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醫藥高專馮曉靈:不一樣的解剖學教師

2020-12-05 華龍網
馮曉靈認真備好每一堂課。重慶市教委供圖。

  華龍網9月5日22時22分訊(記者 周夢瑩 實習生 陳曉)馮曉靈原籍河南,現在是三峽醫藥高專基礎醫學部解剖教研室的一名教師。在旁人看來,解剖是個又累又髒的活兒,她卻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工作在教學一線,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

  為回報國家 她紮根三峽庫區當解剖學教師

細心向同學講解標本結構。重慶市教委供圖

  馮曉靈來自河南的一個貧困的家庭,在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的幫助下,她才有機會步入大學,在醫學的殿堂中汲取知識。

  2008年,她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研究生的身份畢業。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她甘願紮根三峽庫區,成為了三峽醫藥高專的一名解剖學教師教師。

  在旁人看來,解剖教學工作「髒、臭、累」,課時任務重,專業知識要求高。不僅要忍受福馬林的的刺激,還要面對屍體的搬運和標本製作中產生的汙水。

  「既然學校需要我在這個崗位上工作,我就不能辜負學校的囑託」,馮老師常常這樣說。搬運屍體、清理屍池,暑期頂著39度的高溫製作標本……這些點點滴滴構成了馮老師的日常。

  入校以來,馮曉靈逐漸認識到屍體來源不足對醫學教學的限制,為了保證屍體來源和教學質量,她主動提出要申報「三峽庫區遺體接受點」。經過不斷努力,終於在2013年完成了遺體接收點基礎設施和相關文件的準備工作,遺體接收點正式掛牌運行。

  跟普通工作不同,遺體接收點要負責接受遺體和處理保存屍體,需要有人24小時值班,也包括春節和節假日。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遺體接受工作,甚至公開提出抵制。

  馮曉靈作為一名女教師,主動提出擔任遺體接受的主力工作。「沒人願意節假日值班我來值!」她乾脆地對教研室的其他老師講,「遺體接受工作是為了我們的學生有標本看,身為解剖學老師,我們不能不做。」

  每次遺體接受現場,她的耐心安撫,使逝者的家屬將她看成自己的親人。她的得體言行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形象,還取得了家屬的信任和對工作的理解。

  2015年5月的一個深夜,遺體接受點接到一例遺體捐獻的通知。馮曉靈和同事花了4個小時趕往接受地點。在遺體交接過程中,很多村民過來圍觀。他們不理解捐獻者的家屬,甚至有人說死者的孩子不孝,出賣親人的遺體。

  這時,馮曉靈對村民們進行了一次遺體器官捐獻接受意義的宣講。慢慢的現場安靜下來,質疑的聲音小了,甚至有村民現場諮詢遺體捐獻的事宜,提出捐獻遺體的意願。

  通過近3年的辛苦工作,不願參加遺體接受工作的人少了,理解她的工作的人多了,榜樣的力量讓工作開展更加順利了。

  每一個學生 都是自己的孩子

耐心向群眾進行遺體、器官捐獻接受知識宣傳。重慶市教委供圖

  教學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認知起著重大的影響。經過多年的歷練,馮曉靈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幽默風趣,行文條理是她的課堂最大的一個特點。別人請她介紹教學經驗時,她常說「我最大的經驗就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

  40℃的高溫下,馮老師堅持著工作服上課,時刻讓學生看到一位精神飽滿、對醫學充滿熱情的老師。上實驗課時,她總是站在離福馬林標本最近的地方,帶動學生觀察標本,減少他們對屍體標本的排斥。

  為了讓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專業知識始終與國家先進水平保持一致,馮曉靈還利用假期和周末休息的時間,到臨床一線參加工作,向教育專家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她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看到學生專注學習,我覺付出的是值得的」。

  2014年9月的一個深夜,她的一名學生起了退學的念頭,深夜不回寢室,甚至與家長、同學失聯。馮老師帶著同學們找了幾個小時,終於找到該名同學,通過反覆的交流,她終於使學生重新燃起學醫的熱情,還幫助學生成為了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

  在擔任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班主任期間,馮曉靈遇到一位非常自卑的學生,不和同學交流,不回寢室就寢,還長期在一個垃圾堆放點過夜。

  馮老師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後,又主動聯繫了心理學專家給該名同學做心理輔導。她連續三個月吃住在學校,就是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在多方努力下,她為學生聯繫到了可以邊學習邊進行治療的一家醫院,使學生的各項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當教師 是三十年來最正確的選擇

