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劉氏子孫,我們都知道劉氏也被稱為御龍氏。而御龍氏的由來,來自於劉氏始祖—劉累的傳奇經歷。
每個姓氏背後都隱藏一個巨大的傳奇故事,而對於劉氏家族來說,這個故事來源於龍。相傳在遠古時代,夏帝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龍,並將二龍交於劉累馴養。劉累十分擅長養龍,他與龍的淵源甚深。相傳,在劉累出生之時,他的兩手掌張開時居然出現龍紋,並有文在手曰:累,因以為名。
劉累為孔甲帝養龍達7年之久,孔甲帝十分喜悅,因此賜他為:御龍氏。而後劉累的後裔們,也就是劉氏子孫們也被成為御龍氏。
然而,後來其中的雌龍不幸死去,劉累便當機立斷地把龍肉製作成肉羹獻於孔甲帝品嘗。龍甲帝品嘗過後,龍顏大悅,覺得味道鮮美,自以為是人生珍品。於是他再次向劉累求食。此時,劉累慌張又不敢告訴孔甲帝雌龍已死的事實,只能逃到堯山(大龍山)東麓,今天的河南省魯山縣隱居度日。最後劉累死於此,劉累的子孫們來便以劉為姓,這就是我國劉氏的最早起源。
回顧劉氏的起源文化,御龍精神在其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劉氏始祖劉累一生養龍御龍,可謂是一生果敢,絲毫不畏懼危險。
而每一個中華姓氏背後都有著一種宗教文化,朱姓尚武崇學,孔姓崇文重禮,黃姓看重孝道和開拓精神,蔡姓的家規一半與讀書有關。而劉氏家族從祖先到後輩,都崇尚御龍精神,並透露出一股王者風範!
而發展到現在,這種「御龍精神」和「王者風範」仍然存在著。在劉氏後人們的劉氏族譜中,都會寫上「御龍精神」4個字,還有很多的劉姓望族們以「御龍堂」為堂號,他們仍然以「龍的傳人」自居,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劉氏獨有的王者風範!
而在劉氏先祖們遺留下來的祖訓中,我們也能夠看到恢弘磅礴的王者風度。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蜀漢昭烈帝劉備都曾留在祖訓,讓更多的劉氏子孫繼承!
西漢高祖遺訓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東漢光武帝遺訓
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故曰:廣文地者荒,務文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
蜀漢昭烈帝遺訓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善惟德,可以服人。
劉氏始祖劉累御龍也好,還是祖先們留下的遺訓也好,都給劉氏後人們留下了一筆筆珍貴的文化財富。作為中華民族的劉氏後人,我們應秉承先祖遺訓,把「御龍精神」和「王者風範」打造成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這是傳承,更是我們劉家人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