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9月5日22時22分訊(記者 周夢瑩 實習生 陳曉)馮曉靈原籍河南,現在是三峽醫藥高專基礎醫學部解剖教研室的一名教師。在旁人看來,解剖是個又累又髒的活兒,她卻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工作在教學一線,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
為回報國家 她紮根三峽庫區當解剖學教師
馮曉靈來自河南的一個貧困的家庭,在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的幫助下,她才有機會步入大學,在醫學的殿堂中汲取知識。
2008年,她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研究生的身份畢業。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她甘願紮根三峽庫區,成為了三峽醫藥高專的一名解剖學教師教師。
在旁人看來,解剖教學工作「髒、臭、累」,課時任務重,專業知識要求高。不僅要忍受福馬林的的刺激,還要面對屍體的搬運和標本製作中產生的汙水。
「既然學校需要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我就不能辜負學校的囑託」,馮老師常常這樣說。搬運屍體、清理屍池,暑期頂著39度的高溫製作標本……這些點點滴滴構成了馮老師的日常。
入校以來,馮曉靈逐漸認識到屍體來源不足對醫學教學的限制,為了保證屍體來源和教學質量,她主動提出要申報「三峽庫區遺體接受點」。經過不斷努力,終於在2013年完成了遺體接收點基礎設施和相關文件的準備工作,遺體接收點正式掛牌運行。
跟普通工作不同,遺體接收點要負責接受遺體和處理保存屍體,需要有人24小時值班,也包括春節和節假日。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遺體接受工作,甚至公開提出抵制。
馮曉靈作為一名女教師,主動提出擔任遺體接受的主力工作。「沒人願意節假日值班我來值!」她乾脆地對教研室的其他老師講,「遺體接受工作是為了我們的學生有標本看,身為解剖學老師,我們不能不做。」
每次遺體接受現場,她的耐心安撫,使逝者的家屬將她看成自己的親人。她的得體言行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形象,還取得了家屬的信任和對工作的理解。
2015年5月的一個深夜,遺體接受點接到一例遺體捐獻的通知。馮曉靈和同事花了4個小時趕往接受地點。在遺體交接過程中,很多村民過來圍觀。他們不理解捐獻者的家屬,甚至有人說死者的孩子不孝,出賣親人的遺體。
這時,馮曉靈對村民們進行了一次遺體器官捐獻接受意義的宣講。慢慢的現場安靜下來,質疑的聲音小了,甚至有村民現場諮詢遺體捐獻的事宜,提出捐獻遺體的意願。
通過近3年的辛苦工作,不願參加遺體接受工作的人少了,理解她的工作的人多了,榜樣的力量讓工作開展更加順利了。
每一個學生 都是自己的孩子
教學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認知起著重大的影響。經過多年的歷練,馮曉靈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幽默風趣,行文條理是她的課堂最大的一個特點。別人請她介紹教學經驗時,她常說「我最大的經驗就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
40℃的高溫下,馮老師堅持著工作服上課,時刻讓學生看到一位精神飽滿、對醫學充滿熱情的老師。上實驗課時,她總是站在離福馬林標本最近的地方,帶動學生觀察標本,減少他們對屍體標本的排斥。
為了讓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專業知識始終與國家先進水平保持一致,馮曉靈還利用假期和周末休息的時間,到臨床一線參加工作,向教育專家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她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看到學生專注學習,我覺付出的是值得的」。
2014年9月的一個深夜,她的一名學生起了退學的念頭,深夜不回寢室,甚至與家長、同學失聯。馮老師帶著同學們找了幾個小時,終於找到該名同學,通過反覆的交流,她終於使學生重新燃起學醫的熱情,還幫助學生成為了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
在擔任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班主任期間,馮曉靈遇到一位非常自卑的學生,不和同學交流,不回寢室就寢,還長期在一個垃圾堆放點過夜。
馮老師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後,又主動聯繫了心理學專家給該名同學做心理輔導。她連續三個月吃住在學校,就是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在多方努力下,她為學生聯繫到了可以邊學習邊進行治療的一家醫院,使學生的各項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當教師 是三十年來最正確的選擇
2010年,她參與「基礎醫學形態學教學及健康教育資源共享型平臺創新建設研究」,獲得了學校第二屆教學成果特等獎;2010年,完成高職高專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參與完成生命科學館基礎醫學融合教學平臺建設,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她先後參與、主持教學改革課題5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多篇,參編教材6部。
2016年4月,重慶市解剖學年會在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召開,馮曉靈代表學校向大會匯報大專層次解剖學教學經驗。她對學生的細緻剖析和「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的思想得到了在做百位專家、同行的讚賞。
轉眼之間,馮曉靈在教師崗位已經呆了8年。2010年,她被評為優秀教師;2011年,獲得「重慶市教育系統教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稱號;2012年,成為人體解剖學教研室骨幹教師,負責基礎醫學課程建設工作;2012年,擔任解剖教研室主任負責教研室建設工作。她說:「來這裡教書是我三十多年來最正確的一次選擇,我愛我的學生,我愛這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