  2010年,她參與「基礎醫學形態學教學及健康教育資源共享型平臺創新建設研究」,獲得了學校第二屆教學成果特等獎;2010年,完成高職高專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參與完成生命科學館基礎醫學融合教學平臺建設,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她先後參與、主持教學改革課題5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多篇,參編教材6部。

  2016年4月,重慶市解剖學年會在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召開,馮曉靈代表學校向大會匯報大專層次解剖學教學經驗。她對學生的細緻剖析和「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的思想得到了在做百位專家、同行的讚賞。

  轉眼之間,馮曉靈在教師崗位已經呆了8年。2010年,她被評為優秀教師;2011年,獲得「重慶市教育系統教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稱號;2012年,成為人體解剖學教研室骨幹教師,負責基礎醫學課程建設工作;2012年,擔任解剖教研室主任負責教研室建設工作。她說:「來這裡教書是我三十多年來最正確的一次選擇,我愛我的學生,我愛這個崗位。」

相關焦點

  • ...技術學院劉曉梅教授率領的解剖學課程教學團隊在蘇州高職高專...
    蘇州市教育局於2020年6月10日公布了《蘇州高職高專院校首批優秀教學團隊終期檢查結果》,參評的10個蘇州高職高專院校首批優秀教學團隊全部審核通過,其中有2個團隊獲得優秀等次,江蘇省解剖學會會員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劉曉梅教授率領的解剖學課程教學團隊便是2個優秀等次的團隊之一。
  • 畢業三年後薪資較低的十大高職高專專業
    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畢業三年工資較低的十大高職高專專業。  一、護理  護理本科學制五年,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含傳染病護理)、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康復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護理心理學等。  就業方向  學生就業主要分布在各級各類綜合醫院、專科醫院、急救中心、康復中心、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並且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工作。
  • 江西中醫藥高專各專業培養方向及課程設置
    江西中醫藥高專各專業培養方向及課程設置藥學系中 藥 學培養方向:醫院藥品調劑,製藥企業從事藥品研製、生產、檢驗、經營、管理、銷售,藥物種植等工作 課程設置: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解剖生理學、中藥學、方劑學、藥用植物學、中醫鑑定學
  • 33載教學風雨路 無怨無悔寫春秋|人體解剖學|應用解剖學_網易新聞
    教學中創新授課方法,關心學生的專業研究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建立以專題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為特色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開展小組討論式教學、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導學習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解剖學教學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主動獲取知識的技能。
  • 闊別三十載 湖南中醫藥高專校友重聚母校「尋舊夢,念師恩」
    11月21日上午9點30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1988級針灸推拿2班35名校友齊聚蘆淞路136號,他們當中有中醫院院長,有醫藥公司創辦人,有基層衛生院負責人,也有高校針推教師,闊別三十載再相見,老同學們激動不已。
  • 課程育人 |《動物解剖學》:專業基礎課裡的德育滲透
    我校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生物類專業的同學們在專業課教育中,遇到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就是《動物解剖學》。這門課由動物醫學院陳耀星教授負責,陳教授在系統講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滲透德育。用他的話說,「德育滲透是動物解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 《格氏解剖學》:承載歷史的解剖學教科書
    164年前,歐洲流行可隨身攜帶解剖學書,這種口袋式書開本小、文字排版密集,圖譜小到辯不清楚,這種書在教學與臨床中極不實用。英國倫敦聖·喬治醫院外科醫生亨利·格雷(Henry Gray)想重寫一部解剖教科書,他說服同院醫生亨利·卡特(Henry Carter)合作編撰一部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外科和臨床手術的解剖學書,格雷負責文字,卡特繪製人體圖譜。
  • 江蘇南通啟動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培養計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衛鋒 樊健 張閩敏)在李吉林老師逝世一周年之際,7月26日,江蘇省南通市教育局委託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通師高專)組織實施的「南通市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專項培訓
  • 廣東醫科大學網紅大學老師 運用AR技術教解剖學
    廣東醫科大學2014級護理專業的林翠蓉同學對網紅大V、解剖學老師的課程內容如數家珍。「李哲老師是個『科普段子手』,在他的課堂上我們接收的不是枯燥的解剖理論,而是從生活與臨床出發的實戰經驗的分享。」坐擁微博粉絲近62萬,平均每年3000多對外科普學時,「人體科學微課堂」上線一年多點擊量9000多萬,運用「網際網路+」將教育與科普相結合,讓神秘的解剖學走出醫科大學,這一切都是廣東醫科大學李哲人體科學工作室負責人、解剖學教師、網紅大V「剖哥」李哲所取得的成果。
