧榮榮?唐三在這裡就不說了,因為他從沒有依靠過昊天宗什麼,也沒有想過把昊天宗當作自己的家族。
  • 情商高的人是如何跟討厭的人相處的?4個方法,一學就會
    職場是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小型社會裡,我們每天必須跟同事打交道,接觸的人多了,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打心底不喜歡的人,討厭他的出言不遜,討厭他的阿諛奉承,討厭他的添油加醋,亂傳八卦……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反正看到他就心煩,就是不願意跟他們共事,但在職場中卻又迫於不得已與之相處,那麼如何跟討厭的人相處呢
  • 水瓶男喜歡的相處模式 教你如何跟水瓶男相處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性格,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喜歡跟什麼樣的人相處。而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不同性格的人,那麼相處起來的話也是需要多注意的,水瓶男是一個心思比較縝密的人,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跟水瓶男相處呢?為你介紹一下水瓶男最喜歡的相處模式。1、如何跟水瓶男相處以隨性的態度交友,有時黏膩得像連體嬰,有時則淡得不見蹤影,認為真心是放在心裡的,因此,常常埋怨他沒空聯絡感情的話,是會讓他厭煩的喔!
  • 人與人舒服相處的「二八定律」
    我們都知道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技術活,尤其是在和他們能夠相處舒服上該如何拿捏呢?相信大部分人都無法道出個一二三出來,因為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其實,對於成年人來說,想要獲得相處舒服的方式,那麼這就需要兩個人去經營和維護,不得不說,很多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就決定了一個人對你的態度。要想保持和諧舒服的關係,就得懂得經營,有一定的情商,知道怎麼與人相處默契。
  • 與人相處,如何才能擴展人脈,贏得友誼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的「人緣」總是特別好,而有些人卻總是「人緣」不很好。在日常生活重,人際關係對我們自身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合大家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 劉翔回華師大讀體育管理博士:接下來好好讀書,完成學業
    劉翔回華師大讀體育管理博士:接下來好好讀書,完成學業 陳華/解放日報 2015-04-17 09:51 來源:澎湃新聞
  • 懂得如何跟人相處,人緣最好的星座,看看有你嗎
    也許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加希望跟身邊所有朋友,都可以打成一片,有的人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更加知道應該如何與人相處,所以這樣的人往往有比較好的人緣。可是還有的人,他們始終都是獨來獨往的個性,壓根不會去接近別人,更加不會希望跟對方有著過多的接觸,所以這樣的人人緣一般都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