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導,日前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研究員發現了一個巨型魚化石,通過年代分析,它距今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而且它生活的區域也是在恐龍的生活範圍之內,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這條魚曾經和恐龍一起生活過,它的身長超過5米,是一種肉食性魚類。
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掠食者
提到白堊紀,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不過白堊紀時期的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非常豐富的,哺乳動物的祖先也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只不過當時因為恐龍具有絕對的「統治地位」,所以很多動物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罷了。
當然,地球上的掠食者並不會只有恐龍一種,因為這樣會導致生態系統不完善。這次發現的這條史前巨魚,它就是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最強大掠食者之一,通過化石分析,研究者發現它的頭部巨大,牙齒異常的鋒利,就好像是一根根堅硬的針一般,牙齒的長度也有數釐米長,科學家認為它屬於劍射魚,是地球歷史上大型掠食性魚類之一,鮮少有天敵。
什麼是劍射魚?
它們是一種生活在8700萬年前-6500萬年前的魚類,目前已知的天敵是鯊魚和滄龍。這種魚的背部和腹部顏色上看起來都和海水融為一體,所以可以讓它們很好的偽裝自己,以防被天敵或者獵物發現。
在白堊紀時期,它們廣泛分布在內陸海道地區,多年來在歐洲、美洲、澳洲等多地,都曾經發現過劍射魚的化石。研究發現,劍射魚曾經是海洋裡最厲害的遊泳高手,它的速度要比海洋中任何的生物都要快,甚至它還可以躍出水面,以極快的速度去捕食海鳥。
那麼,劍射魚是如何滅絕的呢?從它滅絕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出,災難發生在6500萬年前,它和恐龍一樣,都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被淘汰掉了,因為地球發生了巨變,氣候環境、棲息地等等都不再適合它們,於是它沒過多久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這次發現有什麼意義?
通過查閱資料可以看出,劍射魚的化石並不罕見,那麼,為何這次在阿根廷發現劍射魚化石,科學家們非常激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此前發現的劍射魚化石,都來自於北半球,對於南半球來說,還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這次發現劍射魚化石的巴塔哥尼亞,它被公認是恐龍化石和史前物種化石最重要的發現地之一,自然就更具有意義。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劍射魚生活在海洋之中,而如今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從氣候環境上來說,它則屬於乾旱寒冷氣候,同時有著廣袤的草原和荒漠。這裡雖然東部毗鄰大西洋,不過卻被陡峭的懸崖所遮擋,由此可見,發現海洋生物化石是非常讓人驚訝的。
劍射魚化石的發現意味著,在白堊紀時期,這裡曾經是一片海洋,而且是內陸海道,並且從氣候環境上來說,這裡曾經是溫暖的熱帶海域,後來在白堊紀晚期伴隨著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到來,以及地球板塊運動,因為造山運動持續進行,海道面積就不斷縮小,最終劍射魚的棲息地完全喪失,它們也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巴塔哥尼亞還發現過什麼?
上文中我們說過,巴塔哥尼亞是最重要的化石出土地之一,已知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也來自於這裡。研究者將這種恐龍稱作巴塔哥泰坦龍,它的重量達到了77噸,也是已知的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陸地動物,它們的身長更是超過了36米。
同時,在1941年的時候,巴塔哥尼亞還發現了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竹子化石,為竹子的起源提供了最重要的化石證據。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在去年,這裡還發現了大量來自於6500萬年-7000萬年之間的哺乳動物化石、兩棲動物化石以及魚類化石等等,這次發現的魚類化石,則來自於今年3月份開始的新一輪科考。
科學家表示,通過研究這些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化石,或許可以為我們還原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後的真相,幫助我們了解為何一些動物會滅絕,一些動物會倖存下來,同時為我們還原出其它動物和恐龍一起生活時,它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的,期待這些謎團可以被早日解開!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文章《外媒:研究人員發現7000萬年前的魚類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