  • 關於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報名的通知
    關於2013年6月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報名的通知  有關高校教務處:  現將2013年6月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報名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考試對象及要求:  (一
  • 高質發展,爭創一流:走進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康復醫學系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康復醫學系開設有針灸推拿(臨床醫學類)、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技術、醫學美容技術、中醫養生保健五個專業,針灸推拿為國家控制高職專業。  師資隊伍  康復醫學系現有專任教師54人,副高級以上職稱9人,中級職稱17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20人。兼職教師均來自省級三甲醫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 Complete Anatomy——常青藤大學都在用的解剖學APP
    而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醫學生們卻能夠憑藉強大的人體解剖學軟體——Complete Anatomy,更快、更輕鬆的學習和掌握解剖學知識。17000+高質量的解剖模型,直觀感受解剖結構在Complete Anatomy上,你能看到超過17000個高質量的解剖學模型,它涵蓋了從宏觀到微觀幾乎全部的人體解剖學結構。
  • 冷門裡也有戲 高校教師藉助新媒體傳授解剖學受熱捧
    在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的解剖課上,老師李哲會經常講段子,用人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將不太容易懂的人體科學知識傳授給同學們。解剖學是一門枯燥冷僻的學科,尤其是對於大一的學生來講,很難聽得懂。「我經常在上面講神經,而同學們在下面發神經。」自己在上學的時候就感受到老師的課講得不招人聽的李哲,在做了老師後覺得不應該重蹈覆轍,需要改變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 從殺人盜屍到「大體老師」 :解剖學的罪惡與救贖
    聞訊而來的警察順藤摸瓜,在私人醫生兼愛丁堡大學解剖學教師羅伯特·諾克斯處發現了將被轉移的屍體,遂逮捕了殺人犯威廉·海爾和威廉·伯克。在牢騷滿腹地幫助老兵處理後事時,海爾心生邪念,他知道屍體在黑市交易上非常值錢,於是就用樹皮填滿棺材,矇混下葬,將屍體以7.1 英鎊的價格賣給了解剖學教師諾克斯。這為伯克和海爾的連環謀殺掀開了序幕。
  • 三峽大壩為什麼不提前把水放空?
    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長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其中三峽大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洪,既然如此,為什麼三峽大壩不在汛期來臨之前就把水放空呢?三峽大壩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即使三峽大壩把水排空,也不能讓下遊免遭洪澇災害。
  • 三峽大學與湖北藍谷中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
    1月5日,三峽大學與湖北藍谷中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生物醫藥產業、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活動現場,湖北藍谷中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學敏介紹了公司發展情況,三峽大學生物與製藥學院院長楊昌英介紹了產學研合作情況。
  •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解剖學課程教學團隊獲蘇州高職高專院校首批...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10日,蘇州市教育局公布《蘇州高職高專院校首批優秀教學團隊終期檢查結果》,參評的10個蘇州高職高專院校首批優秀教學團隊全部審核通過,其中有2個團隊獲得優秀等次,江蘇省解剖學會會員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劉曉梅教授率領的解剖學課程教學團隊便是2個優秀等次的團隊之一。
  • 化石、比較解剖學、胚胎學、分子生物學等在硏究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比較解剖學就是比較不同物種之間的身體構造的學科。物種之間特定的解剖學相似性蘊含著進化史的證據。例如,大家熟知的人的上肢、貓的前肢、鯨的鰭、蝙蝠的翼以及雞的翅,雖然它們功能不同,外部形態也有差別,但他們的骨解結構卻是相似的。原因在於所有的哺乳動物都起源於具有前肢原型的共同祖先,上肢、鰭、翼、翅等都是由共同的解剖學原型為適應不同的功能而產生的變異形式。
  • 三峽大學一院長被舉報學術不端 8篇論文重複發表
    此後,三峽大學十餘位教師陸續加入了匿名舉報隊伍。到2013年年底,他們曾到包括湖北省紀檢、組織、教育等有關部門舉報過。  涉事院長曾向學校「自請處分」  陳宇京對8篇論文存在大面積重複之事並不否認。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學校早已對此問題進行過調查,結論是,不存在所謂變相抄襲,重複發表並非其主觀意願。
  • 三峽大壩扭曲變形?三峽副總回應:固若金湯巋然不動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近日,一則關於三峽大壩「扭曲變形」的謠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方專家、科研機構和各類媒體紛紛出來闢謠。面對謠言,三峽集團應該持什麼態度?三峽大壩的真實狀態究竟如何?應該如何認識三峽工程?