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是什麼?

2020-12-04 貓咪讀易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時間。2020年10月5日,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了為抗擊C肝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病毒科學家哈維阿爾斯、查爾斯賴斯、和麥可霍頓。

三人發現並首次分離了C型肝炎的病原體,推動了C肝病毒的檢測和藥物研發。全球約有7100萬慢性C肝感染者,每年導致約40萬人病亡。

諾貝爾金質獎章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C肝的歷史及其危害。

我們大都熟悉A肝和B肝,但對於C肝,可能大多數人對他的認知都是比較模糊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C肝的患病人數少,也不意味著他是一種容易治療的疾病。截止目前,中國大約有C肝感染者七百到一千萬人,且每年都有超過二十萬的新增C肝病人。

全球約有1.85億C肝病毒患者。C肝是由於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病理與B肝相似,可使肝細胞壞死,浸潤淋巴細胞,破壞人體免疫系統。

而慢性患者可能由於顯微組織增生,導致肝硬化,甚至可能由此引發肝細胞癌,使人死亡。

並且,肝硬化還可能導致人體出現肝性腦病、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嚴重病況。然而,C肝並不同於B肝。我們的科學家研製出了B肝疫苗,使得數億人能夠夠在接種疫苗後,抗體陽性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讓大家擺脫其憂。但C肝至今還未研發出疫苗。其實,距離發現C肝病毒,也不過45年時間。

1975年,科學家阿爾特在對一些肝炎患者檢測時,發現有些患者除去A肝和B肝病毒的影響,還有一種肝炎病毒在感染人體。他當初將之稱為「非甲非B肝炎。」

但後來由於病毒鑑定技術不夠完善,之後長達十五年的時間裡,由於科學家們並未準確C肝病毒的基因組序列,C肝病毒的真面目始終沒有被世人所看到。

直到1988年,霍頓小組正式鑑定出了這種新型病毒,並更名為C肝病毒。C肝的傳播途徑同B肝一樣,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進行傳播。

而且,其還有「隱形殺手」的稱號。

他有一個特點,即可能在人體內潛藏十年甚至二十年,而百分之八十的急性C肝患者沒有症狀,這樣就導致了其極高的漏診率,所以,大家一定要加強體檢意識,一經發現,需馬上接受治療。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現在還沒有C肝疫苗的問世,但卻已經有很多有效的藥物。 02年,聚乙二醇化幹擾素與利巴韋林的聯合療法獲得了批准,使得C肝患者的治癒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但由於幹擾素的自身缺點,仍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13年,NS5B抑制劑索非布韋問世,他的誕生給無數C肝患者帶來了福音,其無需幹擾素,便可高效治癒C肝。

隨著藥物的不斷被研發和完善,現有的C肝藥物治療方案治癒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C肝病毒模型

而在我國,19年底,有三種C肝直接抗病毒藥物已經被納入了醫保報銷目錄,價格降幅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患者口服三個月藥物即可痊癒。

C肝病毒的中,其存在其中不同基因型和多達67中亞型別,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錯配率極高,而且常規的體外培養根本無法達到擴增C肝病毒的目的,鑑於其複雜性,決定了C肝病毒的研發之難。

但相信隨著科學家的努力探索和新的醫療技術發展,C肝疫苗研製的破局之路,也終會在不久到來。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